第124節(jié)
郭宜還要給桓晃留一點情面,低聲道:“沒事?!?/br> 郭宜是不肯說了,穆?lián)P又約了王威去求見桓晃,想給兩人說和。仗還沒打,自家先不和,這不是個好事情。誰知道桓晃也不肯松口:“郭宜不懂軍事,口出妄言,都不許再議論了?!?/br> 穆?lián)P半真半假地說:“老郭要是不懂軍事,我們就更什么都不懂啦,哈哈哈哈?!?/br> 桓晃沒接他這個話,王威覺得不妙,一拉穆?lián)P的袖子,兩人一起出去了。遠離了桓晃的大帳,王威才說:“我看不是個事兒。桓將軍既是主將,又是宗室,我們都是外人,他才是圣人的自家人,不好與他硬犟的。我們還是去勸勸老郭吧,叫他忍一忍,別為氣吃虧?!?/br> 穆?lián)P道:“還是你有主意,走,找老郭去?!?/br> 兩人問來問去,在營盤邊上的柵欄底下找到郭宜。郭宜已經(jīng)沒事人似的正逗個小兵呢:“哎,李四,這么大個人了,哭什么哭?不就衣裳壞了嗎?再做一件就是了?!?/br> 小兵李四個頭很高,頗魁梧,年紀卻很小一臉的稚氣,光著半邊身子,看起來滑稽又可憐。郭宜待手下的兵好,李四也不大怕他,一邊抹淚一邊說:“沒、沒本事做衣裳。沒、沒立功,先把衣裳扯壞了,補也補不起來了。”他說話口音極重,郭宜等人一路與他們廝混,才能聽個大概。 拜桓晃練兵所賜,郭宜的麾下第一撥練手,李四想掙個功勞,奮勇拼殺,卻沒有打到敵人,反而被對方劃了好幾刀,衣裳也裂了,人沒死算是命大。他年紀小,郭宜又是個愛鬧的人,就說:“誰說沒有的?我給你就是了。” 他對手下的兵一向愛護,不但給了李四一件衣服,還說:“哎,小子,我教你唱個歌吧~” 李四得了衣服,破涕為笑:“您還會唱歌?” “會~好歌兒!聽著!”郭宜看到穆、王二人也沒打招呼反而打著拍子沖他們瞎吼,“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端的是歌能穿云,聲如破鑼!穆、王二人見他并不苦惱也都高興起來,與他一起扯著喉嚨:“……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李四聽得一臉懵逼。三人吼完,郭宜才說:“這是個好歌兒啊!來來來,一起唱?!?/br> 這些人越唱越跑調(diào),荒腔走板的歌聲傳到桓晃的帳中,聽得他頭暈?zāi)X脹,又十分愧疚——他懷有私心,實無顏面見這些袍澤?!疚冶驹撆e著烤羊腿,倚著旗桿,與他們一同唱的?!?/br> 成安縣公再拖延,也不能做得過于明顯,一旦被朝廷判斷為貽誤戰(zhàn)機、不堪大用,將他調(diào)回,他只好陪著母親絕食去了。 三月初,成安縣公離楣州終于只有五十里了,他卻命全軍修整。凡戰(zhàn),養(yǎng)精蓄銳,刺探敵情,知己知彼,這都是在譜的。但是郭宜心里懷疑他,越看越覺得他不安好心,再次催促?;富蔚溃骸安惶角鍞城?,我輩豈能為了功勛而使兵士冒險呢?況且,楣州楊氏的楊信已被派去勸誘楊仕達,不若等等他的消息,政事堂也希望看到不戰(zhàn)而勝的?!?/br> 郭宜當他在發(fā)昏,怒道:“什么‘敵’?一個土財主,竟成了將軍的心腹大患了?說出去真要叫人笑破肚皮了?!?/br> 兩人再次不歡而散。 兩日后,軍中收到急報:“楊仕達反了,殺了勸他投誠的楊信,起兵圍攻楣州城!” 楊信就是美娘的親叔叔,楣州楊氏正經(jīng)的繼承人?;歌⑾肫饋磉€有這么一個人,點到了他的名。楊信騎虎難下,只得親往楣州去見楊仕達。他到山寨的那一天,正是楊仕達接到消息,袁樵已經(jīng)把家眷送出城去,而朝廷大軍已近楣州。楊仕達家族經(jīng)營三代的美夢破滅了,又不肯整手就擒,立意堅守山寨。但是想在大軍開到之前,先下山搶些糧草充實儲備。楊信才是楣州楊氏的正統(tǒng),這個人是不能留的,楊仕達正好殺了他祭旗立威。 成安縣公果斷地道:“再探!” 郭宜當場暴怒:“還探個屁!已經(jīng)反啦,可以打啦!您要的功勞來啦!平叛呢?!?/br> 桓晃要的根本不是平叛! 郭宜見他還不動,冷笑道:“將軍要等,我卻不敢眼看著百姓陷于水火之中,我自領(lǐng)本部兵馬救援,將軍您看著辦吧!” 穆?lián)P與他關(guān)系最好,口里說著:“老郭,你回來!將軍,我去勸勸他!”跟著跑出大帳,也點兵跟著走了。郭宜見他追了來,在他胸口捶了一拳:“好兄弟!” 穆?lián)P悄聲道:“頭先我還道是老郭你性急看錯了將軍,這些日,誰還看不出來他有心事?咱們當兵吃糧,圖個封妻蔭子,一刀一槍的賺來功勞,與他們那些算計來算計去的尿不到一個壺里!” 兩人說著話,胡直也追了來:“我也同去,老王他們不好都走,讓我?guī)€話,他們雖在將軍面前聽命,也會留意策應(yīng)咱們的。” 有仗不能打,逼反了再打,完事兒回京還不知道怎么交代!你姓桓,天下都是你們家的,你們有多少事情關(guān)起門來一說,也就完了。我們豈不是替罪羊?不干! 郭宜道:“得找個向?qū)Р藕?!斥侯呢??/br> ~~~~~~~~~~~~~~~~ 郭宜的運氣非常之好,離開大營沒多久便遇到了送上門來的向?qū)А河衽c美娘正撞到他們了。 梁玉在楣州再橫,本質(zhì)上還是個流放犯,崔穎的文書一出,將她扔到了鄰州。她整個人都驚呆了! “憑什么呀?!就憑他長得好呀??。?!” 呂娘子顧不上笑,先勸解道:“他這也是為了你的安全。你萬一傷著了,他回去要怎么交代?” 袁樵要辦張阿虎、畢喜,只要能把人緝拿到案,同理,崔穎要辦梁玉,也只需要一封文書。梁玉捧著文書,也不能真的與他撒潑。袁樵則在一邊說:“叔玉,我便將阿婆、阿娘與阿先交給你了。” 還能咋辦?她還能咋辦?一家老小,袁樵有正事,她可不得照顧著嗎?只能含恨被“押送”離開。鄰州的刺史是楊夫人的堂侄,年紀與楊夫人相仿,輩份差了一輩,對楊夫人很有同族義氣。自家后衙收拾了出來安頓四人,又派人修城墻,將壯丁也組織起來,以免楊仕達禍害到自己的地盤上來,連春耕都暫時叫停了。 還種什么地呀?亂兵一來,就是種個天,也給踩爛了。 剛開始的時候,梁玉很坐得住,每天讀書練字,端的是穩(wěn)若泰山。楊夫人親自教她撫琴,準婆媳相處倒也融洽。唯一能看得出她情緒的就是每天都派人去打聽大軍的消息。漸漸的,梁玉就覺得不對勁了,朝廷沒那么傻吧?從桓琚往下,就沒一個蠢人,他們?nèi)绻懒?,這天下就不能太平二十年! 那這是為什么呢? 今天說,大軍快到了,明天說,大軍正剿匪呢?!敖朔??楊仕達一個蠹蟲都被逼成匪了,他們還做夢呢?”梁玉大為不滿。大軍不快點來,反而一天一個消息,這是逼著楊仕達造反?。∮辛舜筌姷南⒅罅河耖_始坐不住,雖然被崔穎的緊箍咒緊著也去不了楣州,出去往楣州的方向看上兩眼,也能稍解心中的焦躁。 劉、楊二夫人都沒有攔她,梁玉也沒有偷跑回去。直到這一天,楊刺史一臉緊張的告訴她們:“楊仕達反了,而朝廷大軍離楣州還有百里,我已上奏朝廷,可是……”他一個刺史,也是沒有兵權(quán)的。 楊刺史低聲道:“成安縣公怕就是存的這個主意,逼反了楊仕達,他的功勞就來了!恐怕催不動呀!” 梁玉突然起身:“你們都當沒見過我!” 劉夫人沉聲道:“你要做什么?!” 梁玉道:“我要潛逃,潛逃回京!”成安縣公鬼迷了心竅了,跟楊仕達一樣做著升官發(fā)財?shù)拿缐簦刹幌肴ボ娭写叽?,那是送菜。不如直接跟京里告狀!朝廷會重視楊刺史的報告,也會再派兵,但是梁玉等不及,她得跟桓琚好好告一狀才行?/br> 劉夫人道:“胡鬧!你不如在這里等!” 正在爭執(zhí)間,美娘跌跌撞撞跑了進來,一臉的淚痕:“娘子,我叔叔、我叔叔被楊仕達害死了!請您幫我報仇,要我做什么都行!”她對楊信有不滿,楊信同意與楊仕達聯(lián)姻,又打錯了主意,那是決策上的問題,可以說他蠢,卻不能說他故意要害侄女。楊信撫養(yǎng)美娘的時候還是盡心的,是一個還算合格的叔父?,F(xiàn)在楊信被殺,美娘也是悲從中來。將楊信的不好暫放一邊,真心實意恨死楊仕達了。 楊刺史道:“這樣便可以了?!币悦滥锏拿x報急告狀,讓梁玉跟著一塊兒回京。這個份量足夠了。而且梁玉是個燙手山芋,崔老虎都不敢接,把她就勢送到京城,估計京城也就順便把她給留下了。這樣對大家都好。 劉夫人道:“要快!” 梁玉與美娘都騎馬,帶著護衛(wèi)上了官道,楊刺史給了她們文書——崔穎把梁玉打發(fā)過來,監(jiān)督發(fā)落她的官員就變成了楊刺史。兩人只帶了一身換洗衣服,什么車馬家具都扔了,幾乎是只身上路。 兩人都是心急如焚,一個恨楊仕達,一個恨不得咬死成安縣公,幾乎不說話地飛馳。才跑了半天,便遇到了郭宜帶著大隊人馬塵土飛揚地奔了過來,兵馬看起來很多,將官道塞得滿滿的。 第103章 與子同仇 同樣風(fēng)塵仆仆的兩路人馬在獲悉對方就在前路的時候,心理的變化如出一轍。同樣的緊繃, 同樣的警惕, 又暗含了些許的希望。 梁玉這里, 想的就是大軍快些來救援!如果有辦法能夠收買桓晃, 她絕對會去做,畢竟她首要的目的是救人, 哪怕上京,救援的任務(wù)最終也要著落到援軍的身上。是桓晃近來的表現(xiàn)讓她放棄了與援軍直接接觸這個打算?,F(xiàn)在終于看到援軍了,壓在梁玉心口的巨石稍稍離開了半寸。旋即又想到, 萬一桓晃又發(fā)瘋了呢? 她是警惕的。 郭宜同樣的警惕!他與穆?lián)P、胡直帶出來的兵士不過五千, 兵不是新兵, 卻是才接手不久的。傳聞楊仕達有戶一萬, 則他至少能抽出兩萬的兵來, 還占據(jù)了楣州的地利。郭宜不是一個莽撞的人, 獨自出來實屬無奈,一是義憤,二也是為了保命——主將死活不肯出兵,跟著主將一樣作壁上觀, 日后脫不了一個處份。五千對兩萬,郭宜非常的小心。 他需要一個熟悉楣州情況的人來做向?qū)?,說起來土著都可以做向?qū)?,但是“向?qū)А迸c“可靠”從來都不是正相關(guān), 歷來不乏向?qū)⒈R引到敵方包圍圈里的事例。楊仕達在楣州經(jīng)營了三代, 郭宜不是很敢相信楣州的土著。 雙方人馬帶著對對方的懷疑, 小心地接觸了。 梁玉人少,她自己的騎士、崔穎派的護衛(wèi),攏共加起來也不過幾十人,但是一個個衣甲戰(zhàn)馬都不一般,郭宜那里普通的兵士是比不上的。她先派王大郎去接觸,自己卻對美娘道:“留意,要是對方有異動,咱趕緊逃!”誰也不知道桓晃利令智昏這下會做出什么事來,萬一將她們扣了呢?又或者讓她們“死于亂軍之中”,人都死了,還能有什么后話? 王大郎被領(lǐng)去見郭宜,經(jīng)過很小心的試探——總共各說了兩句話,郭宜問:“爾等何人?”王大郎答曰:“奉楊刺史之命,送女眷離開。”郭宜第二句就是:“你的官話講得很好,京城人嗎?”王大郎答曰:“是。公主命我等隨娘子過來?!?/br> 終于對上了! 郭宜聽說來的是梁玉,與胡直、穆?lián)P相視而笑——她好好的,咱們命就保住一半了,不用被東宮記恨了。 穆?lián)P道:“我們正要往楣州去呢,可否耽誤娘子些許時辰,告知我等楣州境況?” 梁玉千肯萬肯,她又有一個疑惑:“只有你們?nèi)粏幔俊鳖I(lǐng)兵的桓晃呢? 郭宜咳嗽一聲:“將軍在后面壓陣,還有幾十里的功夫?!?/br> “啥?那你們這點人夠嗎?”梁玉問得毫不客氣,“大頭肯定在他手里,都鬧成這樣了,你們不怕吃不下嗎?” 這個就讓人難回答了,郭宜三不愿意去告這個刁狀,又給桓晃找不出正當?shù)睦碛蓙?,都沉默了。梁玉一看這樣就知道里面有貓膩,給他們細說了楣州的情形:“楊仕達親口對我說,他有一萬戶,他冒姓楊氏,占據(jù)了楣州楊氏的舊寨,那可是在山上??!現(xiàn)在他們還不知道鬧成什么樣子呢!何刺史病著,王司馬也是個書生,袁樵他能干事官又不大,一個崔中丞還是新來的。” 穆?lián)P不得不解釋道:“我等勸不動將軍……” 郭宜喝道:“老穆!娘子,我等可解燃眉之急呀,這樣,我等做策應(yīng),襲其后路。娘子……”他又猶豫了,按說頂好是讓梁玉去京城報信,催戰(zhàn)。可是再往前就要遇到桓晃了,桓晃會不會把梁玉扣下來?不好講,郭宜不敢做這個安排,他也不大信得過桓晃了。 郭宜長嘆一聲,往地上一蹲,抱頭道:“娘子,我們遇到個傻子將軍!” 大家都猜桓晃是為了更大的軍功才要逼反楊仕達,彼此瞪了一回眼,梁玉果斷地道:“那我跟你們?nèi)グ?,好歹地面比你們熟些?!?/br> 美娘穿一身孝,跟在梁玉后面一直沒說話,此時說:“我去過楊仕達的寨子,我做向?qū)?!我要給我叔叔報仇!” 梁玉給郭宜介紹:“這是楊信的侄女,我們原要上京的,如今不如與將軍同行?!?/br> 郭宜可不敢讓她跟著,道:“借娘子幾個壯士一用,娘子不若先回楊刺史那里,那里安全。戰(zhàn)場之上,刀兵無眼,容易被誤傷。小娘子們也不適合上戰(zhàn)場,那里可是血rou橫飛……” “殺人?干過!”梁玉干脆地說,“我干這個還算熟。別啰嗦了,婆婆mama的像什么樣子?楣州耽誤不起,你就耽誤得起了嗎?” 耽誤不起,郭宜非常的不喜歡這個婆娘!凈添亂了! 梁玉也看出來了,又加了一句:“你們找得到比我更可靠的向?qū)幔俊?/br> 找不到。 那就走吧。 郭宜與梁玉并馬而行,道:“娘子一定要在后方,切不可……” 梁玉道:“我聽說過一句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往京里去,要叫人扣下來了呢?興許也沒命。留在后隊,萬一叫人抄了后路呢?約摸也危險,咱們還是順其自然吧。您打算怎么做呢?” 郭宜道:“先解楣州城之圍吧。圍剿……唉,恐怕要成一場大仗了。” 行不二十里,官道轉(zhuǎn)向了楣州,驛站還在,他還認得梁玉,原本無精打彩的臉上顯出激動的模樣來。見到大軍頓時淚流滿面:“你們可算回來了!他們圍城了!” 驛站有些破敗了,馬匹已經(jīng)被搶走了,驛丞是躲在地窖里才躲過一劫的。梁玉道:“事兒急,你說完再哭!究竟怎么樣了?他們都還好嗎?” 驛丞道:“小人只知道,袁郎君將流人遷入城里,崔老虎在城里殺了好些細作?!?/br> 有了驛丞的解說,他們終于知道了楣州的近況,不過二十天的功夫,楣州已經(jīng)天翻地覆了。袁樵把流人、周圍的百姓遷到了城里,城外的村莊、糧倉都被他一把火給燒了。楊仕達試圖圍困楣州城,奪得城內(nèi)的補給,好堅守山寨。何刺史與王司馬也是下了血本了,拿出家財來犒賞,發(fā)動男女老幼一齊守城,拆了房子,硬把城墻加高了兩尺。城里眼下也沒有缺糧少藥的窘迫,都在等著援軍呢。 驛丞說到最后,抹著眼淚:“你們怎么才來呀!” 郭宜問道:“叛匪有兵多少?有什么勇將沒有?有人從賊嗎?” 驛丞道:“小人一直躲在這里,并不知道?!?/br> 郭宜道:“你先下去吧?!迸c胡直、穆?lián)P商議下一步怎么辦,他們關(guān)于楊仕達的情報還是一萬戶。郭宜道:“我看還是截他的糧道吧!我親自去襲他后路,你們解圍城之急?!?/br> 胡直道:“只有這些兵馬,分兵恐怕不夠使?!?/br> 郭宜道:“你也說只有這些兵馬了,不分也不夠使,不如出奇不意?!?/br> 穆?lián)P道:“我看老郭說的行?!?/br> 郭宜道:“我去襲山寨,你去解城圍,即便不能盡滅圍城之匪,也要沖進城去與他們會合。老胡,你還有一件要緊的事情——那位娘子,不能在我們手里有什么閃失。她好好的,我們也記你一功?!?/br> 胡直道:“我雖是個粗人,也明白道理的。你斷不會為了打壓我的功勞才分派我去照顧個娘們,咳,小娘子。有她在,我們違令的事情也好有個說法了?!?/br> 當下分派任務(wù),美娘就被郭宜給隨身帶著了。梁玉問美娘:“你行嗎?”美娘兩眼冒火:“再沒有比這個時候更行的了!” 郭宜他對胡、穆道:“盡量拖住圍城之敵,城外人多了,山上人就少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