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jié)
產(chǎn)婆也開口附和:“這個不用孫大人說,我們也知道。可是如今皇上不在京里,太皇太后也沒給準信兒,保大保小,誰說了算呢?” “保孩子。”仿佛藥劑有了效果,抑或是天生的母性使然,為母則剛的皇后打起精神,眼巴巴看著孫之鼎,又看向東珠,“只要孩子平安,我死不足惜。東珠,我從未求過你什么,今兒就求你這一次,我要這個孩子,這是我和皇上的孩子,我要他平安?!?/br> 東珠聽了不禁悲從心起,搖了搖頭,脫口而出:“不成,大人也好,孩子也好,都不是可以選擇、可以舍棄的?!?/br> “真的就沒有兩全之法了嗎?”東珠看向?qū)O之鼎,“我記得當年” 孫之鼎果斷地打斷了東珠:“當年湯若望的雜記里的確記載著在西洋有開腹取子的病例,但那也是在剛死的婦人身上取胎,還從未有從活體上取胎母子皆存的實例,所以行不通?!?/br> 室內(nèi)陷入死一般的寂靜,東珠更是心緒大亂。 慈寧宮。 孝莊坐在炕上,手里雖拿著佛珠,卻一動未動,口中未念佛號,手里也沒有捻動佛珠。 蘇麻喇姑站在下首,一臉急切,不停地搓著手:“要不,奴才過去看看吧?!?/br> 孝莊瞥了一眼蘇麻喇姑,“太醫(yī)院的院使和產(chǎn)婆們都在那里,連他們都無濟于事,你去了又能怎樣?” “可是,聽傳話的人說皇后這次怕真的不好了,前次小產(chǎn)身子就大受損傷,如今還未足月又遭意外……說是兇險得很,怕是性命堪憂?!?/br>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女人生孩子,原本就是三分看人,七分看天?!毙⑶f捻動起佛珠,“這都要看老天給不給她福氣了。” 蘇麻喇姑聽了,神色變了又變,眼中竟然沁出了淚水,聲音也變了腔。雖然她知道她不該在這個時候多說話,可是她卻偏偏忍不住,因為在她看來,皇后不是當年的宸妃海蘭珠,也不是賢妃董鄂氏,皇后赫舍里既沒有魅惑君王,也沒有半分威脅到誰,實在不該受此厄運。 “不管怎么說,皇后生產(chǎn),咱們慈寧宮,總歸是要有個態(tài)度吧?!边@是第一次,蘇麻喇姑對孝莊的決定產(chǎn)生質(zhì)疑。 果然,孝莊寒了臉,冷冰冰地看著蘇麻喇姑:“你以為我的心是鐵打的?你以為我是舍不得烏蘭?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后宮連著朝堂,一舉一動皆草率不得??!不管是論宮規(guī)還是論是非,烏蘭的確該死,可哀家能在這個時候處決她嗎?你忘了皇上現(xiàn)在身在何處?” 此語一出,蘇麻喇姑立時變了顏色,意識到自己還是短視了。 “至于赫舍里的生死,保大還是保小?你以為這個決定當真是哀家可以輕易做出的?”孝莊仿佛很介意自己被人誤解,“若是哀家下旨保了小的,那便會寒了赫舍里一族的心,索尼的故交、門生,還有索額圖、噶布喇能不記恨咱們?這不是給皇上的朝堂上埋了雷?可若是保了大的,那小的怎么辦?這可是皇上的嫡子啊,你知道現(xiàn)如今這個嫡子,對皇上,對天下,有多重要?” 孝莊一番話說完,蘇麻喇姑徹底服氣了,是啊,這便是孝莊,不論任何時候,永遠能保持冷靜與客觀,永遠能在繁雜曲折的事態(tài)中一眼看穿要害。 這種冷靜與犀利,讓人佩服,卻也讓人膽寒。 冷宮,臨時產(chǎn)房內(nèi)。 孫之鼎看向東珠:“那劑藥雖然能在短時內(nèi)為大人增加體力,但時間長了,亦會對胎兒有害,所以,不能再等了。” 東珠看向?qū)O之鼎:“你的意思呢?!?/br> 孫之鼎一臉苦澀:“我是醫(yī)者,我不會以放棄一個生命的代價來挽救另一個生命,所以,我不會表態(tài)的?!?/br> 是啊,孫之鼎說得極對,要以放棄一個生命的代價來換取另一個生命,這個決定世人都難以抉擇。 東珠深吸了口氣,靜靜地看向皇后。 皇后發(fā)絲凌亂,面上混著脂粉、淚水以及汗水,說不出的狼狽與憔悴,卻在這一刻顯現(xiàn)出不一樣的光暈,甚至在唇邊還浮起一絲隱隱的笑容:“不難為你們,這個決定本宮自己下。我要孩子,我要定了他。為了他,我可以死,我也必須死?!?/br> 東珠被徹底震撼了,以至此后經(jīng)年,她都忘不了赫舍里在最后一刻時的神情,那樣堅定與絕決。什么是氣度芳華,什么是為母則強,東珠終于領教了。那一瞬間,赫舍里所呈現(xiàn)出來的美麗與尊貴,超越了她以往在任何大場面中著鳳袍、戴鳳冠時的皇后風姿,讓人敬佩,更讓人心疼。 東珠的眼淚控制不住地淌了下來。 不料,皇后卻朝她搖了搖頭:“不要哭,東珠,能有這個孩子,我覺得很滿足。以后,他和皇上,都拜托你了?!?/br> 東珠明白赫舍里話中的意思,卻無從反應,她既不能應承也不能拒絕,這是她一生當中覺得人力最無用的時刻。 產(chǎn)婆們開始準備。 孫之鼎面上說不出是何情緒,看慣生死的他卻在這一刻抽身而退:“如此,就沒我什么事了,這里便交給你們了?!?/br> 說完,孫之鼎提著藥箱離去。 產(chǎn)婆們上前cao作,并請東珠回避。 東珠愣愣地,一臉不解。 瑞嬤嬤低聲說:“娘娘年輕,自然不知道這里面的厲害。所謂保大人,孩子便沒形了,可若是保孩子,那大人受的罪,更是難以想象的,所以,還是別看的好?!?/br> 東珠的心如墜冰潭,身形不穩(wěn),被瑞嬤嬤扶住,走出屋外。 很快,屋里傳出一聲嬰兒嘹亮的哭聲,而整個冷宮卻越發(fā)寂靜如死。 至此,赫舍里蕓芳,康熙的結(jié)發(fā)之妻,正宮皇后薨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文治武功真大略 西伯拉河谷,仁憲太后和錦珍坐著馬車在后,康熙與費揚古騎馬和親兵們行進在前,費揚古護位在側(cè),不時警覺地四處查看。 仁憲太后從車中掀開簾子,面上一臉欣然:“皇上,過了這條河,才是真正到了草原。想當年我離開之時才剛十歲,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景致卻是一點兒沒變?!?/br> 康熙勒住馬韁,放緩速度,行至仁憲車側(cè):“皇額娘很快就能和科爾沁的親人們重逢了??上侍竽晔乱迅?,不然,也帶她一起來了。” 仁憲太后看著遠處的天際,滿是期待之色:“是啊,看這天陰得厲害,仿佛就快下雨了,皇上是沒見過咱們科爾沁雨后的彩虹,大雨過后,那彩虹就像從地里長出來一樣,長長的從這頭兒到那頭兒,像是一伸手就能拘在掌心里。景致極美!說起來,太皇太后也是最愛的?!?/br> 一向端肅老成的仁憲面上顯現(xiàn)出孩子般的喜悅與憧憬,依如她真正的年紀,雖是太后,卻仍是青春之齡。 康熙看了,突然便騰起一絲心酸,十歲的草原少女離開族人和熟悉的家園,只身來到京城,身在禁宮整整十八年,十八年,沒有夫君的真心疼愛,沒有親人的關(guān)懷與慰藉,空端著皇后和太后的架子,過得該有多憋屈,可是誰又真正憐惜過她呢。 然而,與親生額娘相比,她又似乎是幸運的,畢竟她的一生也算安穩(wěn),沒有喜悅,沒有幸福,卻有著平淡而長久的日子。 說到底,宮中的女人最是可憐。 日后,要對她好些才是。 康熙只顧自己想著,卻遲了回話。仁憲會錯了意,以為自己話多了,便有些尷尬。還好錦珍適時解圍:“呃,皇太后有所不知,皇上是向來不喜歡雨天的?!?/br> 仁憲聽了,更加不自在:“是啊,雨天是比較麻煩?!?/br> 康熙看了,立時接語:“皇額娘不必在意,兒臣以往是不喜歡雨天,那是兒臣未見過雨后的彩虹,這次咱們在科爾沁多待些日子,等朕見識了額娘說的美景,必定會愛上這里的?!?/br> 仁憲心中一暖,只覺得皇上果真體貼善良,能這樣關(guān)照自己的情緒,附和著說話,當真是暖心,若是當年順治爺能有他一半,自己得多幸福啊。 錦珍像是能看透仁憲的心思,此時竟然越過婆媳上下之禮,溫柔又大膽地拉著仁憲的手,柔和地笑了:“皇上最是仁孝,皇太后的福氣必是綿延永續(xù)?!?/br> 仁憲欣慰地點頭,當下便越發(fā)拉緊錦珍的手。 卻在這個時候,遠處先是響起一記怪異的哨聲,緊接著,便是嗖嗖的鐵器之聲,眾人未及反應,密如細雨般的冷箭便從四面八方射來。 “有刺客,護駕!”曹寅高喊一聲,立即抽刀護在康熙面前。 隊伍立時亂開,隨行的護軍紛紛中招倒地,少數(shù)機警的一邊躲避箭雨,一邊抽刀迎戰(zhàn)。然而,箭雨過后,一隊黑衣騎兵策馬揮刀而來,雙方陷入混亂。 錦珍與仁憲緊拉著手,嚇得縮在馬車里不敢動彈。 車外,康熙率領曹寅與護軍同黑衣騎兵展開混戰(zhàn),這些人進攻很有章法,幾個回合下來,護軍親兵死傷慘重,人數(shù)越來越少,眼看包圍圈步步緊逼,情勢萬分緊張。 費揚古揮劍御敵,一邊警覺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他看出黑衣騎兵的進攻是聽從一種類似鳥叫的口笛聲,用耳朵仔細聽著聲音的來處。 另一側(cè),康熙和曹寅正背靠背與黑衣騎兵打斗。 康熙言辭切切:“曹寅,趕緊往西邊走,出了大青溝再往西走十幾里,就是端敏公主的封地!你護著皇太后先走!找附馬來支援!” 曹寅一臉為難:“可是,皇上你……” 康熙鐵面下令:“留下便是一起死,逃出去還能想辦法來救朕!你糊涂了嗎!” 曹寅忍痛轉(zhuǎn)身,跳上仁憲太后的馬車,一抽馬鞭,往西邊而去,幾個黑衣騎兵想阻攔,卻被康熙親手斬殺! 眼看曹寅駕車即將沖出包圍圈漸漸遠去,不料卻后背中箭,跌落車下,車子無人駕馭在遠處亂闖,仁憲太后與錦珍在車內(nèi)被撞得東倒西歪,錦珍失聲痛哭,眼前兩三個黑衣騎兵追了過去,欲將太后車馬劫持。 就在此時,費揚古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聲音的來處,急速助跑借力沖上樹,出手扼住藏身于此的蒙面人喉嚨,蒙面人嘴里的口笛掉了下去。黑衣騎兵們聽到笛聲中斷,都有些慌亂。 費揚古挑開蒙面人的面紗,神色一頓,此人正是貴太妃之子察哈爾親王的兒子恩第。 “是你!”康熙眉頭緊皺,難掩驚訝。 “是我,你又能怎樣?”恩第笑了,“看看周圍吧,全是我的人,你們根本走不出這片河谷?!?/br> 康熙劍指恩第:“朕待你們察哈爾部一向優(yōu)厚,你為什么要行此大逆之舉?” 恩第:“一向優(yōu)厚?你建州女真跟我察哈爾原本是平起平坐的關(guān)系,可現(xiàn)在居然成了君臣,你們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們能做的,我察哈爾也可以。告訴你,愛新覺羅玄燁,你這大清皇帝是到頭了,接下來,該輪到我父王了。” “妄想!”康熙緊繃著臉,“你就算囚了朕,殺了朕,也不會得逞,蒙古四十九旗不會答應,滿洲八旗子弟更不會同意,就是天下各族百姓,也必不會坐視不理。” 恩第笑了。“當皇帝,可不是光會說大話就行,看看你身后吧?!?/br> 話音才落,康熙與費揚古回過身,不由得都愣了。 仁憲的馬車已被恩第手下控制,趕了回來,仁憲和錦珍都被黑衣旗兵以刀相抵。而另外一側(cè),有人從康熙的龍輦上搜出了裝著玉璽的寶匣。 成王敗寇、個人榮辱與帝國生死,仿佛就在一瞬之間。 恩第笑著,反手撥開費揚古的劍。 “我父王有八個兒子,就算你殺了我,仍然逃不出去,而大清國的玉璽和皇太后,卻在我們手里?,F(xiàn)在,只要我一聲令下,萬箭齊發(fā),你康熙皇帝就是一個死人。而這玉璽,可以號令滿蒙和整個大清?!倍鞯谝荒樀靡?,勝券在握。 此時,不論康熙抑或是費揚古,都沒有破局之法了。 就在恩第舉起手,即將下令的時刻,不知所何處飛來的玄鐵利箭一箭直插恩第高舉起來的手,隨著恩第意外而吃痛的叫喊,遠處,萬馬奔騰的聲響驚天動地。 “是安親王!”有人眼尖,一眼看到了遠處大軍高舉的龍旗。 看到龍旗上的安字,費揚古與康熙四目相對,兩個人提著的心就此放下。雖然此刻他們還不知道安親王為何會料定恩第謀反設伏并及時前來打援,但是他們知道,一切就此平息。大清不會有事,而自己也已安然。 夜,西伯河畔的營地,龍帳內(nèi)。 康熙背對著眾人,任誰都看不到他此刻的神色。 才剛看到安親王有如神兵從天而降時,他是何等舒心和喜悅。特別是當他從安親王手中拿到那張在倉促間寫就的示警信紙時,他更是心花怒放,幸福得無以言表。 此刻,他甚至有些感激那些在背后謀劃此局的惡人。 貴太妃或者是察哈爾王。 畢竟,如果沒有他們,康熙無從知道東珠會如此緊張自己。 這種確認,讓他覺得才剛的遇襲簡直太劃算了。就算當真在這個事件中受了傷,也是值得的。因為,他證實了東珠對自己的關(guān)心。 在他看來,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她終究是在乎他的。 即便他將她投入冷宮,即便是礙于形勢不得不苛待她的家人,以至她的阿瑪過早地離世,但她心里終究是在乎他、緊張他、掛牽他的。 于是,他好開心。 孰料,前一瞬上天,下一刻,便淪入深淵。 “皇后薨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