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jié)
這些東西他還真不清楚,當時他也就十來歲,還在跟著老師讀書,哪里知道戰(zhàn)場上的事,都是過后才聽說的。有些東西嬴政不讓人討論,他也就無從得知,怎么可能答得上來。 他只知道是項燕讓李信慘敗。 嬴政見扶蘇沒聲了,才問了個扶蘇答得上來的問題:“那么在李信打了敗仗之后,我可有處置他?” 這個扶蘇知道,他索性把自己了解的東西合盤托出:“沒有,后來他還隨著王賁將軍打燕齊兩國。”后來秦國鮮有敗績,既然李信還能上陣為將,后來自然也屢立戰(zhàn)功,得了不少封賞,并沒有因為攻楚那場大敗而被棄用。 說到這里,扶蘇也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兩國交戰(zhàn),沒有一直贏的道理,除非真的有碾壓式的優(yōu)勢,有輸有贏才是正常的情況。既然前世李信并沒有受到多少懲處,那就說明落敗并非李信這個主將的過失,至少主要責任不在他。 這么多年來嬴政不是沒打過敗仗,一場敗仗不至于輸不起,不過既然扶蘇提了個醒,他也會讓人盯著項燕,現在他們還有飛鴿可以傳遞消息,很多情報可以傳得非常及時,李信好歹也指揮著十幾二十萬精兵,要不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應該不至于慘敗才是。 嬴政心里有了計較,對扶蘇說道:“這些事你就別管了?!?/br> 雖然不太想承認,嬴政還是得正視現實:扶蘇在打仗方面不太有天賦。要他讀書,他讀得又快又好;要他搞那些亂七八糟的奇巧yin技,他可以輕輕松松弄出來;可要他分析戰(zhàn)事,他著實不是那塊料,也就適合讀讀兵書。 看來打天下這事兒還是得他這個當爹的來干,根本不能指望這小子。 扶蘇知道嬴政心中已有成算,乖乖點頭。他又和嬴政說起王翦收容傷兵的事,王賁的話說得輕描淡寫,仔細一琢磨卻叫人觸目驚心。 倘若有足夠多的隨軍大夫,很多人是不是不會死?那些重傷的人是不是也可以保住自己健全的四肢,打完仗后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聽了扶蘇天真的想法,嬴政搖著頭說道:“且不說哪來那么多大夫,即便有那么多大夫,他們也不是能起死人rou白骨的神仙,大部分大夫能治的也就是些小傷小病,在大傷大病面前他們同樣束手無策。” 誰都不想自己的百姓死傷太多,可真到了上陣廝殺的時候哪可能沒有傷亡,那種時候別說大夫了,神仙都救不了。 扶蘇沉默。 嬴政說道:“至于傷亡士兵,朝廷一直都有撫恤,他們的家小都會受到優(yōu)待。王翦讓他們遷到自己的莊子上,那是更進一步的安置,是王翦對自己舊部的蔭佑。” 朝廷能做的基本都做了,要像王翦這樣把每家每戶都安置好,暫時還沒誰能做到。 扶蘇說道:“往后各地的官道會修得四通八達,沿途還會建許多驛站,我們是不是可以優(yōu)先考慮把傷兵安排到這些驛站做事?哪怕他們做不了事,應該也有適合他們妻子兒女的差使。” 一家人之中只要有一個能混出頭的,那他們一家老小也就有了指望,驛站這一塊算是扶蘇能想到的最能安置傷兵的去處了,驛站的差使又多又雜,大部分只要稍加培訓就能上崗。 要是驛站這邊安置順利,往后還可以考慮騰出更多的基層崗位讓傷兵優(yōu)先上崗。 嬴政對此沒有意見,這些小地方用誰不是用。他說道:“行,你看著安排?!?/br> 扶蘇和嬴政商量完,溜達去找?guī)孜晃鋵⑸塘恐獋€傷兵名冊,記錄下傷勢影響到生活的士兵,以后好有限把崗位安排給他們或他們的家人。 聽說是有正經差使可以安置傷兵,武將們都十分配合,都是跟過自己的兵,看他們缺胳膊少腿的誰不心疼。哪怕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征調到自己手底下的,那也是曾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兵??! 能有這樣的后路,往后不愁底下的兵不肯拼命了! 對扶蘇給傷兵優(yōu)先安排崗位的做法,武將們非常滿意,看向扶蘇的目光充滿欣賞。 果然,那些坑他們錢的主意肯定都是嬴政出的,這種仁厚的舉措才是出自大公子的本心! 兩邊一商量,很快擬定了初步的傷亡將士安置方案。當然,具體要怎么實施還得進一步細化方案,比如敲定驛站各崗位的崗前培訓課程,保證他們能順利上崗。 這課程怎么展開,扶蘇直接交給了程邈,讓他帶著云陽學宮那邊的人盡快搞個崗前培訓課程出來。 事情安排完了,扶蘇又開始琢磨起軍醫(yī)的事。雖然嬴政否決了他天真的想法,他還是想試試看,哪怕救治不了所有人,能救上十個八個,不也等同于讓十個八個家庭不至于失去他們的頂梁柱? 扶蘇修行時也學過點歧黃之術,不過他連頭疼腦熱都少,更別提受傷,對外傷這一塊不是特別了解。都說術業(yè)有專攻,這事還是得讓專業(yè)的來! 扶蘇召來徐福,讓徐福安排人手到各地尋訪擅長治外傷的大夫。 徐福這人辦事能力還是不錯的,要不然后來嬴政也不會叫他出海尋不死藥。趁著這家伙還沒帶著人和錢跑路,扶蘇覺得可以好好讓他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才能! 徐福在來見扶蘇前心里還在琢磨是有什么事,聽扶蘇說是要尋會治外傷的大夫,便說道:“太醫(yī)之中也有通曉治外傷的,要不公子先見見他們?” “也好?!狈鎏K輕輕頷首,又補充了一句,“還是要好好尋訪,盡量多找一些。”他要的可以不是一般的外傷大夫,他要最頂尖的那批,讓他們大膽地嘗試各種治療方法,在儲備好通用基礎傷藥的同時爭取能救下更多重傷將士。 徐福表示明白了,當即按照扶蘇的話去把事情辦妥。 秦國一向講究“專人專事”,一個人決定好自己干哪一行以后,他的戶籍基本就落在哪一行上頭,等閑是不允許改行的。 各地的方士大夫基本都入了籍,找起來并不困難,徐福很快列出名單派人去把名單上的外傷大夫征調到咸陽。 與此同時,太醫(yī)之中擅長治外傷的那幾位也結伴前去見扶蘇。他們沒聽說宮中有誰受了外傷,聽說扶蘇要見他們心里都是打著鼓的,畢竟給這些貴人們看病著實危險得很,動不動就得面對嬴政的雷霆之怒。 等扶蘇把召見他們的目的講完,太醫(yī)們才稍稍松了口氣,各自拿出自己了解的傷藥方子給扶蘇參考,大部分都是止血的,用的藥草也大同小異,很多都已經有了成藥,可供隨軍大夫帶著應急用。 只是近年來征戰(zhàn)頻繁,傷藥一直不太夠用,實在沒有的話就只能看看能不能用按壓xue位的方式把血止住了。 針對這種情況,太醫(yī)們又貢獻出自己的止血手法,集思廣益之下勉強算是把一套完整的急救方案給弄了出來。 這么一套急救方案只能說無功無過,沒有特別亮眼的地方,頂多只是指出了一個藥草采集和儲備的方向。 扶蘇收起記錄好的文稿,認真詢問道:“諸位可認得其他格外擅長治外傷的人?” 幾位太醫(yī)也知道自己貢獻的方子不算特別出彩,聽扶蘇這么問都絞盡腦汁地想了起來。他們既然是吃著碗飯的,在當上太醫(yī)之前自然認識不少同行,不管是自己師門還是外面的游醫(yī),他們都結交過不少,這些人綜合水平可能不如他們,但單論治外傷的話還真有挺多比他們擅長的。 要知道醫(yī)術這東西還是得靠刷經驗來提升的,太醫(yī)面對的病人不是公卿貴族就是后宮妃嬪,能有幾個經常受外傷的?他們頂多也就是去給武將瞧瞧傷勢,壓根沒多少練手的機會。 幾位太醫(yī)都給扶蘇報了自己認識的外傷大夫,只有一個太醫(yī)沒說話。扶蘇把其他人的提名都記了下來,抬頭看向沒吭聲的那位太醫(yī),好奇地問:“您不認得擅長治外傷的人嗎?” 那太醫(yī)說道:“下官不善交游,認識的人很少。要是論治外傷的話,下官倒是認得一個令下官萬分佩服的,只是他脾氣比較古怪,已經不見外人,估計派人去找也找不著他?!?/br> 他給扶蘇講了個例子,說有人多年前意外受了傷,傷口深得能見骨頭,誰看了都覺得這人的手保不住了,結果經那位老大夫一治,手上雖然多了個大疤,但還能用!至于什么箭傷咬傷,那老大夫治起來也是信手拈來,經他手就沒有不活的。 扶蘇聽完精神一振,認真記下了那位老大夫隱居的地方。他有預感,這是他就是要找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感覺兒子傻傻的 嬴政:看來我只能自己打天下了! 扶小蘇:_(:3」∠)_ 第111章 探討 說話的太醫(yī)見扶蘇感興趣,又多介紹了一些關于那位老大夫的事。 那位老大夫祖上也是太醫(yī),只是不愛提舊事,也不愛報自己的名字,別人都跟著與他熟識的人叫他辛老頭。 辛老頭祖上可很了不得,是位有名的外科專家,單名一字竘,最高成就是曾分別為秦王、齊王割痔瘡。當然,痔瘡只是小手術,他還給人治過不少外傷、背瘡,治療特色就是敢對人動刀子。 辛老頭也繼承了祖上這個動刀子的絕技,年輕時意氣風發(fā),干過不少大事,交過不少朋友,后來是他兒子死在戰(zhàn)場上了,他媳婦受不了打擊跟著兒子撒手人寰,他才一頭扎進山里不出來。 那位太醫(yī)說起辛老頭的事時很謹慎,不敢把話說得太滿,但是想來想去又覺得不提不適合,因為論起治外傷,他覺得這位辛老頭最好。 扶蘇問了太醫(yī)的姓名,得知他叫夏無且,微微訝異。這個名字他是聽過的,前世荊軻刺殺他父皇之后,父皇賞賜了一個在旁伺候的太醫(yī),名字就叫夏無且,說是夏無且護駕有功。 沒想到荊軻刺殺之事沒發(fā)生,他倒是在這里見到了夏無且! 扶蘇對敢于在危急關頭救駕的夏無且挺有好感,立刻邀請夏無且一起去拜訪那位隱居山野的老大夫。 聽到扶蘇要親自去拜訪,夏無且有些驚訝。 不過連大王都曾屢次親自登門招賢納才,扶蘇效仿大王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夏無且略顯猶豫地說道:“那位前輩行蹤不定,下官怕公子會白跑一趟?!?/br> 扶蘇說道:“要是能找到人,多白跑幾趟也無法。”他手上也沒多少事是離不開他的,尋訪隱世名醫(yī)這種事當然是親自去才有誠意。 扶蘇第二日便和夏無且一起出了咸陽。 辛老頭隱居的地方離咸陽不算太遠,騎馬出城小半日便到了山腳下。 正是暮秋時節(jié),樹木大多只剩光禿禿的枝椏,瞧著很是寥落。 扶蘇自幼練武,騎了小半日的馬也不覺得累,在山腳的驛站栓了馬,就著熱水吃了點東西,又由夏無且領著進了山。 王離一路隨行,因著李由不在,他得肩負起護衛(wèi)頭子的責任,話都比往常少了,專注地觀察四周有沒有危險。 好在這山大是大了點,也挺偏僻,路倒還算好走。扶蘇一行人沿著山路一直往山林深處走,不一會便見到一片結著青柿的柿子樹林,已是晚秋,這些柿子卻還沒有成熟的跡象,一樹樹全都含著青帶著綠,瞧著就還吃不得。 沿著柿子樹林往深處走,便見有茅屋三兩間藏在山窩里,再走近一看,竟能看到一彎溪水繞屋而過,潺潺地順著引水的竹筒滲入屋前屋后的藥田,滋養(yǎng)著藥田中長得極好的藥草。 扶蘇只覺精神一振,親自上前叩門。 不一會,一個垂髫小兒跑過來打開柴扉,好奇地看著扶蘇一行人,歪著腦袋問:“你們是誰呀?” 扶蘇說道:“我叫扶蘇,是咸陽來的。請問辛老先生住在這里嗎?” “我們這里沒有辛老先生啊。”垂髫小兒把腦袋搖成撥浪鼓,一副“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人”的認真模樣。 扶蘇看向夏無且。 夏無且試探著問:“那辛老頭在不在?” “辛老頭在,你們要見辛老頭嗎?我?guī)銈內フ宜??!贝棍匦哼@下把他們往里引,一蹦一跳地在前面帶路。 扶蘇:“……” 夏無且:“……” 扶蘇讓其他人在外面候著,自己和夏無且跟著那垂髫小兒走往其中一處茅屋。那垂髫小兒把人帶到后,聽到遠處好像有只蟋蟀在叫,馬上歡快地跑去挪石頭挖地找蟋蟀去了。 “你們有什么事?”茅屋之中立著個年過七旬的老者,他衣衫老舊,滿面皺紋,正在那兒清點自己曬好的藥材。瞧見扶蘇和夏無且兩個生人,他面色不是很好,明顯是不歡迎外人。 “晚輩夏無且?!毕臒o且上前自我介紹,“以前晚輩曾來向前輩討教過,不知前輩還記不記得。這是我們公子扶蘇,聽聞前輩醫(yī)術高超,特地來拜訪您?!?/br> 辛老頭眉頭動了動,依稀記得是有這么個人,不過他避世已久,記不太清夏無且的模樣。 扶蘇他倒是聽過,因為有被他救過的人送來過竹紙草紙胰子之類的東西,說是外面時興這個,都是扶蘇這位大公子給弄出來的。 辛老頭看向扶蘇,發(fā)現扶蘇不愧是從小被稱為“仙童降世”的人,隨著他稚氣漸退,眉目逐漸長開,那種“仙氣”越發(fā)明顯。 扶蘇瞧著也不像受了傷的,為什么跋山涉水來找他這個默默無聞的老家伙? 如果早個幾十年,辛老頭或許會因為有機會攀上扶蘇這樣的貴人而激動不已?,F在不一樣,他已經半截身子入土了,對功名利祿之類的事實在沒什么念想,即便知道眼前的半大少年就是外頭人人夸贊的公子扶蘇,他心里也沒什么波動。 辛老頭表情平靜無瀾,又問了一遍:“你們有什么事?” 扶蘇見辛老頭態(tài)度冷淡,也不氣餒,上前言明自己的來意,并把自己謄抄出來的戰(zhàn)地急救方案給辛老頭看。 辛老頭因為家學淵源的關系,從前是讀過不少醫(yī)書的,字當然都認得。他坐下把扶蘇帶來的方案看完,說道:“這不是挺好的?!?/br> 到了戰(zhàn)場上哪怕是有大夫在,能做的也不過是把血給止了,把傷口處的腐rou給割了,再把傷口囫圇著給包扎一下,剩下的誰都無能為力了,全看傷兵自己能不能撐過來。 扶蘇老老實實地說道:“我總覺得還不夠?!?/br> 他把自己在王翦府上見到傷兵的事給辛老頭講了,很多傷勢如果一開始治得及時,他們應當是不用斷臂或者斷腿的,一些陣亡的士兵應該也不用死。 他想知道對于比較大的創(chuàng)口,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