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jié)
* 注: 最后嘮叨一下 關于這章以及前面用到的人名,叫法很多,說法也很多,所以文里也不會過于考證這方面的問題,一般就直接用大眾比較耳熟能詳的叫法,后面出現(xiàn)的人物也都這樣用,不會再特意注明啦。 其他的地名、人設、事件,基本也都是按需使用。 作者不是專業(yè)研究歷史的,寫文也不是在給歷史下定論,一切都是為了推進劇情或者玩梗,不能要求作者把所有史料和不同的專家觀點全往文里塞。 一直以來寫文都沒敢標過“正劇”,標簽永遠是“輕松”,我覺得小說首先要有趣,要有娛樂性,別的都是其次。等大家看得開心了,開始喜歡歷史了,平時自然會去關注歷史了解歷史吧。 至少我現(xiàn)在看書抄詩時看到王大佬他們就超開心的?。▁) 第25章 香飄 扶蘇讓懷才把將閭送回去。 馬上年底了,嬴政暫且沒給扶蘇安排文武課程,扶蘇接下來還是蠻清閑的。 既然答應要教三個弟弟識字,扶蘇自然不能毫無準備,他讓懷德研好墨,挑揀著書中看過的短故事單獨整理出來,好用講故事的方式教他們認識些常用字。 扶蘇沒有養(yǎng)過孩子,靈獸倒是養(yǎng)過不少,靈獸幼崽時期已開了靈智,思維和普通小孩差不多,扶蘇每日給它們講講故事、讀讀詩文,它們便長留在他師門之中不走了,偶爾還會到外面把別的靈獸喚過來一起聽。 這事可羨煞了不少人,畢竟一般宗門有一只靈獸就很了不得了,他們師門的靈獸卻成群成群地出沒,誰看了能不眼紅? 據師父所說,靈獸也不是傻的,不全是因為他的聲音好聽才聚集過來,而是因為聽他讀書講故事有利于它們提升靈智、幫助它們早早進階。 他與那些靈獸相互喜愛是真的,互利互惠也是真的。 養(yǎng)孩子和養(yǎng)幼獸,感覺應該差不多才是,說不定幼獸還更難纏些,畢竟很多幼獸一開始什么也不懂,容易無意識地搗亂。 扶蘇準備好第二天要教將閭他們的內容,看著天色不早了,便換上寢衣歇下。 第二日一早沒有李由陪練,扶蘇還有點不太習慣,不過他的劍法已經很不錯,自己練一練也沒問題。他練完劍,用了早膳,將閭便領著兩個弟弟過來了。 昨天下了一天的雪,夜里就已經停了,外面也不算太冷。 扶蘇招呼三個小孩到懷才收拾出來的“講堂”里,先摸了他們的底。 兩個年紀稍長的小家伙應答得都挺流利,唯獨最小的小不點說話有點磕磕絆絆。 扶蘇把他們都夸了一邊,叫人送上提前做好的糕點。宮里的廚子廚藝比別莊那邊好,他給了模子過去,很快便按照他的要求做出了各種模樣可愛的糕點送過來。 對小孩子來說,新鮮的吃食當然很有吸引力,在扶蘇的引導之下,三個小孩兒很快放松下來,先是吃吃喝喝,而后聽扶蘇講課。 扶蘇講的內容非常淺顯,但有趣得很,三個小孩聽得津津有味,到扶蘇讓他們輪流復述故事時大都能講出來,顯見是都聽進去了。 到用午膳時,他們已經能記住自己名字的寫法,還把故事里出現(xiàn)的簡單字眼認了個遍。 扶蘇留他們用了飯,才命人送他們回去,讓他們好好記好今天學的東西。要是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就更好了,因為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等同于自己也復習了一遍,印象肯定會更加深刻。 三個小孩有些不舍,這邊有故事聽,有可可愛愛的糕點可以吃,最重要的是扶蘇還對他們這么好,他們多想直接住下! 不過,將閭也知道他們不該占掉扶蘇太多時間,所以一手牽著一個弟弟乖乖走了。 回去之后,三個小孩果然按照扶蘇的吩咐,把故事講給了平時一起玩的小伙伴聽,當然,可可愛愛的糕點也是要夸上天的。 對于其他小孩來說,將閭他們的故事講得不算太流暢,有趣是有趣,但吸引力不算很大,倒是他們說的糕點聽起來叫人心向神往。 于是到第三日,將閭他們去找扶蘇時身后多了一串小伙伴,有男孩兒也有女孩兒。 扶蘇看到一串小娃娃后微微一愣,再瞅瞅年紀比較小的那幾個走路還有點搖搖擺擺,他莫名想起當初那些呼朋喚友來聽他講學的幼獸們。 他性格偏靜,但確實挺愛熱鬧,一群小蘿卜頭弟弟meimei全來了他也不嫌棄,只是提前準備的糕點不太夠,又叫人去讓膳房多蒸了一批。 初來乍到,小娃娃們都蠻乖巧懂事,只有少數幾個東摸摸西看看,瞧著對什么都挺好奇。 都還是小孩子,扶蘇也不拘著他們,想坐下聽講的讓他們圍坐一圈,想搞東搞西的也由他們去,徑自給他們講起一些言語淺顯、寓意不錯的小故事來。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莫名地吸引人,很快連那幾個好動寶寶都湊了過來,挨著他巴巴地等他往下講。 一輪認字故事講完,糕點也蒸好了,明明還是膳房那邊做的糕點,形狀一變,小蘿卜頭們便都覺得它們聞起來香噴噴,都吃得美滋滋。 扶蘇見平時愛護弟弟的將閭都吃得很開心,連嘴角沾了糕點碎屑都沒發(fā)覺,不由伸手替他把那碎屑擦了。 將閭面上一紅,奶聲奶氣地說:“謝謝大哥?!彼X得這兩天是他這輩子最開心的日子了,大哥對他們太好了! 扶蘇笑笑,等他們吃盡興了,又給他們講了一輪故事,教他們認了好幾個生字。 都是小孩子,一直拘在屋里也不成,扶蘇見太陽出來了,外面暖洋洋的,便帶他們出去玩,教他們耍一套好學的鍛體法。 修行之人不僅得有超乎常人的意志,體能也不能弱,畢竟外出歷練時不可能有人一路相護,到了兇險之地還是得自己應對。 這套鍛體法的動作源自于數種靈獸,集合了它們的優(yōu)點之余又頗有趣味,一群小蘿卜頭眼也不眨地看著扶蘇演示了一次,都迫不及待地跟著學了起來。只是他們的冬衣都比較笨重,有年紀小的學著學著就啪嘰一下往旁邊歪倒,鬧得旁邊的小伙伴忙去把他扶起來。 扶蘇莞爾,上前指導他們笨拙的動作。 經過幾輪啼笑皆非的鬧騰后,所有小蘿卜頭基本都記住了這套鍛體法的動作,只是做得標不標準就另說了。 扶蘇也沒想著讓他們做得多標準,只是想讓他們活動一下筋骨,別因為錦衣玉食的生活被慣成了四體不勤、懶散成性的廢物而已。 如果他始終不能讓父皇滿意,扶蘇希望這些小蘿卜頭和以后的弟弟meimei里面有能讓父皇滿意的孩子,他希望他們身體康健、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將來成長成能撐起大秦未來的存在。 扶蘇讓一群小蘿卜頭在暖烘烘的冬日下練習兼玩鬧,自己叫人搬出琴給他們彈起了歡快的曲子,好讓他們玩得更盡興一些。 等小蘿卜頭們玩累了,他才喊他們進屋歇一會,他叫人做了竹筒臘腸飯。 過去扶蘇平時對吃的不甚關心,山珍海味他吃過,粗茶淡飯他也吃過,食物只要能入口,對他來說差別不大,還是因為要給小孩時常送米糕才做了米糕模子。 眼下來了這么一群小蘿卜頭,扶蘇倒是來了點興致。 小孩子都是要哄的,不能光和他們說什么“你要好好學習以后為大秦做牛做馬”,別說他們聽不懂,就是聽懂了也不會傻乎乎地照做。對小孩子來說,時常做些新鮮的吃食勾著他們,他們自然習慣往這邊跑了。 扶蘇剛數了數小蘿卜頭的個數,發(fā)現(xiàn)除了還不會走的奶娃娃之外基本到齊了,早早便叫懷德去讓膳房準備竹筒飯。 這東西簡單好做,但又不失新奇,正適合拿來哄孩子,保準他們吃過以后第二天還會自己跑過來。 竹筒飯還沒送來,扶蘇便帶著有興趣學琴的小家伙叮叮咚咚地隨意彈奏,氣氛很是悠閑。 扶蘇不知道的是,膳房那邊正因為竹筒飯的事鬧騰起來了。 膳房很大,人手也很多,但每到飯點都忙得不可開交,畢竟他們每天要負責宮中所有人的飲食不說,還得抽空做一些大臣的工作餐! 這部分大臣都是嬴政的心腹愛臣,每天都在御前和嬴政商議政事,嬴政貼心地叫膳房給他們準備一份膳食,免得他們忍饑挨餓無心干活。 除了每日數量不定的工作餐之外,還有宮中一些人加塞的私人訂單,比如扶蘇回宮后就讓人來點了幾單,不過大王給扶蘇指定了幾個專用廚子和專用灶頭,扶蘇的需求倒是沒有增大其他人的工作量。 今日扶蘇讓人送來今年新曬好的臘腸,看起來灰撲撲的一根根,其他廚子湊過去圍觀半天,都感覺大概不會太好吃,對那負責動手做竹筒飯的可憐人不由多了幾分同情。 要嘗試新做法,還得一次性做這么多,要是做得不好吃可就太丟人了! “可憐人”沒說什么,默不作聲地命人去準備竹筒,自己則開始淘米、備調料、切臘腸,他做事專心致志,動作又行云流水,壓根沒有在意其他人的同情目光,弄得本來想看他笑話的人都訕訕然地散開了。 到各宮的宮女、內侍來領膳時,竹筒飯正好也蒸好了。 米是南邊的大米,咸陽種的人不多,宮中卻是不缺的,扶蘇要用便從庫房中取出不少。 大米蒸熟后顆粒分明,在日光下泛著瑩白光澤,經竹筒一燜,每一粒米飯都帶上了竹子的淡淡清新,瞧著香軟可口。但最香的還要數米飯上里混著的一塊塊臘腸,明明剛拿出來時灰不溜秋,擱竹筒里一蒸,顏色竟變得鮮亮起來,瞧著像鮮rou,香味卻比鮮rou更濃,哪怕每個竹筒里只放了那么幾塊,竹筒一打開仍是滿室飄香。 不管是來取膳的還是在做菜的,都不由自主地被它的香氣吸引了,全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只直勾勾地看向那一個個還沒打開的竹筒。 被這股香味一勾,他們感覺自己面前的飯菜變得索然無味! 負責做竹筒飯的人一點都不打算照顧別人的想法,把做好的竹筒飯一筒筒揭開看了眼,檢查一下有沒有哪一筒不幸沒做熟。 直至他逐個竹筒檢查完了,才發(fā)現(xiàn)周圍巴巴地圍了一圈人。 “你們不用去給貴人們送飯?”他奇怪地問。 其他人這才如夢初醒,連忙去忙自己的事。 能進宮中膳房,自然都是大秦廚子界頂尖的人物,他們都聽人說起過扶蘇命人做了蜀地一種叫臘腸的食物,只是他們不曉得臘腸一燒熟,居然會這么香! 隨著來取膳的人回到各宮,所有人幾乎都知道扶蘇叫人做了種叫竹筒飯的新鮮吃食,里面放了臘腸,香得不得了。 很快地,負責伺候嬴政用膳的內侍也聽說了這事,在嬴政動筷子前當成趣事說給嬴政聽。 伺候在大王左右,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都有講究,大王格外關心扶蘇這個長子,這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的,關于扶蘇的“閑話”便屬于可以說的類型。 嬴政聽左右說扶蘇做了新吃食,還做了很多人的份,停了筷子一問,才知道宮中的小公子、小公主都在扶蘇那邊,已經一起玩了一上午了。 嬴政擱下筷子,叫人撤了飯食,起身往外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吃好東西不叫我,豈有此理! 扶小蘇:? 第26章 玉印 嬴政的午膳送得最早,因為給他取膳的人絕不敢在膳房耽擱。他走到扶蘇住處時,竹筒飯才往這邊送來,遠遠見到嬴政,負責送膳的人忙停下行禮。 嬴政擺擺手,讓他們捧好手里的東西便好。 嬴政邁步入內,只見里頭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扶蘇坐在廊下,身前擺著一張琴,左右各挨著兩個小不點,兩肩頭也冒出兩個小不點,還有幾個則湊在一邊躍躍欲試想擠掉那幾個占據好位置的家伙。 扶蘇正隨手彈著琴,在他正前方,有幾個小不點正有模有樣地跟著曲子比劃著,瞧上去精神氣十足,哪怕每個人的動作和別人都不太一樣,他們也表演得理直氣壯,一點都沒有自己做錯了的錯覺。 錯的肯定是別人,怎么會是自己呢! 嬴政沒讓人通傳,立在不遠處看向眼底含著笑意的扶蘇。 他未立王后,也未立太子,后宮之中常有明爭暗斗,但他沒怎么放在心上,在這些你爭我斗中無論誰輸誰贏誰占先誰吃虧,于他而言都沒什么區(qū)別。若是隨隨便便就輸得徹底,那又有什么資格肖想王位? 嬴政瞧了瞧那群奶乎乎的小不點,基本分不出誰是誰,也沒覺得誰比較可愛,倒是扶蘇被他們團團包圍著,一眼看去更加顯眼了。 自稱在夢中見過那“仙人”之后,扶蘇身上仿佛也染上了幾分游離于俗世之外的仙氣,整個透著股與世無爭的安定平和。 若不是時不時還會紅個眼,還真不像個小孩。 瞧扶蘇這模樣,卻是真心喜歡這群小不點的。 嬴政也沒看太久,領著身后一大群人走了過去。 一群小不點一年都見不到嬴政幾次,乍然聽人說嬴政來了,下意識都往扶蘇那邊跑,膽子小的還躲在扶蘇身邊抓著扶蘇衣角不放。 嬴政掃了他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