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jié)
“可嬪妃去賀壽帶一宮女一太監(jiān)是慣例。”喜嬪有些猶豫,往年都是帶溫公公和崔云姑姑去的。 “溫公公說了, 他留在永和宮, 今年就帶小易子去?!?/br> 見崔云姑姑說得嚴(yán)肅, 喜嬪背脊也繃緊了一些:“讓小易子去也好?!?/br> 易欣都沒想到喜嬪會帶自己去慈寧宮, 急忙謝了恩之后, 就緊跟崔云姑姑身后。 慈寧宮看起來很熱鬧,但是細(xì)看其實(shí)也沒多少人, 大多是宮女太監(jiān)在忙碌, 正經(jīng)主子沒幾個。 除了喜嬪, 席貴人和孫才人也到了,兩人一見喜嬪就笑意盈盈的迎了上來。 “許久沒見喜嬪jiejie, 看著起色倒像是比往常好了?!?/br> 席貴人拉著喜嬪的手,看樣子甚是親密, 喜嬪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喜:“是啊, 我們有一段時間沒見了?!?/br> 喜嬪和席貴人自小就認(rèn)識, 在皇帝登基之前,她們倆關(guān)系就最好。 后來入了宮,兩人也會經(jīng)常約著下棋談心,只是喜嬪病后就沒什么精力,加上宮中各種暗潮涌動,兩人只能各自拘在各人的宮殿中。 “咦,jiejie今兒怎么沒帶溫公公來,倒帶了個小太監(jiān)?!?/br> 席貴人目光在易欣身上一掃而過。 “溫公公今兒有些不大舒服,生怕來這兒唐突了貴人,我就點(diǎn)了個機(jī)靈的來了。” 孫才人沒搭上話,在一旁笑看著兩人:“jiejie們不如坐下聊罷,正好壽宴快開始了?!?/br> 喜嬪聽這話才反應(yīng)過來,看向守在她們四周的太監(jiān)宮女,眼底有些懊惱,一時高興都忘記是在慈寧宮了。 “明兒我去找你,咱們好久沒下棋了?!?/br> 席貴人離開的悄聲在喜嬪耳邊說道,喜嬪立即開心的點(diǎn)頭:“那我讓人做你愛吃的茶點(diǎn)?!?/br> 因是分餐制,所以按照位置下來,席貴人坐在了對面,而孫才人坐在喜嬪下首,皇子皇女們在更靠近太后。 除了皇后外,包括趙貴妃的位置都在皇子皇女的下首。 因?yàn)楸境永m(xù)了前朝的禮節(jié),即便是貴妃也只相當(dāng)于皇帝的妾室,而皇子皇女則是主子。 成了親的大皇女和二皇女都沒來,所以三皇女是其中唯一的女孩,她不時的看向喜嬪,略有些緊張。 嫻妃沒一會兒也到了,喜嬪幾人起身行禮,jiejiemeimei的喊一通后才坐下。 大抵一刻鐘左右,皇后和太子一起到的,眾人起身,恭恭敬敬的喊了金安后,不敢寒暄,安安靜靜的坐下了。 兩刻鐘后,皇帝和太后一起從后殿出來。 “陛下圣安,太后娘娘萬福金安?!?/br> 齊刷刷的聲音像是訓(xùn)練過似得,易欣跟著諸多小太監(jiān)深深的拜下去,她一直低眉順眼的,連太后皇帝皇后各是什么樣都沒看清。 皇帝喊了免禮,待諸人坐下后,看了看時辰:“母后,吉時已到,可以開宴了。” 太后目光落在殿內(nèi)那空位上,聲音悠悠的:“趙貴妃和臨旭還沒來呢?!?/br> “臨旭今兒有些不舒服,貴妃在翊坤宮照看他,怕是來不了了?!?/br> 皇帝臉色如常,太后也面不改色,微微點(diǎn)頭:“那便開宴吧?!?/br> 太監(jiān)喊了傳宴,眾人全都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 易欣低眉順眼的站在喜嬪身后,不著痕跡的看了看對面的席貴人,又用余光掃了孫才人。 若是她沒有看錯,那血蠱蟲是席貴人給喜嬪種下的。 說出來估計(jì)喜嬪都不信,席貴人有二皇子傍身,而她只得一名皇女,又不受皇帝寵愛,席貴人何須如此對她。 宴菜才走了四道,皇帝就有些坐不住了,面前的菜一筷沒動,反而頻頻看向計(jì)時的香。 “皇兒可是還有什么事?” 太后也放下了筷子:“若是有急事要處理那便去吧,國事為重?!?/br> 皇帝似松了口氣般:“確有事未處理,多謝母后體恤?!?/br> 易欣看著皇帝就這么行禮后匆匆離開了,一群人喊著恭送陛下,而后又繼續(xù)陪太后吃這頓并不開心的飯。 吃罷飯后,眼看著太后就要喊退,太子突然說話了。 “皇祖母,我為您準(zhǔn)備了壽禮,您不看看嗎?” “哦,是啊,都忘記還有壽禮這茬了?!?/br> 眾人不敢接話,皇帝連壽禮都未送就匆匆離開,也就只有太子敢在這時候提壽禮了。 太子拍了拍手,一個宮人抬著食盤上來,陳姑姑接了過來打開蓋子,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 “我聽說皇祖母生辰素來有吃長壽面的習(xí)慣,就讓廚子特意準(zhǔn)備了,您快嘗嘗合不合胃口?!?/br> 易欣聽著長壽面三個字,眉頭一挑,這可是他發(fā)明的,不知什么時候就連宮里的人都有這個習(xí)慣了。 太后看著那面,臉上的笑濃了幾分,有些感慨:“許久沒吃長壽面,這突然看見還真有些懷念這味道?!?/br> 殿內(nèi)的氣氛突然好了一些,易欣看見喜嬪明顯舒了口氣,整個人也沒那么緊張了。 “這味道一般,”太后嘗了一口,“沒有小時候的那個味兒?!?/br> 太后雖如此說,但還是多吃了幾口。 皇后見狀,臉上的笑都快溢出來了:“母后小時候吃的長壽面可是易先生做的,這些普通廚子只學(xué)了一點(diǎn)皮毛,哪能和易先生比啊。” 易欣的呼吸都停住了,急忙抬頭看向太后。 云杰一直未婚,除了易悅的孩子,還沒人吃過她做的長壽面。 “那皇祖母吃了太子的長壽面,不如嘗嘗我的桃如何?”二皇子也順勢開口。 “這季節(jié)哪里還有桃?”太后似恍然大悟,“是壽桃吧?” “可不是壽桃?!?/br> 二皇子身后的小太監(jiān)遞出賀壽禮,里面赫然是三個水靈靈的桃子,白里透紅的,皮上帶著細(xì)細(xì)的絨毛。 “你有心啦?!?/br> 太后看著那三個桃子,興致高了不少:“你這是如何弄的?” “我不過是拾易先生牙慧罷了,他用暖房子種菜,我就想試試看能不能種出桃來,沒想到還真的成功了?!?/br> 因二皇子搶了風(fēng)頭,皇后和太子臉上的笑都淡了幾分,太后卻沒注意到,拿著那桃子愛不釋手。 易欣大抵也知道太后是何人了。 易悅長子的第二女。 說來也極巧,那一年易悅長媳和二媳同一天發(fā)作。 長媳懷的是龍鳳胎,男孩先出生,而后女孩一直折騰了幾個時辰才出來,而在這時間段里,二媳也生了個女兒。 因單家人不多,所以男女就未分開排輩,小丫頭因?yàn)橥砹艘粋€多時辰,就成了三小姐。 那丫頭和她小姑姑一樣,從小就和易欣親近,誰抱都哭,就易欣抱不哭。 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哄易欣帶她去摘桃爬樹,小時候還拿著樹枝冒充寶劍,揚(yáng)言要成為天下最厲害的卦師和劍士,一劍走四方。 這樣一個孩子,怎就成了太后? 易欣想到了那從未露面的趙貴妃。 若是她沒記錯的話,徐妍所嫁之人便姓趙,不知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 還有喜嬪,不知道又是哪家的晚輩。 有太子和二皇子開頭,其他人紛紛送上自己的賀禮,但是都不如兩人這般驚艷了。 皇子皇女們送完,就輪到了嬪妃們,因崔云姑姑在三皇女那邊,喜嬪這兒的壽禮只能由易欣送上去。 易欣微低著頭,眼簾下垂,慢慢的捧著壽禮到了陳姑姑面前。 陳姑姑接了禮,易欣退下,一切都顯得那么順氣自然。 孫才人送上賀壽里后,太后便道乏了,讓小太監(jiān)喊了退,陳姑姑扶著太后回后殿,而后有太監(jiān)來念太后的賞賜。 每人都得了差不多的東西,席貴人的指甲狠狠的掐在了手心,但是面上滿是笑意。 慈寧宮后殿。 “明兒你去打聽打聽,喜嬪身邊今兒怎么換了個小太監(jiān)跟著?看看是什么來歷?!?/br> 雖然易欣就上去送了個禮,但是卻被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這會兒想要查易欣的可不止慈寧宮。 “是?!标惞霉脩?yīng)了。 太后這會兒明顯心情不錯:“喜嬪家說起來和我們家還有些淵源,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br> “自然記得,”陳姑姑笑著幫太后拆發(fā),“她祖父林老爺子和舅太爺還是遠(yuǎn)親呢,聽老夫人說在永安府的時候,舅太爺總使喚林老爺子搬石頭呢。” 太后也想到了這個,笑了起來:“舅太爺和林老爺子關(guān)系一直不錯,只是去年因那一壺酒,兩人至今都還沒說話,真是越老越像小孩了?!?/br> 陳姑姑也想起兩人斗嘴互罵的場景,看著有些緬懷的太后:“若不等今年老夫人壽辰,您微服出宮去賀壽?” 太后一怔,有些猶豫又有些躍躍欲試,她可真是好些年沒出過宮了。 “確實(shí)是許多年沒見老夫人和舅太爺了,若是微服,應(yīng)該沒太多需要準(zhǔn)備的吧?” 太后看似在問陳姑姑,其實(shí)就是在說給自己聽。 第138章 第二個世界 說到了后宮嬪妃,陳姑姑又想起了三皇子:“那孩子今晚看著精神也不大好, 小臉瘦得都快只有巴掌大了, 就那雙眼睛濕漉漉的, 看著讓人心疼, 孫才人可真狠得下心啊?!?/br> 太后也想起三皇子怯懦的模樣:“她想讓別人覺得那是只兔子, 沒什么厲害之處, 可是老虎吃東西,才不管你是兔子還是狼, 裝得久了, 就連狐貍都會想吃了你?!?/br> 陳姑姑想起那柔弱的女人, 若是那女人發(fā)瘋, 這后宮只怕多少人都得牽扯其中。 “說起來孫才人也挺厲害, 太醫(yī)檢查了那么多次都查不出問題,全都說三皇子是母胎里帶來的病氣?!?/br> 太后取下一個鐲子:“她家本就善藥,以前算是隱族一派的,后來□□父出山,隱族那些人也就陸陸續(xù)續(xù)的出來了,她父親任了個小地方的縣丞?!?/br> “當(dāng)時她入宮本是作為女官侍奉太皇太后的, 后來沒兩年太皇太后就去了, 那會兒她年紀(jì)頗小, 本想著到了年紀(jì)就放出去,誰曾想出了那檔子事?!?/br> 提起孫才人來太后又是頭疼狀:“若不是皇帝, 這會兒她早就和族門師兄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