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男主他黑化了、春意濃、與兄書、我做暴君童養(yǎng)媳的日子(重生)、穿書后我拿了巨額分手費(fèi)[穿書]、我養(yǎng)成了一個(gè)病弱皇子[治愈]、追玫瑰的人、寒流之末、山海高中、舉人的典妻
毛氏聽到這話,臉色大變,一雙黑眸看向石梅,倒沒有想到這個(gè)姑子看著小小年紀(jì),卻有如此心計(jì)來,居然還將帳目理清了。 第246章 俞氏的主意 于書燕看到毛氏這模樣便明白了什么,她也不急著算帳,卻是在廊下坐下,想來堂屋里秦楚也有得應(yīng)付了。 此時(shí)堂房里,俞氏坐在主座,秦楚卻跪在俞氏膝邊,俞氏板著臉看著兒子,沉聲問道:“這開鋪?zhàn)幼錾獾氖率菐讜r(shí)的事?你為何要瞞著家里人?” 秦楚心情有些復(fù)雜,他若不瞞著,想來早已經(jīng)沒有了安寧,只是這一次是誰告的狀呢? 秦楚挺直了脊背,一臉堅(jiān)定的說道:“娘,這事兒原本是想瞞著你的,就是怕你生氣,燕兒有行商之才,開始跟我在縣城,我們過得并不好,她不讓我去抄書,也不想我去指點(diǎn)童生,生怕耽誤了我的學(xué)業(yè),所以她開頭是在碼頭做燒餅的生意自個(gè)兒維護(hù)生活?!?/br> “后來慢慢地燕兒尋到了商機(jī),她便開始跟著人做起了生意,她極有眼光,生意很快做上了手,慢慢地積累了家業(yè),便是娘看到的這模樣,我知道娘討厭商戶逐利、自私,可是燕兒她不是這樣的人,她做生意一向大大方方,從不做違背良心的生意?!?/br> “我在縣城里能安生的住著,能安心的讀書,她功不可沒,所以我請求娘原諒她,準(zhǔn)她行商?!?/br> 秦楚一臉懇切看著俞氏,俞氏一聽,臉色越發(fā)的不好看,她盯著兒子,冷聲問道:“你騙誰呢?于家是什么人家,我豈會不知道,于家就是個(gè)獵戶之家,連田地都沒有,也不曾出門見過世面,若沒有你幫襯,她的生意能做起來。” “你好好的一個(gè)讀書郎,如今這是要淪落成商戶不成?你師父和師娘可知道我們在做生意?他們可準(zhǔn)許?” “再說如今于家口口聲聲說這一份家業(yè)是四兒媳婦掙得,我兒,你怎么這么傻呢,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當(dāng)初于家大子被人騙走,怪我秦家何事,你當(dāng)時(shí)也幫他們家求了一個(gè)名額,你已經(jīng)仁之義盡了?!?/br> “所以四兒,你不要以為自己欠著于家什么,你也犯不著給于家當(dāng)兒子,咱們秦家行得正坐得直,不欠著他們于家。” 俞氏語氣中含怒,秦楚不說話了。 俞氏看著兒子那模樣,心頭越發(fā)難受,“怎么,你認(rèn)為母親的話說錯(cuò)了?你還要給于家做兒子去么?你這是要離開我秦家么?” 秦楚抬頭看著母親,堅(jiān)定的說道:“娘,當(dāng)初我求得來的那個(gè)名額不是給了大嫂家么?于家痛失兒子,岳父母難過,我身為女婿,豈能袖手旁觀,母親教我知禮節(jié),要孝順,人要有善心,咱們秦家也是善名在外,所以我是母親教出來的,我做不到袖手旁觀,也見不得我媳婦傷心難過?!?/br> “這些日子以來,生意上的事我根本沒有插手,事實(shí)上在生意上來說,我不如燕兒,她會做生意,她不但事事親為,連著岳父母也不是在這兒吃閑飯,他們幫著燕兒做生意,連著這院子也是燕兒置辦,我沒有出半文。” 秦楚的堅(jiān)定放在俞氏眼中便是狡辯,便是幫著于家,便是向著兒媳婦,俞氏看著這個(gè)心心念的兒子向著了別人,心里難過的不行,她拿出手拍著胸口順氣。 “就算這一切都是你媳婦做的,那又如何,她已經(jīng)嫁入我秦家,那么這一切便都是我秦家的,你這意思你給于家當(dāng)了半個(gè)兒子,這一份家產(chǎn)你還不得人管束了,我教你孝順,教你心善,可沒教你懦弱、懼內(nèi),我教你的是怎么做一個(gè)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不是拘于后宅中的家長里短?!?/br> “你這是要?dú)馑牢业?,你管束不了媳婦不做生意,如今做下了生意,你竟然管束不了她的錢財(cái),眼下你不但什么都管束不了,還要跟我說是我教的你,教你去孝順別人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卻不孝順了,我這是造的什么孽?!?/br> 俞氏拍著自己的胸口,秦楚看著她氣得輕,很是心疼,連忙膝行向前,握住母親的手,“娘,你別氣了,是我的錯(cuò),你別生氣?!?/br> 俞氏一聽,立即看向兒子,“你知道錯(cuò)了?” 秦楚嘆了口氣,“我錯(cuò)了,就如母親說的,燕兒既已嫁入秦家,那么她做生意的事本該早早告訴母親的,我不該瞞著母親?!?/br> 俞氏聽到兒子這話,緩過勁了,拉著兒子的手,說道:“既然你知道錯(cuò)了,眼下便是將鋪?zhàn)咏换厍丶掖蚶?,還有你岳父母在城里也住了快一年,瞧著也從傷痛中過去,也該回村里住著了,以后娘住在城里照顧著你的生活。” 俞氏看著兒子一口氣說完,心想著一但于家父母在,兒子就不是她一個(gè)人的兒子,她辛苦拉扯大的兒子,別人別想爭了去。 俞氏的話令秦楚愣住,“娘,你容許我們做生意了?” 俞氏聽到這話,面色淡淡地說道:“你們已經(jīng)做了生意,名聲早已經(jīng)沒了,這會兒不做生意,還能還回名聲來么?生意既已做起,那就做下去,到時(shí)將你爹,你大哥幾人都叫到縣城里來,于氏是你的媳婦,她安心陪著你就是,她會做生意,咱們秦家人也不差?!?/br> 秦楚聽到母親同意他們做生意了,他很開心,便順勢說道:“娘,爹和大哥他們要來縣城也行,只是家里的田地就得租出去了,至于城里的生意,還是讓燕兒來吧,她很會做生意,如今生意正有些眉目,她要是脫手,一般人未必接得了?!?/br> “至于岳父母在這兒,也是在鋪里頭幫了快一年,對生意也熟悉,想來也能幫著燕兒,這些事便不必變動(dòng)了?!?/br> 秦楚欣喜的拉著母親的手,俞氏卻是掙開兒子的手,怒道:“楚兒,你沒有聽明白么?我讓你岳父母回村里頭,是不想你被外人看到你是于家的上門女婿,還有兒媳婦本該安居于室,身為女子,又是你的妻子,你豈能讓她在外拋頭露面?!?/br> “至于鋪里的生意,我打算安排你幾個(gè)哥哥來幫忙,也不必于家父母幫忙,你大嫂也是會識字算術(shù)的,而我也不差,如今鋪里頭的生意正好管束得來?!?/br> 第247章 搶走生意? 秦楚一聽,這一下徹底反應(yīng)過來,母親容許他們做生意的前提是將燕兒一家趕回村里去,這話聽得秦楚很不是滋味,母親一直以來深明大義,從來都不喜歡占別人半點(diǎn)便宜,如今與秦楚感覺完全不同,母親為何會這樣? “娘,那是燕兒一手做起來的生意,娘要將她的生意搶走?” 秦楚面色沉了沉。 俞氏看到兒子這臉色,越發(fā)生氣,“什么叫搶,她嫁入我秦家,本就是我秦家的兒媳婦,這生意也自然是我秦家的,為何要搶,再說你說是她賺的,你向著她你自是這么說了,你是我兒,你的能耐我還不知道,你當(dāng)初若沒有給她本錢,她能做下生意?” 秦楚卻是搖頭,“娘,我每日讀書,不曾落下課業(yè),我從哪兒得來的銀子,何況娘也看到了,這些鋪?zhàn)?,這些院子,都不是小數(shù)目,我以前但凡留下來的銀子給了燕兒,燕兒全部收在一個(gè)地方,動(dòng)都不動(dòng)用?!?/br> “說起來,我還吃著于家的飯呢,燕兒想做生意,便由著她來,只要她高興,又有何不可,什么商戶還是莊戶,人活著開心就好,一輩子也不長,指不定哪天就沒了,當(dāng)下她開心,那么就去做?!?/br> 俞氏聽后卻是氣得伏在桌上,拍打著桌子,說道:“你是我兒,你是來專門氣我的,她是你媳婦,你卻連自己的媳婦都管束不住,你說給的銀子她存著了,她早期指不定借用了,他們一個(gè)獵戶家的,能有什么能耐賺錢。” “外頭多少莊戶,又有幾個(gè)會做生意的,她一個(gè)小姑子,才不過十六歲,以前是大門不邁二門不出,就在村里頭轉(zhuǎn)悠,她哪來的能耐呢?” 俞氏是不信的,秦楚再怎么解釋都是不信,母子兩人僵持著。 外頭廓下,于書燕已經(jīng)在那長凳上坐了許久,可是堂房的門卻是沒有開,她跟秦楚匆匆從福城趕回來,就師娘給她帶上的糕點(diǎn)吃食,還沒有正經(jīng)的吃過一頓飯,這會兒早已經(jīng)餓了,婆母既然愛著兒子,總歸也放兒子先出來吃了飯?jiān)僬f不是。 于書燕朝那堂房門看去一眼,過了好一會兒,便起了身。 毛氏見她起身,也跟著從廚房出來,那模樣是怕她入屋里吵架不成? 于書燕來到房門前敲了敲,朝里頭說道:“娘,秦楚與我才從福城回來,都不曾吃飯,可否先讓我們吃完飯?jiān)僬f?” 屋里半晌傳來俞氏的聲音,“吃什么吃,你于家的飯有什么好吃的?!?/br> “娘。” 秦楚的聲音從里頭傳來。 于書燕立即轉(zhuǎn)身往廚房去,餓死你兒子,我可不會餓死自己,我先吃飯去了。 于書燕進(jìn)入廚房,許三娘心疼的看著女兒,想著女婿還沒有吃,親家母又還在鬧著,便叫女兒隨便吃一點(diǎn)兒填了肚子,也別上別處去吃,就在廚房匆匆吃些。 于書燕可不是這樣的性子,她前一世為了秦楚什么都能忍,這一世她不會再為了負(fù)心漢,所以她沒有必要隱忍,于是端著碗就來到廊下吃了起來,還叫爹娘一同吃,于家父母哪會吃得下。 于書燕是真的餓了,轉(zhuǎn)眼吃下一碗飯,又要去盛,許三娘看著心疼,便搶先一步給女兒將飯端來了,于書燕看著爹娘,心情大好,想著秦楚怕是說服不了俞氏了,是時(shí)候輪到她去說說,等她離開秦家,從此海闊憑魚躍,她想做生意便做生意。 正在于書燕吃得正香的時(shí)候,正堂房的門開了,秦楚扶著俞氏從屋里出來,俞氏看到廊下坐著吃飯的于書燕,她的臉色便變了,全家人都還沒有吃呢?憑什么她一個(gè)做兒媳婦的先吃?太不像話了。 俞氏冷哼了一聲,朝于書燕看了看,接著看向毛氏,“咱們開飯吧?!?/br> 秦楚也沒有說什么,扶著俞氏又要進(jìn)堂房的時(shí)候,卻是朝自家媳婦使了個(gè)眼色,于書燕沒看懂,她坐在那兒接著吃。 一頓早飯吃得是小心謹(jǐn)慎,俞氏吃得也不多,隨意吃了幾口,便出了堂房往后院去,今個(gè)兒氣得不輕,她得回去躺一下。 俞氏一走,于江全才松了口氣,看著女婿說道:“秦楚,知道你很孝順,不過眼下我與你岳母身體還健康,便先回村里住著,只要你們夫妻兩人和和睦睦的,我們便很開心了。” “爹,娘,你們不能回村里去,我不準(zhǔn)?!?/br> 于書燕很快開口。 秦楚也連忙開口,“爹,娘,你們別回去,我已經(jīng)跟我娘說清楚了,我娘也同意了?!?/br> “你娘同意我們住在這兒?” 于江全和許三娘很是意外,明顯這幾日瞧著就不喜歡兩人在這兒。 秦楚點(diǎn)頭,看著于江全說道:“爹,娘,于我來講,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比什么都重要,錢財(cái)、權(quán)力、地位,那都是身外之物,我雖是要考功名,但我也不能一味的只追求功名,我更希望我身邊的人能過得開心。” “燕兒喜歡做生意,那就做,只要是她喜歡做的事,我都支持她。如今大哥不在了,爹娘回村里也孤苦,那便留下來,我會孝順爹娘的,以后不管我是考中了功名入京為官還是去外地為官,我都會帶上二老一同前去,咱們是一家人,這事上我會說服我母親,我母親也必須認(rèn)同?!?/br> 于江全沒想到秦楚會這么說,一臉的不敢置信,以后就算女婿中了功名入京為官也會帶上他們,這可是不曾有過的事,女婿這是孝順呢。 于江全聽著一把老淚,許三娘也是很感動(dòng),夫妻兩人看向女兒。 于書燕也是震驚在秦楚的話中,此時(shí)看到父母的模樣,她心頭不好受,若是爹娘都跟著她一同前去,改日秦楚變了心,那爹娘豈不是又得受到打擊,他們生于庾縣玉蘭村,千里迢迢去外地生活上便不習(xí)慣,將來還得為她的婚姻之事cao心,想想心頭就不好過。 好在她終歸是與要秦楚和離的,想來這一次后,婆母一定會找她說話,開門見山,必定是那和離一事。 第248章 帳目不清 于是于書燕笑了笑,“秦楚孝順,那爹娘就更不能回村里頭去,就在鋪里幫我的忙。” “可是你婆母——” “爹,娘,我已經(jīng)勸服了我母親,不會再去鋪里管事,鋪?zhàn)永锏氖逻€是由爹娘打理。” 于江全和許三娘一聽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見女婿如此肯定,便也聽信了他,放下心來。 這一日于家布莊鋪面晚開門,秦楚留在院中陪著俞氏,于書燕便陪著父母去了鋪?zhàn)永铩?/br> 鋪?zhàn)永镆琅f,不過石梅卻將這幾日的事全部跟于書燕講了,每日石梅買來糕點(diǎn)來招待客人的,都被秦家大嫂給吃了,而且她大嫂這幾日落入口袋起碼有三四十兩銀子了。 于書燕看著帳本,心情很是復(fù)雜,前一世記憶中書香門第出身的大嫂,端莊得體大方,如今卻與記憶中完全不一樣,斤斤計(jì)較,那模樣與二嫂和三嫂沒有什么兩樣,看來前一世自己太小,小不知事,又勤快,都不曾觀察身邊的人。 不過她前一世也沒有什么可圖的,成日在秦家做家務(wù)活,大嫂被婆母捧著,她也不有必要在她面前露出真面目。 于書燕看完帳本也沒有說什么,卻是叫石梅不要說出去,秦楚已經(jīng)為她的事在婆母面前兜著,婆母不說起這生意上的事,她就不提大嫂落下銀兩的事。 至于那邊鋪?zhàn)?,于江全夫妻將每日的?shù)目告訴了石梅,也是石梅記下的,俞氏收的錢是沒有問題,不過銀子全部拿在了自己的身上,沒有交到公家?guī)ど蟻?,這幾日的在一起,有好幾百兩銀子了。 這樣做生意還當(dāng)真是奇葩。 于書燕也讓石梅和父母不必說出來,帳目仍然記得清楚,接著開始做生意。 石梅從倉庫里翻出胡參,說道:“好在我從那邊鋪面一過來便想起這些胡參來,先前我是怕我舅母來鬧,防著她跑進(jìn)來亂翻東西,所以早早的將胡參便給藏了起來,也正因藏得及時(shí),秦家大嫂沒有看到,不然指不定還得鬧出事端來?!?/br> 那自是不必說,這些胡參來路不明,一但露了出來,她不好交代,大嫂從來沒有接觸過,她自是不知道,便是婆母俞氏也不知道,一但惹上禍根就不好了。 好在石梅在,石梅想得周到,于書燕看著這些胡參,想了想說道:“我找個(gè)機(jī)會早點(diǎn)將這東西賣出去吧?!?/br> 這東西還是不能讓人知道,想來她做生意的事,最后都這么簡單的被人知道了,這胡參的事指不定也瞞不了多久,她也得想個(gè)法子才行。 于書燕在鋪里頭守了一日,今個(gè)兒生意與往常沒有什么不同,不過進(jìn)來的貴夫人一看到于書燕,便笑了起來,“我還以為秦秀才的娘子以后不打理鋪里頭的事了?!?/br> 于書燕上前相迎,陪著對方在八仙桌前坐下,便與對方聊起來,原來前幾日她便來過鋪里頭的,因?yàn)槟玫牟剂隙?,所以先前放了訂金在于書燕的婆母手中,而俞氏根本沒有記帳,所以這種收訂銀的數(shù)目全部都被她昧下不說,眼下到底給了多少,全憑對方說出來。 都是相熟的老顧客,于書燕也沒有質(zhì)疑,便將對方所要的布料包起來,給她送上了馬車,然后對方只給了余下的小部分銀子便上了馬車走了。 這一刻,于書燕郁悶極了,還要搶著他們的做生意,連這種支付定銀的都不記賬,也不知道婆母到底收了幾家的定銀,好在這種突發(fā)事件不是常有的,不然被人家知道了,是不是來個(gè)人說放過訂銀子,她都必須得認(rèn)不可? 于書燕一臉不高興的回到了鋪?zhàn)永铩?/br> 傍晚關(guān)了鋪門,于氏一家人回到了柳樹街頭的小院,院里有些冷清,也沒有做飯菜的香味,莫非俞氏帶著毛氏走了? 于家人一回到院中,朝院里內(nèi)外看了一眼,許三娘見院里沒有動(dòng)靜,她便去了廚房,剛到廚房門口,就看到毛氏蹲身在灶臺前燒柴禾,正要準(zhǔn)備做飯了呢。 許三娘想要接收,毛氏卻是擺手,“嬸子先去休息,在鋪里頭忙活了一日也辛苦了?!?/br> 于書燕與于江全一同進(jìn)了堂房,沒想到堂房主位上看到坐在那兒做針線活的俞氏,俞氏看到兩人,面上卻是不高興,這模樣,怎么感覺這院子是俞氏的,而于家父女兩人是寄居在她的屋檐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