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丹陽郡主(重生)、人魚婚后護養(yǎng)注意事項、嫁給男主聾啞哥哥[穿書]、賀先生的鐘情寵溺、時光與你都很甜、嫁給千億大佬[古穿今]、小神婆、萌寶36計:媽咪,爹地要劫婚、撿到豪門走丟的小少爺之后、我家孩子超多[年代文]
馮平恍然大悟:“小的馬上去!” 匆匆轉身而出。 …… 衛(wèi)桓說戰(zhàn)機已至。 眾人眼前一亮,連忙圍上去低頭細看。 張濟略略忖度:“沒錯,這等地形,只要稍稍掘開漳水河堤,陡然見水中軍必定大亂,以救主為名一擁而上,正是斬殺姜琨良機?!?/br> 他和衛(wèi)桓對視一眼,衛(wèi)桓判斷:“子末丑初?!?/br> 午夜剛過,黢黑夜深,沉沉熟睡,正是最適合動手的時間。 徐乾道:“那我們立即整軍出發(fā)差不多了?!?/br> 為了給姜欽動手的空間,并州軍扎營會稍稍遠離一些,且為了掩人耳目,還得分兵繞道,算算時間差不多了。 “沒錯,我們需在子時四刻前后趕至。” 布局已久,終于要收網(wǎng)了,若順利今夜將一舉大破青州軍,眾人情緒高昂。 衛(wèi)桓也不遲疑,當下命不許多點火杖,盡量減少動靜,以最快速度整軍。 他軍令剛下,誰知變故陡生。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在中帳不遠停下,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報!” 裴文舒一怔,這竟是王明的聲音。 需知他的存在一直秘而不宣,王明就從來沒有這般高調現(xiàn)身人前過。 唯一的原因,只有是青州大營出了極重要情況。 衛(wèi)桓劍眉一蹙,裴文舒已一個箭步?jīng)_上前,撩起帳簾喝道:“快進來!什么事?!” 衛(wèi)桓抬目,見是來人直接身穿青州軍服,竟是徐州潛伏青州軍中細作,不顧一切脫身狂奔過來報訊。 人“砰”一聲栽倒在地,重重粗喘,勉力抬頭急報。 “情,情況有變,姜琨識破姜欽謀算!……標下脫身前,營內雙方已激戰(zhàn)了起來!” …… 但其實,識破姜欽謀算的是梁尚。 作者有話要說:打起來了!終于杠起來了!就是比預期中提前了,桓崽加油,快點趕過去鴨!! 愛你們??!明天見啦嘿嘿~(づ ̄3 ̄)づ 第115章 暮色四合,梁尚輕咳著行來時,正見姜琨親衛(wèi)在忙忙碌碌拆卸剛搭好的中軍大帳,他愣了愣。 “公紀來了?” 姜琨正站在營帳前囑咐他的親衛(wèi)營長齊康,邊說往前頭的緩坡位置點了點,見梁尚來,對齊康揮了揮手,齊康告退,他大步行來,關切問:“你病可好些了?” 梁尚有些年紀了,本身又是文士,乍暖還寒又接連奔波,便病了,養(yǎng)了幾天才好些,不過臉色還不大好看。 姜琨細細打量,不大放心,又吩咐把軍醫(yī)叫來,他要親自詢問病情。 “謝君侯記掛?!?/br> 梁尚拱手:“我已無大礙了,君侯放心?!?/br> 勸阻兩句說無需叫軍醫(yī)來問,見姜琨堅持,他便不再多說,轉而看已拆卸捆扎妥當正往后面搬運的中帳,他不解:“君侯這是……?” “哦,是這樣的?!?/br> 姜琨又點了點前方緩坡位置:“那邊地勢高些,我便將中帳挪過去?!?/br> 姜琨巡視軍中一趟,回來發(fā)現(xiàn)中帳這塊略低洼,再舉目一看,前頭是緩緩升高的坡地。他更屬意那邊,能俯瞰大半營地,于是就吩咐搬過去。 本來還猶豫著給不給梁尚搬,他正病著,但眼見他能下地又過來了,遂不再遲疑,吩咐親衛(wèi)一同搬去。 梁尚沒意見。 兩人翻身上馬,不緊不慢驅馬過去,到地方的時候,牛皮大帳已經(jīng)重新扎好了。 姜琨梁尚撩簾入帳,坐下后,姜琨沒有忙碌其他,而是先調整后軍各營位置。 照理說,中帳該在中軍包圍的最中心點的,但現(xiàn)在他這么一挪,卻挪到了比較邊緣的位置。只眼下中軍營帳都扎好了,卻不好再重新拆卸調整,且位置也不夠,另一邊是漳水。 不過這也沒關系,姜琨也不是隨意點的位置的。這處后面的就是賈布呂德二員老將,一貫忠心耿耿,有他們拱護也一樣。 唯一需要調整的,就是姜欽。 姜琨把姜欽的位置往左后方邊緣再挪了挪,給出的理由是調整布防,并把梁湯往前移了移,把空出的地方堵住。 完事他才將正事擱下,吩咐傳晚膳。 “公紀?” 吩咐完了,回頭見梁尚打了個寒戰(zhàn),本想留他用膳的心思就打消,“你先回去添衣,等用了膳食湯藥再過來不遲?!?/br> “???哦,謝君侯體恤。” 梁尚反應有點不對,姜琨稍稍一詫,不過也沒太放在心上,只當他病體未愈反應慢些,遂起身,親自把人送回營帳。 梁尚營帳距離中帳也就三四十丈,非常近,在門簾前謝過君侯相送,再目送姜琨回去,視線移了移,落在遠處左后方星星點點的篝火營帳上,他不自覺蹙了蹙眉。 姜琨為什么要調整姜欽位置?他沒避梁尚,梁尚也心知肚明。 但不知為何,在聽到賈布呂德這兩人名的時候,他莫名一陣心跳加速。 有一種莫名涼意從尾椎而起,瞬間竄上他的腦門。 他激靈靈打了寒戰(zhàn)。 寒戰(zhàn)后,一種心悸的感覺,他快步入帳,蘸墨刷刷幾筆畫了一個粗簡的大營地形及布防圖。 有了圖更清晰,姜琨偏離中軍中心點,賈布呂德梁湯三人正呈品字形從后拱衛(wèi)著中帳。 梁尚記得很清楚,開戰(zhàn)前這三人是分布左右翼的,不知何時漸漸聚攏在了后軍。 后軍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姜欽。 他垂眸,方才在中帳電光火石一瞬間,他無端端想起賈布三人的一個共同特點,那都是昔年老侯爺親自提拔上來的心腹,兩代老將。 梁尚召親衛(wèi)入內,問:“那邊可有動靜?” 先前,他吩咐私下留意一下姜欽。 只姜欽十分謹慎,并非臨時留意一下就能窺破什么的,所以親衛(wèi)拱手稟:“稟司馬,姜將軍并無不妥?!?/br> “這樣嗎?” 沒有察覺問題,可梁尚并未因此打消疑心,反之他更加忌憚。 他并不相信巧合。 這世上哪來這許多巧合?尤其是這若有似無存在著蛛絲馬跡的種種巧合。 他覺得不能再按捺下去了。 梁尚霍地站起,捻起那張粗簡草圖匆匆往中帳去了。 …… “我總覺得不安?!?/br> 梁尚深揖:“請主公恕尚擅自揣度之罪?!?/br> “公紀何罪之有?” 姜琨一個箭步上前,將梁尚扶起,他抿唇:“我還要嘉獎公紀查我所缺之功?!?/br> 他瞇了瞇眼,聲音已經(jīng)轉冷。 有些東西不說猶自可,一旦注意上就疑心頓生,更何況是一直心存提防的姜琨? “這么些年過去,我險些忘了,我父親是極重他的?!?/br> 長子嫡孫。 姜欽是嫡長房所出的嫡長子,自幼又聰明伶俐,老侯爺從小的看重可想而知? 這種看重一直持續(xù)到重病中得悉喪子,才被姜琨取而代之。 猶記得當年喪報一到,老侯爺當場吐血,和姜琨抱頭痛哭,哀哭過后才勉強撐起精神,親自書寫奏折快馬送往京城,報喪及重新請封世子。 那時老侯爺重病哀痛,又得緊著在咽氣前將青州軍政二務移交到次子手里,根本就忘了姜欽。也就是封世子的圣旨到了,他一口氣xiele,臨終前一刻見了人才想起,遂把孩子招過來交到次子手里,讓姜琨好好撫養(yǎng)成人,勿教長子香火斷絕。 如今回憶起,姜琨心頭一凜,會不會是父親刻意為之?目的就是削減他心中的戒備。 如果真是這樣,不得不說,這是有效的。需知兄長剛去世時,他還時不時猶豫是否要斬草除根,但隨著時間漸過,這念頭漸輕。 到最后,他跪在父親病榻前,當著一眾青州文武臣屬的面,握著姜欽的手立下重誓。他遂徹底把那念頭打消了,也就是不知事的五歲孩子罷了,兄長意外身故的事很順利,若姜欽再死了,反而可能引發(fā)質疑。 于是改了主意,用姜欽刷出了一個厚待長兄遺孤的美名。 想到這里,姜琨笑了,笑過后嘆:“我不如父親多矣?!?/br> 安撫住他,兼顧了青州基業(yè),同時保存了姜欽的性命并讓他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最優(yōu)質的教育,不至于被養(yǎng)歪了成為紈绔。 對局勢,對人心,把握得精準極了,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姜琨嘆服父親。 嘆過后,他笑意倏地一收,這個小崽子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成了氣候! 幸好,有梁尚。 只到了這時,梁尚反而退一步,見姜琨目泛厲光,他道:“君侯,此事不過我二人猜測罷了。” 平時倒好,眼下正在大戰(zhàn)當中,無緣無故擒殺幾員大將,其中還有姜琨親侄,實乃動搖軍心之舉。 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