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jié)
元寧卻不敢看他,更不敢對他說實話。 能說什么? 難道告訴他自己碰見趙琰了嗎? 不行,絕對不行。 趙琰隨時可能從后面趕過來,一想到這里元寧便更加緊張。 她將手縮了回來,勉強笑道:“我爹這么快就跟你們說完話了?” “嗯,他說下月會來書院開堂講學(xué),那時再細談。” “那這會兒他估計在找我了,說好了今兒天黑之前我們必須到家,娘還在家里等著我們吃晚飯呢!我先走了?!?/br> 元寧說罷,也不等陸行舟再說什么,便當(dāng)真匆匆離開了。 陸行舟看了看她的背影,微微皺了皺眉,心念一轉(zhuǎn),朝園子里走去。 第108章 元寧幾乎是逃出柊山書院的。 她低著頭, 走在父親和元康的身后, 連他們喊她都聽得不分明。 “阿寧,阿寧?”元康伸手把她拽到自己身邊。 元寧被他一拉,這才“啊”地一聲喊出來。 “我怎么瞧著, 你看到大哥一點都不高興呢?” “高興啊, 我很高興?!痹獙幬嬷X袋,生怕元康又要像從前那邊揉她的臉。 元康當(dāng)然看穿了她的心思, 哈哈一笑,改在她的頭頂上下手。 “大哥,你別弄亂我的發(fā)髻!” “亂一點看著更自然,我就不喜歡那種梳得一絲不亂的頭發(fā)?!?/br> “我才不要?!?/br> 跟元康一番打鬧, 元寧的心緒才漸漸平復(fù)下來。 闊別三年沒見, 元康有許多話要說要問的,兄妹倆一路說個不停,直到元寧上馬車。 元寧和元淳坐馬車, 盛敏中和元康打馬而行。 “三姐, 書院的景色好嗎?”元淳方才一直跟盛敏中一起的, 元寧因想著要去找陸行舟說話,那會兒借口去看風(fēng)景離開的。 “挺清幽的?!?/br> 元淳如今的性子比當(dāng)初好了許多,一點也不懦弱, 但她不像盛元惠那般沒眼力勁, 見元寧似乎面色不好便沒有繼續(xù)說話,自己靜靜坐著。 元寧并不是心情不好。 只是剛才經(jīng)元淳一提,她才想起她壓根就沒跟陸行舟說上幾句話。 三年未見, 誰知剛才就那么匆忙把他推開了。 也不知道下一次見他要等多久了。 如今元寧大了,就算陸行舟來家里找哥哥,也不能像從前那般隨意相處了。 盛府一行人趕了一下午的路,總算在城門關(guān)閉前趕到了京城。 因早早就送了信回來,盛府的門并未關(guān)閉,反而掛著大大的紅燈籠。 門房和幾位正院的嬤嬤都早已候在門口。 一見到騎馬而來的盛敏中和盛元康,便迎上前來牽馬牽車。 元寧和元淳走下馬車的時候,龍氏和元禎正好從府里走出來。 “阿寧?!?/br> 龍氏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女兒,腿一顫便喊了一聲,還好有元禎在旁邊扶了她一把。 元寧聽到龍氏的聲音,抬眼望去,見龍氏含淚看著自己,亦覺得鼻子一酸,便撲到她的懷中。 “娘?!?/br> “你這狠心的孩子,還知道有個娘!”龍氏抱著元寧,止不住的心疼掉淚。 “女兒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在家里好好侍奉娘!” 母親的懷抱永遠都是最溫暖的。 元寧不是不想家。 只是在外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在一個地方,至少要住上一個月,方才覺得游玩得差不多了。 就拿江南來說,元寧和元淳足足呆了三個月還覺得沒有玩夠,最后是盛敏中無法了,說他還有公務(wù)在身,必須去下一個地方了,她們倆才戀戀不舍的答應(yīng)離開。 “這可是你說的,往后不許再離開我了?!?/br> “女兒遵命?!痹獙幑郧傻貞?yīng)道,伸手為龍氏拭去眼淚。 龍氏亦意識到自己失了態(tài),松開了元寧上前朝盛敏中一拜,喚了一聲“夫君”,元禎也隨之拜見父親。 元淳上前給龍氏和元禎見了禮。 盛敏中微微頷首,執(zhí)了龍氏的手,領(lǐng)著孩子們往府中走去。 元寧瞧著爹娘如此恩愛,心里也開心,擠到元禎身邊,被哥哥攬著跟在后面。 早上盛敏中到了柊山書院的時候就派人往家里送了信,龍氏接到信是中午,立馬就安排起晚上的飯來。 菜肴都是龍氏精心安排的,既有家常小菜,又有珍饈佳肴,單糕點就備了四樣,有元寧愛吃的杏仁豆腐,有盛敏中愛吃的酥炸腰果,有元淳愛吃的蜜餞金棗,還有龍氏最拿手的核桃香酪,都是龍氏親手準備的。 盛敏中、元慈和元淳父女這一路上嘗盡了天下美味,但家里的菜總是心底最牽掛的那一道。 當(dāng)下便拿起筷子,大快朵頤。 等到吃得差不多了,眾人又轉(zhuǎn)到園子里去。 如今正是最舒服的季節(jié),不熱也不涼,風(fēng)吹在臉上格外愜意。 龍氏派人把柳姨娘和盛元惠也叫過來,盛府一大家子在湖邊坐開來,一邊賞月一邊說話。元寧離開京城后的那年年底,盛文中回了京城,將盛元柔從族譜中除了名,帶著韓氏和夏吟秋回了任地。 盛敏中去年帶著元寧和元淳還特意繞去看了盛文中。 元寧看得出,盛元柔的事對大伯的打擊很大,模樣比起前年回家的時候,仿佛蒼老了許多。 父親不止一次對元寧說過,大伯是個有才之人,在治理屬地、為民請命這些方面比自己更適合做官。 元寧以前對這些沒有概念,以為父親只是客套,在她心里父親才是最厲害的。但這次隨著父親去了那么多地方之后再去大伯治理的邊關(guān),元寧發(fā)現(xiàn)大伯這些年在邊關(guān)并不是她從前想象的那樣懷才不遇,落魄不展。大伯治下的這座城池,繁華程度絲毫不弱于中原。他一邊配合守城的將士抗擊外敵,一邊還于周邊諸國發(fā)展邊關(guān)貿(mào)易,不令百姓受窮受苦,深受當(dāng)?shù)匕傩盏膿泶鳌?/br> 她也見到了韓氏曾經(jīng)說要與元柔婚配的那個侄子,生得高大英俊,一身武藝高超,據(jù)說還算得上大伯與韓氏的半個媒人。 當(dāng)初有一次外敵入侵,大伯出去與敵方主將談判,誰知對方是無禮蠻夷,竟然想暗算大伯,好在有這侄子相護,識破了對方的詭計,拼死護送大伯平安回城,自己受了重傷。 大伯時常去探望他的傷勢,這才認識了行醫(yī)的韓氏。 不過元寧覺得,大伯把盛元柔攆出去也好,往后她與盛元柔相見,不必在人前互稱姐妹了。 若是將來盛元柔自己尋了死路,也不會牽連到盛府。 家里人不時詢問著她們在路上的見聞,一直到夜深了才散去。 細葉和春風(fēng)早就將蓁蓁院整理了出來。 她們倆原是跟元寧一般大的,如今見著亦長成了大姑娘,春風(fēng)的個子還比元寧高了些。 主仆相見,又是一陣感慨。 元寧打發(fā)了絲絳和柳兒在外間休息,屋里仍如從前一般留細葉和春風(fēng)伺候。 她們倆給元寧備好了浴湯,放了香料和花瓣,扶著元寧入了浴桶,又端上來早已燉好的燕窩牛乳羹。 元寧坐在浴桶中,將燕窩牛乳羹慢慢的喝了,聞著這久違的浴湯香味,這時候才感覺真的回家了。 這三年來,雖然并未風(fēng)餐露宿,大部分時候都住的官府驛館,父親雖貴為太子少師,但素來不愛擺官微,所到之處都是讓當(dāng)?shù)毓賳T務(wù)求節(jié)儉,元寧和元淳能夠日日沐浴,就已經(jīng)不錯了,哪里談得上這般的享受。 元寧看了看手中的燕窩牛乳羹,又看了看自己的手,頓時皺了皺眉。 細葉見狀,便問:“姑娘,這燕窩羹不合口味?先前我加蜂蜜的時候手抖了一下,怕不是放多了?!?/br> “我記得,從前的手跟這牛乳羹顏色是一樣的,現(xiàn)在看著怎么不一樣了。你們瞧瞧,我是不是黑了?!?/br> 元寧愛美,在外游歷時,不是帶著冪籬,就是撐著油紙傘,只是出門在外,總免不了風(fēng)吹日曬。 細葉和春風(fēng)三年沒見到元寧了,要說美,元寧自然是比三年前那個還帶著點嬰兒肥的小丫頭更美。 但是膚色……從前的元寧,白白嫩嫩像顆珍珠似的。 眼下嘛,似乎是比當(dāng)初黑了一點點,雖然這一點點絲毫不損害姑娘的美。 春風(fēng)眨巴眼睛,示意細葉說話。 細葉的嘴巴甜,便道:“姑娘這是剛回家,一路風(fēng)塵仆仆的,等在家里好生休養(yǎng)幾日,精神頭養(yǎng)足了,自然跟從前一樣了?!?/br> 元寧的眉頭蹙得更深了。 元寧念書不大行,可她對美的追求卻異常的執(zhí)著倔強。 “這么說,我是真的的變黑了?是還是不是?” “呃……” 兩個丫鬟不敢睜眼說瞎話,又不敢說話。 “從明兒起,早上也給我端一碗燕窩牛乳羹來,再磨些珍珠粉進去。” “是?!?/br> “不止是早上,往后我在家就不吃別的湯水甜品了,一律給我上燕窩牛乳羹?!?/br> “姑娘,府醫(yī)說過,這燕窩雖好,一日進一盞就足夠了,要不除了早晚,別的時候我讓廚房隨時備著冰糖紅棗銀耳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