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在七十年代、你神經(jīng)病啊、嬌妾(春染繡榻)、七十年代女軍醫(yī)、八十年代翻身記、全界公敵、我有特殊撩男神法、rou文女主不好當(dāng)、繁花盛宴、女配的七零紀(jì)事
過了一會兒,呂振的腳步聲便消失在了樓梯口。 古代區(qū)木窗,紙糊的擋風(fēng),隔音效果幾乎為零。 隔壁屋子的余初嘆了口氣。 不枉她送了本科考指南,也不枉她把毛爺爺?shù)脑娋涠祭^來湊數(shù),現(xiàn)在萬事俱備,就看這場東風(fēng)能不能刮的起來了。 *** 東風(fēng)預(yù)報,比余初想象中的,還要來得快。 第四日清早,余初買完包子回來,就看見了公告牌上貼著四大書院論學(xué)的邀請函。 余初咬了口包子,大哥的字,又有精進(jìn)了,漂亮的讓人很有食欲。 說起來,這么多年,她在同齡中見過超越宋大哥字的人,好像只有楚小哥,也不知道他到帝都后,投靠親屬是否順利。 她亂七八糟的想了幾分鐘,告示欄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不少人從旁邊聞風(fēng)走過來。 和余初預(yù)料中一樣的是,他們的反應(yīng)十分熱烈。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底層人民對讀書人有一種近乎偶像的膜拜感。 一個免費的,可以圍觀一場名流偶像大儒朝廷高官未來朝廷高官未來夫婿甚至是未來女婿等人,關(guān)于學(xué)術(shù)的論戰(zhàn),聽得懂的人驚喜的汗毛顫栗心跳加速。 聽不懂的,也不耽誤他們欣賞讀書人的風(fēng)采,膜拜一番。 這個說要帶上私塾的孩子去看,那個說要跟孫子去湊熱鬧,左邊的大叔念了幾句歪詩后,把丘太傅的事跡科普了一遍,惹得大家驚嘆連連,右邊的大嬸則不甘示弱,一首江蘭潮詞牌名的詞,張口就來…… 雖說,勉強(qiáng)只有平仄,但是不妨礙叫好聲一片。 街上如果說是熱烈,那么住滿學(xué)子的君悅客棧,簡直就像是炸開了鍋。 余初在門口看了幾次招牌,確定自己進(jìn)的是客棧而不是菜市場的時候,里面的學(xué)子丟掉了往日的平和,他們紅著臉,每兩三人慷慨激昂聊成一團(tuán)。 嘴里口中,三句不離宋先生和呂振兄,連同四大學(xué)院的院首和宋家爹爹都附帶上了。 甲說:有教無類,改的好。 乙道:呂兄說得好,既然廣邀天下坐觀論學(xué),就不能困于學(xué)院之內(nèi)。 丙有些遲疑:道光天化日之下,被女人圍觀,成何體統(tǒng)。 …… 一路走來,贊成的多,興奮的多,而固守的成見的,則是少數(shù)。 余初心底最后一塊石頭也放下了。 雖然主意是她出的,宋大哥也是她引的。 但是能把這件事促成,還是需要真才實學(xué)在前,能言善辯在后——呂書生,沒有辜負(fù)她的期望。 東風(fēng)欲來。 她決定給譚大爺晚上加兩個雞腿。 這日晚上,司城防牢內(nèi)。 譚憲收到了兩輪物資投送,第一輪并無特殊,第二輪則是吊著倆烤雞腿并一張留言條。 條子上寫著: 東風(fēng)吹,戰(zhàn)鼓擂。 五月初一,請自由發(fā)揮。 第四十七章 這日下午, 呂章氏坐在正在屋內(nèi)縫補(bǔ)。 聽見隔壁傳出一些動靜來, 她也沒有在意, 余家meimei生性好動,素日里喜歡擺弄一些東西,有些響動也實屬平常。 可是漸漸的,聲音越來越大, 像是有什么東西在搬動。 直到隱隱的傳來男人的說話聲,呂章氏才心下一驚, 最近客棧越發(fā)熱鬧, 還大多都是男客, 也出過幾個不小的亂子。 隔壁只有一個未出閣的姑娘…… 她想到這急急忙忙起身, 將東西放在床榻上, 轉(zhuǎn)身走到門前, 打開房門。 正好對著兩個腳夫模樣的苦力,正彎著腰, 在幾個木箱子上系著繩子。 隔壁屋內(nèi)大開, 一身素衣的余初正抱著只木盒從屋內(nèi)走出來,疊在了大箱子內(nèi), 隨手落了鎖上了封條。 起身才看到隔壁剛探出半個身子的呂章氏, 露出個笑容來:“嫂子,吵到你了?” “沒有、沒有——剛聽見動靜, 還以為外人……”呂章氏連忙擺手,低頭看向正在捆扎的行李,“你這是要走?” “這里近來越發(fā)熱鬧”余初的解釋向來隨口胡謅, 還偏偏煞有其事,“所以想著換個清凈點的地方?!?/br> 呂章氏一想也是這個理,一個姑娘家在這住,的確不太方便。 于是臉上生出些遺憾來:“我要是早點知道你要走,也給你備一點心意,現(xiàn)在……” 原本他們夫妻倆商議著,等過了五月初一之后,再鄭重的答謝一番余姑娘。 沒想到,還沒等到五月初一,她就要走了,他們夫妻生活清貧,這臨時臨急的,還真沒有東西能拿得出手。 余初歪著頭想了想:“我還真缺一樣?xùn)|西,不知道嫂子是不是舍得送我?!?/br> “meimei你說,只要是我有的,什么都可以?!?/br> 余初笑了笑:“黃歷?!?/br> 于是臨走之前,余初混走了小嫂子家的一本黃歷,還占了一次便宜。 她伸手抱住了呂章氏,聲音軟糯,帶著嬌憨:“謝謝嫂子這些日子的照顧。” 呂章氏猶豫了一下,還是開了口:“論學(xué)——” “論學(xué)的事情,還請嫂子給我保密。”余初壓低了嗓子,幾乎只留氣音,“要是讓別人知道我說過大話,就嫁不出去了?!?/br> 呂章氏愣了下,然后笑了起來:“怎么會,你這么好的姑娘,誰娶了都是三生有幸。” 和呂章氏分別后,余初領(lǐng)著腳夫去了新找的落腳點,三里巷。 三里巷又稱紅塵巷,簡單來說,就是小三一條街。 正所謂,三里紅塵,神仙忘魂。 這里面住著的不是大戶人家的外室,就是有錢人家的小妾,又或是某個男人不清不楚養(yǎng)的小三或者姘頭。 戶型從三進(jìn)豪宅到一室一廳的單身公寓,應(yīng)有盡有,加上用人產(chǎn)業(yè)發(fā)達(dá),小廝、丫鬟、廚娘配套完善,對于住在這里的女人而言,隱秘而舒適。 不是自己的錢,余初一點不心疼。 她給自己找了個兩進(jìn)的院子,三間大房,兩間耳室,一間雜物間,最重要的是,這里帶有地下室。 但是找房子的時候,牙人支支吾吾的開口:“有些原配夫人兇悍,找上門的時候——” 余初瞬間了然,找上門的時候,可以藏人藏東西甚至藏男人。 這個功能對于她來說,十分的友好,一口氣付了兩年租金,擺出一副打算住到天長地久的感覺。 她打發(fā)走腳夫和過來交接的牙人之后,將東西稍微整理了一遍。 這些天跟著領(lǐng)導(dǎo)的指示挖寶,半個月來積攢了不少東西,請了木工打了兩口箱子才放下。 將這些東西整理一遍后,找出自己需要用的,其他的放在地下室比較安全。 等到收拾好的時候,已經(jīng)入夜了。 余初找了根釘子,頂在床頭不遠(yuǎn)的墻上,將從小嫂子那順來的黃歷掛了上去。 掛完黃歷,余初手握著筆,翻了兩頁,翻到五月初一的日子,靠著墻面在上面寫了一行字。 *** 五月初一,寅時三刻(4點左右)。 京都府尹趙啟良放開懷里心愛的小妾,模模糊糊的爬起來,打了個哈欠。 小妾人嬌嘴甜,一個翻身就抓住了趙啟良的衣擺,媚眼如絲:“老爺~” 這一聲叫的趙啟良骨頭都酥了,但是一想到今天什么日子,他板起了臉,將衣服從小妾手上扯了回來:“我今日有正事,不許胡鬧。” 他走出大門,外面依舊漆黑一片,夜風(fēng)吹得他昏昏沉沉的腦子,終于徹底情形過來。 今日的事情,已經(jīng)讓他半夜沒有合眼,現(xiàn)在想起來依舊讓他頭疼不已 。 按照慣例,今日原本就是廟會集會的日子,不僅是城內(nèi),大量城外的鄉(xiāng)民也會來趕廟會。 整個東市坊市到時人潮涌動,摩肩接踵,宵小無數(shù),往年府衙幾乎是傾巢而動,也不能保證完全壓制下來。 但是今年,也不知道四大書院發(fā)的什么瘋,居然把論學(xué)的臺子,擺在了西城。 趙啟良得知消息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西城離屏山書院那么近,直接在書院里擺擂臺多好?一群書生派,即使激動起來,也不過就是比誰吵得更有文采,派倆衙役過去擺個樣子就行了。 得,現(xiàn)在在城內(nèi)了,盛況估計不必東城廟會差。 丘太傅、宋門三杰、蘇閣老、齊尚書、小王爺,云安郡主……那一串名字看得他頭皮發(fā)麻,不說全部,就是萬一哪位有個什么閃失,他這烏紗帽保得住保不住兩說,命會不會搭進(jìn)去都不一定。 人手不夠,只能去借。 除了東西大營是衛(wèi)帝軍不能動之外,兵部、刑部、鄴城司,司城防……能借的他都借了,加上往日的民軍和雜役,勉強(qiáng)把人手湊夠了。 趙啟良來到前衙時,堂下已經(jīng)站滿了人。 有自己京都府的衙役,有其他地方借調(diào)來的人,服侍雜亂不一,精神氣相差十分大,看著不止一點亂。 師爺拿著點名冊,走到趙啟良身邊:“大人,人都到齊了,也都按照您的吩咐分派好了,您是不是再說幾句?” 趙啟良坐在椅子上,擦了一把臉,大早上的,不知道為什么,他居然出了一身冷汗。 燭火下,他看著眾人各色的臉,一抱拳。 “諸位,拜托了!” 目送一隊一隊的人離去后,趙啟良坐在大堂椅子上,讓師爺去拿個墊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