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jié)
鄧春波好奇地拿起書,問道:“這是誰的書呀?” 韓明秀說:“是我的?!?/br> 鄧春波說:“你不是初中還沒畢業(yè)呢嗎?怎么還有高中的書呢?” 韓明秀說:“是我讓霍建峰在圖書館給我買的,我一直在自學高中的課程,想多學點兒知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豐富自己……” 看到韓明秀那副積極向上,斗志滿滿的樣子,把白雪幾個人惡心得差點起雞皮疙瘩。 還整個“用知識武裝自己,豐富自己”,啊呸!不過是發(fā)表兩本書而已,裝什么大尾巴狼?整得跟她多有學問似的,真惡心人哪! 其實,這兩本書是韓明秀故意拿出來擺在那兒的,就是為她十月份報考打預防針。 不然,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個只念了半年初中就不念的初中生,要是貿然去考大學,而且還考上了,肯定會對她起質疑。 要是大家都知道她一直在學習,而且還把高中課程給學完了。到時候她報考,考上了,也就是順理成章,天經(jīng)地義,就不會有人懷疑她什么了。 “哎呀媽呀,還用知識來武裝自己,豐富自己,可麻應死人了……”一走出韓明秀家,陳秋蘭就忍不住憤憤吐槽。 白雪冷笑著說:“人家可是發(fā)表過兩本書的人,當然行事跟咱們不一樣,說不定人家真用知識武裝自己,豐富自己了呢。” 她們這三人組里面,鄧春波的學歷最高,是高中畢業(yè)。而且,她還是市里的一位語文老師。 更重要的是,鄧春波的男人一直認為,他沒有被提升為正連長,被霍建峰撿了便宜。完全是因為韓明秀發(fā)表了那本書的緣故,是人家媳婦厲害,就一直拿這個事兒敲打她,埋怨她。 所以,讓鄧春波一直對韓明秀這個才初中畢業(yè),卻能寫出兩本書的人深以為嫉。 今兒個看到韓明秀稱她自學高中課程,還說什么“用知識來武裝自己,豐富自己”這樣的話,鄧春波對此十分不屑。 “高中課程比初中課程難多了,她以為她是誰,想自學就自學,想當初我上高中的時候,每天在學校認真聽課,晚上都學到十一點多,還有很多課程研究不透呢,她想自學,呵呵,真當她自己的腦袋瓜子有多好使呢……” “叫我看呀,她就是豬鼻子插蔥裝象呢,知道大伙要來給她下奶,就故意擺出那么幾本課本放那,顯得她又上進又有學問,好叫大家佩服她,尊敬她,這cao作,真惡心!”陳秋蘭鄙夷地說道。 白雪也笑呵呵地說:“照理說,坐月子的人是不能看書的,沒想到,她還能看書,能學習,這精神,真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呀……” 當然了,白雪說這話并不是在夸韓明秀,而是在諷刺韓明秀假裝學習,騙取大家的尊敬和佩服呢…… 被她們三個這么一深入地剖析,韓明秀假裝學習,騙取大家的敬佩和尊敬的秘密,就在家屬區(qū)里慢慢地傳播開來,不久就傳到了韓明秀的耳朵里。 還是孫英梅給她帶回來的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后,韓明秀并沒有生氣。那些無謂的口舌之爭對現(xiàn)在的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她現(xiàn)在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三個孩子的身上。天天照顧三個孩子還照顧不過來呢,哪有空跟她們這些閑出屁來的老娘們置氣? 再說了,反正再過幾個月她就要參加高考了。等她考上大學,到時候啪啪地打那些散布謠言的人的臉,那才叫爽快呢! 得知韓明秀懷孕生出雙胞胎的消息,高大爺,高大娘,周叔周嬸,蘇阿姨,崔廠長一家,崔經(jīng)理,何麗姐和王大夫,他們都紛紛地給韓明秀郵來不少好東西下奶。 一段時間內,霍建峰不得不經(jīng)常跑郵局去取東西。每次回來都是大包小裹的,把家屬區(qū)里的人看得眼饞不已。 盡管霍建峰已經(jīng)盡量地低調了,可是,還是傳出了他們家周周都進市里取包裹的消息…… 大姐和二姐也知道了韓明秀生下雙胞胎兒子的消息,倆人都很替meimei高興。 大姐給韓明秀郵了二十塊錢下奶。二姐沒錢,也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就偷偷地把韓明秀當年給壯壯的那塊金鎖拿到金店里,兌換成了兩塊小金鎖。給兩個孩子郵了過來,當成是她這個當二姨的對兩個孩子的一片心意…… 第471章 報名了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韓明秀出月子了。 不過,出月子后,大舅和大舅媽并沒有回去。 三個孩子現(xiàn)在都還小,霍建峰又要天天去部隊里,韓明秀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大舅媽想來想去,就決定暫時先住在這兒一段時間,幫韓明秀帶一段時間孩子,等再過幾個月窈窈大點了,可以上托兒所了,那時候她再回去。 至于家那邊,有大亂一個人就行了。 別看大亂平時嬉皮笑臉的沒個正行,但生存能力還是很強的。別說家里有吃有住的,就是啥也沒有,讓他到野外生存去,他也能舞舞扎扎地活下去…… 至于工分啥的,在倆個可愛的大孫子面前,就啥都不是了。 現(xiàn)在,在章淑珍的眼里,就只有她這倆大孫子,連兒子都得靠后了。 不得不說,章淑珍的腦子里,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的。估計韓明秀要是給她生倆孫女,她雖說不得不留在這里幫著看,但也絕不會這么積極! 估計要是窈窈知道她奶奶的想法,肯定的生氣。 不過,章淑珍多jian啊,雖然腦子里有重男輕女思想,但是絕不表現(xiàn)出來,在窈窈面前,甚至還表現(xiàn)的更喜歡孫女兒幾分。 也正因為如此,她的晚年才過得那么幸福,兒孫滿堂,承歡膝下,那么多的晚輩沒一個不尊敬不愛戴她的。 不像那些缺心眼子的農村老婆子,把重男輕女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看到兒子孫子就愛的什么似的,看到女兒孫女就一口一個賠錢貨一口一個丫頭片子的,整天也沒個好臉兒。 她們可能不會想到,若干年后,她們曾經(jīng)愛到骨頭里的兒子孫子卻靠不住,被她們貶低到塵埃里的女兒孫女也因為她們過去的種種不肯原諒她們,最后導致她們晚年凄涼,甚至不得好死。 這都是她們自己做來的,怨不得別人…… 大舅和大舅媽能留下來幫自己看孩子,韓明秀當然求之不得。至于大舅和大舅媽耽誤的工分,韓明秀早就想好了,到時候她會給他們加倍補回去的。 反正她空間里有的是錢、糧食,有的是東西,到時候大舅和大舅媽無論缺錢缺糧還是缺東西,她都能補給他們,絕不能叫他們搭了工又賠了錢。 有了大舅和大舅媽的幫忙,韓明秀和霍建峰輕松多了,韓明秀幾乎每天就是奶奶孩子,帶窈窈出去放風散步就行了。 至于那兩個小奶娃子,就全都交給大舅和大舅媽了。 他們老兩口子,全權負責給孩子洗澡、洗尿布、飲水、換衣…… 家里差不多的活計,也被他們兩個給包圓了,連做飯和收拾屋子都不用韓明秀和霍建峰動手。 韓明秀小兩口兒在大舅和大舅媽的協(xié)助下,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 這樣的日子,一連過了好幾個月。 一晃到了十月份,十月某一天,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傳遍了全國——華國要恢復高考制度了! 新上任的領導人提出的十二字方針,讓無數(shù)知識分子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這十二字就是:志愿報名,嚴格考試,擇優(yōu)錄??! 消息一經(jīng)傳出,千千萬萬個知識青年,其中包括無數(shù)下鄉(xiāng)知青,待業(yè)青年,歷屆的高中畢業(yè)生以及一些沒有工作的知識分子們,紛紛奔走相告,踴躍報名,想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當時的特殊時期,很多讀書人都被迫中止學業(yè)。無數(shù)知識青年進入農村學習,這就造成教育事業(yè)的嚴重斷層。在那個時期,華國教育非常落后,與西方國家差距非常巨大。 不僅如此,國家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教材,幾乎都落后不知多少年。俗話說“教育是百年大計”,虧什么也不能虧教育。一個國家的強盛和發(fā)展,離不開人才,新領導人出山之后,十分重視教育。頂著巨大壓力恢復高考制度,可以說是挽救國家命運的重大決策。 韓明秀早就知道這個月份會發(fā)生這件事的。所以,這個月一直留意聽著廣播,當她從廣播中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時,她馬上當著全家人宣布: “我要參加高考,我要考大學!” 韓明秀的這個決定,讓全家都大吃一驚。 大舅媽就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秀啊,你初中才念了幾天呀?考什么大學呢?能考上嗎?再說了,就算你考上大學了,你這一幫孩子呢,孩子還這么小,可咋去念大學呀?” 韓明秀堅定地說:“帶著孩子去,我估摸著今年考上大學,咋地也得來年能上學,等來年的時候,窈窈就能上幼兒園了,大雙和小雙就能上托兒所了,我一邊上學一邊帶孩子,問題應該不大?!?/br> 大舅說:“那你可得好好考慮考慮,要是上大學了,就得跟建峰倆兩地分居,建峰能同意嗎?” 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霍建峰。 霍建峰看著妻子期待的眼神,雖說舍不得離開老婆孩子,但是想想這是妻子的愿望。他不想讓她失望,就鄭重地點頭說: “你要是想考就考吧,要是能考上,我支持你去!” 霍建峰都支持,大舅和大舅媽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人家丈夫都支持,他們還有什么資格站出來反對呢?何況大舅大舅媽也都是開通的人,雖然會表明他們的立場,說出他們的想法,但是卻不會過分地干預韓明秀小兩口的決定。 于是,部隊的采購車下次進城的時候,韓明秀帶著大舅和大舅媽也跟著進城了。 幾口人分別抱著兩個孩子,領著一個孩子,帶著軍區(qū)給開的證明,浩浩蕩蕩去了一趟市招生辦,給韓明秀報了名。 交報名費,填表,交照片,一系列事情忙碌下來,終于算是把名給報上了,韓明秀也成了即將高考的五百七十萬考生中的一員。 韓明秀報名參加高考的事,被家屬區(qū)其他的人知道了。她去軍區(qū)開證明的時候就被人看到了,于是,她要考大學這個新聞就在軍區(qū)大院傳播開來。 消息傳開后,大家還當成笑話一樣到處傳播,以為她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雖說她會寫書,但會寫書就不一定有學問,畢竟她只是一個只念了一學期初中的人,這點兒學歷就想去考大學,這不是做夢是什么呢? 不過,韓明秀的心態(tài)很好。不管別人說什么,怎么想,怎么看,她都充耳不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高考備戰(zhàn)中。 第472章 大亂來了 大舅和大舅媽本來打算秋收的時候就回去的,但是因為韓明秀要準備高考,沒辦法,大舅和大舅媽只能留下來,繼續(xù)幫他們。 留下來的結果就是,老兩口在這兒足足呆了一春一夏零一秋,導致他們家今年就只有大亂一個人掙到了工分,一年到頭,就分到了三十多塊錢,還不夠他們老兩口子去黑河來回的火車費錢呢! 秋收完畢,分完糧食分完rou,大亂把東西收拾收拾,家門一鎖,也坐著火車來到了黑河。 他早就想來軍區(qū)看看了,一方面想出門見識見識,他從小到大還沒有出過農安縣城的,像他心這么野的孩子,有機會出門逛逛,怎么可能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呢? 另一方面,他也想看看軍區(qū)到底是什么樣的?如果符合他的理想,他就要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留下來當個兵啥的。 當兵是他從小的夢想,一直到現(xiàn)在也從未改變過,只是沒有機會實現(xiàn)罷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軍區(qū),章淑珍一看到大亂來了,第一句話就是:“你來干啥?” 大亂千里迢迢的跑來,還背著今年分的豬rou和細糧,累得跟狗似的,結果一到大哥家,就聽到老娘這么不友好的話,當時就不干了,故意氣他娘說,“你說我來干啥?我想我爹了唄,我來看我爹不行?。俊?/br> 王文遠一聽兒子想他了,還千里迢迢的跑來看他,頓時幸福的不要不要的,笑呵呵道:“你這孩子,想爹了就給爹打封信嘛,何必自己往這跑呢?小孩子家家的,跑丟了可咋整……” 大舅媽冷笑一聲,“可不是你想你爹了呢?你啥時候這么孝順了?就說你自己想過來溜達得了,找什么借口?你呀,也就能糊弄糊弄你那個實心眼子的爹罷!” 大亂被老娘戳穿了心思,卻一點兒都不慌,反正他就是一口咬定想爹了,想過來看看大哥家的小娃娃,誰還能扒開他的心看看他說的是真是假啊,他咬死不承認,他娘也拿他沒辦法…… 章淑珍確實拿這個不著調的兒子沒辦法,既然人都來了,也只能讓他住下了。 大亂的到來,讓這個家顯得更加熱鬧起來。 不,不能用熱鬧來形容,應該用雞飛狗跳來形容吧。 從打他來,就一天都沒消停過,天天往軍區(qū)尋摸,想看軍人咋拉練的,想看人家的武器裝備,想看看坦克大炮啥的…… 然而,部隊豈是隨便讓外人參觀的?他連門兒都進不去,更別提參觀了。 于是,大亂就開始跟軍區(qū)的警衛(wèi)人員斗智斗勇。又是爬樹,又是上墻的,拼了命想窺視軍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