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極縱無雙之正室指南、傅爺,余生有你、小少爺,該吃藥了、寡夫門前是非多、夫貧妻嬌、陸先生的閃婚甜妻、權(quán)宦醫(yī)妃之廠公真絕色、重生后我學(xué)會了抱大腿、嬌妻入懷,顧少我超乖、阿秀
張宏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放心吧老爺子,銀錢保證一個字兒都少不了你的。” 老謝頭嘆了口氣。 家里老太婆和二兒子每天花錢如流水,那銀子扔進去就沒聽到一個響兒的。 幾個孫子孫女多日不聞rou味,都在哭著喊著要吃rou,一個個都餓得面黃肌rou的,看著都讓人心疼。 還有,前陣子買種子賒下了一筆錢,到現(xiàn)在都還沒還…… 家里哪哪都需要錢,靠三兒一個人去采石場砸石頭掙的那幾個子兒根本不頂事。 若非真到了難處,他又何嘗愿意把自己的上等良田給賣了出去? 當初,老大為了賭錢,把田地輸出去的時候,他還大罵過他來著,說田產(chǎn)都是祖宗留下來的,就是賣兒賣女,也不能賣田產(chǎn)。如今,也輪到自己賣田賣地了…… 一想到這里,老謝頭心里蠻不是滋味兒。 于是,便問那張宏:“張牙儈啊,不知道是誰要買我家這田地?。俊?/br> 還愿意多出二兩銀子一畝,著實讓他疑惑。 張宏笑瞇瞇道:“放心吧老爺子,都是信得過的人。不過對方是做生意的,忙得很,沒時間跟你我去官府換紅契,不若這樣,此事交由我全權(quán)處理如何?這白契拿去官府換紅契,雖是要交些稅銀,卻更有保障。這十里八鄉(xiāng)的,通過我買地的那些個鄰里街坊,我都會提醒他們一句,至于他們舍不舍得出這個錢,就看他們自個兒。老爺子你既然來找了我,不必說,我自會將事情替你辦得妥妥當當,不要你cao一點心?!?/br> 老謝頭點頭:“如此,就勞煩張牙儈了?!?/br> “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睆堁纼~笑得牙rou都露出來了。 第297章 好心當成驢肝肺 不過兩日,紅契就下來了。 謝保順得了四畝上等地的田契地契,老謝頭得了三十二兩銀子。 拿到錢的時候,老謝頭愣了愣,“不是要交稅銀嗎?” 張宏笑道:“老爺子,稅銀你大兒子交了,我的中間費也是他出的?!?/br> 老謝頭更愣住了,“我大兒子?” “是啊,”張宏道:“老爺子,實話告訴你吧,買你這田地的,就是你的大兒子,我那保順老哥。他知曉你家里如今困難,有心要賣田賣地,所以特地找到我,愿意以高價買你的田地,幫你度過難關(guān)。怕你多心,才叮囑我先瞞著你的。我說老爺子,不管你兩家以前有怎樣的恩怨,但畢竟打斷骨頭連著筋,你們都是一家人,保順老哥這煞費苦心的,連我都有些動容,老爺子你可要領(lǐng)了他這一份心意啊……” 張牙儈還在苦口婆心,老謝頭已扭身就走了。 張牙儈傻了眼,“嘿,這老頭……” 老謝頭回到家里,仇氏得知買自家田地的是大房,頓時就氣不打一處來。 老婦人靠在床頭,嘶聲力竭地叫嚷:“把銀子退給那孽障,我不稀罕他家的臭錢,叫他把我的田地還給我。當初若不是他家那賤丫頭,我們何至于落到這地步?如今又來惺惺作態(tài),分明就是故意的。以為多給幾兩銀子就能抹平那賤蹄子造下的孽?呸,休想!我死都不會原諒他們!把地還給我,我家的好田好地,不能給那黑心肝沒良心的人……” 仇氏拍著床板咒罵,花氏忍不住道:“娘,不管是誰買了咱的地,終歸是咱現(xiàn)在有錢了,保平的腿有治了……” “都是你這個掃把星!”仇氏聽了她的話,更加氣怒錐心,手指顫巍巍地指著花氏,大罵道:“要不是你這個蠢貨作死,要不是你娘家見財眼開鬼迷了心竅,老二怎么會去采石場砸石頭?他不去砸石頭,又怎么會出事?花氏你個賤人,是你害了我兒,我要讓我兒休了你……” 仇氏罵著,一口氣上不來,劇烈地喘息了起來,面皮也漲得紫紅。 花氏嚇壞了,忙不迭給她順氣,“娘,您沒事吧?” 孝道大過天,若是婆母被她一句話給氣死了,那她也沒法活了。 “行了行了,”一直蹲在門口抽著旱煙的老謝頭發(fā)話了,“花氏你回房去照顧老二,你娘這就交給劉氏了?!?/br> 花氏正巴不得這樣呢,聽得公公發(fā)話,趕緊對劉氏交代了一聲:“那就辛苦三弟妹你了?!比缓筅s緊走人。 劉氏雖始終沉默不語,但心里對這躺在床上只剩一口氣卻還在折騰人的婆母恨得直咬牙。 這老太婆,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都什么時候了,還冥頑不靈不識好歹。 家里都傾家蕩產(chǎn)窮得揭不開鍋了,她還在那死要面子活受罪,擺譜。 大房明明就是想幫襯他們,所以才每畝地多給了二兩銀子,若換做旁人,哪有這么好心? 大房不計前嫌,變著法地給他們送銀子,偏她還在這發(fā)瘋,把大房的好心當驢肝肺,到底是誰黑心肝沒良心? 劉氏很想甩手不管,不侍奉這刁鉆刻薄的婆母了,可她娘家說不上話幫不上忙,她自己的個性又是個素來逆來順受慣了的,盡管心里不滿,卻也只能低著頭悶著聲任由婆母惡毒的在那里叫罵。 好在仇氏病得七葷八素的,一天當中有精神的時候也沒多少,這不,罵了一頓街之后就沒力氣了,蔫蔫地又昏睡了過去。劉氏這才松了口氣,端了婆母的痰盂出去倒。 站在院子里,抬頭望著院墻上灰色的天空,劉氏發(fā)呆,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呢? 再說謝家后院。 買了田地之后,又買了種子,水田準備種水稻,旱地準備種菜。 家里做麻辣燙,需要的小菜很多,能從自家產(chǎn)出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前院那四畝地契給了他們之后,楊氏便領(lǐng)著幾個閨女在旱地上除了草,翻了地,撒了底肥,播了種子。 村里人眼見她們母女忙活,便有那空閑的,都來幫著干活了。 人多力量大,只一天的功夫,兩畝旱地就都種上了各種時令蔬菜。 晚上,一家人吃完夜飯后,謝悠然把家人召集在了一起,道:“爹,娘,二丫三丫,咱們開個小會吧。我有點事想跟大家商量。” “姐,什么事啊?”二丫三丫搬了小凳子過來,一家人圍坐在了一起。 難得四寶今晚也睡得早,楊氏才得以有空閑,也能參與家庭小會議。 謝悠然道:“是這樣的。咱們的麻辣燙生意眼見著越來越好,掙的錢也越來越多,雖不至于大富大貴,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是不用擔心了。衣食解決了,那么接下來,咱們就該考慮住行了?!?/br> “住行?”眾人對視了一眼。 “嗯?!敝x悠然看向父母,道:“爹,娘,我之前說過,咱們不會一直住在這么逼仄狹窄的地方,眼下咱們手頭有點余錢了,所以,咱該想想搬家的是了。” 謝保順點頭,“大丫,你有什么想法?” “是啊大丫,你是怎么想的?”楊氏也問。 二丫和三丫都齊刷刷地瞅著謝悠然。 如今全家人都聽她的,不管什么事情,幾乎都不用考慮,第一個就想到聽她的意見。 謝悠然道:“我想了兩個方案。第一,咱們搬到城里去住。我打聽過了福安巷一帶的宅子價格,以咱們手里頭這點錢,買棟二進的宅子還是能買得起的。這樣的話,以后離鋪子也近,也方便,不用再每天來回村里奔波了?!?/br> 謝保順和楊氏沉吟,二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個人面上都有些興奮。 她們是女孩子,自然向往城里的繁華。 謝悠然又道:“第二,若是爹娘擔心城里住不慣,還想住在村里,那么也好辦,咱在原來美食坊的地址上,再蓋上幾間大瓦房,以后咱就跟韓家做鄰居了。作坊雖然燒毀了,但那快地我早買下來了,如今地契在咱手里,咱想蓋作坊,蓋住房,都可以。” 第298章 蓋大房子 謝保順和楊氏幾乎想也不想,就道:“還是住村里吧。” 他們畢竟是土生土長的煙村人,鄰居們也都相處了幾十年,大家都有感情了,驟然讓他們離開這里去城里住,他們還真有點舍不得。 更何況,落葉歸根,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煙村雖然是鄉(xiāng)下,但他們住了一輩子,也都習(xí)慣了。 再者,人都有一種歸屬感,雖然他們也向往城里的繁華生活,但是,畢竟煙村才是他們的家鄉(xiāng),只有這里,才讓他們有家的感覺,住著也踏實。 謝悠然也理解他們的心情,其實,她自己也比較傾向于住在鄉(xiāng)下。 這里有青山綠水,藍天白云,連空氣都比城里干凈清新,是很好的居住環(huán)境。 而且煙村離昭陽縣城不過一百多里地,馬車來回不過四五個小時,也不算太麻煩。 她點點頭,看向兩個meimei,“你們呢?” 二丫和三丫對視一眼,齊齊道:“我們聽爹娘和大jiejie的?!?/br> 不住城里,家里建了大房子,能住大房子也是好的,這也是她們夢寐以求的事。 “那行,”謝悠然道,“那就全票通過,一致選第二個方案。從明天開始,咱們開始蓋房大計劃。” 聽得終于要建大房子了,全家人都熱血沸騰。 謝悠然道:“咱們把任務(wù)分一分。爹,從明兒起,您就不用去鋪子里了,就在家里張羅蓋房子的事吧。鋪子里交給我和二丫就行了。三丫,你還是在家?guī)椭飵膶殻?,您就幫著爹,一起負責蓋房子的事吧?!?/br> 鄉(xiāng)下蓋房子,要請人,而且要負責工匠們每天的飯食,這也是個不容小覷的累人活計,需要人幫忙。 “行?!敝x保順爽快道,“放心吧大丫,家里的事兒就交給我和你娘了,你們姐妹安心把鋪子經(jīng)營好就行?!?/br> 如今墨辭也在衙門當差了,鋪子遇到麻煩,也能找他幫忙,他也放心多了。 “那好,就這么決定了?!敝x悠然也很開心,伸出手掌,和meimei們逐個擊掌。 三丫興奮地道:“太好了,咱們終于有大房子住了。我可不想再跟jiejie們擠一個房間了?!?/br> 二丫嘁了一聲,故意道:“你以為我們想跟你擠一個房間?你晚上睡覺又磨牙又說夢話的,可嚇人了?!?/br> 三丫急了,撲過去捂她的嘴,“我哪有?二jiejie你胡說。” 大家都忍俊不禁,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謝悠然拿了爹爹的紙筆,興致勃勃地比劃:“來吧,咱們好好設(shè)計設(shè)計,這房子該怎么蓋?!?/br> 這一夜,后院的油燈亮到了很晚,屋子里不時傳出了陣陣歡樂的笑聲。 蓋房子的事,就這么提上了日程。 在村里,蓋房子是大事,誰家蓋新房,村里人能幫的都會去幫忙。 不過眼下正是春耕時節(jié),大家都忙著播種,沒有多少閑人,所以,謝保順找了一支專門給人蓋房的隊伍,負責蓋他們家的房子。 謝悠然親自畫了設(shè)計圖,施工隊就照著她的設(shè)計圖進行施工建設(shè)。 在原來美食坊的地址上,謝家大房的新屋,就如火如荼的蓋起來了。 韓青山是獵戶,在村里沒有地,不用農(nóng)耕,所以就幫著來打個下手什么的。 張桂花羅春花和秀蓮她娘,每天都抽空來幫著楊氏給工匠們做飯食。 謝家本也不是小氣的人,如今又掙了錢,在給工匠們的伙食上,自是非常的舍得。 每天都有大魚大rou,白米飯管飽,別的菜也都是大碗大碗的,每天吃的都不帶重樣的。 工匠們都感嘆,蓋了這么多年的房子,還是第一次碰到主家這么大方的,因此,活兒干得也就更起勁,更細致了。 古人建房子,取材于身邊的物品,將土 、木完美融合,使建筑有了自己的靈魂。在沒有鋼筋和混凝土的情況下,用糯米、石灰漿、泥土、木頭等材料通過榫卯等工藝技術(shù)造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