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jié)
陶清風又想去找其他書來了解,但這和儒學正統(tǒng)有四書十三經定框架不同,除了通識教育的讀本之外(陶清風看的還是歷史教科書,但覺得明顯不夠),陶清風不知道什么才是更深、更直觀的“近代社會圖景介紹”。這和他在讀武俠小說時,只要啃完金古梁那幾十本奠定了武俠氣質風貌的領域不一樣。這是個陶清風沒有接觸過的時代,和他目前生活的“現代”既近又遠。自己既不能有切身生活的體驗,又找不到全科圖景權威般的介紹書籍。 畢竟和“武俠小說”這種文學分類不同,一個時代,怎么可能壓縮在幾本書里寫盡呢。尤其是那個時代投射的價值觀中,有那么多華國人從小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天然道德價值觀。而對于陶清風來說,哪怕是“社會主義”四個字,他聽了都要消化半天。更別提其他的什么主義、什么革命、什么黨、什么寇了。 其實陶清風最該看的是《馬哲》,《毛概》,《思修》這類書,但他沒人領,搞不懂那些主義關系,自然想不到找這些書來看了。 在陶清風一個頭變兩個,兩個頭變四個的時候,他出門散心,去采購新年食品,送給嚴澹。陶清風非常高興現代社會還保留著過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從前小時候,是陶清風最喜歡的節(jié)日,那意味著可以吃到一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美味,村里人會分豬rou,老師家也會贈美味的湯圓。運氣好,陶清風甚至能得到幾個銅板的“壓歲錢”。這個習俗至今流傳著,讓陶清風心中欣慰。 過年前的一天,陶清風買了東西提到對面嚴澹家里去,嚴澹正在掃除,桌上都是新裁好的紅紙,見到陶清風便笑說:“來得正好,探花郎給我賜副對聯。筆墨都準備好了。” 陶清風看他裁了五六副紅紙,也笑問:“是每個房間的門都要貼一對嗎?” 嚴澹搖頭說:“我自己大學城那邊還有一所房子。還有父母住的那棟,我大哥、二哥的房子。我多討幾副對聯怎么了?”理直氣壯的樣子。 陶清風又笑了。他走到桌邊,發(fā)現嚴澹準備的是墨水瓶而不是墨條。以前他就發(fā)現了,現代寫書法的墨水瓶更方便,而且不知道用了什么科技工藝,看上去不容易干涸。且墨汁濃郁,色澤黝黑。 陶清風扭頭問嚴澹:“幾字聯?” 對聯常見有五字、七字和九字。當然如果愿意寫更長也行,只是多半門框就貼不下了。 嚴澹笑道:“隨便你。你再寫個一百五十字也行,我就把這棟樓外面墻改了,把你對聯刻外面。也變個名勝古跡?!?/br> 陶清風被夸得不好意思,忙道:“嚴兄說笑了?!闭嫫婀郑涨屣L感覺嚴澹最近說起話來,愈發(fā)笑嘻嘻愛開玩笑,令他想到燕澹生的作風。 陶清風于是把幾份紅紙都折成最尋常的七字聯式,不假思索先寫了張最尋常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辟浰徒o嚴澹父母那邊。 陶清風寫的時候,站姿端正,筆觸有力。一筆筆飽蘸濃墨的黑色,勾畫在紅紙上。嚴澹越過他的肩膀來看,不由道:“寫大眾的嗎?” 陶清風故作嘆息:“普通的聯,入不了尊眼?” 陶清風從前給鄉(xiāng)親寫過很多對聯,知道對聯不能寫得艱澀古拗,要寫鄉(xiāng)親們看得懂的樸素、喜慶的句子。 “哪里。”嚴澹趕緊道,“你若是高興,寫一二三四五六七都行?!?/br> 陶清風剛扭頭就觸到嚴澹近在咫尺的視線,嚴澹越過肩頭來看他寫字,兩人挨得極近。 陶清風沒多想,只失笑道:“一二三四五六七?這如果要對對子,對‘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嗎?” 嚴澹道:“還真有這個思路的對聯趣聞呢。發(fā)生在袁世凱篡謀大總統(tǒng)期間——你知道這個人的吧?” 陶清風點頭:“通識教育讀到過,割據軍閥,自立稱帝,背信棄義,似乎是被定論為‘小人’的那類人?!?/br> 這是個“民國年間”的大事件,陶清風正好在學習近代大事件,能聽到嚴澹多說說,他感到很高興。 嚴澹點頭:“對,當時的人為了諷刺袁世凱。送了一幅‘隱字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你品品這是何意?” 陶清風不由得沉吟道:“所謂的‘隱字聯’是有未書之意的對聯。這上聯七個字順序,往下續(xù)是‘八’,而下聯‘禮義廉’下續(xù)應該是‘恥’。上聯無八,下聯未恥,是所謂的‘忘八無恥’之意?” 嚴澹笑著夸獎:“廣川好聰明。雖然我覺得夸探花郎聰明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陶清風接下來又攤開紙聯寫就,問嚴澹:“這是帶去給你哥哥們的。冒昧問,令長兄的軍種是……” “空軍,”嚴澹道:“你隨便寫就行了。” 陶清風也不多言,揮毫書下兩行墨跡,展聯看去“鯤鵬展翅乾坤大,騏驥凌云日月新?!笔膫€大字,氣貫紙背,仿佛墨龍淋漓,要破空而去。 嚴澹不由贊嘆道:“好氣勢?!?/br> 陶清風又展開了兩張折好痕跡的紅紙,說:“至于你二哥,雖然我跟他只見過兩次,但他自稱‘儒商’讓我印象很深刻?!?/br> 嚴澹一愣:“他還真敢說。實在是見笑了。我猜這是他又被一群奇怪的追求者攔住時候的脫身借口吧?!?/br> 陶清風默默心想:杜玥也被對方歸入了“奇怪的追求者”之列,真不知道嚴放日常都受到了多少重量級追求者青睞目光。多金帥氣鉆石王老五總裁可不是現代小姑娘夢中情郎標配么。他笑了笑,揮筆寫下“寶號芳名四海播,陶朱顧客九州來”,取個生意吉祥的意味。 嚴澹又笑了:“寫得好,他最喜歡生意興隆?!?/br> 陶清風忽然看見桌角有一沓厚厚的書法用紙,眼珠一轉道:“嚴兄,我寫了這么多張,向你討要一副,不為過吧?” 嚴澹見狀摸著下巴道:“我可不敢在棟梁面前班門弄斧?!?/br> 陶清風還是把筆往嚴澹手中一塞,道:“你要是沒練過,那邊就不會有一大摞厚厚的毛邊紙了。大教授,請賜墨吧。” 嚴澹笑著接過筆,轉頭認真地看著陶清風,盯得陶清風都有些不自在,嚴澹才慢慢在紅紙上續(xù)出墨跡。 嚴澹的字體和陶清風很不一樣。陶清風以隸、篆結構入體。嚴澹學的卻是現代普遍的,楷書至行草,寫起來筆畫勾連,如輕云流水。 嚴澹寫的是“佳人才馥映皓月,君子德馨蕩清風?!?/br> 陶清風一看就愣了,嚴澹這對聯寫得……雖然用“佳人”來對“君子”是沒錯,“皓月”來對“清風”也的確沒錯。可首先且不說這不太像一幅春聯——不過沒關系,畢竟陶清風自己給嚴家諸位兄弟的那些對聯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春聯,毋寧說是對各人的一種稱贊與祝福。 可是嚴澹這副對聯,下聯里嵌了“清風”二字,他還以為這副對聯也是嚴澹來“描述自己”的。但為什么上聯要用“佳人”來對呢?陶清風思索著:這是嚴澹在祝愿他……找個佳人早日成雙? 陶清風不由得想,嚴澹知道自己有過不太容易走出來的感情經歷,這是在鼓勵安慰他嗎?陶清風心情很復雜。并不知道嚴澹本意,只是借對聯,暗示陶清風是自己心中的佳人而已。 “喜歡嗎?”嚴澹笑吟吟問他。 陶清風頓道:“多謝?!辈缓谜f什么。 嚴澹寫完后,以期待的目光看著陶清風,道:“好了,我寫完了。你還沒給我寫呢?你要給我寫什么呢?” 陶清風垂著眼簾想了想,又側頭看向嚴澹,陶清風的眼神中有種轉瞬即逝的緬懷,提筆寫下:“閱史萬卷書舊骨,文貴天成覓新知。” 嚴澹眼神上下瀏覽幾遍,眸中一暗,站在陶清風身側,音調低沉問:“新知?那……舊好是誰呢?” 陶清風一愣,勉強笑道:“和新知舊好那種對仗無關,一個詞罷了。” 而且“對聯”里的“新知”對的是“舊骨”,這副對聯是描述嚴澹的,上聯寫的是他的歷史學專業(yè),“舊骨”并不是特指什么人,而是泛指歷史過客罷了。不知嚴澹這解讀在針對什么。 嚴澹眸色暗了暗,他本來站在陶清風身側靠后,貼過來,幾乎貼著陶清風背部了,側頭就可以在他耳邊說話。嚴澹一邊手指在未干墨跡的“新知”二字旁邊點了點,一點點好奇又委屈的音色:“其實我知道。你心中的舊好,是那位,你暗自不希望他‘娶妻生子’的同科榜眼,后來的太子少師,燕澹吧?” 陶清風呼吸一窒,手中的筆“啪嗒”掉落在地上,墨濺地板。 作者有話要說: 嚴和燕還是要禮節(jié)性battle幾回合的,不過很輕微,邊battle邊融合。 第85章 票房喜訊 大年初一, 《歸寧皇后》的首日票房, 達到了一億。 這是個非常驚人, 預料之外,情理之外的數字。之前最樂觀的估計, 也不過只有八千萬。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首先是院線方看在點映好評如潮的口碑上,把《歸寧皇后》排片量一路增加, 從百分之十五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僅次于同期的爆笑喜劇大片《未過門的男媳婦》百分之三十的排片量。 其次是,過去一度“叫好不叫座”“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類型電影”(比如歷史片、文藝片、記錄片等等, 都屬于“類型電影”)票房低的尷尬現象,已經越來越被口碑效應所取代。信息時代, 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社交平臺, 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傳播, 其中固然有水軍或營銷的混淆視聽,但口碑真假, 是很容易分辨的。越來越多的人, 也傾向于在選擇電影時,先提前了解口碑。 《歸寧皇后》點映期那些質量高的一篇篇各角度分析的影評, 雖然有劇透的嫌疑, 但《歸寧皇后》是歷史片, 很多人都不在意劇透。提前了解影片內容,增加了觀看的興致和信心。 所以第一天的票房統(tǒng)計下來,《歸寧皇后》的上座率, 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七十八,比喜劇片高出了十個百分點。影評人在分析這種現象時,說:表明了電影觀眾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春節(jié)是合家出門看電影的日子,全家電影的基本特征從前在業(yè)界眼里,是“激動”“開心”等情緒。但現在表明,應激性的“情緒”或許該概括成涵蓋面更廣的“正面效應”——近些年興起的愛國主義電影題材熱潮也屬此列。這勢必將增強業(yè)內投資“類型電影”的信心。 不過《歸寧皇后》幾位主演年齡偏大,也不是專業(yè)分析數據的人士,對大眾審美的認知還悲觀地停留在過去幾年的光景。于是毫不意外的,聽到票房消息時,微信群里炸了。 《歸寧皇后》的主要演員們有一個小工作群,導演熊子安和編劇孟小丹也在里面。是以前拍攝期間為了溝通方便拉的。氣氛也是談論工作事的口吻。在《歸寧皇后》殺青后,大家也逐漸不在里面說話。畢竟并不是私人性質的小群。娛樂圈并不是容易交朋友的地方。 結果今天里面意外很熱鬧,陶清風聽到微信里面叮叮當當的聲音,劃開一看,只見—— 導演熊子安:@鐘玉皎@鐘玉皎@鐘玉皎誰信誓旦旦地說票房最多兩三億? 導演熊子安:[首日票房一億紀錄圖片] 郗鹿劉琦回:[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撒花] 天勝張風豪:今天帶妞妞和囡囡去看了,小朋友還挺多。 編劇孟小丹:這片子小朋友能看懂嗎?[汗] 天勝張風豪:不要小瞧小朋友。她們都認得歷史人物的,還覺得@陶清風很帥。 威遠沙洲:那我呢?小朋友覺得我?guī)泦幔?/br> 天勝張風豪:她們覺得你比較兇[狗頭] 威遠沙洲:[嚎啕大哭]我明明是個寶寶?。?/br> 香昌鐘玉皎:我的天,這票房,真的假的??? 導演熊子安:終于舍得看手機了?快去看電影大盤分析指數,預測十億。 香昌鐘玉皎:……手機砸臉了。 導演熊子安:你和@陶清風組成一個電白聯盟吧。 香昌鐘玉皎:你的電白阿姨已經幸福死在了瑜伽墊上。 廣積陶清風:收到[呵呵氣泡表情]。 威遠沙洲:我就想知道,電白@陶清風什么時候能學會發(fā)其他的表情? 廣積陶清風:???[可憐氣泡表情]。 郗鹿劉琦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活久見。 編劇孟小丹:美工那邊本來只做到五億票房的海報,現在已經被叫回去加班了。 導演熊子安:[官博破一億海報]都給我轉起來。 郗鹿劉琦回:轉轉轉,不轉不是人。 編劇孟小丹:宣傳走一波啊,大家有干貨的都倒出來。 威遠沙洲:打小報告,讓@陶清風寫小論文吧! 天勝張風豪:這個可以有。 郗鹿劉琦回:附議。 香昌鐘玉皎:附議。 導演熊子安:@陶清風來,自覺點,寫吧。 廣積陶清風:???收,收到???[可憐氣泡表情] 《歸寧皇后》的主創(chuàng)們和陶清風微博都互關著,所以都看過他給《乾俠東君魔女》寫的小論文。而且陶清風還是得了圈內作家認證的“筆頭功夫硬”。這些前同事們個個不嫌熱鬧地攛掇著。陶清風也就只好把之前拍攝時的一些心得記錄摘出來,按他們要求湊了一篇文章。 他微信私敲孟小丹說:想請你整理一下。我這文章里可能有些不太好看懂,我又不知道怎么改比較合適。 孟小丹接過那個文檔看了之后,饒是她知道陶清風是個“大熊貓式的狂熱歷史粉愛好者”的心理準備,還是忍不住發(fā)過來一個驚恐的表情。 陶清風:怎么了? 孟小丹:讓你寫小論文……你就真寫一篇論文過來??? 現代論文格式陶清風是找嚴澹學的。他意外地掌握得很快,腳注引注對于陶清風來說,跟那時候做文章的注疏類型相似。至于現代論文需要的摘要、文獻綜述、理論框架,陶清風一聽就懂,在這個方面,他倒是接受得非???。 所以今天陶清風真的把微信群里同事們攛掇他寫的“小論文”當成了真的論文。他以為“小”的意思就是短一些,所以改到三千字左右。雖然格式和“論文”一模一樣,但因為內容有現代實證規(guī)范的限制,其實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三千字說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