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99度盛寵:總裁追妻不腿軟、動物荷爾蒙萬歲!、病相公和嬌媳婦、我靠中醫(yī)美食在星際直播致富、你肩膀借我、重生之爸爸不好當、我的神秘老公(作者:我不想坑)、被八個未婚夫找上門后、蟲族之秀恩愛日常、jiejie來自神棍局
司靜思丟下一個小冊子,“你自己看罷,早日給朕上交完整的奏章!” 這個小冊子,是司靜思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面的改革創(chuàng)新的指令。她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框架。 趙玦的任務便是舉一反三,真正地去充實這個框架,使它成為高樓大廈,使它金碧輝煌,使它美輪美奐……使它鐫刻著他們君臣二人的名字,佇立千古。 趙玦捧著小冊子欣喜若狂地跑了。 魏長亭:“……”真心搞不懂陛下欣賞這個二愣子哪一點。 不過然人心煩意亂的謝小將軍不在,真是讓人開心的一點事情,趙玦這種二愣子都不能影響到他高興的心情。 朝堂中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平靜,司靜思卻可以天天睡個好覺。當領導的感覺就是爽,有個點子,隨便丟給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也能讓你的破點子開出花來,怪不得那么多人都喜歡當領導。 如果不是為了要當一個明君,她連奏折都不想批了,誰特么想去知道哪個官吏又納了幾房小妾,誰誰誰的兒子又為了個叫啥啥啥的娼妓在青樓里和另一個誰誰誰的兒子打了起來……就這些東西,天天都放在奏章上作為攻殲對方的理由來煩她這個當皇帝的,簡直要煩死人了。 所以司靜思給趙玦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提示有:奏章必須言簡意賅且言之有物。 至于那些東家長西家短,交給有關部門好嗎!她是皇帝啊,不是社管大媽! 就這樣的日子中,司靜思忍不住提筆寫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注1】 “長亭!” 魏長亭:“在!” “送到謝小將軍手上!” “……”魏長亭抿了抿唇,垂下的眼眸讓人看不清楚他在想些什么。 許久沒聽到回答的司靜思,回頭疑惑地問:“嗯?發(fā)什么呆?” “是!”魏長亭面無表情地接過。 多日后,司靜思聽到了系統(tǒng)的提示音: 【叮!反派謝凌云的好感度: 2,目前好感度為:99?!?/br> …………………………………………………… 與此同時,謝小將軍無數(shù)次的撫過那白紙黑字,癡癡地笑了一次又一次,問:“你說她是在暗示,讓我回去么?” 他家副將:“……”你問老子?沒頭沒尾地你在說啥? “唉……我確實是想回去,歸心似箭哪!”謝凌云終究是苦澀笑了一笑,將那薄薄一張紙小心翼翼地疊好,打開自己的香囊,把這紙條塞了進去。 “將軍……卑職覺得,我們還是需要商量一下今晚突襲的細節(jié),您看……?” “陳乾,今晚全交給你了,我信任你,不必再問我。” 陳乾:“……”如果不是你那幅深陷情愛不得自拔的模樣,我特么還真信了你的邪! ………………………………………………………… 短短半個月,趙玦整個人都浮腫了一些,和司靜思想象中那種疲勞、病態(tài)、無力、黑眼圈的工作狂魔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司靜思震驚地看著浮腫了不止一個度的趙玦走了過來,上交他嘔心瀝血而成的改革終極策劃書。 司靜思還是盯著他的臉看。 趙玦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臉,羞澀道:“臣還有個不情之請……” “說吧!” “臣府邸上有一女子,名喚繡娘……如若可以,還請陛下為我們賜婚成全!” 司靜思:“……”啊哈?男主角居然在她不知道的時候已經和女主角碰頭了?。克阅闶墙o繡娘喂胖了是嗎? …… 在司靜思要下達改革指令的那一天,她收到了鋪天蓋地的折子,全是同一個主題:彈劾車騎將軍謝凌云謀殺國之棟梁陳老將軍及其嫡子。 第151章 將軍在下,朕在上(17) 將軍在下, 朕在上(17) “嘶——”司靜思驚呆了, 這么重要的事情,謝猴子都不來個信兒跟她商量一下? 陳老將軍好歹也是他父親謝彥宇的老部下了, 俗話說得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老人了, 怎就這樣直接殺了?還買一送一的把人家的嫡子給一塊兒宰了。 “唉!”頭大! 司靜思把那一堆的奏章扔到了一邊, “長亭啊, 你說這要朕咋辦?” “法辦!”魏長亭一臉的剛正不阿, 鐵面無私, 聲音鏗鏘有力, “誰犯法,法辦誰!雖然謝小將軍乃謝將軍之愛子, 對大燕國多有戰(zhàn)功, 又與陛下青梅竹馬……但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所以長亭還請陛下不要偏心!” 司靜思倒是沒生氣,好笑地瞅了他一眼,笑道:“長亭啊,你這就不公正了吧?” “……”魏長亭不語。 “你也別想太多, 朕自有主張?!?/br> …………………………………………………… 趙丞相請求告老還鄉(xiāng)的奏章在一堆彈劾謝小將軍的奏章中顯得獨樹一幟。 司靜思作為一個深得民心的好領導, 大手一揮, 準了! 這就跟在油鍋里倒水一樣,整個朝廷都沸騰得厲害。 無數(shù)的世家當權人都當機立斷地給趙府遞帖子,請求見趙丞相一面, 但是深知帝心的趙無垢卻一個人都不肯見,任自家大門口車水龍門,他卻獨自一人面壁思過……他老了,跟不上陛下的步伐了,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br> 趙無垢自認為雖然不曾有過如今的趙玦那般前瞻的眼光,但是至少忠君愛國,不曾做過虧心事情,他原本已經等著自己成為第二個平陽伯府,被當成無用的良弓,置之高閣。 戰(zhàn)爭結束后,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乃是常事。 趙無垢不怨,也不恨,只是悲哀。 …… “老趙啊……”新帝那喟嘆式的開場白,讓趙無垢身心都顫抖了起來。 “不知不覺,你都輔佐了三個皇帝了……” 趙無垢跪地,“臣,有幸輔佐三位圣明之君?!?/br> “可是你老了?!毙碌鄄辉{,也不曾嘲諷,不過是這樣平平淡淡地一句話,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卻讓趙無垢感覺悲傷。 趙無垢叩頭,久久都不起身,“臣……死得其所,只盼陛下可以放過趙府婦孺……” “哈——?”震驚的司靜思。 “你以為朕要你死?” 淚流滿面,眼中哀慟的趙無垢,“……?”不然呢? “朕是那種人嗎!” 司靜思無語地抹了把汗,“老趙啊,朕只是要你識趣一些,要知道長江后浪推前浪,沉舟側畔千帆過,你呢,名聲、功績都有了,你也到了該含飴弄孫的時候,就退位讓賢吧,回家鄉(xiāng)去享受天倫之樂,也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嘛,別這樣霸占著丞相這位子到死好不好?!?/br> 趙無垢:“……”新帝恐怕是這千古君王里面奇葩獨立的一朵。 于是“死里逃生”的趙無垢很是利索地辭官了。 ………………………………………………………… 因為趙丞相的辭官而在朝堂上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當世家當權人終于知道無法挽回趙丞相的時候,他們都希望自己可以以身替之,不要讓其他“無德無才”之人成為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只是司靜思作為皇上,卻選擇了在這一片翻滾得可怕的池塘中再投下一顆□□——新丞相的人選,她心中早有注意了,那就是趙玦! 這可好,一石激起千層浪。趙無垢當丞相就算了,這趙玦是誰?又不是南郡趙氏之后,與趙無垢根本就不是一個祖宗,沒世家沒名氣的人,無德無才之人,憑什么! 無數(shù)的人想要將趙玦拉下馬,趙玦卻早有準備,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我就是完美無缺,我就是沒把柄給你們抓啊,你們怎么著! ………………………………………………………… 直到幾日后,司靜思才收到了謝凌云的信,其中詳細地說明了陳老將軍父子通敵叛國的罪狀以及證據(jù),人證物證俱齊了。 司靜思忍不住笑了,從若雨的角度看來,那怎么都是獰笑。 瑟瑟發(fā)抖的若雨默默地往后退了幾步。 她還以為,自從平陽伯府“通敵叛國”之事過后,朝中朝中大員都該人人自危,點醒自己,如今看來,是她太天真,是她太仁慈了! 有些玩意兒就是自甘下賤,你的寬容被當成了懦弱,你的饒恕被當成了無能,既然你們喜歡,那就給你們……你們自己想要的! …… 趙玦一張《上陛下書》正式拉開了變法的帷幕。 司靜思這一會可不理會那些人兒心中如何驚駭不已,又打著什么樣的小算盤想要推翻這一場變法。 “前些日子,你們都在彈劾謝小將軍之事,如今怎地各個都緘默不語了呢?”司靜思不理會殿下文武百官那焦躁又充滿惡意的氣息,不咸不淡地問了這么個問題。 “這……” “這……” 無人敢回答,新上任的丞相便回答道:“怕是大家都知道了陳狗賊該殺了吧!” 司靜思溫和一笑,眼眸冰冷,一絲笑意都沒有,她溫吞道:“朕當真是有一批的肱股之臣哪,瞧瞧你們,多么威風,謝小將軍殺人了,你們比朕先知道,所以你們搶著彈劾了;陳狗賊通敵叛國,該殺,你們還是比朕先知道,所以你們就只當做沒這一回事兒了……” “陛下恕罪!” “陛下恕罪??!” 司靜思不管那烏拉拉地跪倒的一大片,也不管他們老淚縱橫地哀嚎,自顧自地說下去,“如若不是你們天生千里眼,順風耳,便是驛使先叛賣情報于你們,但是驛使心中自有忠君愛國的底線,想來不會做這樣的蠢事,倒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你們勾結西北軍的jian細,如若還不是如此,便是你們在西北軍營中安插jian細?。 ?/br> 新帝的聲音開始時平靜無波無瀾,卻愈加嚴厲和尖銳了起來,這番作態(tài)更是讓某些心中有鬼的人汗雨如下。 新上任的趙丞相可不是原先的老趙丞相,喜歡和稀泥,他向來是要站在陛下這一邊的。 于是大家便聽見趙玦大聲道:“身在京城中,卻敢給遠在大西北的軍營安插jian細,究竟是何等居心,無非是想要通敵叛國罷了!陛下,微臣,懇求陛下將此事交由微臣去查,微臣必定——嚴懲不貸!” “好!此事便由你去辦!” 嚴懲不貸、好個嚴懲不貸。 有人暗暗收斂了眼中的殺意,那就拭目以待吧趙丞相,看看究竟是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 于是朝中便掀起了一場看不見的戰(zhàn)爭,那就是革新派和守舊派的戰(zhàn)爭,守舊派多是世家子弟,他們入朝為官也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世家牟利,你說有幾個人是為了天下生民謀福利的?想太多了!而革新派卻多是先帝留下來的智囊團,先帝的智囊團里面不存在老頑固,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到革新的必要性,就算理解不了也不會給新帝拖后腿,里面除了先帝的心腹智囊團,剩下的便是新帝招賢納士來的新興力量,都是些青年男子,最小的不到弱冠之年,最大的不過而立之年。 這場戰(zhàn)爭的一開始,世家覺得自己未必會輸。他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