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我要當學霸、被迫轉(zhuǎn)職的劍修、超英世界里的睡美人[綜英美]、吃貨小當家、其實,我也喜歡你、王爺夫君缺心眼、梅夫人寵夫日常、我還沒摁住她、喜劫良緣,紈绔俏醫(yī)妃、回到七零年代
而在她下首坐著兩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左手處那位林元錦認得,正是景明公主楊茉,因她來參加過自己的喜宴,她才故此有印象。 而太后右手處那位五官秀美,妝容精致的宮裝女子,林元錦就十分陌生了,不禁讓她稍稍有些迷惑。 身穿宮裙,還能坐在慈安宮中,看年紀又不像是皇后,難道是哪位嬪妃嗎? 林元錦暗自在心中揣測著。 好在林太后出聲替她解了困惑,在她行過禮之后慈和地開口道:“這兩個丫頭你應當不識得?!闭f著就把二人各自介紹了一番。 直到這時,林元錦這才知道,那位宮裝女子,便是太子楊祀的太子妃,也是謝珝的舅家表妹——喬姝。 她朝二人行過禮后,便在林太后賜的座位上落了座,面上還是掛著得體的笑,心中卻在暗暗思索,日后不需要進宮的時候,還是少進宮得好,她還是不習慣,也不喜歡這種見了誰都要屈膝的場合,半點不舒心。 除開身不由己進宮的,她也不知道其他那些一心想往這座黃金籠中鉆的女子們,究竟是為了什么? 但這個想法也就稍瞬即逝。 楊茉不必說,從小便跟謝珝他們幾個認識,又正好對謝珝沒意思,反倒對蕭翌情根深種,自然對林元錦這個謝珝的新婚妻子態(tài)度很好,這會兒同她說說笑笑,氣氛很是融洽。 比如此時,她就對林元錦笑道:“元錦你可知道,當年珝哥兒他們幾個在宮中給太子哥哥伴讀的時候,誰的成績最好?” “是太子殿下?”林元錦講了個冷笑話。 聽出她話中玩笑之意,楊茉不由嗔了她一眼,便接著道:“成績最好的啊,就是蕭翌了,只不過到了現(xiàn)在,我才反應過來,當時珝哥兒一定是在藏拙,故意讓著蕭翌的?!?/br> 林元錦聽到這兒也笑了笑,心中卻以為然。 說著說著,楊茉的語氣中便染了些許低落之意,或許是因談及往事,又思及現(xiàn)實,兩相對比下來,情緒便容易有所變化。 林太后也含笑看著她們閑聊,稍后才態(tài)度溫和地問她,出嫁后在謝府之中過得怎么樣?同謝府中人相處得如何?可有人為難她等等,還道若是日后受欺負了,便直接來找她,姑祖母替她撐腰。 好似一個真心替侄孫女打算的貼心親人。 只是林元錦一貫相信,這世上沒有突如其來的怨懟,更沒有突如其來的關愛,她此前同謝珝成婚的時候,也不見林太后替她添妝,此時再來說這些話,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但林太后總歸是浸在深宮之中數(shù)多年的女人,倒也沒這么容易被她看出來想法,不過林元錦也不著急,總歸若是這位別有所圖,遲早會顯露出來。 在一片和諧的問話會談的氣氛中,太子妃喬姝偶爾也說上幾句,卻不如何熱絡,林元錦一開始只以為是她性格使然,不是那種情緒外放的人。 直到她不經(jīng)意間,注意到了喬姝眼中那抹藏得極深的情緒。 ——那是一種叫做“比較”的心思。 …… 同為女子,林元錦對這種心思并不陌生,可出現(xiàn)在太子妃這里,她卻有些不能理解,倘若把“比較”換成“打量”,她還更能理解一些,畢竟在眼下這個場合之中,只有喬姝是謝珝的正經(jīng)親人,打量考究她這個表嫂,倒也合情合理。 可比較? 她在同什么比較? ☆、搶修壩 八十一、搶修壩 看來她今日進這一趟宮,也不是沒有收獲, 看來還有些自己完全不知的事兒呢。 林元錦狀似無意地抬手撫了撫袖口上并不存在的褶皺, 在心里想著。 要不要等謝珝從江南回來以后問問他呢? …… 慈安宮內(nèi)的談話進行了好一會兒, 林元錦估摸了一下時辰, 便主動提出告辭,林太后聞言,臉上便露出遺憾之色,拉過她的手,嘆了一口氣后才道:“原本還想留你用了午膳再走,也好多陪陪我這個多年沒見過親人的老婆子……” 這話說得倒有幾分可憐,然而林元錦對這話里到底有幾分真意, 卻并不愿意去品, 林太后身為當今天子的母親, 后宮地位最高的女人,怎么會可憐呢? 要說林太后思念親人,她就更不信了。 她自己在閨中時也曾聽祖母講過古,說是當年先帝選秀的時候, 林氏并不愿意牽扯其中, 故而也不允族中女兒去參選,家主,也就是她的祖父發(fā)了話,分支中那些蠢蠢欲動人們再怎么動心,也只能歇了心思,可到了最后, 竟然是家主自己的親meimei瞞著旁人進了宮。 這就相當于,林太后當著家族中那么多人的面,打了自己哥哥的臉。 為了不使族人們誤會更甚,她祖父索性召集族人們,在祠堂前鄭重其事地宣布不再認林太后這個meimei,哪怕她將來成了皇后,哪怕她有了再好的前程,都與范陽林氏無關,當然,林氏族中也不會給她任何明里暗里的支持。 這才是為何這么多年來,范陽林氏都極少有人進京來的原因。 如若不然,雖然范陽同盛京距離遙遠,卻也不至于來往如此鮮少。 至于林太后,想來也明白前因后果,她原本就是個極為聰慧的女子,不然也不可能瞞著家人進了宮,還站到了如今的位置上,故而也從來沒有跟林家再聯(lián)系過。 林元錦反倒是這第一例了。 所以這樣說來,林太后此時口中親人,未免就有些可笑,她在宮中這么多年,怕是只有皇帝和那幾位皇子,才算是她真正的親人吧,林氏,又算得了什么呢? 看著林太后握著自己的手,和面上幾近亂真的懷念之色,林元錦忽而就心里有些膩味。 于是她勾起唇角,臉上也漾出了笑,隨即開口道:“若是您不嫌棄元錦笨拙,日后也可多喚我進宮來陪陪您,不過就怕您已經(jīng)有了公主和太子妃娘娘這樣的妙人兒,便看不上元錦了?!?/br> 若是想知道林太后到底在計劃著什么,那可不得多進宮接觸嗎? 她話音落下,林太后就伸出指頭虛點了點她的額頭,興味盎然地說道:“你這丫頭,還來打趣你姑祖母,明明就這般靈巧了,還自謙,要我說啊,謝家那小子能娶到你,還真是有福了?!?/br> 聽她說到謝珝,林元錦眸中的笑意才真切了幾分,但這個話題在外人面前,她也不好辯駁,遂只抿了唇笑,故作害羞地低下頭去。 林太后見了便笑起來。 …… 盛京這里的事情,謝珝在江南那頭是半點不知曉。 此刻的他,正與崔知著兩個人,各自帶了幾個侍從,策馬往明溪縣的方向疾馳著。 昨夜那場暴雨一直下到次日的正午時分才堪堪停下來,觀其雨勢更是來勢洶洶,清晨之時,白慎行在廊下觀雨,便心中有所憂慮,生怕這場暴雨又將那個已經(jīng)千瘡百孔的地方?jīng)_垮一段,便索性令謝珝與崔知著在雨停之后,就立馬奔赴明溪縣。 先行一步,替他查查那兒的父母官如何,是不是有瀆職之嫌。 從心而論,謝珝對于同誰一起共事,并沒有什么太大意見,只不過要是把崔知著換成秦微明,他就更樂意了,他不否認崔知著的能力,但畢竟單從心情上來看,換個合作對象可能要更愉快點兒。 轉(zhuǎn)過頭看看崔知著的臉色,便知這人心里也不甚樂意,但這份不樂意中,與謝珝共事的只占了一小部分,更大一部分則是源自于這份差事。 俗話說的好,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對手。 謝珝一直都很清楚,崔知著并不是喜歡外出公干的這種人,要是讓他自己來選,或許更愿意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翰林院熬夠三年資歷,然后順理成章地入六部,再一步一步的往上走。然而可能崔閣老都覺得這次的事是一個鍍金的好機會,不愿意放過,所以硬是把他塞進來了。 故而崔知著才是如今這副臉色。 但謝珝同樣也知道,崔知著此人,心智極堅,就算是他不喜歡做的事,真的到了眼前,還是會盡力去做到最好,仿佛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所以他并不擔心崔知著會拖他的后腿。 他們一行人在泥濘的道路上疾馳了足足半日,從正午時分出發(fā),等到到了明溪縣的時候,天色都有些昏暗了,謝珝常年習武,都感覺身上有些疲憊了,更不用說崔知著這個弱書生了。 江南一向富饒,物產(chǎn)豐富,明溪縣所處位置也并不偏僻,也算是個富足的魚米之鄉(xiāng),因而城門也修建得整整齊齊,疏朗開闊,城門口的青石板路已經(jīng)被磨得平平整整,足以看出它經(jīng)歷過多少人的腳部踩踏,才變成如今的模樣,也就不難想象往日的熱鬧。 可是如今這份熱鬧已經(jīng)被連續(xù)被渭河水沖毀的堤壩給沖散了。 城門處只孤零零地立著兩個身穿著破舊皮甲的兵卒,面色看著有些憔悴,但謝珝仔細一看,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腰桿兒挺得筆直,就如同他們手中握著的□□一般,在這蕭條的大環(huán)境下,反而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這城門處的兩個兵卒一看到謝珝等人策馬從遠處過來,原本就沒有放松下來的精神變得更加緊繃,年紀更大一些的那個更是倏然握緊了長|槍,朝他們投出一道銳利的視線,緊緊盯著他們不放,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一股戒備的態(tài)度。 說來這也是謝珝這幾人的鍋,原本在這種水災之中,大家都倉皇避難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一行騎著馬的男子們,還整齊有序的,怎么看都覺得怪異,不正常,要不是因為謝珝和崔知著二人的臉長得好,不像是壞人,他們怕是會被當成來趁火打劫的賊匪之類。 那樣的話,迎接他們的就不是兵卒戒備的態(tài)度,而是長|槍的槍|頭了。 被他們這樣瞪著,謝珝也沒什么介意的,這都是正常反應,可以理解,于是他神色自若地跳下了馬,然后順手將馬鞭扔給身后的侍從,便大步往城門口走去。 他就像看不出來這兩人戒備的神色一般,直接取下腰牌擺在二人眼前,肅然出言道:“我們一行人自盛京而來,奉皇上旨意來調(diào)查江南官員瀆職一事,上官令我們幾人先行過來調(diào)查情況,你們的縣令顧聰顧大人何在?” 因為跳馬跳的慢了,所以沒能在一開始跟上謝珝腳步的崔知著剛一過來,就聽到了他這么一番話,腳底下差點兒打了個滑,他原本以為謝珝會用暗中走訪之類的辦法調(diào)查,卻沒成想他居然上來就打了一記直球,直搗黃龍。 不但崔知著被謝珝這招給打懵了,那兩個兵卒也沒好到哪兒去。 他們不會看謝珝手中的腰牌是真是假,于是也無從辨別他的話是真是假,但縣令大人的去處卻不是什么說不得的事兒,更何況這個年輕公子上來就說要查什么江南官員瀆職之事,這么大的罪名,他們縣令大人可不能背。 那個稍微年輕一點兒的兵卒臉都漲紅了,急沖沖地就開口喊道:“我們縣令大人在下午那會兒就帶著縣衙的人和招來的民工們?nèi)ズ舆吷蠐屝薜虊瘟?!你們別想污蔑我們大人!” 年紀大點兒的那個倒是沉穩(wěn)許多,見謝珝面上沒有半分慌亂,他身后的人也都是氣勢凌然,不像什么騙子,便抬手按住了身邊的年輕人,阻住了他接下來的話,然后頓了頓,對謝珝道:“敢問這位大人尊姓大名,我們縣令大人雖去了堤壩上,但縣丞還在,我可以帶諸位過去見他?!?/br> 聽了這話,謝珝眼神微動,隨即便開口道: “本人姓秦,名微明,既然這樣,那就多謝老丈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謝珝:我,騙子,打臉 ☆、暮中霞 八十二、暮中霞 謝珝話音落下,那位兵卒并沒有覺得什么不對的地方, 便沖他拱了拱手, 隨即道:“那秦大人, 咱們這便走吧?!?/br> 說著, 就將手中的長|槍交給正在旁邊眼巴巴看著的年輕兵卒,又低聲交代了他幾句話。 趁這兩人說話的空檔,崔知著終于往前走了幾步,雙手環(huán)著臂,用一種前所未有的眼神打量著謝珝,里頭就一個意思:沒想到你居然是這種人。 謝珝被他這么瞧著,臉不紅心不跳, 沒有半分窘迫的意思, 甚至還回之一個略帶疑惑的眼神。 比起若無其事來, 崔知著又怎么可能比得過他? 半晌后,只能默默地敗下陣來,收回了視線。 這兩人的眼神交流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沒過一會兒, 那老兵也跟年輕的那個說完話了, 又過來招呼了一下謝珝,隨即便走在前頭帶路,領著眾人往縣衙的方向走去。 …… 明溪縣的縣丞是個年近半百的老人,頭發(fā)花白,面上有著顯而易見的皺紋,應當也是個有些見識的老人, 故而他在聽到謝珝等人的來意之后,又結(jié)果方才那塊腰牌,湊在燭火底下仔仔細細地看過一番,這才開口道: “諸位大人的來意,老夫已經(jīng)知道了,只不過昨夜落了一場暴雨,我們顧大人擔心得很,故而此時正帶著縣衙中的衙役們?nèi)ズ由蠐屝薜虊瘟耍瑏聿患坝魑?,還望大人們?nèi)f萬不要介意?!?/br> 看得出來,這番長長的話對于這位老人來說十分費力,只見他將將說完,就重重地咳了起來。 那城門口的老兵卒見狀便趕忙從桌上倒了杯水,遞給縣丞。 崔知著原本等著謝珝回這人的話,卻半晌還聽不見動靜,他轉(zhuǎn)頭望過去,卻見謝珝正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想得出神,自然也就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眼神。 有些無奈,但無法,崔知著只好收回視線,斂了斂眉,隨即對縣丞開口道:“是我們來得突然,你們沒有準備也是應當?shù)模螞r災情遠比我們重要,這倒也怪不得顧大人?!?/br> “多謝大人!”聽了崔知著這話后,那縣丞連咳嗽也顧不上了,老邁的臉上頓時涌現(xiàn)出一股感激之情,朝崔知著他們這邊作了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