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jié)
這一天,鐘修文也并沒有閑著,易小勇的狀況可以說已經(jīng)到了非常危急的關頭,他不能有絲毫的吊以輕心,一整天都跟這孩子呆在一起,連他們來義烏的事情都顧不上了。 看到楊梅和向前回來的狼狽樣,心里十分擔心。可再看他們兩個雖然比較疲憊,但心情非常不錯,也就放下心來。而楊梅和向前,也根本就沒有搭理鐘修文的力氣。 回到易家之后,就著不太明亮的燈光,他們有好多的問題要探討。經(jīng)過一天的觀察和對比,入選他們的代理商的攤位人選已經(jīng)被選出來了,三個攤位無一不是客流量大,老板態(tài)度和氣的優(yōu)質攤位。 接下來,就要想想怎樣才能讓別人接受他們的產(chǎn)品,心甘情愿做他們的代理商。 雖然楊梅對他們的蚊帳銷售有十足的把握,但目前湖清門市場上的貨又有哪樣是不暢銷的?商人逐利,賣什么不是賣,人家現(xiàn)在賣一個掏耳勺都是對半的利,而且東西還小而輕便不占位置。 而反觀蚊帳就不一樣了,首先,它是大件物品,需要展示的位置多,且價格昂貴,楊梅留給那些批發(fā)商的利潤不可能有對半。這樣一看,若沒有長遠目光的人,還真不一定愿意為楊梅他們做銷售代理。 楊梅和向前第一天做的所有努力,不過就是進行了一輪有目的的篩選,既省了一家家的碰壁,也為自家的蚊帳尋一個好去處。 可即使是做了足夠的準備工作,楊梅和向前與義烏市場的第一次接觸,還是碰了壁。 他們最先來的是最看好的32號攤位。 目前的湖清門市場還不是很規(guī)范,大家所擺賣的貨物差別都不大,但凡能拿得出的東西,全都見縫插針似的擺放在那里,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攤位商品類同,沒什么特色,而楊梅之所以看好32號攤位,除了它的位置處于相臨兩條過道的交叉處,攤位有兩邊臨過道外,還因為它擺賣的大部分是床單、枕頭套、枕巾這些東西。 如此齊全的床上用品系列在這個市場上,算是比較有特色的了,而楊梅他們帶來的蚊帳正好錦上添花! 攤主是一個二、三十來歲的年輕人,有著短小精悍的精明外表,遠遠的看到有人臨近他的攤位,就立馬笑容可掬的迎了出來,“老板看看今天需要帶些什么!”那言語熟絡得好像見了常客,其實楊梅和向前根本就是第一次光顧這里。 待向前上前說明來意,那人的臉色便顯出不耐煩。只是當向前把蚊帳樣品拿了出來,那人才眼前一亮,炯炯有神。 “這東西怕是不好賣!”那人一邊細細的打量蚊帳,一面嘴里嘀咕?!澳銈冮_個價,多少錢出手?”語氣有些漫不經(jīng)心,但實際上他的一雙眼晴仿佛黏在了蚊帳上面一樣。 從他的模樣,楊梅就能斷定他打的什么主意。 不過她一點都不在乎,只要這人是個識貨的就好!仿制?做蚊帳的工藝本來就不難,這沒什么好藏著掖著的,問題是別人學會做了也沒什么用啊,原材料到現(xiàn)在為止還是供不應求呢! “我們不是只有一批出手,我們需要尋找的是長期的合作伙伴!”正因為如此,楊梅才有底氣讓向前對別人提要求。 “那不成,我們做生意的,當然是什么好賣賣什么,萬一你們的蚊帳哪天賣不動了呢?我不可能不賺錢還把它擺在這里,那不是浪費地方嗎?”這個人很精明,一下就明白了向前的意圖。 他的眼珠一轉,只答應這次進貨試賣,直接就拒絕了長期合作的要求。當然他并不是真的不看好蚊帳的銷路,估計他是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盤。蚊帳的工藝他剛才已經(jīng)看清楚了,只要弄來原材料,大不了自己加工嘛,又何必讓別人從中再賺上一筆? 在這個人抖開蚊帳觀看的時候,這個攤位周圍就圍來了不少的觀眾。這些圍觀的人里,有進貨的客人也有其它攤位上的攤主,這雪白的蚊帳一打開,還是很醒目的。 當即就有不少的人打聽價格,也有其它的攤主給32號的攤主聲援,說向前的長期合作的要求過份了。 向前從來沒有料到做生意還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便有些拿不定主意,當即扭頭看見楊梅。 雖然這些人對于長期合作都持的是反對意見,但明顯他們對進貨還是很有意向的啊,看來他們的蚊帳很有市場,他看向楊梅的意思是無聲的詢問是不是應該答應下來。 可楊梅卻是不動聲色的沖他搖了搖頭。 楊梅年紀小,在商談中往往都不占任何優(yōu)勢,所以直接跟人對話的都是向前。 向前一看楊梅搖頭,就知道這第一家,已經(jīng)被她淘汰了,當即也不再戀戰(zhàn),直接抽身離開。 這時候人太多,時間又緊迫,向前也無法跟楊梅交流,他雖然對楊梅的做法不是很明白,但還是很好的執(zhí)行當初兩人商量的計劃,直接向第二家走去。 雪白的尼龍蚊帳于對這個市場來說,完全是新興的物品,一時之間還是很吸引人的,隨著他們的走動,身后竟然跟了不少的人。等他們來到第二家的時候,這些人又圍著起哄,結果情況與第一家差不多,進展不容樂觀。 楊梅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浙商比較團結,做事愛抱團的習慣她是知道的,只是照現(xiàn)在這個情形,對他們很不利?。?/br> 他們頭天晚上總共也就挑了三家出來,現(xiàn)在否定了兩家,看來不得不改變一下策略了。楊梅示意向前出去,暫且先離開市場再說,如果任由那些圍觀的人起哄,就算第三家有心答應,怕是也談不成。 大家都有生意要忙,楊梅和向前一離開,那些人自然就都散了。楊梅想做的,就是降低了關注度,再進入市場直接找第三家的人商談。 楊梅此行的目的,是為自家的蚊帳找一條長期有序發(fā)展的路子,可不只是做一錘子的買賣。不然每次都舟車勞頓的來回跑,賺那么點錢也沒什么意思啊。 她目前需要的是義烏市場上一個銷售的點,以這個點為中心,編織一道覆蓋全國的網(wǎng)來。那張網(wǎng)能不能織成,首先需要這個點足夠堅實。 正文 第325章首戰(zhàn)未捷 這個堅實的點,尋找起來并不容易。 楊梅和向前找到第三家攤位上的時候,起哄的人倒是沒了,而且人家能看到長遠的商機也接受長期合作的條件,只是在價格的定位上,卻為了塊八角的利潤計較上了。 說實話,楊梅的定價還算是比較合理的,自己這一路需要運輸成本不說,代銷的利潤占到百分之三十,已經(jīng)非常豐厚了。楊梅知道這個數(shù)據(jù)只可能出現(xiàn)在現(xiàn)今物資貧乏時期,越往后,競爭越激烈,利潤也會越分越薄??墒堑谌业臄傊鲄s緊盯著最后的那點小數(shù)不放,這讓她很惱火。 做為一個合格的商人,就應該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這才一開始,就為了這點小事計較不放,從品性上來看,絕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合作對象!生意做大了計算的都是大數(shù)據(jù),參考的都是百分比,誰會去計較一個小數(shù)點后面的單價?那樣斤斤計較還不得累死? 再說了楊梅并不覺得一個喜歡斤斤計較的人會成長為成功的商人。這也正是她還需要躊躇的原因。 至此,首戰(zhàn)未捷! 其實,在湖清門市場里,魚龍混雜,并不缺少目光遠大、能慧眼識珠的人。楊梅不知道,在她跟向前離開之后,就已經(jīng)被有心人給記掛上了。 那人是32號攤位對門的攤主,四十多歲的倆中年夫婦。其實他家跟32號的格局是一樣的,只不過他經(jīng)營的品種比較雜亂,沒有主次。當那頂雪白的蚊帳被打開,他的心頭就跟著興奮起來。 ‘你讓兒子跟著他們干什么?別人都不要咱們也別摻合!’攤主的妻子對丈夫的做法有些不滿。這會兒生意正忙,把自家的孩子支走了她配貨忙不過來。 “別人都要了還有咱們什么事兒?”攤主聲音不高不低的為妻子開解了一句。他相信這會兒市場上對那新式蚊帳虎視眈眈的人不少,只不過大家都還在觀望,希望那外鄉(xiāng)人頂不住壓力好獲得更大的利潤罷了。 做買賣,自然是什么暢銷賣什么,這種蚊帳一面世就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可惜這東西原材料購買不容易。為此他還專門去過蚊帳的起源地上海,那里的紡織廠里倒是有布賣,不過供貨門檻太高,未能如愿,現(xiàn)在人家都拿著成品找上門來了,自然不打算放過。 “現(xiàn)在的買賣不也挺好?”攤主的妻子實在不明白丈夫的想法,大家都這樣過,賣差不多的東西,為什么他就老是想東想西呢。 那攤主沒再出聲,但他自有考量。 市場上的生意看似一天比一天紅火,但做生意的人也一天比一天的多,剛開市那會兒,半數(shù)的攤位沒人要,可才過了多久,現(xiàn)在呢?哪里還有空余的地方?按這樣的速度,政府擴建大市場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到時候大家如果還賣一樣的東西,早晚會產(chǎn)生競爭,那位置好的,入行早的還不用愁,生意差的怎么辦?怕就只能降低價格來拉攏人氣了,到時候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利潤銳減。如果不想讓自家陷入那樣的境地,只有標新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