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yǎng)、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nóng)門小寡婦、權(quán)相養(yǎng)妻日常
屋子不能太熱,太熱會干、發(fā)臭,也不能太冷,會結(jié)冰停止發(fā)酵。 發(fā)酵兩個月以后等有發(fā)酵的刺鼻味道就可以拿出來清洗,切片晾曬,曬干以后二月十八就可以掰碎加水、鹽下醬缸,開始曬醬。 …… 晚上社員們把大醬磚摔好包在簍子里,一個個依然精神得很,“隊長,明天十九去趕集???” “今年布票還沒發(fā)呢,隊長,啥時候發(fā)?。俊?/br> 周誠志道:“我只管給你們放假,不管這個,問書記?!?/br> 就有人去問張根發(fā)。 張根發(fā)道:“怎么也得二十五六,急什么,二十九趕年集也不晚,好像你們有幾十丈布要買似的?!?/br> 以為個個都是勞模呢,哼! 雖然沒發(fā)布票,可集還是要趕的,眼瞅著就要二十三過小年,家家戶戶都要置辦辭灶的供品呢,再說都還沒有請灶王像呢。 辭灶的時候要有燒紙、酒、糧食、糖瓜、雞蛋、rou等,這樣才能把灶王爺招待好,請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就算現(xiàn)在吃食堂各家不做飯,但是祭灶辭灶還是要的。這是一個祖輩留下來的習俗,從這開始就正式拉開過年的序幕,要祈求一家平安,來年五谷豐登…… 所以,小年是一定要過的,還得過好。 尤其二隊一隊分了錢的,覺得往年緊吧祭灶的時候沒供rou或者沒酒,今年有錢怎么也得彌補一下從前的遺憾吧。 當然要好好過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要去趕集的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衣服穿上,到生產(chǎn)隊集合坐馬車一起去趕集。 莫茹和周明愈也抱著閨女去見光景,周誠廉、周培基都被各自娘強留在家里,莫茹猜是要相親。 雖然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可簇新的棉花睡袋包著,還在空間里養(yǎng)得壯壯的,周七七并不怕冷。 她不滿足被躺著抱,一定要豎起來,而且一定要朝前看不肯朝后。 周明愈被她啊啊呀呀地指揮著換了好幾個姿勢才合她心思。 莫茹以為年底的大集會很熱鬧呢,結(jié)果去了集市上一看雖然人很多,但是貨物種類非常少。 也沒見到有賣好玩意兒的,畢竟物資不豐富而且糖油之類的還管制,米面也不允許隨意交易,集上只剩下賣點白菜蘿卜、菜干、咸菜、糖瓜以及其他草編貨、烏貨之類的。 烏貨攤子倒是很熱鬧。 因為很多人家鍋都被收上去煉鋼鐵,家里沒有鍋,連口熱水都不方便燒,很多人趁著年底分錢放假有時間,就趕緊買兩樣能用的回去。 鐵鍋是買不到的,集上沒人賣,供銷社數(shù)量少、要購貨券,價格還漲了好幾毛,農(nóng)民更買不起,就只能買這些不結(jié)實的砂鍋瓦鍋,三四毛錢就買一件,也能偷偷地頂陣子。 莫茹和周明愈帶著閨女逛了一圈,買了一些糖瓜、小零嘴兒。 糖瓜其實就是大麥或者小麥做的,把麥子浸泡然后讓它們發(fā)芽,在上碾子碾碎,然后放在缸里發(fā)酵,幾天后就上鍋蒸煮。一邊煮一邊攪拌,直到形成黃糖,再一個勁地抻拉,讓其和空氣充分接觸,等快干的時候切成各種形狀。 糖瓜,小孩子們的最愛。 她還給家里買了幾個瓦盆,雖然現(xiàn)在做不到洗腳洗屁股人手一個,但是至少洗屁股和洗臉的得分開吧,各屋最好有一個,不要全家人就用拿一個。 家里原本有幾個的,但是孩子多,這東西也不抗用,難免會打破。 所以買幾個送給他們備用也好的。 不過找了一圈都沒找到賣灶王像的。 期間也碰到不少人詢問,“哪里請灶王爺?。吭趺礇]看到老楊啊?!?/br> 老楊是賣年畫的,也賣一些小孩子玩具,還有灶王像、門神這些。 今年熟人們都沒看到他。 社員們上集請不到灶王像急了,“沒有灶王爺怎么過年啊?” 有知情者道:“不用找啦,那個賣年畫的老楊被教育啦,說他搞封建迷信,今年不許賣灶王像,連家什兒都被沒收,說要是再敢印就把他給逮進去?!?/br> “啊?怎么還這樣啊?” “去供銷社看看?!?/br> “不用去啦,俺去問過,還被識字班給罵了,說俺搞封建迷信呢。識字班說什么‘啊如今都是人民公社,要反封建打倒土豪劣紳,不允許大張旗鼓地祭祖,你們怎么還搞封建迷信吶!以后過年都只能慶祝豐收人民公社和大/躍進啊,什么灶王像,都是封建迷信!’得,你們聽見了吧,不準!”那人尖著嗓子學售貨員的腔調(diào),惹得大家都笑起來。 笑完了又犯愁,“沒灶王像怎么過小年?” 只有附近的孩子們不知愁,不用干活不用上學,歡歡喜喜地在集上玩兒,跳房子、打出溜滑兒,嘴里唱著,“二十三,灶王甜,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豬rou,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畫畫,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包餃子……” 他們都問莫茹和周明愈:“咋辦啊?” 莫茹道:“要不再去公社看看?!彼龑に脊╀N社也許有貨,但是不隨便賣?所以想去找馮如問問看,也許能買到。 “明愈,妮兒,你們?nèi)ス缈纯矗槺銕桶硞円操I一張?!北娙思娂娮屗麄儙兔?。 他們也覺得供銷社可能有貨,但是不隨便賣,就好像鍋、布一樣得需要票。 畢竟很多東西說沒貨、不許用,可城里人、干部們,依然在用,只是不給他們農(nóng)民用而已。 所以他們覺得灶王像可能也這樣? 莫茹和周明愈等人就去供銷社找馮如問問。 結(jié)果馮如沒當班。 一見他倆過來,售貨員們都熱情洋溢地問:“兩位勞模同志,買什么?” 尤其是王桂娟、張紅英幾個格外熱情。 還有人逗周七七,“這閨女長得真俊,隨爹娘?!?/br> 不等莫茹他們說買什么,王桂娟又笑道:“勞模同志,那倆青年怎么沒來啊,是不是在家里相親吶?” ☆、第158章 燃眉之急 別人就打趣道:“哎呀,王姐,你這是要幫忙說親啊?” 王桂娟笑道:“那咋的啊,工分值一塊零九分,姑娘們都搶著要嫁過去呢,當然得抓緊時間?!?/br> 莫茹雖然和氣,卻沒那么容易告訴人家**,也不好做媒,最近張翠花正張羅著給四哥周明林說媳婦相親呢,她可不摻和。 她就當她們在說笑,不接話,而是岔開話題問問縫紉機什么時候能到。 王桂娟笑道:“俺們社長已經(jīng)拿到百貨商店去,等來貨俺們就去拉回來,油漆也得等陣子,莫茹同志不用急。” 莫茹笑笑:“不急,多謝。” 畢竟要從地區(qū)調(diào)貨,而且估計縣里還得安排給誰不給誰的,畢竟一年也就那么幾臺,都得精打細算呢。 她走到賣書的那個柜臺問道:“請問有……黃歷嗎?” 張紅英立刻過去,笑道:“有,你是要三百年老皇歷,還是要新版的當年黃歷?新版的也是新歷舊歷都有標。” 莫茹問一下價格,厚厚一本書的要一塊多錢,當年的只要七分錢。 周明愈笑道:“要不咱們一樣買一本?!?/br> 售貨員們都豎著耳朵,畢竟是一塊多出來的生產(chǎn)隊,人家就是財大氣粗啊,買皇歷買兩本,看一本劃一本。 莫茹都要過來看了看,厚厚的一本,封面是一個白胡子老神仙,寫著老皇歷,小標題是三百年全知,萬事不求人。里面不但有日歷甚至還有查日子的內(nèi)容,各種節(jié)氣、生肖,甚至還有歷史大事等等。 她覺得好玩,翻到最后看了看,居然是49年出版的,這可是好東西,她趕緊收藏一本。 另外一本當年的黃歷,薄薄的一本,要七分錢。封面是一條龍,寫著“一九五九年曆書”,下面是“農(nóng)曆己亥年”。后面是小孩子和各種糧食坐著火箭升空,非常具有時代特色。 她問:“請問就一個版本嗎?” 要擱以前或者擱別人身上,指定賺一個大白眼,來一句“愛買不買,怎么那么多事兒”,不過現(xiàn)在可不一樣。 張紅英笑得非常和氣,“咱們這里啊就一版,是地區(qū)印的,省區(qū)的沒到咱們這里呢?!?/br> 莫茹笑道:“那我都要,對了,我還想問問有沒有過期的,怎么賣?” 售貨員們都好奇地看著她,“莫茹同志,過期的你要了干啥?” 莫茹道:“就是買了看看?!?/br> 有人笑道:“我們家里有,回頭拿來送給勞模同志?!?/br> “你用過的人家勞模才不稀罕呢,咱們供銷社有過期的,反正也沒用,都要當廢紙?zhí)幚淼簦蝗缢徒o勞模一本?!?/br> 就有人很勤快地去找了幾本過來。 不但有58年的,還有57,56年的。 莫茹很高興,“多謝多謝?!?/br> 她又順口問道:“那今年是不是沒有灶王像請了?” 張紅英搖頭:“違反規(guī)定,不讓賣。” 莫茹覺得這就有點矯枉過正,估計是有干部領(lǐng)會政策過頭,但是人家不賣她也沒辦法。 “是咱們公社還是都這樣?” “全國都這樣吧?”她也不清楚,反正去縣里進貨就這么傳達的指示。 莫茹聽她語氣更加縣城也不讓賣,管得更嚴格,那找邱磊也沒用。 她也沒辦法,只得付錢拿書去一邊找那爺倆兒。 周明愈抱著閨女在柜臺前溜達呢,周七七伸著小手要這個要那個。 最后她盯著一個泥老虎移不開眼睛,泥老虎當?shù)亟兄ǜ禄?,頭尾是泥塑,畫著紅黃綠的顏色,中間是牛皮紙,里面藏著哨子,捏住頭尾往中間湊就像風琴一樣會響。 周明愈就問:“媳婦兒,給閨女買一個唄?” 莫茹問了問,那泥老虎要五分錢,中等的八分,大一些的一毛。 真不便宜! 莫茹索性買一對大的,擺在窗臺當擺設(shè),另外買一堆中等的和小的,回去過年當禮物分給孩子們。 幾個售貨員見她居然買這么多沒用的東西,一個個都暗自咋舌。 勞模就是勞模,不愧是財大氣粗。 莫茹交了泥老虎的錢,把泥老虎放在箢子里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