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yǎng)、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nóng)門小寡婦、權(quán)相養(yǎng)妻日常
在她看來二嫂也好命,51年嫁過來剛分了田地自己當(dāng)家做主,日子過得十分滋潤,她56年嫁過來就已經(jīng)開始高級社,土地和牲口都交出去,一家人都掙工分過日子。 她又問二嫂有沒有做點(diǎn)什么好吃的,丁蘭英笑道:“上面高粱面菜窩窩,下面高粱地瓜干黏粥,你還想啥唻?” 張夠扯著調(diào)子,“地瓜湯、地瓜饃,離了地瓜不能活,鍋上鍋下都是紅面面,吃得人里里外外都膩歪。”她趁著婆婆不在家去抓了一捏咸菜塞嘴里,對丁蘭英道:“眼瞅著就芒種了,三夏大忙累過去分麥子,二嫂,咱家怎么也該吃頓白面餑餑吧?!睆男〉酱笏蜎]撈著敞開肚皮吃頓白面餑餑,聽人家說老周家以前收麥子的時候能敞開肚皮吃一頓,可她來了以后就沒撈著! 自己真是命苦。 丁蘭英沒忍心戳破她的夢,張夠從嫁過來那天就憧憬能敞開肚皮吃頓細(xì)面,結(jié)果一夢到今天也沒實(shí)現(xiàn)。 這時候張夠聞到鍋底下飄來的香味兒,“二嫂,熟了,快掏出來?!?/br> 丁蘭英哎呀一聲,“你不說我差點(diǎn)忘了?!?/br> 張夠:你能忘了?你怕是想獨(dú)吞吧。 燒熟的耗子和個黑炭一樣,張夠也不怕燙,摔打摔打,麻利地拆成幾塊用個草葉子端著,“二嫂我去給泥蛋兒和攔子兒吃啊?!闭f著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塊,嚼吧嚼吧,“真香!” 丁蘭英忙道:“給小五媳婦兒留點(diǎn)兒?!?/br> “二嫂你真cao心,她跟著小五什么好東西吃不著,那雞蛋能少吃了?”張夠說話的時候還趕緊瞅一眼大門外,免得被婆婆聽見討罵。 且說莫茹出了家門往西,出了胡同再往北,順著泥土村路往后頭去。 她沒懷孕的經(jīng)驗,冷不丁挺著個大肚子,腳上穿著不習(xí)慣的草鞋,總覺得下一秒可能要摔倒,不得不小心翼翼盡量適應(yīng)。 路上有幾個六七歲的小孩子瞅著她,都笑嘻嘻地喊:“傻妮兒,傻妮兒,放個大臭屁,摔個屁股墩兒!” 這個年紀(jì)的小孩子最喜歡欺負(fù)身有殘疾的人,不知道善惡是非,只要家里大人不約束,那就會變本加厲,以往他們沒少往莫妮兒身上扔石頭。 莫茹可不慣著他們,朝著他們惡狠狠地做個鬼臉,嚇得他們嗷嗷嗷地跑,“傻妮打人了,傻妮打人了!”莫茹就看有大人從門縫里往外看,她哼了一聲繼續(xù)裝什么也不知道地樣子往后面去。 莫茹一邊走一邊觀察,入眼所見都是周家那樣的黃泥草房,偶有幾戶地基用了青磚和石頭,其他大部分都是土坯到頂,屋頂也沒有全部覆蓋瓦片的,都是木梁檁架托著屋頂,然后用泥壓著麥秸草覆蓋。麥秸草時間久了發(fā)黑、腐爛,很容易漏雨尤其大雨的時候外面大雨屋里小雨,家家戶戶都無法避免。她不由得想起從前周愈給她講的一個野史故事,說劉墉家里雖然也是麥秸草屋頂,但是人家是浸過桐油的,所以不會漏雨腐爛。 嗯,她還得想辦法和周愈一起住不漏雨的舒服房子! 一路走來,她留意著誰家有什么果樹。 這時候院墻都不高,家里有棵樹外面看得清清楚楚的,她尋思著最好有蘋果樹,在空間里攢點(diǎn)蘋果也挺好。 她走到了村后頭,正好碰到周明愈去河里挑水澆菜,立刻顛顛跟上。 周明愈:“莫茹,你去菜園等著,河邊滑?!?/br> 莫茹:“我在上面等你好了,咱倆說說話。” 這時候路上不少人挑水澆自家菜園和自留地,他們看到周明愈的時候趕緊走開,招呼都不打。 莫茹覺得有點(diǎn)奇怪。 她悄悄跟周明愈說是不是想辦法分家,但是可以不分產(chǎn),這樣才好把糧食人不知鬼不覺地藏起來,否則一大家子一起,她沒有辦法瞞過婆婆和倆嫂子。 周明愈一聽自然支持,“我試試娘的口風(fēng)再告訴你?!?/br> 莫茹甜甜一笑,“老公最厲害了?!?/br> rou麻得周明愈腳下一趔趄,“別瞎說實(shí)話?!?/br> 周明愈下河底打水,莫茹在岸上又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那邊有一間小小的草屋子,前面是一片空地,垛著草垛,竟然沒有種糧食和菜,估計是土不適合? 河邊有幾棵柳樹,還有一些棉槐條子,蒲子等。 莫茹小聲道:“周愈,我回去拿把鐮刀,咱們割點(diǎn)這些老的條子存著?!?/br> 這些也可以當(dāng)燒火草啊,什么都很寶貴的……她感覺自己現(xiàn)在進(jìn)入了一草一木都是寶貝的階段。 棉槐條子可以編筐子,一般夏末秋初的時候就被砍光了,還有蒲子既能燒火還能編草鞋、幛子,所以一般也剩不下。這些可能是漏網(wǎng)之魚,既然見到,當(dāng)然要收起來,否則多浪費(fèi)啊。 周明愈讓她呆著,吃了早飯他來割。 就在這時候,一個干瘦矮小的少年朝著他們跑過來,直接無視莫茹跑到周明愈跟前,上氣不接下氣的,“大哥……張金樂又在那里抖威風(fēng)呢,說周家莊他們老張家才是老大,你們老周家滾蛋?!?/br> ☆、第5章 不受忽悠 周明愈看了他一眼,來人是趙喜東,原身的好友之一。 原身有倆好朋友,在他穿來之前那是鐵三角,一個叫周誠廉,一個就是趙喜東。 趙喜東比周明愈小個月,個子卻小一大截,看著跟十三四似的。因為又干又瘦,皮膚還白,像個大姑娘,哥倆叫他豆芽菜。趙喜東還有個外號是別人給他起的,叫秤砣,說他個子不長都是心眼子墜的。 趙喜東家是三隊的,家里兄弟姊妹六個,他爹娘貪便宜偷懶?;彩浅隽嗣模蟠笮⌒∫患易咏壠饋矶疾豁斃现芗乙粋€男勞力掙的工分多。 以前不掙工分的時候,趙家就常年吃不飽穿不暖,爹娘倆慫恿著孩子在村里亂串游,逮著誰家吃飯就賴著不走,臉皮薄的不好意思趕,意思意思也能給口吃的。誰家也不富裕,你一天還行,三天人家就不待見。小孩子餓怕了,好不容易有家臉皮薄愿意意思的自然是咬著不松口見天賴在那里。要是人家有孩子更好辦,就說找孩子玩兒,有的父母就早早把孩子打發(fā)出去不許在家里,他們也賴到吃飯也不散伙兒一定要跟著人家去。 所以很多人直接翻臉,禁止老趙家孩子去。 只有趙喜東從小跟著周明愈,小尾巴一樣大哥長大哥短地喊著,見天蹭周家飯吃,而周明愈雖然驕縱張揚(yáng),對他倒是挺照顧。不但自己照顧他,還讓小叔叔周誠廉也照顧他,經(jīng)常揣個地瓜或者窩窩頭之類的偷偷給趙喜東吃。 尤其抗戰(zhàn)那會兒,家家戶戶都吃不飽,周家也一堆孩子呢哪里有東西給他吃?不過每當(dāng)他餓得兩只眼珠子發(fā)綠的時候,周明愈還是會把自己嘴里的省下一口給他吃。 因為他覺得他們是好兄弟,畢竟從小趙喜東一直把周明愈當(dāng)英雄一樣崇拜著,一口一個哥叫得可親了,大大滿足了周明愈的虛榮心。 這種情況在周明愈結(jié)婚以后,確切說應(yīng)該是周明愈被打了頭以后開始變化。 半個月前周明愈之所以和張金樂打架,就是因為趙喜東跑來說張金樂污蔑周家和四類份子搞親家,說周家一家也跟著腐壞是人民公敵,是社會主義的蛀蟲。周明愈就對張金樂更加看不起,一次狹路相逢的時候,雙方都有意沒事找事,趙喜東拿石頭扔張金樂結(jié)果就打起來。 周明愈為保護(hù)趙喜東被人打了悶棍昏迷兩天,“蹬倒山”周誠廉怕他就此一命嗚呼哭鼻子抹淚的要去找張家拼命,結(jié)果被張翠花給鎮(zhèn)住了。 有日子沒見,不曾想一大早趙喜東又跑過來說這話,周明愈自然不想理睬。 他和原身性格不同,按照莫茹的話說那是天塌了都八風(fēng)不動的人,不待亂陣腳的,當(dāng)然也不會沖動更別想忽悠他。 他道:“我挑水呢?!?/br> 趙喜東一愣,挑水算什么事兒???在“周八路”眼里,打仗才是最重要的。 莫茹冷眼旁觀,以她和老公的默契,立刻就知道不喜歡此人,她就在前面先走一步,周明愈挑水跟上。 趙喜東追上去,“哥,咱就由著他耍抖擻?” 周明愈道:“再去打一架?” 趙喜東覺察他語氣不善,有些怔,還用自己說去打?難道不是周明愈一聽就沖過去嗎?“哥你頭沒事兒了吧?!?/br> 周明愈嗯了一聲。 趙喜東亦步亦趨地,“哥,你這幾天怎么沒去我家?”周明愈去趙家玩,只是他隱晦的說法而已,實(shí)際是揣倆地瓜給趙喜東動的。 周明愈道:“要忙夏,家里脫不開人?!?/br> “那……”也不能不管我啊,趙喜東苦著臉,腳下踉蹌一步差點(diǎn)摔倒。要擱以前周明愈一手就能扶住他,這一次卻沒看見一樣追著莫茹去了。 趙喜東差點(diǎn)叫起來,怎么不管他?腦子是真的被張金樂打壞了?這些日子他沒來周家,周明愈也不去找他,結(jié)果他天天挨餓,滋味可不好受。 他咬咬牙追上去,“哥,我?guī)湍銤膊??!?/br> 周明愈道:“你們家也有活你快去忙吧,回頭還得上工呢。” 村里半大孩子都要上工,割草、打掃牛棚豬圈的,這個時候還要去棉花地拿蟲子,活兒也不少。 趙喜東以前都跟著周明愈,結(jié)果周明愈二隊的活兒不干跑去三隊幫他干,自然比他爹娘加起來掙的工分還多。如果周明愈至此不再幫他,那他爹娘都饒不了他,他自己哪里掙得出那么多工分? 周明愈沒有半點(diǎn)要敷衍他的樣子,挑著水健步如飛地把趙喜東甩在后面。 趙喜東還想追上去,想到張翠花那皮笑rou不笑的表情,似笑卻冷冰冰的眼神,他心里又不舒服不想過去受閑氣,結(jié)果一愣神的功夫,周明愈已經(jīng)走遠(yuǎn)了。 太陽出來很快就要上工,張翠花可沒時間在家呆一天,他得先聽她安排接下來的活兒。他不用上工,可不是要在家里干待的,更不是要去給趙喜東白干活的。 以前那情況張翠花沒少生氣,可原身仗著自己娘從小慣他根本沒當(dāng)回事,現(xiàn)在自然不會再和從前一樣。 …… 周明愈和莫茹去了菜園,張翠花正彎著腰不抬頭地忙活著,拿蟲子、薅草、掐掉生病的壞葉子……伺候孩子一樣精心。 周家莊現(xiàn)在實(shí)行高級社,老百姓都還有自留地,按照人口和成分分配畝數(shù)。一部分在大田里,小部分在村頭村后的邊邊角角,這些零碎地邊被收拾成菜園,一家一塊用樹枝、高粱秸、玉米秸編的幛子圍起來以免**鴨鴨的過來禍害。 周家有九分地在大田里,二分地是邊角菜園,眼前有一分多,另外還有兩塊巴掌大的零碎兒,一塊栽了蔥,一塊種點(diǎn)豌豆。 莫茹看這菜園里種了很多菜,長得郁郁蔥蔥的,菠菜、韭菜一直吃著都快老了,還有黃瓜、扁豆、瓠子,茄子、洋柿子(番茄)等,另外有一架小方瓜已經(jīng)可以當(dāng)菜,小方瓜其實(shí)就是綠皮西葫蘆,但是比西葫蘆更大一些,味道更好,當(dāng)?shù)厝讼矚g用這個加點(diǎn)面粉煎方瓜餅子。 還有吊方瓜也在菜園地邊上種了不少,現(xiàn)在也結(jié)了指頭長的瓜紐兒,等盛夏的時候就會碩果累累。 除了蔬菜,這里還種了幾行棉花。 她聽周明愈說在生產(chǎn)隊里上工掙工分,夏秋分兩次口糧,當(dāng)然口糧也有最高限額。哪怕你家工分再多,一個男勞力現(xiàn)在一年最多分440斤糧食,包括細(xì)糧、粗糧和雜糧,鮮地瓜五斤頂一斤。 看著好像不少,可這時候rou魚蛋奇缺,個個肚子里沒有油水,一個干沉活兒的男勞力一頓吃一斤都不夠,更何況是一天??诩Z不夠就要自留地補(bǔ)貼,所以自留地除了種點(diǎn)蔬菜,其他大部分都是地瓜,輕易不會種低產(chǎn)量的作物。畢竟地瓜最劃算,一畝地再差也能收小兩千斤,有這個頂著家里基本都能吃飽。 所以大家都說,“自留地跟分兒一樣,可是咱們社員的命根兒,要是沒有自留地,大家日子只怕真不好過呢?!?/br> 而老周家男勞力比別家更能干,個個都能拿十分,不像老趙家男人拿個女人工,女人拿個孩子工。所以種著自留地有人還挨餓,張翠花雖然不說心里是不大瞧不起,總跟家里人說不要妄圖學(xué)那些懶漢子懶婆娘,一家子好吃懶做云云。 莫茹覺得婆婆是個很能干的人,據(jù)說以前還有敞開吃大餑餑的日子,后來雖然沒得白面吃,粗糧還是管飽的,也沒說像別人家那樣為了一口吃的打得臉紅脖子粗的。 她感覺自己和周明愈要做什么,只要做通了婆婆的思想,那就事半功倍。 周明愈拎著筲過去沿著菜畦澆水。 莫茹則小心翼翼地走進(jìn)去,免得踩到菜還要小心摔了,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一樣?xùn)|瞅西看,滿懷希望,尋思有沒有可以放在空間里的,好讓她試試自己的空間功能。 張翠花直起腰來看她一眼,“你也來啦。” 莫茹小聲道:“娘,我來跟你學(xué)學(xué)打理菜園,以后這些事兒交給我。” 張翠花就跟她講在菜園里要干什么,不同蔬菜不同方法,重點(diǎn)做什么等等,莫茹聽得十分認(rèn)真,連連夸贊張翠花是種菜能手她要好好學(xué)。 張翠花聽她小嘴巴巴的那么甜,心里挺高興,這樣生出來的孩子不但不傻,隨娘的話還靈光呢。 莫茹看一架扁豆和長豆角結(jié)得果實(shí)累累,都有指頭長,過幾天就能摘著吃。蔬菜間有很多各色蟲子在蠕動讓她身上一陣陣起雞皮疙瘩,她讓自己努力克服不適,悄悄把蟲子給丟進(jìn)空間試試看能不能活。 周明愈看到她的小動作,給她努嘴,示意她過去。 莫茹就走到周明愈身邊,他伸手扶著她,把多拔的菠菜和韭菜遞給她,擋著讓她收進(jìn)了空間里。 韭菜還能割一茬出一茬,菠菜卻不行,這時候有的開始發(fā)黃變老,過些日子就要拔掉種蘿卜所以莫茹就多收一些。除此之外,她還掐了一些瓜藤的嫩葉子放進(jìn)空間里,以后也可以摻在窩窩頭里。 差不多了,周明愈:“娘你還得上工呢,快回去吃飯吧,菜園我和妮兒收拾?!?/br> 張翠花看看日頭半竿子高,撲棱撲棱身上的土,“我有數(shù)呢耽誤不了,咱家里還從來沒遲到過呢,最多就是隊長走上十圈?!?/br> 他們生產(chǎn)隊長為了對付那些遲到的社員,規(guī)定吹哨之后,他在集合的地頭轉(zhuǎn)圈,要是二十圈不來的,就扣三厘工分。哪怕你下一步就來了,那也沒用! 她看別人都陸續(xù)離開菜園,周圍沒什么人,張翠花就朝著兒子招手讓他到跟前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