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jié)
陶真打賞了看榜人五十文錢,這是歷年舊例,若考生得以高中,需打賞跑腿之人,算是讓別人沾沾喜氣。 蘇錦樓委屈的癟癟嘴,他這個孫山之位都保不住了,還要他花錢打賞,還不如一開始就讓他直接落榜呢,給了他希望又讓他絕望,太他媽的虐心了。 所以,他小氣吧啦的打賞了一文錢。 看榜人也委屈啊,本來他是想著只報了二人高中的消息后就立馬跑路的,誰知這位蘇官人非要問一共取中多少人,這不是純粹給自個兒找不自在嘛,如今你還把這筆帳算在他頭上,也太不講理了。 算了,看在這位蘇官人空歡喜一場的份上他就不計較那么多了,反正今年的縣案首是他的雇主之一,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來找他看榜的書生肯定趨之若鶩,明年的生意是不用愁了。 越來越多的消息傳進了茶樓,在座的有取中的,有落榜的,但詭異的是,這一次不論有沒有高中,所有考生心中都有一種莫名的安慰。 未上榜文的人士想著,不中就不中吧,總比那個中了又被淘汰的倒霉蛋強吧。 在榜人士中名列前茅的考生想著,幸好此次考試超長發(fā)揮,名字排在了前面,這下子總不用擔心在加試中被刷了。 排名靠后的學子想著,就算成績再差也總比那位墊底的仁兄強,要淘汰也是那位仁兄第一個被淘汰,反正是好是歹都有別人打頭陣,不必太過擔心加試。 就這樣,茶樓內(nèi)的眾人十分淡定從容,讓來往報信的看榜人心中十分詫異,往年的考生聞聽榜文消息或高聲痛哭,或大笑失常,或失控咆哮,或沖動跳樓,怎么這一次卻是如此風平浪靜?真真叫人看不懂了。 蘇錦樓和陶真一起回到了客棧,兩人相顧無言一路沉默,直到蘇錦樓將要踏入客房之際,陶真才干巴巴的憋出一句,“蘇兄,你,你別想不開,說不定就出了奇跡呢?!?/br> 蘇錦樓死魚眼,對著陶真發(fā)出激光射線,半晌,幽幽的問道,“陶賢弟,你這話真心不?” 陶真在蘇錦樓的盯視下莫名的感到些許心虛,總感覺先前的安慰之言說了還不如不說,貌似無意中在對方的胸口上插了把刀子。 “蘇兄,那你好好休息,我就在隔壁,有什么事可喚我一聲?!?/br> 蘇錦樓點頭,“陶賢弟放心,我不會做傻事的?!?/br> 為著這點小事還不至于尋死覓活的,他本來就覺得這次是來陪考的,只不過后來看榜人說他也在榜,這才喜出望外生起繼續(xù)科考的欲望,如今不過是被打回原形而已。 失落歸失落,結果卻是能接受的,反正他早就打算好了,準備多學一年,將精力放在明年的縣試上,也不知道這次陶真高中后,薛夫子會不會像以前那樣頻繁的講課,如果他一心為親傳弟子的鄉(xiāng)試打基礎,那自己還得另尋新的偷師對象。 加試是由縣令主持,其余監(jiān)考人與閱卷人一同充當評委類角色,加試的形式與前四場有所不同,算是筆試與面試的結合體。 此次考試無需考生自帶任何東西,筆墨紙硯,茶水點心均由官家提供,因在露天考場考試,周圍又有人盯著,做小抄的難度媲美登天,故而此次搜檢并未搜出夾帶小抄之人。 官吏在核對浮票信息后,只需搜查衣物即可,效率高了不止一倍,不過一個時辰就檢查完畢。 一百八十六名考生按排位坐于露天考場內(nèi),官差衙役身著號服,腰系佩刀,形容肅穆的站于四周,各考生見狀均不敢多發(fā)一言。 縣令周懷安坐于大堂之上,其余人分坐在大堂兩側,紅衣小吏站于大堂外,見時辰已到便敲響了身旁的鐘鼓。 “宜章縣縣試第五次加試開始,發(fā)卷~~” 小吏將答卷分發(fā)至考生手中,衙役將兩塊貼有題目的木板豎起,并在場中巡回展示。 蘇錦樓安靜的坐在最后面的一角,一眼就看見了“試帖詩”三個大字,當即眼皮子直跳,心中高呼,這次八成沒戲了! 失望之余蘇錦樓不再忐忑不安,索性破罐子破摔,能寫多少就寫多少,比起那些被加試拒之門外的考生,他好歹有機會進了考場坐在這里答題,就算落榜,那也比那些連門都不給進的人強……吧…… 蘇錦樓阿q思想運用的爐火純青,心里甚是輕松,腦子也越發(fā)清明,比之其他在場的大多數(shù)考生,心境更加云淡風輕。 在佩刀衙役以及眾位大人的“虎視眈眈”下,即使是陶真,也不禁偷偷抹了把汗,但人家陶學神之所以稱之為學神,就是因為他在學識上少有人能出其左右,就算他心里緊張,也不會妨礙他答題,甚至因著外界的刺激,使得他文思泉涌,下筆成篇。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陶學神這么變態(tài)的,心理素質(zhì)不過關,又無天才之資,在這般嚴肅莊重的氛圍下,原本還能背誦出來的文章陡然卡殼了,記憶斷片,握著毛筆的手心汗?jié)n斑斑,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際緩緩滑落,滴在桌面上形成一個圓點。 越往后考生答題的速度越慢,糾成一團亂麻的思緒壓根沒法應對這些考題,明明是很熟悉的文章,怎么就突然想不起來了呢?總感覺這些題目都似曾相識,可就是寫不出答案,心里似被貓抓了似的,鬧的人心焦。 此時,小吏又一次敲響了鐘鼓,“離考試結束還有一炷香時間,請各位考生抓緊時間答題?!?/br> 大堂外置有桌案香爐,里面點燃了一炷香,看著香煙裊繞,徐徐升起,眾考生心跳如鼓,尤其是那些還未答完卷子的考生,手腳發(fā)麻,里衣被汗水浸透,渾身上下提不起半點力氣。 手腕無力,寫出的字失了平日里的水準,有心想要平復心情,可時間不等人,身體又不受大腦的控制,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小吏敲響鐘鼓,鳴示考試結束。 此時此刻,即使想到了答案也不敢再動筆了,一旦動筆此次考卷就被當零分處理,那可真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眾考生或懊惱,或緊張,或自信,或糾結,哦,還有一個無論好歹都覺得無所謂的奇葩學渣,考場百態(tài),眾妙皆備,情態(tài)各具,看的人唏噓不已。 小吏擺上飯食茶水,眾考生卻無心用飯,任誰眼看著閱卷人批改答卷,決定自己的去留,也不會有心情用飯吧…… “咕嚕嚕……” 寂靜的飯?zhí)弥卸溉豁懫鹨坏揽梢傻穆曇?,眾學子尋聲看去,只見一面白無鬚,圓臉大眼的考生正赤紅著臉盯著自己的肚子瞧,顯然,剛才的聲音就是他發(fā)出的。 不待眾人說話,“咕嚕?!庇质且宦暯袉?。 這一聲像是打開了五臟廟的大門,飯?zhí)脙?nèi)眾學子腹中都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聲音,眾人面面相覷,神色頗為尷尬,不過大家都是一個樣,也沒誰說什么“有礙君子風度,行為不雅”的話了。 算了,還是好好吃飯吧,反正考都考了,伸頭是一刀,縮頭還是一刀,不管結果如何都不是他們能控制的,如今唯有聽天由命。 祭完五臟廟,眾學子歇息片刻,小吏通知眾人去面見縣官大人。 看來是縣官要當面考校了。 蘇錦樓原以為按著排位,自己怎么的也要等一段時間,畢竟他是末位,按理說該是最后一個面試。 誰知剛回到考場里就聽小吏唱和,“棠柳鎮(zhèn)陶真,蘇錦樓上前面見大人。” 蘇錦樓一聽有自己的名字,心里陡然一跳,怎么回事?人家陶真是第一名,第一個接受考校很是合乎情理,但自己是倒數(shù)第一,怎么也要第一個上去?而且還是和陶真一起。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蘇錦樓和同樣有些疑惑的陶真一起走進了大堂,兩人均行跪拜禮。 “學生陶真拜見縣官大人?!?/br> “學生蘇錦樓拜見縣官大人?!?/br> 周懷安面前擺放著兩份答卷,笑瞇瞇的說道,“起來吧,不必多禮!” 堂下二人齊呼,“多謝大人!” 周懷安老神自在,溫和的看向二人,“你們兩人該是同門師兄弟吧……” 此言一出陶真目露不解,蘇錦樓卻差點腿軟,好險沒有當眾出丑。 壞了!不會無意中把陶真給坑了吧…… 第41章 好尷尬 之前就提到, 蘇錦樓的知識是偷師得來的,他在七齋書院里進學,曾夫子心性狹隘容不下人, 因為交了白卷惹怒曾夫子, 兩人交鋒中蘇錦樓明面頂撞暗地威脅, 讓曾夫子徹底厭惡了他,此后他在七齋書院里徹底成了隱形人,根本學不到什么知識。 名師難尋, 即使尋到了別人也看不上他這個臭名遠揚的學渣,沒人教導只憑一個人埋頭苦學,沒有三五年的功夫壓根沒有下場的底氣,后來他想到了利用精神力偷師。 棠柳鎮(zhèn)其他四個書院他都偷聽過,幾相比較之下, 鹿鳴書院的薛夫子學識最為淵博, 講學深入淺出,循循善誘, 令人受益匪淺,至此,蘇錦樓將薛夫子視為偷師的重點盯梢對象。 后來弄清了薛夫子白天講課的時辰和晚上給陶真開小灶的時間點, 每逢薛夫子授課他的精神力一準就到, 所講知識一個不落全部記下。 而陶真是薛夫子的親傳弟子,從薛夫子不辭辛苦給陶真私下里開小灶這一行為就可知薛夫子對陶真殷切的期盼與濃厚的喜愛, 說是視其為親子也不為過的。 陶真遇到薛夫子這位良師,是他運道好, 而薛夫子能將陶真收入門下又何嘗不感到慶幸,得遇良才,傳道授業(yè),將一生所學傾囊相授,讓后人傳承衣缽,得此高徒,此生無憾矣。 蘇錦樓和陶真二人實際上都是師從薛夫子,只不過一個是正大光明的學,一個是背地里偷著學,這就造成兩人的答卷風格頗為相似,甚至第一場的答卷中某些答案竟然詭異的重合了。 若不是當初蘇錦樓因為飛鴿作弊事件將答卷提前給周懷安過目,周懷安也不會對他的卷子印象深刻,所以在第一場試的取中名單中未見蘇錦樓此人時才會多問了一句,在他看來雖然蘇錦樓寫的詩不堪入目,但其他的題目答的都算上乘,該是能被錄取才是。 閱卷人原本已把蘇錦樓和陶真二人刷了下去,但縣官的詢問讓他們又將二人的答卷單獨拿了出來,兩相比較,周懷安也發(fā)現(xiàn)兩份答卷驚人的相似。 “想必大人也發(fā)現(xiàn)了,這兩份答卷頗為相似,有兩道題的答案竟是一摸一樣,故而此二人雖能上榜,為了科場的清明公正,我們并未錄取這兩人?!?/br> 話里的意思很明顯,兩人答卷雷同,八成是用了什么不為人知的法子作弊,衙役官吏搜檢的再嚴,終究會有漏網(wǎng)之魚,為了不擔責任,只要有作弊的嫌疑一律當作弊處理,就算此二人真是清白的,蒙受了冤屈,也只能怪他們命運不濟了。 周懷安一看陶真的答卷就知此人必是文采斐然之輩,無論行文還是字跡都十分出彩,若是沒有另一份與之雷同的答卷,此人最終奪取縣案首也未可知。 見獵心喜,不外如是,周懷安喚來衙役仔細詢問天字號和玄字號兩個區(qū)域的巡查情況,又看了二人的籍貫信息,心里就有了猜測。 “此二人一人在天字號,一人在玄字號,號舍相距甚遠,來往之間衙役巡查嚴密,理應無作弊的可能,先將二人錄取,待四場考試結束,對比二人答卷,再決定去留?!?/br> 上官發(fā)話眾人莫敢不從,只私下里忍不住嘀咕,也不知這兩位考生中的哪一個與縣令大人有舊,不然縣令大人何必擔風險自找麻煩將二人錄取。 周懷安做了這么些年的官老爺,哪能看不清底下人心里的小九九?他不是冤大頭亦不是平白發(fā)善心,若待考試結束,陶真與蘇錦樓仍有作弊之嫌,他再讓二人出圈,到時自不用擔責。 若有人質(zhì)疑,他可辯解說是愛惜人才,不忍見有學之士蒙受冤屈,這才給了兩人一個機會,若是最終陶真與蘇錦樓當真是清白的,憑著此次對兩人的知遇之恩,不愁沒法把他們收歸麾下。 只看頭天那個蘇姓學子和李百戶當堂對峙之景,就能瞧出蘇姓學子是個能言善辯膽量過人之輩,而再觀此二人的答卷,亦可知另一個陶姓學子該是學富五車博物多聞之人,這二人若能為自己所用,說不定就能成為他手中最為鋒利的刀。 后來眾人對比蘇錦樓和陶真的答卷,不論行文還是遣詞造句均不相同,即使兩人答題思路和寫作文風仍然相似,但明顯可看出二人并未互通作弊。 縣學署官吳青眼中滿是傾佩,對著周懷安拜服道,“大人慧眼如炬,實在是令人佩服,若沒有大人提點,此二人就被我等愚人冤枉了,錯失良才,讓大慶子民蒙受不白之冤,這等罪過我們可擔當不起,幸而有大人一眼看清事情真相,阻止我等犯錯,此等大恩真不知如何感謝才是?!?/br> 底下眾人不約而同拱手作揖,齊呼,“大人慧眼,我等佩服!” 志得意滿的周懷安摸了摸胡鬚,笑的一臉謙和,榜文中蘇錦樓的孫山之位也是他定下的。 “雖說這蘇錦樓的四書經(jīng)文十分出眾,可這試帖詩寫的真是……” 眾人想到這位蘇姓考生的大才,尤其在詩作上的天賦簡直“驚為天人”,不約而同的沉默了,沒人反對,蘇錦樓的排位自然就被放到最后一名。 實際上,這只是周懷安自己的惡趣味而已,那陶真與蘇錦樓九成九是同一個夫子所教,師兄弟二人一個高中縣案首,一個位居最后一名,得知此消息后他倆的臉色必定非常有趣。 既然有心把二人收歸麾下,周懷安就打算施恩于二人,做好事不留名可不是他的風格,但若直接說,喂!小子!要不是我你倆早滾回家玩泥巴去了,榜文上哪還有你們的份?還不快過來對我叩頭謝恩! 這樣愣頭青式的開場白太不符合他縣太爺?shù)纳矸萘?,于是周懷安選擇了矜持委婉非常符合他身份的說法,直接以同門為切入點,先享受一把別人欽佩的目光再伸出橄欖枝招攬二人。 見陶真面露不解,便和善的解釋道,“我知你心有疑惑,是在奇怪我為何知道你二人出自同門?這也沒什么難的,實在是你們師兄弟兩人的答卷風格太相似了,一看就是同一個夫子教導出來的。” 陶真詫異的抬頭,又奇怪的看了看蘇錦樓,明明聽以前的同窗說過,蘇兄是在七齋書院進學的,那七齋書院與鹿鳴書院隔了三條街,蘇兄與老師更是八桿子都打不著干系,怎么縣令大人卻說他與蘇兄是師兄弟? 縣令大人口氣篤定,讓人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若是他現(xiàn)在說出真相,縣令大人會不會惱羞成怒打他一頓板子? 可他和蘇兄除了同鄉(xiāng)之誼真的再無其他牽扯,若是順著縣令大人的話說,難免有欺騙之嫌,等到真相大白之日,下場可能比打板子還慘,實在是讓人進退兩難。 而且憑縣官大人的說話語氣,他和蘇兄答卷的相似度應該頗高,要不然也不會產(chǎn)生如今這般誤會,可是老師明明只收了兩個弟子,一個是他,另一個是老師的女婿趙桓,蘇兄的文風怎么會與他相似呢?真是奇怪…… 陶真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個中因由,而差點把陶真坑回老娘肚子里的蘇錦樓腰背挺得筆直,在陶大學神迷惑不解的目光中臉色越發(fā)正氣凜然,后陡然想到此情此景,這種表情不大應景,下一秒立馬切換成了茫然無措的神情,還轉(zhuǎn)頭與陶真對視了一眼,眼神無辜又天真。 周懷安本以為點出兩人師兄弟的關系就能收獲兩枚迷弟,可沒想到他都認真解釋個中原因了,底下兩人仍舊沒有只言片語,反而眉來眼去,勾勾搭搭,這讓他頗為惱火。 他皮笑rou不笑的說道,“你們就別遮掩了,同門師兄弟一起參加縣試并無不妥,不過話說回來,你們二人答卷相似,不知情的人可能還會產(chǎn)生誤會呢……” 話說到這里戛然而止,周懷安微笑的等待著底下兩人接話。 許久,場中一片寂靜,陶真與蘇錦樓不約而同的咽了口唾沫,此時此刻,實在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周懷安臉上的笑容快掛不住了,沒人附和,這讓他怎么把戲唱下去?總不能讓他自己一個人自問自答,唱一出獨角戲吧…… “怎么?你們可有什么難言之隱?不用擔心,有什么話但說無妨,本官自會替你們做主。”我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梯子也給你們倆搭好了,可別再不識好歹的下本官面子了。 周懷安心里頗為后悔,早知這二人這么不識趣,當初他就不為他倆說話了,本以為是個可造之材,現(xiàn)如今看來不過是兩個榆木疙瘩,真是白糟蹋他的一片苦心。 蘇錦樓總感覺縣令大人的眼睛里射出了無數(shù)把刀子,嗖嗖嗖的直往他和陶真的身上戳,如果再不說話,估計縣令大人會繃不住面皮下令讓衙役把他們二人叉出去。 正當蘇錦樓準備出言緩和氣氛之時,陶大學神說話了,“稟縣令大人,學生與蘇同窗確系同鄉(xiāng),但并不是師從一人,老師名諱學生不便直言,但老師在鹿鳴書院傳道授業(yè),別人都稱其為薛夫子,而蘇同窗在七齋書院進學,據(jù)說教導經(jīng)文的夫子姓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