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綜]技高一籌、師父,晚上好、紅唇撩人[娛樂圈]、靈素入凡記、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見江山(孤要登基)、秦先生總是很正經(jīng)
其實隨著越來越多的穿越者出現(xiàn),再結(jié)合他們的任務,元清帝隱隱摸到了一種規(guī)律, 似乎越對他皇位關(guān)聯(lián)大或者說威脅大的人任務越苛刻, 像是劉愿,好好的一個大遼皇子走了文人路線, 皇弟成了商人,連魏曙都是帶著愧疚重生的, 叫他不得不懷疑這些不管是穿越者還是金手指攜帶者,都好似專門有人安排給他的一般。 他做過各種猜想, 還跟皇叔一起討論過,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便撂開不管了, 不管是老天爺也好還是列祖列宗又或者是其它原因什么也罷, 他只知道對他對大魏有好處就是了,其它多思無益。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想多了。 話說回來安王為了自己的性命,兢兢業(yè)業(yè)認真完成系統(tǒng)發(fā)布給他的任務,元清帝自然不會看著自己的親弟弟送命,給了不少支持。 其實要說元清帝和安王有多么深的兄弟情, 并沒有,元清帝出生即是太子,母親又是寵妃,在他登位之前,壓根和安王沒有多少交集,畢竟那時候安王才是個三歲稚童,再者他是因為英宗和元清帝母親鬧別扭才出生的,英宗當時本是要處置掉安王生母的,是元清帝母親出言保住了她,才有了安王降生。 英宗為了討好元清帝母親,再沒有理會過安王母子二人。 安王生母謙太妃倒也是識趣之人,不爭不搶只默默撫育安王長大,和太后也相處得很不錯,是故在安王出宮建府時,元清帝許了她同安王一道出宮,也算成全了他們母子。 謙太妃如今含飴弄孫過得好不愜意。 謙太妃這樣的性子,她教養(yǎng)出來的安王從小乖順膽小,見了元清帝從來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今雖好了一些,但對上他依舊十分小心,幼時是因為懵懂而懼怕,現(xiàn)在則是因為懂得而謹慎。 所以要說元清帝和安王有多少親情…… 只能說他和安王的感情遠不及與高晏,甚至長樂公主也不及。 元清帝寵愛長樂公主,一是憐她年幼失牯,二來長樂公主也確實聰慧懂事,人與人的感情是相處出來的,有來有往才會增進,安王見了他就躲著走,又如何親近的起來,而且那個時候他忙著進學忙著學如何做一個皇帝,哪有功夫理會其它。 但不管怎么說,安王仍是他唯一的親弟,與其它宗室不同,加上他的性格和心性,在來向他坦誠求助時,他選擇了幫忙。 事實也證明系統(tǒng)沒有找錯人,安王確實很有經(jīng)商的天賦,系統(tǒng)下達給他的一樁樁任務他都完美完成,并且他自己也樂在其中。 銀行一事事關(guān)重大,不論是從身份還是手段上,安王是最好的人選。 傳令下去沒多久,安王就匆匆進了宮,六月中旬的天氣,他又著急趕路,沒有坐車也沒有騎馬,直接騎了自行車,等到紫宸殿出了一身的汗,畢竟騎馬坐車到了宮門口都得下來走進去,從宮門口到紫宸殿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自行車卻不禁在內(nèi)。 如今朝臣上朝或上班幾乎全都選擇騎自行車,要么是自家購買直接從家里一路騎過來,要么是坐車騎馬到了宮門口再換上宮門口特意安放的公共自行車,騎到辦公區(qū)域。 元清帝鼓勵臣子多多運動,他不想大魏的朝臣也像宋朝那般全是文弱書生四體不勤,而是希望他們像劉愿所說的唐,能文能武,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做一切的本錢。 他自己也會時不時騎著自行車去前朝巡視,上行下效,官員們除非真的學不會或者年事已高,紛紛改騎自行車。 更不提從前年開始推廣的全國運動cao,官員貴族可以藥膳保養(yǎng),即便生了病也能立刻得到最佳的醫(yī)治,百姓卻不能,所以必須從根本開始,提早鍛煉,增強體質(zhì)。 而一件新事物的普及也會連動產(chǎn)生其它新事物,譬如為了騎車方便改良的新式騎衫、護腕護膝,還有之后為孩童生產(chǎn)出來的小自行車等等。 “王爺安好?!?/br> 安王剛在臺階前停下來,便有小太監(jiān)上前接手將車推到劃分出來的指定停車區(qū)域。 宮女早早捧了臉盆帕子和綠豆湯等候在旁,安王一邊上臺階一邊擦汗,到門口端起綠豆湯一口氣喝了,然后理理衣衫進了紫宸殿書房。 一進殿里,一路上頂頭的熱浪瞬間消失,整個書房清涼如春,安王被太陽曬得燥熱的心也跟著靜了下來。 不過倒也不驚訝,以他如今的財力,皇兄享受到的,他也一樣享受的到,甚至皇兄作為皇帝想要大肆修繕皇宮還得有所顧忌,他一個王爺就沒什么好顧慮的,他在王府里可是直接修建了一棟地管小樓,夏日通涼水,冬日過熱流,冬暖夏涼,連皇兄都要羨慕幾分。 當然,這樁小樓是他建給母妃的,雖然皇兄不介意,但他不想給別人抓到把柄讓皇兄為難。 “皇兄。”他近前行禮。 “坐?!痹宓凼疽馑谂赃叺纳嘲l(fā)上坐下。 穿越者帶來的改變在方方面面,眼前的書房或者說會談室體現(xiàn)的最明顯。 透明的玻璃窗替換下了最初的綠色玻璃窗,書房更加明亮,淡黃色的落地窗簾被束起,安靜的垂在兩側(cè)。 長榻改良成了更方便更舒適的紫檀木沙發(fā),圍成開了一橫的口字型,套著舒適的軟墊,面前配套紫檀木長茶幾,十分巧妙的雕刻成了龍吐珠茶盤,腳下是柔軟的羊毛地毯,背后靠著鵝絨靠枕。 元清帝坐著的沙發(fā)兩側(cè)各立有一座三角小高幾,自下而上有三層,下面放著書冊文件和一些雜物,最上面放著兩個青瓷花瓶,插著時令鮮花,搭配的十分漂亮。 沙發(fā)主位后放著一面十二扇大屏風,將書房一隔為二,隔開了后面的書桌,屏風上是長樂公主親手所畫的龍騰九州圖,五爪金龍騰飛在云霧中威風凜凜,龍頭正面沖著人,仿佛下一秒就要頗屏風而出,每個來看到的人都會被震撼。 而認真仔細看就會發(fā)下云霧下的所謂九州其實是縮小的世界地圖! 安王在沙發(fā)旁的冰盆上摸了一把,冰塊涼爽的觸感讓他精神奕奕:“皇兄找我有何事?” 元清帝將準備好的文件拿出來:“看看,覺得如何?” 文件就是改良過的奏折,是他從穿越者的紅頭文件得到的靈感,穿越者遞給他的文件簡潔明要,該是什么事說的清楚明白,奏折用語冗長累贅,尤其有些臣子極喜歡咬文嚼字,元清帝在改革官職考評制度時,便下令整改奏折,換成了文件樣式。 各個部門的文件直接刊印好發(fā)放下去,一看文件封皮就知道是哪個部門的,有事匯報直接在上面按照格式填寫,清楚明確。 安王翻開文件立刻露出了喜色,只見上面寫的正是他期待的銀行! 他一個月前就收到了這個任務,但當時皇兄說需要準備,他就一直等著,雖然這個任務的期限很長,但事關(guān)自己性命,他當然還是希望越快越好。 他剛剛在路上還琢磨著皇兄召見他會不會要跟他說銀行的事,沒想到真的是! “多、多、多、多謝皇兄!” 雖然這些年安王長大沉穩(wěn)了不少,但這一激動就會口吃的毛病還是沒能改掉。 說到這倒是要提一下孫昭,許是因為同樣都是口吃,又有著能分享的秘密,所有穿越者里,安王跟他的關(guān)系最好,若是其他人元清帝還要在意一下,但換成孫昭這個足不出戶的宅男,就隨他們?nèi)チ耍斎凰苈牭玫剿麄兊男穆?,就算在意也不怕?/br> 元清帝搖搖頭:“先別著急謝朕,銀行這件事可不是之前的商場酒店,事關(guān)重大,只許成功不能失敗,你心中可有了章程?” 他倒不是故晾安王一個月,當時遼帝剛剛薨逝,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遼國上,即便沒有遼太子來請援,他也打算找借口跟遼國開戰(zhàn)。 再者,給安王一些時間讓他好好考慮考慮到底銀行究竟要怎么開,銀行不比他之前開商場開會所,涉及到了國事,需要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到,如果安王什么準備都沒有,他就得考慮考慮換個人來了。 幸好安王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立刻道:“有、有、有、有章程……” 【有好多好多!】 元清帝就笑道:“這樣,朕就問你一個問題,你且說說如果銀行開起來,要怎么才能讓百姓愿意存錢進去?” 他也不需要安王一條條說給他聽,只一個問題就能知道他這一個月有沒有考慮,能不能勝任。 安王平穩(wěn)了一下心情,不讓自己口吃,道:“我、我暫且想了三計,第一,首先是將銀行的具體作用通過報紙廣而告之,讓百姓們知道銀行是做什么的,要塑造出銀行的可信度?!?/br> 說到這他給自己打了個“廣告”:“如果由我代表皇家出面,會更增加說服力?!?/br> 畢竟他這些年行商童叟無欺的誠信形象還是很深入人心的。 元清帝笑了笑,示意他繼續(xù)說。 “第二,定出銅錢與紙幣的兌換規(guī)章,譬如即使有損的銅錢銀行也可以同價兌換,這樣一來,肯定會吸引百姓來兌換。” 元清帝聽到這不由點了點頭,雖說每年都會回收有損的銅錢融掉重鑄,但民間流通的銅錢中還是有很多有損缺的,不可能完全收回來,這種有損缺的銅錢,有些商家不在意會收,也有一些不收,但會收的大多會折價,如果銀行能同價回收,肯定會有人愿意兌換。 安王見狀信心大增,說話也越來越流暢:“當然,單這遠遠不夠,可以直接要求商家只收紙幣而不收銅錢,這樣一來百姓就算不想用也得用,這點我可以幫得上大忙,吉祥百貨、吉祥酒店、吉祥會所、吉祥車行……所有我,啊不,咱們名下的產(chǎn)業(yè)都能下令讓只用紙幣,還有長樂元佩夏嬋他們名下的產(chǎn)業(yè),只要皇兄開口,應當不成問題?!?/br> “第三便是帶頭作用,銀行建立后,可以讓宗室和朝臣作為代表優(yōu)先存錢,還有這些年評選出來的義商,皇兄下令,他們定會遵從,除了這一項,還可以設置俸祿存折,將朝臣的俸祿直接通過銀行撥發(fā)到他們的存折中,還有養(yǎng)老金也一樣,可以每月直接通過銀行扣除留在他們的存折里,等退休后發(fā)放?!?/br> 養(yǎng)老金也是官考改革后的產(chǎn)物,元清帝給所有官員漲了俸祿,并且表示所有官員致仕后都能拿到養(yǎng)老金,每月按時發(fā)放,一直到他們?nèi)ナ?,此令一出沒有官員不口呼圣明,但相對的,若是這樣還有朝臣貪污,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絕對嚴處,錦衣衛(wèi)和金吾衛(wèi)可不是吃干飯的。 安王說起來滔滔不絕:“除了朝臣還有皇兄的宮女太監(jiān),我王府的下人,雇傭的掌柜伙計等等,全都給他們用存折發(fā)月錢,對了還有將士的月俸也可以用存折,尤其先前承諾發(fā)給犧牲將士家人的撫恤金,可以放在其父母或妻兒的戶頭中每月定時發(fā)放,如此還能防止有些人冒領或者一次領完揮霍掉……” 元清帝看安王的目光便帶了贊賞,安王能想到這些說明他這一個月確實仔細研究過了,雖然有些可能是孫昭或者梁平安給他出的主意,但至少他有去主動了解。 “不錯,你能說出這些,我也能放心將此事交于你,不過除了銀行,還有一事,朕打算將財政從戶部分出,設立財政部,由你與戶部侍郎陳停一道去辦,如何?” 安王這下徹底震驚了,他沒想到皇兄真的會愿意讓他參政,雖然還是與商有關(guān),但這個財政可不是像之前經(jīng)商,是真正掌管國庫,掌管天下財產(chǎn),如何能不叫他震驚。 他本以為他現(xiàn)在積攢的家產(chǎn)越來越多,皇兄會對他防備不會用他,這他能理解,換成是他他也會防備,沒想到竟然真的讓他參政。 不禁為自己之前的揣摩羞愧。 雖說他擁有萬千家產(chǎn),但總得為子孫后輩著想,皇兄如今又不禁宗室參政,他總不能落后其他人。 激動之下,說話又變回了結(jié)巴:“謝、謝、謝、謝皇兄!” 第168章 韓倬 遼國爭位之事不止遼國百姓在關(guān)注, 幾乎整個亞洲都投來了目光——因為國際報的存在。 若國際報是它國所設, 恐怕還要顧忌不敢報道, 但大魏如今不懼任何國家,所以光明正大報道相關(guān)報道,還附送外交部、即原來的鴻臚寺官員, 以及其它幾國駐遼大使的分析。 前線記者甚至已經(jīng)到了遼國都城,和駐遼大使聯(lián)系上了遼太子和皇長孫,采訪了兩人對楚王的看法, 也有記者去拜訪了楚王。 這些年看到輿論帶來優(yōu)勢的不止是大魏, 周邊各國帝王也都發(fā)現(xiàn)了時報的妙用,學著大魏搞起了本國時報, 各國報紙甚至通過往來的商人輾轉(zhuǎn)傳到了遙遠的大食拜占庭等國。 不提報紙以及報紙上所描述的內(nèi)容會給這些國家?guī)碓鯓拥淖兓瑢Υ笪簛碚f太過遙遠暫且顧及不到, 還是先顧好眼下。 遼太子皇長孫以及楚王也打起了輿論戰(zhàn),發(fā)行報紙來給彼此造勢。 太子皇長孫攻擊楚王謀逆作亂, 實乃亂臣賊子,楚王堅持自己是為了大遼,為了太子和皇長孫著想, 不讓他們被jian人懵蒙蔽, 將自己塑造成了一朵為國為民的白蓮花,哦,白蓮花這個詞在現(xiàn)代的含義還是元清帝從夏嬋嘴里聽來的。 總之,肅王帶兵前去“支援”的時候,雙方正輿論戰(zhàn)打得不可開交, 并且太子和皇長孫內(nèi)部還不安穩(wěn),市井中關(guān)于太子害死了劉愿這位前大遼皇子的留言傳得有板有眼沸沸揚揚。 而遼國派來與肅王接洽的,正是當初和劉愿一起來大魏的韓倬。 “將軍一路辛苦?!卑四赀^去,韓倬已經(jīng)從當初接近及冠的少年變成了即將而立的青年,面容依舊俊朗,甚至相比當年更添了成熟穩(wěn)重的氣質(zhì),若是劉愿在這里,肯定又要在心里暗戳戳搓手癡漢了。 肅王對韓倬也不陌生,當年使館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韓倬便作為第一任遼國大使在大魏待了一年,之后幾年劉愿前來大魏,他偶爾也會跟著一起。 當然肅王知道他更多是因為劉愿,劉愿對此人一直有覬覦之心。 許是因為他和元元的緣故,他對與他們同樣喜好,或者說叫性向的人會多關(guān)注一些,像梁平安和劉愿,梁平安那種做派他能理解但不喜歡,劉愿雖然說話直白了些,但他對韓倬的感情多少讓他有些感同身受。 再者,咳,他某些直白的言語對增進他和元元的感情也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看到韓倬肅王心情有那么一絲復雜,尤其想起如今隱姓埋名去了江南的劉愿。 這些年劉愿找各種借口拒絕了遼帝給他的指婚,雖說是因為他以后要回現(xiàn)代,但跟韓倬多少也有些關(guān)系。 而且不知道是冥冥中注定還是其它什么緣故,韓倬這些年竟也沒能成親。 他原本有一個指腹為婚的未婚妻,但天生體弱,在成親當天病逝了,據(jù)說連高堂都沒拜成,剛剛進門便倒下了,韓倬自愿為她戴孝一年,好不容易出了孝,他祖母又突然病倒,不過幾日便去了,祖父母去為齊衰,又是一年守孝期。 待孝期結(jié)束韓倬已經(jīng)二十有四,與他同齡之人子嗣都能遍地跑,不過以他大丞相之子的身份,仍是很快訂了親,然而沒想到這一回又沒成,這位未婚妻在訂婚一個月后騎馬從高坡上摔落當場沒了。 韓倬克妻,這個傳言很快傳遍了整個遼國,導致接下來兩年韓家都沒能為他找到適合的人選,以韓倬的身份,若韓家降低要求,也不難幫他找到,然而一個半月前遼帝薨逝,皇長子許王謀反時殺害了韓倬的父親,這位遼帝最信任的大丞相。 父母去為斬衰,韓倬又得守孝三年,等三年后出孝已是而立。 肅王雖知曉劉愿對韓倬有意,卻并不知韓倬如何看待劉愿,劉愿每每嘴上說得一套一套,但真讓他去跟韓倬表明,卻立刻變慫,這次他假死歸來大魏也沒有提過韓倬半分,看樣子似乎是打算斷了念想。 不過韓倬此刻恐怕也沒有心情考慮自己的婚事,韓倬父親韓石是韓家的支柱,他一倒下,韓家垮了大半,又是皇位交替的非常時刻,韓家如今的處境十分微妙。 大魏有周相,大遼有韓相,韓石在當今是與太傅周宗夔齊名的人物,他做了將近二十年的大丞相,遼帝對其十分信任,韓石對遼帝也是忠心耿耿,然而韓家卻與太子有著齟齬,前太子妃病逝后,太子想要與韓家聯(lián)姻,為怕韓家不愿意,他私下引誘了韓家女,卻被韓家人識破變相拒絕,太子自此記恨在心。 不過這也是遼帝更信任韓石的原因,恐怕沒有哪個年邁的皇帝會愿意看到自己的丞相與太子走的過近。 韓石也許是真的看不慣太子,或許是順勢而為,總之韓家并沒有參與奪嫡一事,至少韓石這一脈并沒有,哪怕韓倬后來與劉愿走得近,在本就偏寵幼子的遼帝看來只是兩人私交。 但也正因為韓家不站隊,又曾拒絕過太子,被太子記恨,韓石的死說是許王所為,但當時那般危急的情況下,未必沒有太子在其中做了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