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jié)
還有在元清帝的預計中,未來要建設的公立學校。 除了這些作用,一部分還會拿來作為慈善款撥給慈幼局居養(yǎng)院等,還有對球隊的支援獎金,這一點是宋杰堅持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怎么吸收新人,怎么讓球社甘愿花大價錢培養(yǎng)球員,他對現(xiàn)代國足耿耿于懷,現(xiàn)代他是幫不上什么忙了,但在大魏,他要誓死捍衛(wèi)國足尊嚴! 有了這些說明,百姓們對體彩的認知便天然跟賭博分了開來,相當于做慈善。 上午的比賽在巳時正,元清帝為避開人群帶著皇后一行提早來了球場,攆走幾人后,安心和皇叔趁此機會約起了會。 不過兩人也沒有獨處多長時間,很快拿到票的百姓們開始進場,三棟會員包廂也坐滿了拿到邀請函的官員勛貴,男客女客自有下人領著分開,官員勛貴們透過敞開的看臺看到元清帝和肅王,紛紛過來請安,女客也都去了皇后所在包間。 下首看臺上進場的百姓難得看到這么多貴人,尤其看到元清帝,哪怕離得遠看不清,也不減他們的熱情。 “陛下萬安!” “陛下萬歲!” 不知誰起的頭,紛紛高喊了起來。 數千人齊聲高呼,聲音響徹天際,別說官員勛貴,便是元清帝也愣了愣。 他自認自己勤政愛民,一切都以繁榮大魏,百姓生計優(yōu)先,也知曉這一年多來他做的這些事肯定在百姓中聲望不小,但沒想到竟會如此,畢竟他心里清楚其中有不少是他暗暗cao縱輿論抬起來的。 瞧著下面激動嘶喊的百姓,心中各種情緒涌動,從前他勤勤懇懇,除了太傅教導他的責任感,更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地位,畢竟皇帝不像官員或夫子之類,可以主動請辭,他只有這一條路,否則便是死,即便為了安穩(wěn)的活著,也要做好這個皇帝。 他是做到了愛民如子,下達的一道道旨意都是為了讓百姓過得更好,讓大魏更強盛,但卻是頭一回從百姓這里得到回饋,哪怕只是簡短的呼喊,依舊叫他心緒起伏,久久不能平復,即使成千上萬的嘈雜心聲也無法轉移他的注意。 這一刻大約也只有肅王能體會他的感受,借著袖子的遮掩,握住他的手給予安撫。 包廂里的官員勛貴們也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雖然他們多少明白當今圣上在民間的聲望,但從未像這樣直觀感受過,心中各自感慨。 各國受邀而來的大使也都心中震動,思緒萬千。 史官在旁奮筆疾書,將今日見聞如實記錄。 宋杰很會營銷,讓元清帝做了開場嘉賓,隨著他一聲宣布正式開始,樂隊奏樂,抽到第一場比賽的參賽球員進場。 盡管球員們經過這幾個月的比賽已經習慣了被圍觀,但面對如此眾多的觀眾,還有帝后,壓力不可謂不大,甚至有人同手同腳,引來了觀眾善意的笑聲。 元清帝持著望遠鏡瞧見也不禁笑了笑,他慢慢也摸索出來了不讓自己頭痛的辦法,只要他盡量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邊的人身上,其余心聲的影響力就會變小。 “這第一場是哪兩隊?” 肅王從旁拿起巴掌大的小冊子:“廣東的齊云社和廣西的圓社?!?/br> 會員包廂自然有會員專屬優(yōu)待,所有賽事日程都刊印成了小冊子供翻閱,甚至還有各隊詳細說明。 “這倒是巧了?!痹宓坌Φ馈?/br> 齊云社和圓社是大魏兩個最大的球社,遍布全國各省,據說以往便常有爭端,如今有了這全國大賽,看來是要決一勝負了。 “陛下可要押注?”肅王提議道。 元清帝心中一動,來了興致:“皇叔要押什么?” 肅王在袖子下捏了捏他的手,含笑道:“賭一個稱謂,若我贏了陛下,日后私下無人時陛下與我可以姓名或表字相稱,如何?” 元清帝想到自己的名字沉默了兩息,想象一下皇叔叫他名字的情形,無奈道:“那皇叔且容朕想一想,想個表字出來?!?/br> 他還未及冠,自然沒有表字,再者他本也未曾想過要取表字,取了又如何,也不會有人叫,何必多此一舉。 別說表字,連他的本名都少有人知,畢竟他與父皇不同,父皇登位時已二十有五,做過皇子做過王爺,他的名諱和表字都有流傳,不過在他登位后漸漸隱而不彰,且表字不會記錄在冊,久而久之有也和沒有沒什么兩樣了。 而他出生就做了太子,幼時除了母親會叫他的名字,其余人包括父皇一概稱呼他為太子,他懵懂時甚至以為太子就是他的名字。 肅王心里早有了想法,自然不應,笑道:“表字便不必了,我心中早就有了稱呼,你只說應不應就好?” 他心中的稱呼自然就是元元,元,始也,代表首個第一,又沾了元元年號的第一個字,最適合不過,當然最重要他早就習慣了這樣稱呼他。 元清帝:“……” 果然如此,他就知道。 不過也好,總比他的名字好,他至今自己都不愿說出那兩個字。 “那我也得想想該如何稱呼皇叔?”他忽的一笑,“我想想……” 目光狡黠:“寄寄?” 肅王:“……” 元清帝一本正經:“皇叔本姓季,名中也有同音寄,如此一來豈不正好?正好皇叔得和季行走交換出現(xiàn),也省了我再想一個?!?/br> 肅王無奈,不過轉念立刻拍板:“那便如此,若我贏了,你不得反對我對你的稱呼,若你贏了,我便同意你這般稱呼我,如何?” “好!”元清帝應下。 兩人絲毫沒有考慮賭注的合理性,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渾然失去了以往的聰慧和理智,若叫宋杰幾人聽到,恐怕得齊齊感慨一句果然愛情降低智商。 不過元清帝和肅王卻絲毫不覺得,于兩人而言不過是相處的小樂趣。 “我壓齊云社?!痹宓勐氏鹊?。 “那我便壓圓社?!泵C王緊隨其后。 兩人拿起望遠鏡觀察球場,跟隨著賽事進程時而皺眉時而開懷,徹底感受了一遍球賽的魅力。 最終比賽以圓社超出一球獲得勝利。 最后一球踢進去的時候全場沸騰,啦啦隊也好,候場的球員也好,還有加油的百姓,全都站了起來,大聲嘶喊。 漫天喊聲中,肅王湊到元清帝耳畔,低笑一聲,嗓音低?。骸霸!?/br> 兩個字透著塵埃落定的心滿意足。 元清帝沒有轉頭,只回握了他的手。 球場上史官奮筆疾書,記載眼前的盛況,而有擅丹青者將這一幕畫了下來,不論是遠處貴賓席中親密言笑的皇帝和肅王,還是看臺上形色各異的百姓,惟妙惟肖。 這幅畫輾轉流傳,后被收藏在了博物館中,引無數人研究觀賞。 作者有話要說: 元清帝:寄寄寄寄寄寄寄寄。 第155章 長大 陽春三月, 草長鶯飛, 暖風熏人醉。 長安城熱鬧非凡, 敲鑼打鼓,煙花炮竹聲震耳,一條長長的游街隊伍正穿過朱雀大道, 往城南走去,路邊圍滿了來湊熱鬧的百姓,或揮舞著手里的小旗子, 或揮舞著花環(huán), 今天是蹴鞠亞洲杯球賽開幕的第二天,國足十六進八, 剛剛結束賽事出來,百姓如何不激動。 “少爺, 慢點慢點!” 人群里一個小廝打扮的少年正追在一個十歲左右的男童身后,那男童穿著一件連帽衫, 帽子遮擋了大半面容,看不清長相,但男童小小年紀身手意外的矯健, 很快從人流中躥到了馬路對面, 他身后的小廝反而跌跌撞撞有些跟不上。 男童,即魏曙此刻心情不是很好,玉似的臉蛋緊繃著,漂亮的眼珠透著怒意。 然而這怒氣卻不知道該朝誰發(fā)。 所以他只能悶著一股氣朝前奔。 不知奔了多久,拐彎的時候忽然撞上了一個人, 兩人都從拐角拐過來,而且速度都很快,這一撞,撞得結結實實,兩個腦袋磕在一起發(fā)出砰一聲響,一起翻倒在了地上。 “哎呦,疼疼疼疼疼……”對面?zhèn)鱽砗⑼搪暷虤獾奈鼩饴暋?/br> 魏曙瞇眼瞧去,是一個梳著兩根麻花辮的小女孩,粉雕玉砌,十分漂亮,此刻正捂著腦袋淚眼汪汪的看著他。 魏曙皺了下眉。 “少爺!” “姑娘!” 追在兩人后面的小廝丫鬟跟了上來,見狀連忙過來扶人。 “少爺沒事吧?”魏曙的小廝梁福臉色動作還算鎮(zhèn)定,但目光仍是透著慌亂,畢竟他家少爺身份不一般,若出了事,他九條命都不夠抵。 “沒事?!蔽菏锶嗔巳囝~頭,從梁福手里要來小鏡子瞧了眼,只是紅了而已,大概因為他這輩子出生的方式比較特殊,身體也比常人要強許多,譬如他如今剛滿七周歲,但看起來卻已經跟十歲的孩童沒有兩樣了,尋常小磕小碰也不會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倒是被他撞到的女童額頭明顯腫起了一個包。 “抱歉,是在下不小心讓姑娘受驚了,姑娘若不放心,在下愿承擔姑娘的醫(yī)藥費?!辈还茉趺凑f他是男子,雖然他們是同時撞的,出于禮讓,他還是先道歉。 “撲哧……”哪知那女童聞言卻笑出了聲,扶著自家丫鬟站起來,憨聲道,“你說話怎么像那些酸秀才一樣文縐縐的。” 魏曙一愣,跟著也笑了:“說的是?!?/br> 他兩世為人,還不至于跟一個小女孩計較。 女童也從自家丫鬟手里接過鏡子照了照,看到鼓起的包撅了噘嘴,卻沒有再喊疼,反而好奇的看向魏曙:“小哥哥你也在被人追嗎?” 被人追? 魏曙不由看向女童身后,臉色變得嚴肅:“有人追你?” 難道經過嚴打,還有不怕死的人販子? “是啊。”女童應聲,剛說完,背后傳來呼喚聲: “表妹!” “三姑娘!” 她頓時蹭得一下躥到了魏曙身后,拉起他:“快跑快跑,他們追來了!” 猝不及防被拉著一起跑的魏曙一陣莫名,追的又不是他拉他做什么,還有,看不出來這小女孩力氣挺大,居然能拉得動他。 不過想到自己剛剛撞傷了對方,他也就沒有掙扎,決定幫她一把,也算扯平。 “跟我來!”魏曙反客為主,拉著女孩跑回了主干道,蹭進了游街的隊伍里,順手從花車上拿了兩個備用面具,分給女孩戴了上去,混進了花童中,跟著隊伍走遠。 “小哥哥你怎么知道花車上有面具?”擺脫了被人追的“危機”,女童好奇地扭過頭問。 她帶著小白兔面具,面具是給比她更大一些的孩童準備的,所以完全覆蓋了她整張臉,只露出一雙漂亮的眼眸,黝黑純粹,像葡萄又似瑪瑙,叫原本不打算再理會她,準備趁機離開的魏曙怔了怔。 “聽人說過……”他含混道,轉移話題,“誰在追你?” 女童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悶聲道:“是我表哥,他很壞,總喜歡揪我的辮子,總是欺負我,可是母親偏要我跟表哥一起玩,所以我就跑掉了?!彼f到這聲音變得得意起來,咯咯笑道,“我趁著他不注意,偷偷躲到了巷子里,然后他就找不到我啦。” 魏曙收回目光:“你就不怕迷路被人抱走?” 女童揚揚下巴:“才不怕,老師教我們了,要是遇到壞人就大聲喊,找路邊的巡警叔叔,而且我才不會去那些沒人的地方,長安城的地圖我背得滾瓜爛熟,所有公交線路我的記得,我很聰明的!” 葡萄似的眼睛滿滿的驕傲。 魏曙挑眉:“你是長安學院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