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jié)
相處這么久,這幫大老爺們早學會察言觀色,知曉怎么說最令荀飛光動然。 果然,荀飛光手一揮,“來五六個人,帶上家伙,下午跟著去!” 荀飛光一放話,幾個百夫長喜氣洋洋地應聲。 下午時,足足來了七個人,加上沈歌與荀飛光,近十人騎著馬帶著盆,浩浩蕩蕩地望山上走去。 魚塘在山腳下,塘還挺大,差不多有兩畝?,F(xiàn)如今山水還很足,滿滿的一塘水快與堤岸齊平。 因底下是淤泥,塘水不是很清澈,塘面上能倒映出藍天白云。 “這水有魚么?”有人懷疑。 “有,這樣的水一看就有魚。” 說話的人興致勃勃地往前走幾步,重重在岸上踏踏腳,有幾個大波紋隨著他的動作蕩開,正是躲在岸邊的大魚感覺到動靜,驚惶之下往外躥所引發(fā)。 “看到魚脊了,好大的魚!” 這口野塘也不知曉多少年沒人來放水捉魚過,一眼望過去,露出水面的魚脊寬大黑沉,起碼有四五斤重。 一干漢子樂了,忙挽起褲腳下塘。 “小心些,塘里怕有枯枝,別扎到腳。”沈歌提醒一句。 漢子們應下,拿盆的拿盆,拿瓢的拿瓢,開始往岸上潑水,不時有小魚被潑出來,在岸上活蹦亂跳著。 這年頭沒有抽水機,山塘周圍也沒有溝渠,無法往外放水,要干塘只能靠人力一點一點把水潑出來。 這口塘雖大,沈歌他們人也多。都是氣力十足的漢子,他們大盆大盆水往岸上潑,不一會功夫,塘里的水便被潑出大半,擠擠挨挨的魚滿池塘游躥,看那些魚脊就知曉這里的魚真不是一般多。 “幸好我們挑著籮筐過來,要不然還真裝不下?!?/br> 沈歌在岸上拿籮筐撿被潑上來的半大小魚,看著滿池塘的魚,眼里不由流露出笑意。 “這里的魚多得出乎我意料,帶來的三擔籮筐應當裝不下。” 荀飛光在塘里,直接將水潑到沈歌手上的籮筐中。水從籮筐的縫隙流走,小魚則會被攔下來,一會兒工夫,沈歌手中的籮筐就積攢了一層小魚,活蹦亂跳地在籮筐里掙扎。 沈歌探頭往框里一瞧,深覺他說得有理。 山塘里的魚也不知曉怎么來的,鯉魚、草魚、鰱魚,各種魚應有盡有,沈歌他們基本認不出來,只要是魚,就往籮筐里丟。 “欸!”沈歌驚叫一聲往旁邊避讓,站在他身側的荀飛光忙扶住他的手臂,免得他站不穩(wěn)。 “怎么?” “有魚在撞我的腳?!鄙蚋梵@詫地望向荀飛光,同時彎腰往水里一抓,立刻抓起一條狂甩尾巴的大魚。 這魚力氣極大,沈歌被甩得滿身都是水,差點抓不住它。 “往籮筐中扔!”荀飛光邊扶著沈歌的腰,免得他被魚晃得摔倒在塘里,邊示意他快些扔。 沈歌抹抹臉,慌忙依言將魚扔過去,魚到了籮筐里,還拼命往外跳。 池塘里的幾個漢子都在抓魚,大條大條的魚,看著就極為肥美。 “唉喲!”有人大叫一聲,直接往旁邊躥。 沈歌被嚇了一跳,與荀飛光對視一眼,忙問:“怎么了?被咬了?” 那人齜牙咧嘴,伸手往泥水里摸。沈歌以為他被蛇咬傷,剛想叫他先上岸,卻不想他一手一只大甲魚,嘩地一聲舉出了水面。 “黿魚,好東西!” “快,放框里去,別讓它跑了?!?/br> “其他人找找,這么大的兩條黿魚,估計塘里還有。小心些,別被咬到了?!?/br> 抓魚的漢子們絲毫不懼,興致勃勃地彎腰也想摸出甲魚。 荀飛光伸手輕輕推沈歌,“你先回岸上,莫被咬到?!?/br> 沈歌素來怕這些東西,忙上岸穿上鞋襪。 荀飛光指揮幾個百夫長,小心在沿岸用棍子將黿魚趕出來,不一會兒,又抓到兩大一小三只黿魚。 營地里的人得到消息,一齊涌過來看熱鬧,許多人還親自下塘去抓魚。 沈歌讓人又挑了五擔籮筐過來,這一個山塘,一下午時間,摸到的魚足足有八擔,起碼有上千斤重。這些還都是大魚,小雜魚沈歌大多都讓人重新扔回了塘里。 整個清凌衛(wèi)都沸騰了,兵丁們挑著魚回營地,氣氛如過年一般熱鬧。 第78章 水煮 大條大條肥美的魚被倒出來, 還有一部分有氣息。 水缸、浴桶、木盆、木桶, 但凡能裝水的容器都被貢獻出來裝魚。 伙頭兵在一旁清點桶盆, 忽然怒吼,“哪個直娘賊把尿桶也提過來了?!尿桶不要!鞋也不要!大鞋也不行!誰他娘的想吃腳臭味的魚?!” 被吼的軍士滿臉赤紅, 他也不知怎么想,見人抄家伙, 興沖沖地把自個一雙大靴子提過來,結果鬧了個大笑話。 圍觀之人一陣大笑, 提著鞋子的軍士以手掩面, 又跑回去。 一干人站在水缸旁熱火朝天地給魚開膛破肚,去鱗斬尾, 雪白的魚rou被一刀刀片下來, 堆到一旁洗干凈的木盆中,大盆大盆地堆了好幾盆。姜絲, 蒜頭, 辣椒,蒜苗、香菇、木耳……各種佐料也堆得滿滿當當。 時人愛吃切燴, 鮮魚剔骨后切成透光的雪白薄片, 配上蘸料與菜絲,直接入口,沈歌吃過兩次,味道倒是極好。不過這次的魚來自山塘,沈歌怕有寄生蟲,下令晚上不能有生魚, 所有魚rou都得烹熟。 “晚飯如何煮?”沈歌問伙頭兵總廚。 “蒸魚一味,炸魚一味,外加一盆小青菜,一盆炒蛋。”總廚給出菜譜,“大米飯管夠?!?/br> 沈歌沉吟一下改換菜譜,“炸魚太過麻煩,換成水煮魚罷?!?/br> “何謂水煮魚?清水煮魚?”總廚比劃一番,滿臉不解。 “并非。”沈歌看下佐料,“拿糖和醬油來,有豆豉也拿些?!?/br> 材料不足,做前世那般正宗的水煮魚自是不可能,不過可簡化一些,放足料,味道應當也不錯。 沈歌令人再將魚片切得薄一些,放在木盆里,往里倒鹽、酒、蛋清、醬油、辣椒粉及五香粉抓勻,放在一旁靜靜腌制。 營地里沒有發(fā)豆芽,青菜倒是種出了好些,嫩嫩的青菜苗迎風招展,此時拔來吃正合適。營地里還有先前買的香菇與木耳,都是今年剛買的新貨,味道正濃郁。 沈歌將配菜統(tǒng)統(tǒng)放入水中燙熟,而后盛在干凈的大瓦盆中。 接下來,沈歌起火燒油鍋,熱鍋冷油,豆豉,鮮辣椒,姜蒜,干辣椒,鮮蒜苗等一齊加入鍋中爆炒,加鹽加糖加醬油及豆醬。上午的雞湯還剩些,沈歌往里頭加了一大盆雞湯,紅亮的湯汁咕嘟咕嘟滾開后,再加腌好的魚片,用筷子撥散,等湯再一次滾開,盛起來放到先前燙熟的菜上頭。 滾滾熱氣瞬時冒上來,帶著濃郁的香味。 最后則是熱油,一大勺油放到洗干凈的鐵鍋中,依次加入辣椒,蒜頭,待油熱之后再加蔥花,青蒜苗,而后大鐵勺將油鏟出來,嘩啦一聲澆在盆子里,帶著濃郁香味的熱油與魚片一接觸,發(fā)出滋滋的響聲。 香味仿佛有聲音一般,嘩啦四下濺開。周圍人原本不餓,聞到這股香味,肚子不由咕咕叫起來。 沈歌擦擦額頭上的汗,“就按這種做法,做出來的魚可叫水煮魚,還有什么材料,都可燙熟放到里頭做底料。” 伙頭兵應是,笑問:“二爺,我們晚上就吃這個?” “嗯,讓將士們都嘗嘗鮮魚?!鄙蚋柩菔疽环淮∥閷⑺篝~端回去,又親自下廚做了兩三個小菜,令人溫好酒,一起送到飯廳里。 沈歌到時,韶信與百里宜已被請到,荀飛光坐在上座,正給兩人倒酒。 “沈歌兒快來?!鄙匦判Σ[瞇地招呼。 沈歌將手中的菜端上來,他先前用野牛的rou做了幾大盆rou干,rou干又香又辣,極有嚼勁,平時空口吃往往被辣得涕淚橫流,下酒倒是絕妙。 百里宜讓出位置,請沈歌坐到荀飛光旁邊,笑道:“最后幾壇北邊來的刀旦酒,我借花獻佛,今晚可要不醉不歸。” “好不容易能聚到一起,我們得多喝幾杯?!鄙蚋栊?,“這些年多虧你和韶大哥?!?/br> 韶信聞言忙擺手,“應當?shù)?,應當?shù)??!?/br> 荀飛光舉起酒杯,與兩個老部下碰了一杯,一切盡在不言中。 韶信夾了一口水煮魚押酒味,菜一入口,不由眼睛一亮,這魚鮮香嫩滑,偏偏半點骨頭都沒有,極是美味。 “沈歌兒,你從哪知曉這么多新鮮菜式?實在太好吃了!” 沈歌望荀飛光一眼,荀飛光正好也在瞄他。 對上荀飛光不解的目光,沈歌不由笑笑,若是荀飛光現(xiàn)今沒有失憶,就知曉他這些菜式來自于前世的記憶,可惜他現(xiàn)今什么也不記得。 百里宜嘗了口,贊嘆,“二爺,您等會可得把方子寫下來,我讓手下的酒樓多做做這道菜?!?/br> “成,沒問題?!鄙蚋枰豢诖饝每曜又钢璧溃骸捌鋵嵾@底料用豆芽最好,可惜近日來忙,忘記交代灶房的人發(fā)些豆芽。除水煮魚外,水煮牛rou也好吃,下次我們試試?!?/br> 百里宜管理的乃荀飛光的產業(yè),沈歌與他成親,這些產業(yè)自然就是家里的產業(yè),沈歌當然要盡心盡力。 沈歌他們這頭吃上,灶房的伙頭兵們還在一盆一盆地煮,大盆大盆的水煮魚端到各營,香味飄得整個營地都是。 原本不怎么餓的兵丁,此時肚子全在咕咕叫,一個兩個回營時都不自覺地加快腳步。 外頭來犁田的老農們跟著收工,正要趕著?;丶?,忽然聞到這股香味,肚子都餓起來。 “不知這伙兵老爺們在煮什么,怎么這樣香?” “rou,除了rou還有什么?我今日看到好多兵老爺挑著魚回來,估計此刻就在煮魚?!?/br> “哎,別說,先前那些兵老爺們也在這煮飯,也不見香成這模樣。依我看,來來往往來過那么多兵,煮飯都煮些清湯寡水,就屬這次的將軍最大方,隔三差五就給手下吃rou?!?/br> 說話的農人羨慕地伸長脖子往營房里望,他家日子過得還成,也沒這般見天吃rou,要吃得等年節(jié)。 “那是,這次來的將軍可是京都里來的國公!”老農比個大拇指,吹噓道:“國公,曉得罷?就算在京都里,他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嘿,您老連這個都打聽到了?” “一起干活的兵老爺說的?!?/br> “不知他們還招不招人,這伙食,就是家里登記成軍戶我也認了。”年輕的農人吸吸口水,心里很有些意動,“聽說最普通的小兵月俸也有一兩多,我們累死累活,一年還不一定能掙著一半?!?/br> “要是他們招人,誰不想去?”旁邊年紀大一點的農人給他潑冷水,“看見那些兵老爺沒,個個身長八尺,氣力驚人,一般人想去他們可不要?!?/br> 年輕農人越發(fā)意動,眼睛瞟著人來人往的營地,“我雖不成,但我大兄可以,我明日去問問。” 此時無戰(zhàn)事,百夫長們向上請示后,不需放哨守營的兵丁還搬出酒來喝。 在軍中不得多喝酒,每人喝至多三碗,這些都是村酒,酒味不甚濃,別說三碗,酒量一般的人喝十碗都喝不醉,也就解解酒饞。 氣氛上來了,圍著篝火團團坐,有兵丁低聲感慨:“老爺與二爺對我們這般好,就算把命賠在這,我也心甘情愿?!?/br> 他們不僅活著時待遇極好,就算不幸損身,撫恤金也能有一百兩。家中老娘拿到這筆錢,絕不必擔心沒人養(yǎng)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