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jié)
說著,給他比劃了一個行話的手勢,意思是10塊錢。 這種東西實在沒賺頭,可顧朝暉看著來賣東西的大娘,穿得破衣爛衫,瘦的雙手如雞爪,他實在是狠不下心,就花五塊錢收下了那枚銅錢。 大娘見了五塊錢,千恩萬謝,興高采烈的出去了,在外面排隊的村民聽說之后,更加興奮,都盼著早點能輪到自己進屋。 如此這般的收了一上午,正經(jīng)東西一個沒收到,炕上卻擺滿了各種不值錢的銅錢和器物。 曹行知看著顧朝暉直搖頭,道,“照你這么收下去,你自己帶那一千塊錢,下午就都得花完,還收不到什么像樣?xùn)|西,再說了,你收這么多,咱們怎么弄回去呢?” 顧朝暉也知道這都怨自己心太軟,一看到村民熱切的目光,他就實在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此時曹行知一數(shù)落他,他更加不好意思,低著頭不說話了。 其實曹行知沒有埋怨他的意思,只是善意的提醒,見顧朝暉臉皮薄,他便笑著說道,“這樣吧,下午咱倆自己去村里轉(zhuǎn)悠一下,遇到合適的東西再收,否則你再這么收下去,簡直像是搞扶貧工作的了?!?/br> 聞言,顧朝暉這才臉紅的笑了笑,點頭道,“曹大哥,我聽你的?!?/br> 于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兩人便把自己的打算跟村長說了。 村長聽了還頗為失望,畢竟上午村民們從他家出去的時候,一個個都喜氣洋洋的,他還盤算著再有一下午,全村都能沾上這兩人的光了,沒想到他倆中途停了。 看到村長的模樣,曹行知忙問,“兄弟,有什么不方便么?” 村長苦笑著說,“不方便倒沒有,只是曹老板,你們下午能不能先去我說的那幾戶人家?他們上午沒排上,要是知道下午不收了,肯定會對我這個村長有想法,以為是我從中搗鬼,斷了他們財路呢?!?/br> 顧朝暉和曹行知可沒想那么細(xì),聽村長這么一說,也能理解他的難處,再說這也不是什么難事,便爽快答應(yīng)了。 歇過短暫的午覺,下午,趁著村里人都沒下地干活的時候,兩人按照村長給的名單,開始了走訪。 他們先到了一家牧民家里,他家男主人叫呼格吉勒圖。 這男主人漢語說得還不太利索,村長就在旁邊跟著當(dāng)翻譯。 說明來意之后,那蒙古族兄弟馬上高興的從柜子里翻出了一個小瓷碗,并幾枚小銅錢。 曹行知和顧朝暉一看,不免有些失望,這和上午收的那些東西沒什么區(qū)別啊。 可二人還是仔細(xì)端詳了一下,發(fā)現(xiàn)確實只是近百十來年的東西,沒什么大賺頭。 呼格吉勒圖雖然聽不太懂兩人的話,但看他們的表情,也猜到可能對自己家的東西不感興趣。 他不由失望,本來聽說村里來了收東西,他還滿懷期待,因為母親病了,正是需要一筆錢的時候。 但看這兩人轉(zhuǎn)身要出屋子了,呼格吉勒圖急得上前拽住走在后面的顧朝暉,然后語氣迫切的說了一大串蒙語。 顧朝暉聽不懂,只好看向村長,村長簡單的給他翻譯了一下,意思是他老母親已經(jīng)臥床不起,他想領(lǐng)著去縣城看病,可家里沒錢,希望他們能把這些東西收下,哪怕給個出門的路費錢也行。 顧朝暉聽后,頓時就動了惻隱之心,曹行知也微微皺眉,兩人對視一眼之后,就對呼格吉勒圖說,“你母親在哪兒,我們隨身帶了些藥,看看有沒有能用得上的。” 村長轉(zhuǎn)達給呼格之后,對方立即露了笑臉,然后引著兩人到了東廂房里。 東廂房里,一個年邁的,梳著兩根又粗又長大辮子的蒙古族老婦人躺在炕上。 現(xiàn)在是三伏天,可這屋里竟然還燒著炕,顧朝暉兩人進屋之后,沒用幾分鐘,已經(jīng)是大汗淋漓。 顧朝暉不會看病,但曹行知略懂一二,他走上前去,看了看那老婦人的狀況,又在村長的幫助下,詢問了一些情況,之后,他轉(zhuǎn)頭對顧朝暉說,“想來應(yīng)該是高血壓引起的并發(fā)癥?!?/br> “那怎么辦?咱們有什么辦法么?”顧朝暉焦急問道。 “我手頭沒有什么對癥的藥,只有些止痛片,給他們留下吧?!闭f著,曹行知從隨身的腰包里拿出了一瓶止疼片,然后告訴了呼格服用方法。 “這只是緩解疼痛的,讓你母親不這么痛苦而已,但要是看病,還得盡快去醫(yī)院?!?/br> 曹行知說完就出了屋門。 顧朝暉幾步追上他,剛要開口,曹行知先笑了,然后說,“我知道你要說什么,多的咱們都收了,不差這幾個小物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咱們能幫則幫吧?!?/br> 這顧朝暉才松了口氣,笑著點了點頭,然后轉(zhuǎn)身進屋,給那青年留下三十塊錢,拿上那個小瓷碗和幾枚銅錢出來了。 兩人從呼格家出來之后,又陸續(xù)去了幾家,可都沒有鐘意的東西,等天都黑了,他們才往村長家走。 路上,曹行知也不由失望的道,“難道好東西都被之前那撥盜墓的收走了?” 顧朝暉此時卻沒那么著急了,他道,“曹大哥,別著急,咱們明天再看看吧?!?/br> 正說著話,他們又從呼格吉勒圖家門口路過,就聽見院里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嗽聲,應(yīng)該是呼格母親在難受了。 顧朝暉不禁停住腳步,向院里張望。 直到前面的曹行知和村長招呼他,他才又追了上去。 累了一白天,晚上回到村長家里,吃過晚飯之后,曹行知倒頭就睡著了,可顧朝暉卻翻來覆去的合不上眼睛。 農(nóng)村的貧苦,村民們?nèi)贬t(yī)少藥,這些都讓他揪心,雖然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可想到這兩天在村里受到的熱情接待,村民們對他們樸實又真摯的感情,而自己能回應(yīng)的卻那么少,這都讓顧朝暉沒辦法睡著。 眼看著月上中天,顧朝暉實在睡不著,索性一咕嚕爬了起來,然后披上衣服,拿上錢,出了門。 他一路沒停步,直接走到了呼格家門口,敲了半天門,才把呼格叫出來。 呼格一看是顧朝暉,頗為意外,但還是面帶微笑,用蹩腳的漢語問道,“兄弟,你找我什么事,是不是明天走的時候要用牛車?我可以去送你們。” 聽到對方這樣說,顧朝暉心里更不是滋味,他拿出身上僅剩的兩百三十塊錢,然后拽過呼格的手,塞給了對方。 “兄弟,我身上就這些錢了,大娘的病你不能再拖了,明天就去縣里看病吧?!?/br> 說完,顧朝暉沒等呼格反應(yīng),一路小跑著走了。 獨留呼格看著他的背影,抖著手捏緊了手里的錢。 第二天,曹行知和顧朝暉剛起床,村長家的院門就被人拍得山響。 村長媳婦開了門之后,就沖屋里喊道,“當(dāng)家的,快出來,是娜仁阿媽家的小子?!?/br> 顧朝暉他們不認(rèn)識娜仁阿媽,聽到不是找自己的,便沒在意。 但過不多時,村長手里便拎著一個大物件進了屋,然后對顧朝暉和曹行知說,“呼格剛才領(lǐng)他媽去縣城看病了,走之前,說讓我把這個給你們?!?/br> 兩人定睛一看村長手里的東西,俱是一驚。 第60章 寶貝 兩人看著村長手里提著的物件, 不由愣住。 不說別的,曹行知對這東西并不熟識,顧朝暉更加沒有研究。 村長看他倆的表情,便知道他倆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他將東西放在炕上, 然后笑著說道, “呼格這小子也是, 就算想謝你們, 送只雞,或者宰一只羊也好,怎么送來一副舊馬鞍子?” 聽他這樣一說, 曹行知先反應(yīng)過來, 趕緊上前查看。 果然就像村長說得,這確實是一副舊馬鞍子,不過卻不是個一般的舊馬鞍。 雖然主體是木質(zhì)加皮革, 但馬鞍側(cè)面俱是精美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雕花圖案, 最可貴的事, 雕花上面遛造了一層黃色的金屬。 因為年代久遠(yuǎn), 馬鞍已經(jīng)有些破損,那層金屬也大多氧化, 看起來污濁不堪, 但在曹行知眼里看來,這并不影響馬鞍的價值。 顧朝暉也湊上前來,本要問什么, 但因為村長在跟前,曹行知便暗暗給他使了個眼色,意思是過會再說。 村長見兩人看了馬鞍之后,稀松平常的表現(xiàn),也就沒太當(dāng)回事兒,心里還想,這呼格吉勒圖果然是年輕不懂事,就算是想感謝貴人,也不拿點像樣的東西過來。 待吃過了早飯,曹行知跟顧朝暉還是出門去收貨 ,今天是他們在這里的最后一天,明天便要啟程回家了。 但今天他倆的心情卻和昨天晚上大不相同。 路上,身邊沒有了外人之后,曹行知笑著對顧朝暉道,“小顧,你出國學(xué)習(xí)的費用這次有著落了?!?/br> 顧朝暉略一思索,便反應(yīng)過來,難道是那副馬鞍? “曹大哥,你是說……” “對,沒錯,依我看,那副馬鞍至少也有三、五百年的歷史了,而且根據(jù)雕刻的紋路來看,應(yīng)該是個領(lǐng)兵的大將的,絕不是普通牧民人家用的。不過我很少收集這方面的東西,所以也看不太好,但就按我現(xiàn)在說得這個情況,你如果去找郝老板,至少也能賣到這個數(shù)?!?/br> 顧朝暉看著他的手勢,驚得一時沒答上話來。 五千塊錢?! 他不過是給了呼格兩百多塊錢而已,卻換來了這樣一份厚禮。 顧朝暉頓時覺得燙手,表情為難起來。 曹行知見他的樣子,不由笑道,說,“我知道你昨晚出去了?!?/br> 這一說,顧朝暉更是驚訝,沒想到曹行知洞察一切,可剛才卻一直藏著沒露。 “小顧,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負(fù)擔(dān),其實收東西,是講緣分的,你用善舉打動了呼格,呼格才能把這傳家寶送給你。你更要善加利用,才能不辜負(fù)了他的一片心意?!?/br> 聽了曹行知的話,顧朝暉久久沒有答話。 他知道呼格是被自己感動了,所以才會如此做,可這東西價值不菲,關(guān)鍵是對于呼格來說,意義更大。 或者換言之,如果他拿這幅馬鞍去找別的古董商變賣,也許能賣更高的價格,是不是能讓他母親更好的看??? 曹行知仿佛猜到他的顧慮,又勸道,“小顧,我不知道你昨晚給了他多少錢救急,但你相信我,咱們出的價錢,是古董商人里價格最公道,甚至最高的了。你想,要是換了郝老板來,他會給多少?” 如此一說,顧朝暉才從剛才的執(zhí)念中回過味兒來。 曹行知看他眼神不再發(fā)直,這才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馬鞍暫且留著,咱們今天再轉(zhuǎn)一天,看看能不能有別的收獲?!?/br> 對啊,如果能收到別的好東西,那這幅馬鞍興許就不用轉(zhuǎn)手再賣他人了。 顧朝暉有了新希望,便又開始跟著曹行知走村串戶。 自從收了這幅馬鞍,兩人好像就轉(zhuǎn)了運,這一上午,真是沒有白轉(zhuǎn)悠,確實遇到了幾件好東西。 先是在一個之前有些積淀富戶家里,看到了一對高約兩尺半的雙耳青瓷瓶。 那富戶說不上這瓷瓶的來歷,但目前看來,他家也沒把這對瓷瓶當(dāng)回事兒,因為兩個瓷瓶都沒閑著,一個用來插雞毛撣子,另一個直接用來放種子了。 那富戶在解放前是這片的地主,后來經(jīng)過幾次運動,現(xiàn)在家里也和普通人家沒啥區(qū)別了,一樣的窮。 只不過留下了個別好東西,但家里老人沒了之后,這些后輩子孫也都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價值幾何,所以也沒當(dāng)回事兒。 曹行知問他們,“昨天我們在村長家里收東西,你們怎么沒拿著這對瓶子去?” 他家人還理所當(dāng)然的說,“不是說沒用的舊東西么?我家這兩瓶子都有用,干啥拿去換錢?” 顧朝暉和曹行知聽了,不禁相視一笑,看來莊戶人家確實樸實。 為了不坑人家,曹行知直接報了個好價,二百塊錢。 那家人聽到報價,差點把炕上的茶盤子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