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明朝記事、科舉之路(女穿男)、貓廚、末日之冰狐小蘿莉、再嫁豪門:總裁欺身成癮、我竟然是富二代、心尖蜜、悍妒、夏蟲鳴、她迷人的無藥可救[娛樂圈]
當(dāng)今這是要干啥? 好好的為啥要過繼男丁去大房? 尤其是史老二, 他想的更多一些。為啥過繼的不是他的兒子,卻是老三的? 他想到了他昧著良心得來的爵位,想到了他的親生兒子, 想到了弟弟的兒子可能會搶了自己兒子的爵位,心亂如麻。 史老三呢,他在最開始的震驚后,瞬間想到了過繼嫡子的好處。 這是不是當(dāng)今不滿意他二哥的信號?這是不是當(dāng)今想要重用他,想要多給他們這一房一個爵位的暗示?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可以將他自己的爵位傳給庶長子。然后讓嫡子繼承二哥,不,是本來就屬于大哥的爵位。 嫡子雖然過繼出去了,但始終是自己的兒子。就算是改了族譜,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在這一場過繼事件里,得益人除了史家大房外,便就只有心中暗爽的史老三了。 史湘云從小是在兩個叔叔家輪流生活的。因著她算是史家大房唯一的獨苗苗,哪怕是做面子工程,她在兩個候府都有自己的院子。 排場什么的,都跟史候家父母雙全的嫡出姑娘差不多。 至少面上是這樣的。 史家二房和三房對于史湘云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期待,他們只希望她平安長大,然后嫁到門當(dāng)戶對的人家去,讓世人說不出他們苛待亡兄遺孤的話來。 在史家兩房看來,養(yǎng)大史湘云,將來也不過是多了一份嫁妝。而這份嫁妝,他們倆家也跟本不必出多少。因為史湘云的母親便給她留了不少的嫁妝。 史家當(dāng)初分家的時候,并沒有給史湘云,或者說是沒有給沒了男丁的史家大房留下一丁點產(chǎn)業(yè)。而史湘云雖然對外叫著史大姑娘,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她這個史大姑娘只是他們史家大房的姑娘。 畢竟史家還有比她大的姑娘。 當(dāng)初史老二繼承了大房的爵位,史老三又自己得了爵位,史家兩位夫人懷揣各自的私心,又不約而同的勸了自已的夫君,于是在分家的時候,便直接將家中孩子重新序了齒。 按著史湘云在史家的排行,嫡女庶女加起來,她這個史家大房的唯一姑娘都排不到前十去。但分家了就不一樣了,史湘云直接撈到了一個大姑娘的名份。也算是給她添了幾分身價。 話說回來,史家兩個候府都給史湘云留了小院。但無論哪里對于史湘云來說,她都是只是個客人。 之前,早熟的史湘云以及史湘云的母親留給她的那些人,都覺得只要姑娘忍一忍,將來嫁了人就有自己的家了。 然而,突然有一天,天上就給史湘云掉下了一個弟弟。那么,自認(rèn)不再是一個人的史湘云便想有個自己的家。 哪怕只是一個兩進(jìn)的院子,她也想有個自己的家。 史湘云的這個愿望,史三夫人回過神,又在史老三的提點下想明白后,立即就開始著手給史湘云辦了。 老二一家所居住的府邸便是當(dāng)初史家最先建的那座。史三夫人覺得她兒子將來一定是這府里的主人,但現(xiàn)在卻不能讓她兒子住進(jìn)來。 太小了,說不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于是史三夫人便提議讓她兒子和史湘云一起住進(jìn)他們府里。 史老三也是這么想的。 但史老二一家卻不同意。說是還像之前那樣,讓這個‘侄子’和侄女兩府輪著住。 于是因為種種原因不愿退步的兩家人,最終的決定便是在內(nèi)城選一套三進(jìn)的大宅子讓兩個孩子單獨居住。 這真不是兒戲? 一個六歲,一個過年才三歲,這能頂家立戶? 開什么盤古玩笑? 可就是這樣的玩笑,兩家人竟然都同意了。 史家還真的有一套現(xiàn)成的三進(jìn)宅子在內(nèi)城,于是直接讓這對新出爐的姐弟搬了出去。 史湘云有她娘留給她的老班底,所以侍候的人并不需要再怎么添了。但是史湘云她弟卻有些個為難。 史三夫人自然是想要派自己的親信過去,但史二夫人卻說既然過繼出去了,就應(yīng)該趁著年紀(jì)小,讓他踏踏實實的記住自己‘唯一’的身份。 兩人這個時候也沒了妯娌多年的好感情了,互相提防又互相試探。 因史家誰都不知道當(dāng)今為什么突然要給史家大房過繼兒子,又因為史家兩位夫人私下里做的那事史家兩兄弟并不知道。 于是在爭執(zhí)一番后,這倆兄弟竟然還跑到榮國府去問賈代善的意見。 賈代善見這二人來了,就氣不大一處來。 好嘛,你們當(dāng)老子是什么? 傻子嗎? 前腳給你出了個省錢的主意,后腳你們倆的媳婦就將老子的心肝坑了。老子還沒有找你們算帳,你們到是還有臉跑過來找老子出主意。 這個主意出完,你們還準(zhǔn)備坑老子家的誰? (→_→) 賈代善畢竟是官場老油條了。 當(dāng)初是看史家兄弟還算明白,又不想真的將自己家過成獨門獨戶,這才跟史家走動。 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不準(zhǔn)備跟史家聯(lián)系了,到最后坑他們倆兄弟一把也不是什么難事。 想了想,便說道,“這個主意倒是不好出。不過你們姑母的陪嫁還有幾房。若是你們兄弟不介意,便領(lǐng)了身契回去吧?!?/br> 至于是將哪家送給史家兄弟,還不是可著賈代善挑了。 史家兄弟不想還可以有這種saocao作,一時間便愣住了。不過兩兄弟互視一眼后,便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于是兄弟二人謝過了賈代善,又考慮到這幾房下人身契的的歸屬問題后,便一致決定將這幾房人的身契交由大侄女史湘云保管。 因為送人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跟著走的,哪怕是下人,他們也得收拾行李。所以賈代善便說等過幾日直接送到那府的史府上去。 沒錯,就是史府。 誰讓史家姐弟現(xiàn)在沒有爵位呢。 不過……賈代善摸了摸胡子,現(xiàn)在沒有,可不代表以后也沒有。 等到史家兄弟回了家,將最終的侍候人選說了出來后,史家的兩位夫人總覺得哪里不太對,但一時也說不上來。不過侍候的人定下來了,那么剩下的便是給史湘云姐弟搬家了。 因著史二夫人的‘好言相勸’,過繼到史家大房,更名為史策的小朋友真的是一個人過繼出來的。從小侍候的奶娘丫頭婆婆都被留在了三房。 因暫時史策身邊沒有什么侍候的人,所以兩位夫人便決定將史湘云和史策放在一起,都由史湘云身邊的人照顧。 一時,先派人收拾宅子,再將史湘云的行李和她老娘留給她的嫁妝都搬了過去后,史三夫人才將她給親‘侄子’收拾的行李送過云。 這些是必須的,也是沒有什么爭議的。剩下的便是圣旨中明確提出來的,讓史家兩房將大房應(yīng)得的那部分財產(chǎn)歸還的事了。 史三老爺這邊,因著史三夫人覺得這些都是給自己兒子的,不能便宜了庶出的賤.種,所以極是大方的出了不少東西。 史老二一家見了三房‘歸還’的東西后,也只得比照著三房的出了一份價值差不多的,裝車送到了史府去。 從寄人離下,到成為掌家的長姐,史湘云既興奮又忐忑。 賈家送來的人里,還有賈代善特意進(jìn)宮請當(dāng)今賜的兩個教養(yǎng)嬤嬤。 一個給了史湘云,一個給了史策。 有了這兩個嬤嬤,再加上史湘云原來身邊的人以及賈家送過來的人,倒也真的能將整個史府撐起來。 當(dāng)今不知道是出于何等私心,竟然還將宮里一個極年老的太監(jiān)也送到了史府。 美其名約是幫著姐弟兩個撐撐腰,順便養(yǎng)老,但到底是為何,卻是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怎么樣,史湘云對自己現(xiàn)在的日子都滿意極了。 有自己的家,又有了相依為命,相扶相持的親弟弟,這世上怕是已經(jīng)沒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情了。 史策小朋友看起來雖然很可愛聰明,但年紀(jì)到底還太小。身邊沒有親媽的人,又有一群讓他忘記出身的人,久而久之,到真的忘記了不少事,也真心跟史湘云有了一份深厚的姐弟情。 自家心肝差點被人坑慘了這件事情,賈代善既然已經(jīng)查出來這里面有史家兩位夫人的首尾,自然也不會查不出王夫人在里面起的作用。 愚不可及,損人不利已。 你說說,她這到底是圖啥呢? 圖啥? 圖她想要將她閨女送上賈家大姑娘的位置上去唄。 自從真相陸續(xù)被人查出來后,賈小妞便找上了晉氏。 她與晉氏現(xiàn)在是母女關(guān)系,不說一榮俱榮,但也是一損俱損。 她被人這么敗壞名聲,于晉氏也有著莫大的影響。 于是兩人一拍即合,晉氏直接令府中下人改口。 從此后,賈家四位姑娘正式序齒,分別是:大姑娘賈元春,二姑娘賈瑜,三姑娘賈探春,四姑娘賈玲。 晉氏下達(dá)這個命令后,賈代善站在窗邊久久未動,最后長嘆了一口氣,默認(rèn)了晉氏的作法。 他雖氣元春不爭氣,但總歸是他的孫女。 但這又能怪得了誰呢? 作者有話要說: 天上掉下個史弟弟…… 第123章 賈代善不是什么良善的人, 但最起碼的虎毒不食子的基本底限他還是有的。 他雖最疼賈小妞, 但賈家的其他孩子也都是他血脈的延續(xù)。 他如何會看著他們過得不好。 只是王夫人造了孽,總要有人去承受。你母親欺負(fù)了人家的女兒,難道人家的女兒就是白欺負(fù)的? 再一個,這樣的處理未嘗不是一種輕拿輕放。 雖然名聲受毀,但命卻是保住了。 而且從宮里傳出來的消息來看, 大孫女也沒剩下多少名聲可毀了。 ╮(╯▽╰)╭ 他是個男人,他看得出來十九皇子將妞當(dāng)成了心肝,放在心上, 重逾生命一般的存在。 史家過繼的事情,又狠又辣,直中要害。 多大仇, 多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