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強盜真多啊
“朕要你這個丞相有何用!” 情急之中,瑞帝將自己真實想法說了出來,這句話重重的落在丞相胡用的心上。 “臣無用,請皇上恕罪!”丞相胡用軌道在地,冷汗直冒。 “起來吧!”瑞帝瞟了一眼胡丞相說到,隨后又將目光移向夏可道,說道 “夏卿!” 夏可道只得上前說道:“京城的謠言到是好破,咱們把儲備糧食大量投放到市場,糧價自然就會疊,謠言自然不攻而破。至于金陵,臣子無能,導到金陵亂?!?/br> “只有讓臣子先盡量穩(wěn)住金陵的局勢,待四皇子到達金陵再說,相信四皇子到時定有破解金陵危局的辦法。” 這話也是說了等于白說。 瑞帝聽得頭大,已經(jīng)沒有脾氣了,關鍵時候真正靠得只有自己,這些臣子,只有在有喜事的時候才敢出來唱幾句贊歌。 瑞帝無力的揮了揮手又點了下一個,不過說得都是些廢話。 “皇上,臣以為,解決此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四皇子李嘯炎召回。金陵之所以發(fā)生慌亂,就是因為百姓們害怕朝廷政策發(fā)生變化,只要一切如舊,慌亂自然會平息?!?/br> 終于有個大臣說了點讓瑞帝提神的話,早已聽得昏昏欲睡的瑞帝,此時聽到這個臣子的話,如同喝了醒腦湯,七經(jīng)八脈都被打通了,眼睛猛的睜開了,目光炯炯的盯著那個大臣。 大殿上的氣場瞬間發(fā)生變化。 “還有誰同意他的意見!”瑞帝問道,聲音低沉而威嚴。 本來那個臣子的話說出了大臣們的心里話,皇上您要折騰,搞出事了,我們勸您您不聽,能怎么樣。 您不折騰的話,金陵照舊,咱們的錢袋子也照舊鼓鼓的。 但此時沒人敢搭話,若不然再一個謀反的大帽子扣過來,誰也承擔不住。 瑞帝望著大殿下那此臣子們不停變化的表情,抄起茶杯向那個提臣子砸了過去。 “你們這是讓朕妥協(xié)當昏君,漢景帝殺了晁錯之后,七王之亂可有平息!你們這是讓朕妥協(xié),然后讓天下人笑話朕!嗯!” 皇帝一發(fā)怒,群臣便紛紛下跪聽訓,認不認同沒關系,哪怕是在心里罵皇帝是個大傻x,只要態(tài)度上到位,低著頭裝著恭敬的樣子就行了。 皇帝在上面賣力的罵,臣子們在下面像條狗樣的聽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瑞帝罵完了,疲憊感向自己席卷而來,他有些不明白,為什么這些臣子們都變了,與自己越走越遠。 “你說說,不過十多年時間,他們就變成這樣子了。以前朕想辦什么,只要一提出,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他們的眉頭都不皺一下?,F(xiàn)在可好,個個都像個老烏龜,臨到事沒有一個不裝傻的!這還不夠,有的還在后面扯朕的后腿!” 瑞帝在朝堂上發(fā)了一通脾氣,仍不解氣,跑到永壽宮向周皇后訴苦。 周皇后微笑不語,她永遠知道什么時候用耳朵,什么時候用嘴巴。 “對金陵的事情,皇后有什么好的建議。”瑞帝發(fā)完牢sao后,便將話題轉到正題下。以前周家世代經(jīng)商,周皇后自幼耳聞目染,在這方面比那些大臣強多了。 “皇上先前說了,金陵府尹并未放任何物資出城,所以金陵并不缺物資,只是人為的原因引起的。所以妾看來,這并不是物資的問題?!被屎笙肓讼胝f到。 “朕當然知道這些,可是這得解決啊,金陵一天一報,形勢一天嚴過一天。剛剛收到的信息,金陵城內(nèi)已經(jīng)有出現(xiàn)強盜開始搶東西了。還真虧是夏中平在金陵坐陣,要不然不知道要亂成什么樣子了?” 瑞帝說道。 “才不過幾天就有強盜了,這金陵城的強盜可真多啊。不是說夏府尹開倉放糧了,怎么說也可應會幾天的啊。”周皇后有些吃驚的說到。 金陵的治安一向良好,百姓不到萬不得一的時候是不會走上造反的路的。周皇后也相信以夏府尹的能力在還有糧的情況下,不會讓百姓走上絕路的。 這強盜出現(xiàn)的也太早一些了吧,這肯定有人想把水攪渾。 “什么強盜,都是些假強盜,朕不用猜就知道是那些商人搞出來的事,想把金陵徹底的搞亂!”瑞帝憤憤說到。 “假強盜!”周皇后無意中重復了一次,眼睛亮晶晶的看著瑞帝,而瑞帝一聽這三個字,眼神也一亮,隨即與周皇后會心一笑。 京城夏府中。 “這京城的謠言一出,運糧去金陵的計劃就破滅了。先前你父親承諾金陵百姓會有糧的,現(xiàn)在又沒了?,F(xiàn)在金陵的已經(jīng)有人開始搶東西了,再把這消息一散開,那恐怕就要真的起民變了?!?/br> 夏可道憂心重重的說了,以前夏可道遇上什么事都對著那條老花狗說,后夏天和夏真來了,老花狗死了,夏可道就習慣性的將談話對象變成了夏天。 “爺爺放心,父親手中只要還有糧,百姓只要餓不死就不會有民變。”夏天說道,她又想起了她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 那個時候全鎮(zhèn)江城都受了災難,情況可比現(xiàn)在的京陵城嚴重多了,那些老百姓,只要每天有一碗米湯喝,就心滿意足了。 “全金陵城,那么多人,中平手中的糧能吃幾天。再者,還有人裝作強盜挑唆,民變不過是一瞬間的念頭?!?/br> “朝堂上已經(jīng)有人在參你的父親了,金陵要是民變,你父親怕是,哎…..從去年到今年,夏家的麻煩一樁接一樁,看來是在劫難逃啊。我夏可道做事問心無愧,能做的好事都做了,問何還要落得這樣的下場。難道老天對我當初不能從一而終的報應嗎!” 夏可道心中真的不服,他自問并沒有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可為什么臨老要面臨斷子絕孫的危險。 不管金陵的局勢如何發(fā)展,金陵出了亂子,第一個要擔罪的就是夏可道,哪怕是這個亂子是由皇帝惹出來的。 今日退朝之后,雖然瑞帝將他叫到御書房中好生安慰了一翻,并且表揚了夏中平。但夏可道明白,事情一結束,夏中平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能夠辭官當個老百姓了。 如果金陵一旦發(fā)生民變,那么夏中平的結局就只有死了,不是在民變中被亂民殺死,就是事后被皇帝拿來砍頭給天下百姓一個交待。 “只要父親撐到四皇子去金陵,金陵就不會發(fā)生民變?!毕奶炜隙ǖ恼f道。 “四皇子去了有什么用,他又沒帶錢又沒帶糧的。你以為就那一千軍士就能威懾住那些快要餓死的百姓。你啊是沒有經(jīng)歷過那些戰(zhàn)亂,百姓真沒吃的了,哪里管得了那么多?!?/br> “發(fā)生了民變,一個是皇子,一個是臣子,你還指望著皇子替你父親擔罪!更何況那還是一個不得寵的皇子!” 夏可道說道。 “金陵有強盜啊,四皇子帶的兵自然是有用的。”夏天說道,心中卻滿是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