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嫡女歸來、成為壞女人[快穿]、東宮侍妾(重生)、末日修仙傳、小妖精[快穿]、宋氏驗尸格目錄、不知嫡姐是夫郎、鸞鈴錯、女神是學(xué)霸[重生]、醫(yī)痞農(nóng)女:山里漢子強勢寵
擱家里老老實實讀書就能讀出個風(fēng)流人物來了?擱別的朝代也許還有機會,唐初這時候根本不用想。 自從杜惜他們弄出那個荔枝宴以后,羅用這邊難得也輕松了幾分。 順順利利賣完了辣椒種子,冷庫那邊也已經(jīng)開工了,再運送一批錢帛支援關(guān)內(nèi)道那邊的修路隊,算算自己早兩年欠下的樹苗錢是否都還清了…… 一切都挺好的,就是等他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以后,賣辣椒種子得來的錢財也就沒剩下幾個了。 衡致近幾日得了羅用的一張圖紙,正瘋狂地投入到手搖起吊機的研究制造之中。 邢二那邊院子里的鐵匠從原來的一個增加到了三個,每日里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除了匠人的工錢,還要消耗不少精鐵煤塊,這些都是羅用花錢在買。 要做一個起吊機,最難的部分,就是滑輪和齒輪了。 齒輪的話,長安匠人多少會有一帶經(jīng)驗,因為那燕兒飛的制作就需要用到齒輪,也有一些有錢人會自己花錢把燕兒飛上面的木結(jié)構(gòu)換成精鐵結(jié)構(gòu)的,請的就是這些坊間的匠人。 滑輪那就難了,衡致與羅用商議,再過幾日,若是他們這邊還是不能順利做出滑輪,就讓羅用寫信與殷家借人,他們那里有能做軸承的鐵匠,請他們做幾個滑輪想來也是不難。 至于起吊機的鋼架并不難做,但是若想保證它的承重能力,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些鐵匠每日里丁丁當(dāng)當(dāng)?shù)?,光是用廢的精鐵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好在這些鐵撿起來攢一攢,將來也是可以用來打造其他東西。 過些時日,等起吊機打出來以后,他們就要開始著手打造拖車。 入冬以后若是要從河里取冰,冰塊的運輸也要消耗許多人力物力,出庫和入庫的時候,免不得就要用到一些拖車。 想做的東西很多,處處都要用錢,收入渠道又比較有限,羅用覺得自己手頭好像就沒有一個寬裕的時候。 長安百姓都知道羅用這回掙錢了,只是那些錢又不知被他拿去填了哪個無底洞。 瞧他每日上班下班的,穿的還是一身平常不了的衣袍,驢車也是原來那一輛驢車,就連家里那些個小孩,都不見有誰添過一件新衣裳的。 “你阿兄那些錢都掙到哪里去了,怎的不與你們買衣裳?”左鄰右舍有人問四娘她們。 “花了?!彼哪锾谷坏馈?/br> “那么多,都花了?”那也太能花了! “嗯,錢財本就不經(jīng)花?!逼吣锇阉⑿肿蛲碚f過的話給眾人復(fù)述了一遍。 “嘖,也就你家的錢財這般不經(jīng)花,別人家還能跟你家一樣?” “還是要扣著點話,莫要都花完了。” “你阿兄還未婚配,若是沒有一點積攢,好人家的女子如何能嫁與他?” “正是,那關(guān)內(nèi)道的路,便是修得慢些,修得窄些,也是使得的?!?/br> 這些左鄰右舍實在很想給這一家子不知道攢錢的兄弟姐妹上上課。 在漢人的生活觀念里,積攢是很重要的,他們家里的財富,很多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一代人一代人積攢下來,若無積攢,又哪里來的家業(yè)?那買賣做得再大,終究伴著風(fēng)險。 羅用又何嘗不知道做生意有風(fēng)險,只是人生無償,何處又沒有風(fēng)險。 像他之前,走著走著都能穿越了,穿完了回過頭去看一看,二十一世紀的科技那樣發(fā)達,城市那樣繁華,那個世界是那樣的豐富多彩,而他對那個世界的了解和體驗卻是那樣的有限。 “近兩日天氣晴朗,秋高氣爽,正是探親訪友的好時節(jié),我便也不給你們布置作業(yè)了,學(xué)習(xí)努力是好事,但也應(yīng)該勞逸結(jié)合。” 眼瞅著就要到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初九初十這兩日放假,初八這日下午,羅用在給太學(xué)丙丁兩個班級的學(xué)生上完了一個下午的數(shù)學(xué)課以后,這么對班上的學(xué)生說道。 “羅棺材板兒怎的了?” “難道是發(fā)了善心?” “莫非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總覺有那幾分不妥。” 被繁重的課業(yè)壓迫慣了的太學(xué)學(xué)子們,這時候突然被減了負,跟他們說你們盡情玩去吧,這一個個的,顯然都還有些不太適應(yīng)。 “我聽聞這兩日,又有人到圣人那里去告棺材板兒的小狀?!?/br> “嘖,那些不要臉面的?!?/br> “棺材板兒該不會被調(diào)走吧?” “應(yīng)是不能?!?/br> “他若是走了,誰能教得了這門功課?” “就憑棺材板兒的授課水平,離了這太學(xué),外頭那些私學(xué)還不得搶著要啊。” “我阿耶說,將來我就算官途無望,好歹還能寫寫算算,他總算不用擔(dān)心我會餓死街頭了?!?/br> “哎不用做作業(yè)正好?!?/br> “那棺材板兒莫不是要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了?” “若果真這般,咱往后便不叫他棺材板兒了?!?/br> “……” 此時此刻,羅家院子。 “唰!唰!” 平日里在羅家這邊上課的年輕女子們,這時候都在院子里忙活著,裁紙的裁紙,刷墨的刷墨,印刷的印刷,整理的整理,縫線的縫線,貼封面的貼封面,一個個忙得頭也不抬。 在羅用的屋子里,上一回從學(xué)生們那里收過來的作業(yè),還都整整齊齊地摞在桌案上,沒來得及批改。 《辣椒食用手冊》這個小冊子賣得很好,雖然一本只要三文錢,但是扣除了材料人工陳本以后,羅用至少還能掙一文錢一本,這錢來得容易,不掙白不掙。 印刷工作的主力軍還是邢二那邊,羅用初時也只是拿過去給他們試了試,確定他們能做以后,這才讓他們大批量開始印刷。 另外,每日在羅家院子這邊上課的這些女子,羅用也讓四娘喊她們過來干活,多少掙幾個私房錢也是好的,雕版印刷著活計也不算累。 “阿兄,你屋里那些作業(yè)還沒有批改,沒事嗎?” “沒事,偶爾也該讓那些學(xué)生高興幾天。” 第257章 圖畫書 “你與我看看,這一頁寫的甚?” “便是說如何用辣椒制醬?!?/br> “制醬?看這圖畫我還當(dāng)是釀酒?!?/br> “……辣椒釀酒,虧你想得出?!?/br> “有甚稀奇,花椒都能入酒,辣椒怎就不能?” “……” 這時候的人飲用的屠蘇酒和椒柏酒里頭,都是放了花椒的,約莫也是為了祛濕除惡。 所以這婦人看了《辣椒食用手冊》上某一頁的圖案以后,便以為這一頁講的是釀酒,問過自家夫婿之后,才知是制醬。 這一本《辣椒食用手冊》,也是妙極,那上面不僅有文字講訴,還有配圖,那配圖也很有意思,用極其簡練的線條,就能把文字內(nèi)容傳達得七七八八。 前幾日,自打這婦人的夫婿送給她這么一本冊子,她有事沒事就要拿出來,翻來覆去地看,除了這個制醬的,其他內(nèi)容她連看帶猜,大抵也都看懂了。 這本冊子上的內(nèi)容也很詳盡,從涼拌、煮湯、炒菜,到曬辣椒干、做辣子油、做醬、腌菜,能講的幾乎都講了,只是大多都講得很淺顯,只夠用作日常所需,若想鉆研美食,那還得多花些工夫去琢磨研究。 第二天一早,家里的男人各忙各的,這婦人到她婆婆那里去請安,然后就看到她婆婆也在手里捧著那本小冊子正研究呢。 老人不太看得清近物,捧著小冊子離得遠遠的,伸著脖子抬著下巴很認真在那里看。 “怎的一大清早又在看這個?”這婦人好笑道。 “媳婦,昨日那一張講的是甚,你可問過我兒了?”老太太問道。 “問過了,那一頁講的便是制醬?!眿D人回答說。 “我便說瞅著有幾分像是制醬?!崩咸缘溃骸斑@幾日天也涼了,一會兒我便讓人出去買些好rou回來搗成rou糜,制些rou醬?!?/br> “這上面說得也不詳盡?!彼莾合眿D說道。 “這有甚難的,便按往年的做法,再加一味辣椒便是。”老太太倒是很有信心。 他們這也算是比較會吃的人家,若是換了那些不懂做醬的,這本冊子上就算有這樣的一頁內(nèi)容,他們也是做不出來的。 不過這一整本冊子,也就制醬這一頁最難,其他倒是頗為淺顯,大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一本冊子的銷路極好。 “可惜了今年買不著鮮辣椒?!?/br> “前兩日種下去的辣椒苗長得不錯,過個三兩個月的,家里便有鮮辣椒吃?!?/br> “冊子上畫的那個蒜蓉辣醬,我也想做做看?!?/br> “到時候就按這上面說的,挨個做一遍?!?/br> “眼瞅著就要入冬了,不知那些辣椒能不能長得好?!?/br> “冬日里搭了暖棚,胡瓜絲瓜都能長,這辣椒應(yīng)也不差?!?/br> 別說,近來種植辣椒的人還真不少,因為有了前兩年冬季種植蔬菜的經(jīng)驗,這些長安人現(xiàn)在搞起冬季種植來,半點都不帶含糊的。 估摸著都不用等到年關(guān),就能有一批鮮辣椒上市了,只不過暖棚里的辣椒大約是長不紅的,也不太能留種。 羅用在太學(xué)里的那些同事,一個個的也都沒少在家里種辣椒,反正家家戶戶都有那么大院子,菜園子那都是基礎(chǔ)配備,可勁兒折騰唄。 九月份的長安城已經(jīng)比較涼爽了,但是距離冬天的到來還有一段時間,這幾年長安城中一般不到農(nóng)歷十一月份不會下雪。 秋里天氣干燥涼爽,食物也很豐盛,是很多人喜歡的季節(jié)。 近來有不少農(nóng)人小販用木板車推著柿子棗子梨子這些東西到坊間來叫賣,價錢也都不貴,長安百姓多少都會買些,吃不完的便曬成柿餅棗干,冬天沒有果子吃的時候,也是不錯的零嘴。 與柿子棗子相比,梨子因為不能制成干果,所以往年長安城的梨價并不高,尤其是那些個頭小小味道又比較酸的梨子,根本賣不出幾個錢,有時候干脆便讓它爛在枝頭上。 直到前兩年,從離石那邊傳過來一種凍梨的法子,說來也怪,那些皮又厚味道又酸的梨子,凍過了之后,那滋味竟變得十分甘甜,現(xiàn)如今這種梨子的價錢也漲了不少,原本一擔(dān)還賣不到兩三文錢,現(xiàn)在沒個十幾文,那是買不著了。 這幾天街頭上賣的,主要還是那些皮薄rou厚的大梨子,等到落雪將至,就該輪到那些小梨子登場了,到時候家家戶戶都買上幾擔(dān),用陶甕裝了,凍在院子里,冬日里不時拿一兩個出來解解饞,那真是什么美味佳肴也比不了的。 “劉大,你家今年甚時候摘梨子?” 這一日,歸義坊這邊有農(nóng)人推著板車過來賣柿子,這人的柿子好吃,價錢也實惠,因在這歸義坊有親戚,年年都到他們這邊賣果子,很多街坊都是熟識的。 “大約還得半個月。”劉大郎就守在自己那一輛板車邊上,手上空空如也連把桿秤都沒有。 他的柿子就是按個賣,一文錢幾個,街坊們自己挑揀著拿便是,也別指望能有個塑料袋來裝,要么用手捧著拿回去,要么撩起衣服兜著,要么喊家里的娃兒拿個籃子木盆什么的過來裝一裝。 “待摘了梨子,你便還來我們這邊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