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小星辰[甜]、用可愛眩暈你、戾王嗜妻如命、(快穿)如何做一朵美膩的白蓮花、你好,周先生、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劍修娶“妻”、結(jié)婚三年我生了個蛋、(綜影視同人)綜配角拯救計劃、攻城掠愛:陸少的蜜戀鮮妻
知府抓住小妾的手,好聲好氣的道:“明日再找,這些衙役都已經(jīng)累了,若是再讓他們連夜尋找,被總督知道,明日你家老爺?shù)捻敶骶偷脕G了?!?/br> 那小妾仍然氣咻咻的,“那明日里還得繼續(xù)找,務(wù)必要將那些反賊給抓到,敢抓我弟弟,我要將他們碎尸萬段!” 知府拍了拍小妾的手說,“好好好,都聽你的,平日里肯定繼續(xù)找,必將小舅舅給救回來。” 就在知府跟小妾說話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窗戶下還藏著三個人,將他跟小妾說的話從頭到尾全都聽到。 三人相互使了一個眼色,最中間的那個點了點頭,悄無聲息的挪到窗戶外往里看。 這一看恰好就看到一個干癟老頭親著一個年輕女子,這人眼神里閃過一絲嫌棄,便悄悄的推開玻璃窗跳進屋子里,那兩人跟著跳了進來。 知府正激動著,手都已經(jīng)伸到小妾的衣服里,眼角就瞥過了一個靠近的黑影,他嚇了一跳,見屋里進來三個黑衣人,瞪大眼剛想要喊刺客。 其中兩個黑衣人就崩了過來,將兩人的嘴巴捂住。 另外空著手的那個直接從屋子里找來兩個繩子,將知府跟小妾一同拴了起來。 知府嘴巴里塞了一大團布,他“嗚嗚”的叫了起來,嚇得眼淚鼻涕往下流。 袁碧君一臉嫌棄的說,“這狗官的膽子也太小了?!?/br> 陳嘉禾見知府還在掙扎,便從懷里拿出一把匕首,威脅他,“別再叫了,再叫我一刀刺死你!” 知府嚇得閉上眼睛,“嗚嗚”聲總算是停了,另一旁的小妾早就被嚇昏過去,這倒是省事了。 陳嘉禾拿著刀在知府眼睛前方比劃,“我問你一些問題,你老實回答,別想著喊人,你看看救你的人來的快,還是我這匕首快!” 那知府嚇得直點頭,眼淚鼻涕都流到嘴角,陳嘉禾將他嘴里的布團給抽了出來,知府哭著說,“好漢,你問什么我都說,千萬別殺我?!?/br> 第126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26) 陳嘉禾皺了一下眉, 拿匕首抵著他的喉嚨問,“朝廷為何要設(shè)關(guān)卡?” “我、我不知道, 上面?zhèn)鱽砻睿蛔屛覀冊O(shè)關(guān)卡并沒有告知這是何意……” “胡說!”陳嘉禾手中的匕首往前送了送, 知府嚇得直打哆嗦。 袁碧君卻在書房里翻找起來, 沒多久就翻出一封才開封的信。 翻開后少了一眼,袁碧君隨后叫了起來,“你們快來看……” 姚玲很快走到袁碧君身邊, 陳嘉禾重新拿起布團塞到知府嘴中, 然后走了過去一起看那封信。 這封信是從直隸那邊傳過來的, 信上還戳著官府的封印。 等看完之后陳嘉禾才恍然大悟, 難怪朝廷無緣無故設(shè)那么多關(guān)卡。 原來是發(fā)現(xiàn)大海對面有一塊大陸不僅有大量金銀, 還有殷商移民, 朝廷想要偷偷占據(jù), 又怕消息傳出來反清民眾得到消息搶先一步,便設(shè)立關(guān)卡對身份不明的不準偷渡。 信中還寫了務(wù)必要沿途查緊了, 千萬不要讓天地會等,探查到這個消息, 不然感覺若是占據(jù)了那塊地,很容易跟殷商移民聯(lián)合起來攻回大清,在信最尾端的地方, 上面還交代沿途的官府, 務(wù)必不放過一個漏網(wǎng)之魚。 看完了信, 陳嘉禾心里的疑惑一部分解開了, 可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疑惑。 關(guān)于新大陸有金子一事,他們自然有接到消息,不過他們的心都撲在反清大業(yè)上,怎么可能會關(guān)心海外的事情。 自然而然沒有將新大陸的事情放在心上。 沒想到朝廷竟然先想到了這一場,竟設(shè)下重重關(guān)卡將他們攔截不準邁出中原。 陳嘉禾心里或許還有些疑慮。 可袁碧君根本沒有想那么多,她看了之后眼睛一亮,相較于紅花會一心反清復明,他們白蓮教可是想建立一個佛國,若那塊新大陸真的有朝廷說的那么好,他們不介意提前占據(jù)。 沒想到誤打誤撞竟然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重要消息! 陳嘉禾是一個小心的人,即使得到了這么一個重要的消息,他要打算小心驗證,然后才傳回總部。 可人畢竟就不一樣了,直接消息傳回白蓮教中,一時之間沿海想要出海撈金的人更多了,特別是增加了不少武林之人。 江湖之中的動靜自然沒有逃過四爺?shù)难劬€,他組建的“粘桿處”吸收了大量武林之人,由這些人打探江湖中的動靜。 查到反賊有的動靜,四爺沒有打草驚蛇,而是將這件事告知了皇帝。 “汗阿瑪,要不循著這些反賊蹤跡,找到反賊聚集的總地點派兵一網(wǎng)打盡?”四爺收到消息就跟皇帝說了,東海各港口發(fā)現(xiàn)反賊的蹤跡。 此時已經(jīng)入秋,因為之前四爺犯了時疫,皇帝在木蘭圍場沒有多呆,要比往年更早回京。 回來時雖然中秋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了,不過到是趕上了重陽節(jié)。 四爺?shù)降啄贻p,發(fā)現(xiàn)反賊的蹤跡就想將人抓住,連最終目的都忘了。 皇帝放下奏章教子,“這些反賊只是先冒頭試探朝廷的動靜,那下面還不知道藏了多少,就算那些人抓了又如何?抓到的也只是不值得一提的玩意,不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先引蛇出洞?!?/br> 四爺受教的點頭。 隨后皇帝像是想到什么問起四爺,“倭國那邊的商船還跑嗎?” 四爺點點頭說,“回汗阿瑪,如今是一個月去一次,倭國地小人少,普通百姓手中無錢,這些貨物基本上都是當?shù)刭F族和僧人購買,然而貴族僧人站的始終是小數(shù)目,能夠消化的貨物不多?!彼匀缃駯|洋的船只只有固定幾艘,倒是前往南洋的商船逐漸多了起來。 這些人倒是食髓知味,東洋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便將主意打到南洋和西洋。 南邊西邊那么多國家,倒是不愁貨物賣不出去,愁的只是手中沒那么多貨物。 這半年,光是京城就增加了上百個廠子。 皇帝沉吟了一聲,“朕打算派人一同去倭國,你幫著遮掩一下?!?/br> 四爺聽到這里心神一動,莫非汗阿瑪要對倭國動手? 也對,那些反賊已經(jīng)有了動靜,想必汗阿瑪已經(jīng)有了主意,讓那些反賊自愿前往美洲。 不然,也不會想著對倭國動手。 距離鄭鈞帶領(lǐng)朝廷船隊前往美洲已經(jīng)過了小半年,原以為他會再拖延一段時間才回來,沒想到未到十月,鄭鈞就帶船回來了。 一同回來的不僅有一個巨型青銅器,還有提煉不純的金銀,朝廷的船隊回來,連帶著不少民船也跟著回來。 這些民船可以說是第一批去淘金的人,這一回來瞬間整個沿海都熱鬧起來,不少人都帶著真金白銀,做現(xiàn)身說法立即說服了心有疑慮的人,新大陸真的有金山銀山! 這下不僅沿海的人熱衷出海,就連內(nèi)陸的人熱情的奔赴東海沿岸,購置一張船票,千里迢迢前往海外淘金。 青銅鼎連同擠 機車的金子銀子一同進京時,使得路邊人山人海,京城里凡是聽到消息的,都想見識一下這座從海外大陸帶回來的大鼎,還有那一車一車的金銀。 當然普通百姓對于青銅鼎是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金子和銀子。 這回朝廷可是非常大方,直接將箱子攤開,露出箱子里的金塊和銀礦,金塊和銀塊在陽光下甚至還閃著光芒。 有不少心思靈活的人,看著那滿車的金銀也開動腦筋,打算過完年之后也去那新大陸去淘金去,就算只得到一塊也夠娶媳婦了。 鄭鈞獻上去的不僅有青銅鼎、金銀,還有比大清更為先進的火銃。 皇帝看到高高的青銅鼎雖然高興,不過還需要查清楚它的來歷,便命官署查找古籍,務(wù)必要弄清這座青銅鼎的來歷,當然若是九鼎那就更好了。 青銅鼎得需要弄清檢查,這是沒辦法急的,所以暫時放在一邊。 皇帝看著抬進大殿,一箱一箱的提煉粗糙的金塊和銀塊,這么些銀子和金子算起來也就幾萬兩,皇帝自然不放在心上。 可要盤算一下,朝廷派過去的船隊在美州呆了多長時間,就不得不令人動容了。 減去來回四個月的路程,再加上尋找青銅鼎所花費的時間,真正留給船隊的時間并不多。 可就這么點時間,竟然弄了這么多金塊和銀塊,皇帝只是稍微拿著計算器算一下,就覺得自己大概低估了美洲金礦和銀礦的含量。 要知道洋人早幾百年就占據(jù)了那塊地方,按說起碼也挖了一兩百年,竟然還能夠找到這么多金銀,光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出美洲金礦銀礦的含量有多大。 一想完全是一塊鋪滿金子的地方,皇帝也無法冷靜了,這可不是幾萬兩,幾十萬兩,有可能是千萬兩、萬萬兩的黃金,可以抵得上大清百年的稅收。 這么龐大的數(shù)量,別說皇帝,就算秦始皇來了,他也得紅眼。 要是大清能擁有這么多金銀,還能夠為了賑災修河工的花費而煩惱嗎? 金子銀子還在美洲,這個先放在一邊,皇帝又看到呈上來的火銃。 火銃對大清來說并不稀奇,皇帝并不認為下面呈上來沒有意義的東西。 主要是這把火銃做得比大清現(xiàn)有的還要精巧。 “莫非這些是洋人所用的火銃?”皇帝家伙都拿在手里,覺得沉甸甸的,還有一股冰冷感。 鄭鈞剛想開口,一旁跟隨他一同前往美洲的官員插嘴道,“回萬歲爺?shù)脑?,這些是從洋人手中買過來的火銃。不僅可以連發(fā),且還有瞄準的裝置,一枚子彈打出的要比咱們大清所造的遠上一倍?!?/br> 既然有人說了,那么鄭鈞就閉上了嘴。 皇帝皺起眉頭,問那官員,“說說到底是怎么回事?洋人的火銃比咱們的還要先進?” 官員將在美洲所發(fā)生的事情全都說了,原來在美洲的洋人,幾乎每人手上都有一把火銃,這些火銃有些不怎么樣,但有些性能卻遠遠高出大清所鑄造的。 還有,他們這些船隊曾經(jīng)跟洋人的船隊交過火,這樣可以看出對方并不是普通的船員,很有可能是洋人的軍隊,官員有理由相信,那些洋人的行為全都是他們背后的國家所支持。 皇帝敏銳的從中聽到了重要信息,“就是說洋人手中的武器全都是火銃?” 要知道皇帝自己可是覺得火銃無用,只留下了火器營,然后沒想到洋人已經(jīng)淘汰了刀具,反而改用不穩(wěn)定的火銃。 這擺明是說,洋人選擇了大清的反方向。 皇帝皺起眉頭來,不可否認火銃確實比刀槍好用,然而火銃太不穩(wěn)定,時間久了極容易出現(xiàn)爆膛的危險。 這才被皇帝認為是雞肋,才舍棄了火器繼續(xù)使用刀槍。 然而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即使火器再不好,可洋人卻仍然使用,甚至有了改進。這不,手上的火銃已經(jīng)從青銅、鐵,變成了鋼鐵。 鋼鐵可不會像青銅那樣容易爆膛,也就是說火銃的危險性瞬間降了很多。 皇帝立時想了很多,若是洋人一直使用活中,很有可能繼續(xù)改進,這樣一來,總有一天大清得面對著刀槍對抗火銃的時候。 禁火器,皇帝也是怕火銃落入民間,就是刺客拿著火銃殺他的話可沒人能夠抵擋。 可洋人在火器方面明顯走到了大清前頭,這給皇帝帶來了危機感。 一時間,皇帝沉思起來,沒多久就就讓官員退下,從頭到尾沒有說話的鄭鈞跟著退下。剛退到門口,就聽見里面皇帝的聲音。 “去將太子、誠親王、雍親王、廉親王一同叫進宮來。” 敏寧回京也有二十來天了,一回到京,第一件事就是去三個小的接了回來。而元寶,在開學的時候,就被德妃送到學院里,放假時再接回宮。 防著誰?還不就是防著府里的女人。 敏寧要是在京城的話,自然不必擔心,可她不在京城時,府里的保護力量自然會減弱,就怕哪一個突然起了壞心思,趁機作怪。 鈕鈷祿氏回到王府之后,就成了福晉面前的紅人,福晉多次夸獎她,似乎四爺?shù)拿氢o鈷祿氏救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