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jié)
府內嘛,又是寵愛了大女兒。 胡氏夫人這些年來,也就是小女兒進宮后,才算是挺起了腰桿兒。 “祖母還是在佛堂里禮佛。”胡大妮說道:“打從夫君升了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后,祖母更喜歡禮佛了?!?/br> “沒必要,祖母不樂意出佛堂?!?/br> 胡大妮感概道:“我是勸了好些回,也讓夫君去勸了。只是,祖母人老了,就那點子念想,勸不了?!?/br> “所幸夫君是知道的這些事情的,也沒怪了我?!焙竽輰τ诩o德這位夫君,那是處處滿意的。她更覺得,小妹賢妃娘娘待她好。 “彰兒呢?” 胡氏夫人又問了外孫子。 紀彰是紀德和胡大妮生的長子,也是紀府的嫡長孫。這一位在胡氏夫人眼中,那就是她們母女的依靠。跟宮里賢妃娘娘生的大皇子一樣,那都是頂頂?shù)男母螌氊悆骸?/br> “彰兒在書房里,夫君親自教導他讀書?!?/br> 胡大妮的眼中,是散發(fā)著母愛。 胡大妮的心頭,兒子紀彰那就是寶貝疙瘩,別說教訓了,是連重話都舍不得講一句的。 正因為如此,紀德接過了兒子紀彰的教育權。 這不,紀府上下,唯有紀德是管得住兒子紀彰的。 其它的,哪怕是紀家奶奶這位曾祖母,紀彰亦是不怕。畢竟,紀府上下,所有的女眷對紀彰都是疼愛的不得了。 “彰兒跟他爹多做了學問,是好事,是好事?!焙戏蛉藳]文化,對于小輩兒讀書這等事情,自然是十二分的滿意兒。 第116章 紀彰這個小兒, 此時自然沒有在書房認真讀書。 作為紀家的最得寵小輩兒, 又是外祖母和他娘的心肝寶貝。紀彰在紀家的地位, 那可謂是人人都得捧著的主兒。 此時,紀德在書房里與心腹談話。 紀彰是在院中玩耍。 學問什么的? 對于外戚出身的紀彰這等小兒而言,學與不學也不無甚大礙的。畢竟,賢妃娘娘是他的姨母,大皇子是他的表兄。 紀彰就算是年紀小的少年, 他的心目中,他對自己的身份還是自豪的。當然,這也少不了仆從們在這位少爺?shù)拿媲敖洺4吲醯脑颉?/br> “罷了,且如此吧?!?/br> “本官得圣上的看重, 此回的封后大典,京城之內必得一片寧和?!奔o德對心腹說了這話后,就是揮手示意他們可以退下了。 應該布置的也布置了。 紀德也不想再多講了什么。畢竟, 他的下屬都是拱衛(wèi)司里的好手。人人在新帝上位后,都會想表現(xiàn)一翻的。這時候不表現(xiàn)?更待何時。 “諾?!?/br> 幾位屬官是躬身應承后,一一告退。 紀德這時候, 才是對身邊的親信小廝問道:“大少爺呢?” “大少爺在院中?!毙P恭敬回了話。 “且去瞧瞧。”紀德對于長子是在意的。這畢竟是他唯一的兒子。他與胡大妮成婚這些年,就得這么一個寶貝疙瘩,那是真心寵著的。 特別是紀德的一切, 無論是前程, 還是官位,那都是靠著宮里的賢妃娘娘發(fā)的家。這自然是更要靠緊了賢妃娘娘的關系,那么, 對于妻子的尊重這就免不了的。 有長子在,賢妃娘娘看在了連襟的份上,哪會提協(xié)于他呢? 這世間,若問什么地方最鍛煉了人? 紀德得講,還是官場。 就在因為在官場上混得太久了,紀德也是摸爬滾打的練出來了一些真本事。所以,紀德這些年里,在拱衛(wèi)司里如魚得水一般,那是風聲水起。 若不是有真本事? 就是背后有賢妃娘娘,有宣惠帝的支持,紀德的官位也不可能爬得這么快?更不可能讓宣惠帝就是大方的信任于他。 拱衛(wèi)司這等權重的衙門,還是需要得有真本事服眾的。 院中。 紀彰正在玩兒。這時候,他在騎大馬,當然,他騎得不是馬駒,而是一個奴才。 一個健壯的奴才,正在地上任由紀彰騎著當了馬兒。 這事情瞧著,似乎奴才挺沒人權的。實際上,這是紀府里,許多奴才巴巴兒,鉆了門路子都想求得好事兒。 說白了,紀府那么大,奴才那般大。 想上位,你得在主子面前有體面,有個印象在。 這在紀彰面前得臉兒,那么,就是不一樣的開始。 所以,就是給紀彰這位紀府的大少爺當了大馬,這是騎著玩兒,也不是人人都能得了的好活計。 紀德到了院中時,看到的就是他的長子正在騎大馬。 “彰兒,下來?!?/br> 紀德喝了一聲。 紀彰嚇了一跳,然后,就歡呼著,從奴才的身上下來了。 “爹?!?/br> 紀彰是不怕什么的,他臉就是唬了臉,他也不在意。反正在紀府里,紀彰任了最得寵的小輩兒,也沒人敢爭了這口氣。 人人寵著的紀彰,才是不會怕他爹的黑臉。 “你等退下。” 對于給紀彰當了馬兒的奴才,紀德是看也不看一眼的。他對著長子說道:“成日里盡是玩耍,成何體統(tǒng)?” “你這般年紀,應該用心讀書?!奔o德巴拉巴拉的教育了長子。最終,在紀彰沒耐心聽完時,他住了嘴。 紀德嘆一聲,也不再多講什么了。 他看得出來,兒子不愛聽這些。他呢,又是真不狠心教訓了長子一回。畢竟,他是拿了家法,不等著動手,府里的長輩們都得來勸了。 與其到時候尷尬,紀德也懶得管了。 反正他的兒子紀彰,將來就是外戚的身份。只有賢妃娘娘和大皇子平平安安的,將來的紀府就注定了會是一場富貴榮華加身的。 對于未來,紀德有許多的期許。 秋。 九月下旬。 燕王府的隊伍,進了京城。 彼時。 馬車進了城門后,就是往京城的燕王府行去。 福娘和夫君,以及次子瞻亨、三子瞻利,都是住了他們夫妻的院子。唯,長子瞻元得住了前院中。畢竟,這孩子已經獨立了。 朱瞻元對于這等居住的行為,已經習慣了。 當然,在心底,朱瞻元也是樂意的。他到底不是真小孩兒,他需要一些空間的。畢竟,□□好了自己的八個小書童,這等事情,朱瞻元不想外人知道的。 要知道,這可是他未來的班底,他準備做為心腹的。 那么,教導八個小書童讀書,還有一些暗中的示意。 朱瞻元自然是要因才施教。當然,暗里的一些行動,朱瞻元更是想安排一些信任的人,由得八個小書童去拉了眼線。 王府的一舉一動,朱瞻元是在意的。 誰讓二叔朱高晸在朱瞻元的眼中,是一顆得盯緊了的麻煩精兒。 朱瞻元覺得,提前由得八個小書童在王府里鍛煉一下身手和能力也不錯。畢竟,燕王府內犯了錯,他能護得了,也能糾正一二。 若是出了燕王府再出了差子? 那就會成為大大的麻煩了。 宣惠帝要封后了。 不過,這與福娘的關系不大。 到了京城后,福娘跟婆母燕王妃求了話,準備娘家一趟。朱高熙自然是要隨行的。就是三個兒子,福娘夫妻也準備領回娘家溜一溜。 燕王妃是一個好性子的婆母,沒為難什么的就同意了。 京城。 外城西區(qū)的甜水巷子口,張家。 福娘和朱高熙回一趟,那自然讓張家是十分的熱鬧。 朱瞻元、朱瞻亨、朱瞻利三個小小的男孩兒,那更是讓柳秀秀看得高興。畢竟,這是她嫡親的外孫孫。 “瞻元給外曾祖母請安?!?/br> “瞻亨給外曾祖母請安?!?/br> “瞻利給外曾祖母請安?!?/br> 三個小孩兒,給張李氏行禮,小嘴兒也是甜甜的。 張李氏是非常高興,喚了不必多禮,都是自家人。 朱瞻元笑了,他領著兩個弟弟,又給張啟和柳秀秀行禮。 “瞻元給外祖父、外祖母請安。” “瞻亨給外祖母、外祖母請安。” “瞻利給外祖父、外祖母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