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城池、古代農(nóng)家生活、咸魚翻身胖頭魚(重生之養(yǎng)肥你)、詭面金剪、兩只耳朵豎起來、穿越之夫唱夫隨、嬌妻太可口:首長請節(jié)制、公主要謀逆(穿書)、半吟、愿以吾心望明月
柳姨娘心頭裝了事兒,沒回了寢院。 她往花園而去。 柳姨娘走后不久,那梅蘭、月蘭兩位姨娘,也是往花園而言。 三人在花園里巧遇上了。不過,倒也不算巧,畢竟,春天里哪處兒花景最美,這不是賞景的好去嘛。 散散心,作為女眷而言,這也是消遣之一。 “妾見過柳jiejie?!泵诽m、月半二位姨娘對柳映雪行了平輩禮節(jié)。 柳映尋笑了一笑,還是假意輕扶了一把二人。柳姨娘說道:“不必如此多禮。以前歸以前,如今梅蘭meimei、月蘭meimei可都是二爺?shù)恼磉吶肆?。往后,咱們少不得多打交道?!?/br> “今日姐妹們巧遇上,也是一場緣分。” 柳映雪是明眼說了瞎話。 梅蘭、月蘭聽了,也是捂嘴笑了一回。 一群女人的事情,在燕王府的后宅發(fā)生。 燕王府的前院書房內(nèi)。 朱高孜與侄兒朱瞻元皆在讀書。 不過,這是上午時分。 晌午后。 朱瞻元則是與三叔分開了。畢竟,他三叔年紀(jì)大了,這是到了成婚的年紀(jì),這晌午后,倒是得了自由,也能去衙門里觀摩一翻。 朱瞻元上午是由得儒士教導(dǎo)。 這晌午后,就是道衍和尚給朱瞻元講課。 這老和尚,最愛給朱瞻元講的,呵呵,倒是頗意外的玩意兒。單日是那佞臣的傳記一則。雙日則是那名臣的傳記一則。 然后…… 然后,自然就是第三日,溫故而知新,再是回憶頭一天前的佞臣故事。那是磨開了講解。 接著,第四日,又是加憶了那頭一天前的名臣故事。 總之,一個小故事,道衍和尚總要給朱瞻元講了三回。三回后。這一則小故事,朱瞻元徹底的記下了,才算兒完事了。 “世孫,可有何等志向?” 道衍和尚在這一日查閱了朱瞻元的功課后,似乎隨意的問了一句。 “瞻元尚小,不敢立志?!?/br> 朱瞻元躬身而立,在小桌前,正是擺開了紙張。 他準(zhǔn)備練字呢。 這時候,回答了道衍和尚的話,也是小心謹(jǐn)慎幾分。畢竟,他年紀(jì)再小,那也是活了一回。知道這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jī)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這等道理,太實在了。 朱瞻元哪會不知曉? 所以,道衍和尚雖然是他的師傅,奈何…… 朱瞻元不是一個樂于信任別人的。哪怕是他自己培養(yǎng)的八個小書童,朱瞻元給予的,也不過是有限的信任。 信任別人的cao守,呵呵,對于帝王而言,那不壓于把性命擱于別人手中。 對于帝王而言,還是信任制度的好。 畢竟,人心易變。 而制度啊,那是相互制約的。 忠臣,不過是背叛的籌碼不夠。 以上這一句話,是朱瞻元前一世里,從他娘那里得來的至理名言。 至少,這一句名言,朱瞻元前一世,在他二叔身上用過好些回,回回都成功了。打那以后,朱瞻元對于心腹這個詞,就換了一種理解。 心腹? 還不如說是心腹之患也。 “你是燕王府的世孫,可以有大志向?!钡姥芎蜕胁惠p不重的說了這么一句話道。 “君子立長志,小人長立志。我當(dāng)以君子為目標(biāo),待尋得長久志向后,方才談?wù)?。如今,不過努力讀書,希望能搏長輩們的歡笑,就滿足了。” 朱瞻元在道衍和尚的面前,滴水不露。 但是,又實則是什么都漏了。 因為,有時候,有些東西,不用講得太明白。 聰明人,都有默契的。 朱瞻元想用聰明人的態(tài)度,對待了他的這位師傅。 道衍和尚哈哈笑了。 “世孫的態(tài)度,貧僧明白了?!?/br> 道衍和尚這般回道。 “在師傅面前,我尚多有不足,望師傅一直多多指正?!敝煺霸膽B(tài)度很謙恭。 對于教導(dǎo)自己學(xué)問的人,朱瞻元一直以為,他應(yīng)該保持足夠的尊敬。畢竟,這對別人的尊敬,同時,亦是對他自己的尊敬。 “王爺既然讓世孫在貧僧之處學(xué)習(xí),貧僧必然竭盡所能?!钡姥芎蜕袥]有推脫之意。 “世孫,今日所講的隋朝煬帝一說,您有何等的解讀?”道衍和尚隨口問了一句,然后,狀似無意的笑道:“若世孫一事回答不上來,不妨慢慢想一想。再通透后,再回答回妨?!?/br> “諾?!?/br> 朱瞻元平音的回了一聲。 然后,他是的思量了。 “南滅陳國有奇功,北定胡疆混一統(tǒng)。” “三征之前身先死,定嘆明君太匆匆?!?/br> 朱瞻元不語,提筆在紙上,就是書了這么一首小詩。 一首他覺得,陏煬帝可惜了的四言之詩。 道衍和尚一看后,感嘆了一回。然后,目光炯然的望著世孫朱瞻元。道衍和尚沉吟良久后,問道:“此詩是世孫此時此刻之感想?” 道衍和尚對于世孫的聰慧,真是感嘆感嘆啊。 世間果不然,早慧如斯嗎? “是。” 朱瞻元回道:“我讀了陏唐書后,總覺得在煬帝未定三征高麗之策前,大陏的國力可謂是寰宇的霸主,萬國來朝來賀?!?/br> “可嘆可嘆……” “最終,一個皇朝的一切,付之流水。” 朱瞻元讀陏唐之書時,真的挺為那位煬帝感嘆的。 想青史之上,那是一位不錯的帝王。按前一世他娘的教導(dǎo),就是這位帝王邁步子太快了,嗯,動作太大,太急切,一心想吃了熱豆腐。 最終,落一個雞飛蛋打,一無所有。 有時候,緩緩,未必不是好事。 就像是三國志中。曹cao對袁紹兒子們的做法,緩一緩,擱一擱,讓故人在內(nèi)斗中,露出了最要命的破綻。 忍耐,是一門學(xué)問。 忍耐,是一種品德。 忍耐,更是帝王最需要的能力。 因為,沒有忍耐力的帝王,是不合格的。 天下之在,治國如烹小鮮。急了,就是生的,緩一緩,溫水慢燉的,才會成為了美味。 治國,治國,治國…… 朱瞻元清楚他自己的野望。他的目標(biāo),從始至終,皆未曾的變過。他呀,要當(dāng)明君。在青史之上,筆筆留下的,皆是英明仁德。 只不過,有些遠(yuǎn)大的志向,不用講出來。 一步一步,踏實去做出來,實現(xiàn)它們就足矣。 第110章 浴佛節(jié), 福娘的生辰, 也是夫君朱高熙的生辰。 雖然是老夫老妻, 兒子也有了三個。但是,福娘表示,她還是跟夫君感情深厚,彼此之間頗是有些情趣的。 這不,福娘給夫君準(zhǔn)備了一份特別的生辰禮。 當(dāng)然, 這份禮物,是朝食后,福娘送給夫君朱高熙的。 “我就是想著,許是你會喜歡的?!?/br> 福娘那一幅畫卷遞給了夫君朱高熙后, 臉上nongnong的溫馨之色。朱高熙接過了,打開一看,看著上面二人泛舟的畫卷。一時間, 也似乎陷入了回憶。 這是去年的夏日,夫妻二人游湖時,那一翻的景象。 朱高熙在小船之上小憩, 福娘在采摘了蓮子。那時候,可沒有旁人在邊上。這一切,不過是福娘的回憶之作。 福娘與夫君是老夫老妻, 需要情趣。 福娘覺得, 有時候這情趣,各花入各眼。 “畫了多久?才畫成了這么一幅?!敝旄呶鯇ζ拮訂柕?。問話時,語氣是帶上了一些淺淺的笑意。 福娘笑回道:“畫壞了好些呢。這一幅, 是我最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