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jié)
不過,關于董若蓮這回的事情,蘇明若想了想說道:“要不我給你出個主意?” 董若蓮當即翻了個白眼:“你得了吧,你的水平我還不知道?” 蘇明若要是能在這事上出主意,她的培養(yǎng)方向就不是前線將領而是后方軍師了。 蘇明若撇撇嘴:“你別瞧不起人啊,我真的有辦法,你不聽我說怎么知道行不行?” 董若蓮看著她:“你想說什么?” 蘇明若問道:“這回的事情,你為什么不去問太子呢?” 現(xiàn)在太子主管談判的事情,而董若蓮這里頭牽扯到的不少不適合對人言的事情也都與太子有關,這種時候問太子怎么處置不就是個好辦法嗎? 太子雖然不是董若蓮的直接上司,但他是儲君,目前又管著這事,此事去問他簡直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而且,這事只要問了太子,甭管以后出不出漏子,那都不是董若蓮的問題了。 董若蓮聽到這個也是眼睛一亮,當即一拍蘇明若的肩膀:“明若你行??!果然是跟江先生的時間久了,連他的本事都學到了幾分呢?!?/br> 好話大家都愛聽,尤其是對于一個傻逼來說,人家夸他變聰明了,這簡直是最好聽的話了。 于是蘇明若回去的之后十分得意的把這事給江岸青說了:“之前顯然都還夸他聰明呢,這回也比不上我聰明?!?/br> 江岸青點點頭:“你是挺聰明的,不過,我只問你一個問題……” 對著眼巴巴的看著他的蘇明若,江岸青抽著嘴角問道:“你和太子什么仇什么怨?” 蘇明若:“……???” 哎? 她一臉茫然的看著江岸青:“什么……仇,什么怨?” 江岸青皺著眉頭:“你真不明白?” 蘇明若搖頭:“不明白?!?/br> 這話說的江岸青真特么想給蘇明若豎個拇指。 講真的,他覺得蘇明若這不知不覺坑別人一把的能力真的已經(jīng)相當厲害了。 有這種技能在,蘇明若不需要腦子,因為她不必動腦子也能坑別人一臉血。 就像是現(xiàn)在的太子。 江岸青最后說:“我覺得七皇子應該好好謝謝你的,真的?!?/br> 謝容知道太子對他不滿,當然,謝容本身對太子也沒啥好印象,不說他上輩子就是被太子干掉的,就說這回,太子輕易被人挑動來針對他,這可不僅僅是說明太子被人忽悠了,更重要的是,太子心中恐怕對他本就沒有多少信任。 如果他傻傻的相信什么,如果他還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的跟著太子干,謝容毫不懷疑太子這回依舊會在事成之后干掉他。 就像現(xiàn)在,謝容說他幫太子拿下了彭州,彭州富庶,日后太子就不需要為錢發(fā)愁了。 可實際上太子多數(shù)時候并不會直接要錢,他把謝容放在中間,因此一再從彭州搜刮錢財?shù)氖侵x容,日后若真的有人要恨,那也得恨謝容。 可偏偏這也是個挺大的權力。 上輩子謝容沒想那么多,只想著往自己手里抓越多的東西越好,可這回……呵呵,他三哥還真是他三哥,一點沒變。 因此要說謝容想要坑太子一把那也是真的。 可太子不僅在身份上是太子,便是說起出身來,他也是皇后的兒子,許家即便現(xiàn)在看著不怎樣,可實際上之前也是個大家族,至少比謝容那個早死的,且沒有任何家族背景的母親好多了。 如果謝容坑太子不能一次坑到太子再也爬不起來,那么他所要面對的報復就尤為可怕。 這才是謝容一直按兵不動接著太子來發(fā)展自己勢力的原因,他需要等待。 江岸青看出謝容是有這樣的耐性的,他知道要等,也會等下去。 但這不代表謝容現(xiàn)在心情好完全不在乎,他只是沒找到機會而已。 然后……蘇明若幫他坑了太子一把,還坑的理所當然。 董若蓮的事情看似簡單,但他直接去找太子請示的話……江岸青知道,這事怎么辦都不落好,太子只要接了,日后就是花了大力氣辦好了不是功勞,可只要有半點錯處就得是他的鍋,最可怕的是,只要董若蓮去了,太子就算是想拒絕都不行。 董若蓮是中都尉,他手中掌控的武裝力量雖然不多,但勝在靠的近,萬一有需要,他甚至能夠比把軍隊駐扎在中都之外的蘇明若更快的做出反應。 何況董若蓮管著中都,若是通過他,許多事情都好辦的很,此時董若蓮上門來,太子若是拒絕,那也就意味著他放棄了這個與董若蓮搭上線,將他收入手下的機會。 這次有問題不說話,日后還想用人家,做啥美夢呢? 更別提董若蓮的家世也不同尋常,他不僅姓董,五皇子還是他妹夫。 如果將董若蓮拉過去,那得是多大的一股力量啊。 所以這事太子一定會接,可江岸青也能看到,只要太子接了就必定不落好。 偏偏這事看起來太正常太理所當然了,恐怕就算最后太子被坑了一臉血也只會覺得自己接手了一件麻煩的事情有點后悔,而不會想到有人故意挖坑給他。 ……雖然蘇明若確實不是故意挖坑給他。 然而這一手殺敵于無形之間的本事,江岸青是佩服蘇明若的,因此他拍拍蘇明若肩膀,以一種異常滄桑的語氣說道:“這事你不需要懂,你不懂就對了?!?/br> 你不懂,日后你就會坑更多的人。 倒是謝容在聽說這事之后笑瞇了眼睛,蘇明若問他:“先生說你該謝謝我?” 謝容點頭,柔聲道:“是該謝謝你,多謝你為我費心,不過我三哥的事情我自己處置就好,明若只管安心便是。” 話雖如此,但謝容還是高興的。 “明若,你為我如此費心,我……我很開心?!?/br> 其實是超感動的! 蘇明若:“???” 啥? 作者有話要說: 江岸青:你盡管腦補,猜對了真相算我輸 明若固有技能:自己一臉懵逼坑人** 第90章 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莫名其妙的坑了一把太子之后, 蘇明若之后的事情順當多了。 中都以內的事情多數(shù)是董若蓮負責, 她只要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就好,中都以外的地方是她負責, 不過這方面到不需要太過擔心了。 至少目前來看各國好算是安分,小動作有不少可并沒有徹底撕破臉的打算。 不過蘇明若倒是聽謝容說楊煜最近把梁國使者方應氣的不輕。 應該說能夠成為各國之間知名的使者,又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 基本這種使臣都是挺不要臉的人。 比如晉國的蔡舒, 無論面上看起來有多么正經(jīng),可實際上他就是不要臉, 只要有好處, 那翻臉比翻書還快,哪怕是上一刻才剛說出口的承諾, 他也能笑的一副正經(jīng)人的樣子說:“哎呀, 我說過那話嗎?不小心就忘記啦,算啦,既然不記得就當它不存在好了。” 是的, 大致來說, 這年頭能當使臣的至少都是這么個畫風。 方應當然也是。 方應是個看起來很容易激動, 也很容易慷慨陳詞說上一大堆的人, 可實際上在不要臉這方面,他也沒比蔡舒好什么。 再加上方應作為使者出使各國多年,可以說是什么樣的奇葩人物都見過了,可就算是這樣,他也被楊煜氣了個半死。 大概情況是, 關于城池的問題大家雖然互相寸步不讓,但至少這些天也不是光扯皮了,還是有那么點進步的。 可當方應提出要回高桐的時候楊煜拒絕了,這就很讓人不高興了。 不過談判這種事嘛,就是個慢慢討論的買賣,方應這點認知還是有的,于是他就跟楊煜慢慢扯唄。 要說楊煜為什么不愿意歸還高桐,這就要牽扯到梁國那塊最富裕的地區(qū)成廣了。 成廣本身地處平原,周圍沒啥險要的地方可供防守,因此是個典型的易攻難守之地,可偏偏它又以特殊的地理優(yōu)勢成為梁國最富庶的地區(qū)之一,可以說這是一塊誰都想要的肥rou。 前幾年晉國也不是沒有打過成廣的主意,否則當初干啥打鳳睢呀。 說起來,當年梁國還曾經(jīng)說要把鳳睢割讓給晉國呢,結果最后被燕國橫插了一手,于是這事也就吹了。 但鳳睢是成廣抵御北方威脅的重要屏障,那么其他方向呢? 顯然,高桐就是。 高桐位于成廣西面,是成廣抵御西面的威脅的重要依靠,而這回陳玄直接打下了高桐,可以說如果不是晉國插手及時的話,陳玄大概就一路直接打到成廣去了。 畢竟高桐之后成廣以西也就沒啥好的地理優(yōu)勢了,在不具備地理優(yōu)勢的情況下,梁國的兵力還不足,陳玄也不是啥小傻子,他拿下成廣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可惜被晉國插了一手,這迫使燕國不得不暫時停下腳步。 方應當然明白高桐的意義,他先是提出梁國在戰(zhàn)后賠償?shù)氖虑樯隙嘟o燕國金銀,以此換取燕國將高桐歸還,可楊煜沒同意,在扯皮了好半天之后,方應又提出以其他城池來交換高桐。 可楊煜還是沒同意。 關于這一點就讓人疑惑不解了。 高桐確實是一塊相當重要的地方,但此時陳玄在高桐也不是穩(wěn)如泰山的。 畢竟士氣這種東西,再而衰三而竭,他之前確實勢頭強勁,可這一停下,大家休息一段時間,之前的興奮勁兒肯定就沒了。 再加上這畢竟是在梁國境內,梁國就算在兵力上不占優(yōu)勢,可梁國百姓自然還是心向自己的國家的,再加上燕軍為了保證行軍速度,一路上補充消耗的方式都是只求快的,從占領地的百姓那里強搶糧食的事情也不稀罕,這樣的情況下,梁國百姓自然不喜歡燕軍。 因此在民心上梁國還是能夠占點便宜的。 何況,在方應看來梁國還有另一個籌碼。 成廣是塊好地方,此時梁國弱小,因此成廣在梁國手中,不管是晉國還是燕國,雖然垂涎欲滴,可到底還是不擔心什么的,但要是成廣落入了別人手中這就不同了。 至少他私下里問晉太子的時候,太子是明確的回答他,晉國支持梁國要回高桐的。 在這種情況下,難道燕國還有其他辦法嗎? 那么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放棄高桐,換取其他好處,比如說方應一開始提出的金銀上的補償。 不過對于燕帝來說,地盤比錢重要,因此方應最開始的判斷是,燕國占據(jù)高桐主要是想要以此要挾,最終取得高價,從梁國割去其他土地城池。 之前楊煜拒絕他,方應也沒意外,反正這事慢慢談,他慢慢還價,楊煜慢慢加價,最后談成了就行。 此時梁帝迫切需要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讓他整頓梁國內務,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因此這回他給了方應很大的權力,談判的底線也相當寬松。 可誰知道無論方應怎么說楊煜就是不同意,甚至最后方應都開價說把梁國的桃林割讓給燕國了。 梁國的桃林就是當年那個桃林會盟的桃林,不過這卻不是一片樹林,而是個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