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jié)
“她喜歡就讓她高興嘛,我們家又不指望女孩子日后如何。” 他們家又不需要嫁女兒聯(lián)姻的利益,日后想怎么樣不行? 顧氏嘆了口氣,很快也顧不上cao心蘇穆這個不靠譜的爹和蘇明若那不靠譜的愛好了,因為五月就是蘇明秀正式的婚禮了。 多年戰(zhàn)亂,各式繁瑣的禮儀不是被取消就是被簡化,因此蘇明秀出門的時候場面雖然不小,可流程卻十分簡單。 一大早先是梳頭換衣裳,一切儀容整理完畢之后,有母親姐妹陪同出門,不過只是出內(nèi)院的門,到了這里之后女眷停下,由父親和兄弟接手,然后一直將她送去新郎手中。 蘇敬文如今不過八歲,卻也要跟著大哥蘇敬言一起送蘇明秀出門。 蘇明若倒是停下了,她看著蘇明秀的背影有些感慨,顧氏卻是真的哭出來了。 蘇明若只好握著她的手安慰她:“母親不要擔心,日后他要對jiejie不好,我定不放過的?!?/br> 顧氏擦了眼淚,勉強笑了笑,卻沒有說出自己心中的擔憂。 或者,這擔憂其實是蘇明秀的。 葉子明說不納妾的話被蘇敬言轉(zhuǎn)告回家里的時候,家里的男人們倒是高興,覺得葉子明這一點還算對得起他們家的女孩子,可女人們,尤其是顧氏和老太太其實并不是那么開心的,蘇明秀自己也是這樣。 不納妾,這意味著蘇明秀的身上的壓力更大了。 以蘇家為例,當年董氏進門多年無出,再加上周姨娘當年作為大丫鬟也伺候了蘇穆多年,年紀也大了,于是就讓周氏做了姨娘。 然而這并沒有什么用,周姨娘也同樣沒孩子。 好在這時候董氏終于懷孕了,這生下的就是長子蘇敬言。 按照道理說,既然是正室又有了嫡長子,這算是徹底安穩(wěn)了吧? 并不。 幾百年的戰(zhàn)亂告訴大家,家族的傳承,只有一個兒子是遠遠不夠的,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死了呢。 尤其蘇家歷代武將,蘇敬言日后若是承襲蘇穆的爵位,多半也是要上戰(zhàn)場的,此時不比和平時期,死幾個人跟鬧著玩似的。 因此多數(shù)家族會作兩手準備,長子承襲家業(yè),次子也是要有,若是長子出事,次子剛好頂上。 所謂長幼,所謂嫡庶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什么都不算! 不過既然董氏有了長子,那就代表夫妻兩身體沒問題,果然,沒兩年董氏再次懷孕,這就是蘇家長女蘇明玉。 可董氏生蘇明玉時傷了身子,大夫說日后恐難有孕,這難不過是委婉的說法,真實意思大家都明白。 因此才有了顧氏。 至于說之后再有蘇明若,那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可實際上這并不是好事,董氏身體不好,再生孩子就格外艱難。 這大約也是董氏最后死得早的原因。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蘇穆是個戰(zhàn)場上玩命的,蘇敬言也是,而葉子明……顯然,他也是。 顧氏心里盤算著,這至少得兩個兒子啊,蘇明秀的壓力得多大? 尤其是生孩子這種事情本來就十分危險。 她唯一希望的就是,如果日后這孩子還是隨祖父葉臻一般從文,那倒是好辦了。 至少從文的,只要職位別往邊境和亂匪出沒的地區(qū)安排,危險性要比武職低多了。 若真想從文,安排個好職位這種事,他們兩家還是辦得到的。 顧氏也是這么安慰蘇明秀的,何況,以葉子明的目前的表現(xiàn)來看,未來的情況也不會太糟。 蘇家當年是老太太表示,他們家最好還是兩個孩子比較保險。 ……這話倒也沒說錯。 戰(zhàn)場上死人的概率太大了。 不過,今天到底也是好日子,顧氏覺得自己不該想這些有的沒的,多念一些蘇明秀的好才對。 這么想著,她倒是對蘇明若說道:“明若的年紀也差不多了,日后該學的可不能再馬虎了。” 蘇明若道:“可爹爹答應了讓我做大將軍呀?!?/br> 大將軍還學那些女孩子的技能干什么?練好武藝讀好兵書才最重要呀! 顧氏嘴角一抽,心說你爹就是個不靠譜的,只是她不好直說這話罷了:“女孩子終歸是要嫁人的,就像你jiejie一般,可要是做個女將軍,這事恐怕要艱難的多呢。” 女將軍不好嫁??! 顧氏這些天倒是特意去打聽了晉國之前封的那個女將軍,據(jù)說是叫薛南玉的,厲害是厲害,軍功也不少,甚至死后還謚封武寧侯,這位女將軍功績?nèi)绾慰梢娨话吡恕?/br> 可這有什么用? “薛將軍可是終生未嫁?!?/br> 顧氏說道:“你道為何這么多年沒人去做什么女將軍,可不就是有先例擺著么?” 她嚇唬蘇明若:“你若是學她,日后可不知該怎么辦呢。” 哪知道蘇明若對這個話題半點不在乎:“武寧侯雖說是終生未嫁,可母親知道她為何沒嫁么?并不是因為她做了女將軍啊,而是這天下的人她都瞧不上。” 這話說的顧氏一愣。 卻聽蘇明若繼續(xù)說道:“武寧侯的事情,我請先生給我講過的,母親當知道義安郡吧?百多年前,義安郡還不是晉國的土地,而是屬于當時的魏國,義安境內(nèi)有一座山,名為小南山,雖說沒什么奇險峻秀的景致,倒也算是風景秀美了,小南山下的官道上有一座亭子,名為將軍亭,這卻不是說其他將軍,說的就是武寧侯薛南玉?!?/br> 顧氏疑惑:“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了?” 但凡是名人,路過了哪里,有人紀念一下取個名字之類的,不都是正常事情么? 蘇明若笑起來:“可當時與薛南玉同代的,還有卓相姜卓呀!” 姜卓是當時的梁國丞相。 要說起來,姜卓的出身也不好,或者說,他的出身與其說是卑微不如說是卑賤了,可偏偏他才華不凡,自然想要一展抱負做出一番事業(yè)來。 當時的燕國算是比較強大的國家,姜卓便去燕國,哪知道燕國嫌棄他出身太過卑賤,直接把他趕出去了,還羞辱了他一番。 最后姜卓去了梁國。 那時候的梁國只是個普通的國家,可姜卓在做了梁國丞相之后卻將梁國推向了強國之列,接連吞并了周圍的數(shù)個小國。 也就是姜卓奠定了后來燕國與梁國兩大強國的天下大勢。 如果不是梁國后代的君主太坑,幾十年前搞出了一場玉川之戰(zhàn),恐怕直到現(xiàn)在梁國依舊是個強大的國家。 姜卓之才甚至讓當時的晉帝差點捶著桌子大哭,言道:“朕若能得此人,死不恨矣。” 當然,比起有心強國卻沒有人才的晉帝,當時意識到自己把一個什么等級的人才趕出門去的燕國才是真的差點哭瞎。 不過這不是薛南玉的故事要講的,而是,薛南玉與姜卓為同時代的人物,當初姜卓為梁國出使魏國時,他們曾在將軍亭有過一次偶遇。 那時姜卓對著小南山的景致飲酒作詩,薛南玉卻走上來問他:“我雖不會作詩,卻有好酒,你可愿跟著我走?” 姜卓壓根沒搭理。 尋常姑娘被這樣拒絕一定十分窘迫了,哪知道薛南玉更上前一步說道:“我不僅有好酒,還有兵士三千,你想怎么走?” 好好跟她走,還是被搶走? 這話讓姜卓終于回頭看了薛南玉,然后不知怎地就笑了起來,他請薛南玉坐下與他一起飲酒賞景。 當然,關(guān)于把姜卓拐回家的事情最后當然沒成,他們一個梁國丞相一個晉國大將,怎么看都沒可能。 可姜卓終生未娶,薛南玉終生未嫁。 意思不是很明顯了? 蘇明若看著顧氏,說的十分認真:“我是羨慕那樣的人的,若是如同武寧侯一般,終生不嫁又算什么?” 姜卓可是徹底顛覆了這個世道殘存的遮羞布的人??! 前朝大周之前就打了兩百多年的仗,本就已經(jīng)把所謂道德禮法,規(guī)矩尊卑毀的差不多了,大周建立之后本該說這些東西會逐漸恢復,然而大周立國不到百年就出了諸子之亂,然后勉強撐了幾年徹底崩毀,天下再次大亂。 到了姜卓的時代,所謂規(guī)矩禮教,所謂尊卑早就已經(jīng)毀的只剩下一點遮羞布了,姜卓的出現(xiàn)徹底將這塊遮羞布扯掉。 到了現(xiàn)在,誰還講究這些? 比起這些,大家更看重實打?qū)嵉膶嵙Α?/br> 亂世之中,沒實力就什么都別談。 國家之間只談實力,群臣不問出身只問才干,最終的一切都指向了利益。 這就是如今這個世道的本質(zhì)。 所以蘇明若才說:“若是世間真的還有卓相那樣的人,我倒是寧愿為他學武寧侯了?!?/br> 這話可嚇到了顧氏。 所謂傳統(tǒng)的徹底崩壞,其實本質(zhì)上是崩壞在了上層,中低層還是很愿意在利益無損的情況下扯上點好看的東西擺在面子上的。 顧氏受到的教育和蘇明若完全不同。 或者說,江岸青既然明了蘇明若所想,也說他必定會為蘇明若實現(xiàn),那么他自然不會再把蘇明若往蘇明秀那樣的方向教。 他將這個世道的本質(zhì)徹底展現(xiàn)在蘇明若的面前,要她從一開始就明白這一切到底有多么功利和殘酷。 可要說講道理,蘇明若學著江岸青的話,還有一堆江岸青講給她長見識的故事,這時候顧氏自然說不贏。 最后也只得說:“這事就算我不管你,老太太也得管你呢!” 然而老太太壓根不管。 老太太非?,F(xiàn)實的表示:“當年薛南玉搶不來姜卓,可只要明若別看上他國丞相,還有什么搶不來的。” 顧氏:“……” 蘇家這神奇的腦回路是祖?zhèn)鞯膯幔?/br> 蘇明若把顧氏的擔憂說給江岸青的時候,江岸青笑的可溫柔了:“這倒是不必擔心,你就算真的看上了他國丞相,大不了咱們先滅國再搶人?!?/br> 現(xiàn)在的晉國也不是一百多年前的晉國了不是? 蘇明若頓時高興起來:“先生我聽你的!” 她這時候倒是不考慮搶親的事情,只是覺得作為將軍,若是真的能攻滅一國,那可就太威風啦! 江岸青十分滿意:“我總是為你好的。” 所以你這種頭腦簡單的,決不能把謝容那種智商碾壓你的人放在選項內(nèi)啊! 不然以后受欺負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被欺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