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jié)
周成易搖了搖頭,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唇。 一口氣憋到段瑤的嗓子眼,可又掙不脫周成易的鉗制,門外又傳來了妙語急切的聲音,段瑤無法,只好在他的唇上親了親。 得償所愿的周成易才心滿意足地放過了她。 段瑤飛快地跳下周成易的腿,整理了一下衣衫,又撫了撫鬢發(fā),坐到離周成易有點兒遠的雕花椅子上去,才開口叫了妙語進去。 妙語很著急,進了屋,連禮都沒有行,就噼里啪啦地道:“有人來府里報了信,說雀兒胡同那邊出事了,張家大伯一家都被人殺了,尸體就擺在院子里,老太太聽了消息,差一點兒暈過去了,三小姐快去榮安堂看看老太太吧?!?/br> 段瑤和周成易一同趕去榮安堂。 丫鬟撈開門簾讓兩人進去。 老太太張氏乍然之下聽到張家大伯一家被人殺的消息,氣怒之下有些受不住,眼前發(fā)黑險些暈過去,現(xiàn)在就閉著眼睛躺在紫檀木雕花羅漢床上,額頭上戴著抹額,形容疲倦。 今天先是段府被搜查,接著又是張家大伯一家人被殺,兩相刺激之下,老太太張氏受不住也是有的。 段瑤走上前去,輕聲喚道:“祖母?!?/br> 段瑤和周成易進門的時候老太太張氏就已經(jīng)聽到了動靜,只是精神不好不想睜眼,這會兒段瑤叫她,她卻是不能不睜開眼了。 “你們來了?!?/br> 周成易就站在段瑤的旁邊,看著老太太張氏道:“不是我動的手,我還沒來得及安排。” 之前老太太張氏把處理張家大伯的事情交給了他,是對他的信任。張家大伯是干了太多的齷齪事,不過在周成易看來,老太太張氏并不想要張家大伯的命,那畢竟是她的親侄子,他再怎么不對,老太太張氏也狠不下那個心腸,她之所以把處理張家大伯的事情交給他去辦,只是為了表明一下她想要處理張家大伯的決心,她自己是動不了那個手的。 周成易一來就告訴老太太張氏不是他動的手,就是為了告訴她,他沒有打算對張家大伯痛下殺手,這是看在她老人家的面子上。只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去辦,張家大伯一家就遭了毒手了。 老太太張氏看了鎮(zhèn)定的周成易一眼,周成易也坦然地回視了她,這一眼相觸就讓她明白了,這件事確實不是周成易動的手,殺張家大伯一家的另有其人,“是誰?” 周成易沒有立馬回答她,看了一眼四周,老太太張氏便對吳嬤嬤使了個眼色,吳嬤嬤心領(lǐng)神會,叫上屋子里的丫鬟都出去了,還把房門都關(guān)上了,親自守在房門外。 周成易剛要開口,又聽的外面報,說是段雁鴻和段稟文回來了。 這樣正好,周成易心想,他把話一并說了,也不用再說第二遍了。 待段雁鴻和段稟文進了屋來,詢問了老太太張氏的身體狀況,確定老太太張氏沒有大礙,幾人才坐下來。 周成易道:“據(jù)我所知,張家大伯跟寧王的幕僚屈廣家的下人有來往,張家大伯會把栽贓嫁禍段家的信偷偷放進段大人的書房里,想必也是受了屈廣的指使,現(xiàn)在張家大伯一家人被殺,顯然是為了殺人滅口。而屈廣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又是受何人指使,想必也不用我多說了?!?/br> 段雁鴻和段稟文對視一眼,他們在回來的路上都已經(jīng)猜到了,何湛之所以會帶著官兵來搜查段家,就是寧王周成康去跟景熙帝要的搜查令。 自從上一回從皇家獵場回來之后,景熙帝對太子的態(tài)度大有變動,寧王在政事上也諸多阻撓,兩邊的關(guān)系急劇惡化,已經(jīng)不惜當眾撕破臉了。寧王到景熙帝面前去舉報段家有異心,景熙帝只稍微斟酌了一下就下令搜查段家,雖說也提了不要傷及財物和段家的人,這也算是景熙帝對段家的看顧了,但是景熙帝同意搜查段家背后的深意卻是值得人深思的了。 段稟文道:“王爺說得甚是?!?/br> 周成易道:“寧王對段家記恨頗深,何湛從府里搜走了一些書信,我和老太太已經(jīng)事先檢查過做了登記備案,內(nèi)容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大問題,不過到了皇上面前,兩位大人還要是要謹言慎行才好。” 景熙帝現(xiàn)在對周圍的人都起了懷疑之心,這一次下令搜了段府,盡管沒有搜出什么,但在心里已經(jīng)扎了一根懷疑的刺,要拔出并不是那么容易,段雁鴻和段稟文已經(jīng)不如當初那么令景熙帝那么信任了。 段稟文道:“這一點我們也考慮到了,我們會小心的?!?/br> 周成易點頭,“寧王和太子殿下不睦已久,經(jīng)此事可看出他心懷不軌,只怕他有更大的企圖,兩位大人都要小心為上?!?/br> 身為皇子,誰又愿意真的甘愿屈居人下,寧王性子兇狠暴戾,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他不圖謀大位才有鬼,周成易之前就已經(jīng)有所察覺,只是不知道他會采取什么手段罷了,今日又聽了段瑤的述說,他便知道寧王是要用血洗一途篡位了。 段雁鴻和段稟文對視一眼,心里驚起了驚濤駭浪,他們一直覺得太子之位十分穩(wěn)固,雖然寧王與太子不睦,但是寧王的才能有限,望之不似人君,這是朝中眾多大臣都看得出來的,怎會料到他還會有那種企圖。不,其實也料到過,只是覺得他根本不會成功罷了。一個只會在背地里行陰私手段,性格又殘暴兇狠之人,根本比不上宅心仁厚、禮賢下士的太子殿下嘛! 得,這便是太過自信,輕敵的緣故了。 既然已經(jīng)提到了寧王之事,自然要商議一番。 后來幾人又說到張家大伯的事要怎么辦,寧王現(xiàn)在這樣咄咄逼人,大家又要怎么應(yīng)對,如此這般商討了一番,議出了一個章程,大家心中也有了數(shù)。 半個時辰之后,周成易從段家離開,吩咐了人去查張家大伯的案子。 侍衛(wèi)查了回來稟告,跟張家大伯聯(lián)系的吳陳不知去向,順天府以兇殺案處理的張家大伯一案,抓了三個入室搶劫的歹徒,三個人供認不諱。 隔日,侍衛(wèi)在郊外一處山洼找到了吳陳的尸體,他又是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人,他死了就是死無對證。 何湛查封的那些書信呈到了景熙帝的面前,這本來無需景熙帝親自御覽,不過因為是段家,又有太子和周成易到處活動的原因,東西原封不動地呈了上去,景熙帝看過之后,自然是沒有找出段家的可疑點。 上朝之日,景熙帝當眾斥責了寧王及其一派的人,又賞了段家一些東西作為補償,并稱段雁鴻為段卿,是他最為信任之人。把打一巴掌賞一顆糖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見此,朝堂風向又開始變幻。 …… 且說,上一回李氏邀請了工部侍郎蔡家夫人和蔡秀芝到段家來作客,當時兩邊的感覺都不錯,照當時的情況來說,就是雙方都已經(jīng)看上了,李氏就請了媒人上門去提親。 誰知媒人去了蔡家一趟之后,竟被蔡家夫人不軟不硬地推回來了。李氏得知蔡家夫人沒有答應(yīng),氣得當場就想拍桌子,不過好歹是把那口氣給咽下去了。吩咐了丫鬟拿了紅包送媒人出去。 段瑤和段馨本來是高高興興過來幫大哥段云琪聽信兒的,卻撞見這樣的情況。 段馨走上前去道:“母親,這蔡夫人到底是個什么意思?”先前都已經(jīng)說好了,差不多都同意了,現(xiàn)在怎么又變卦了? 李氏氣得很,“什么意思,不就是因為我們家被景熙帝下令搜查了,他們蔡家就不那么放心了,要再觀望觀望了?!?/br> 這李氏說的是氣話,卻也是實話,話里不無對蔡家的不滿,卻也有對景熙帝的不滿。 段瑤趕緊安撫李氏道:“母親,你別生氣,為了這種事生氣不值得?!庇帜醚凼疽饬艘幌禄蕦m所在的方向。 李氏道:“就是太過分了?!?/br> 段瑤又趕忙端了茶給她喝,勸道:“母親,大哥那么優(yōu)秀,不差找不到好的,蔡家如此趨炎附勢,不把蔡家小姐說給大哥正好,我們之前也是沒看明白,如果真娶了蔡家小姐,說不定反而害了大哥,娶妻娶賢,我們家也不稀罕是那種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