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jié)
“你又有想法了?說出來我們一起商議商議?!?/br> 顏青畫一雙秋水眸子亮晶晶的,被晚霞照出了難得的神采飛揚。 她輕快說:“我們可以開一家書局,一半賣書租書,一半開設學堂,若是學子交不齊束脩,可在書局里抄書,自給自足。” 等到讀書識字的人多起來,書局的書就更好賣了。別看如今國朝式微,儒生被罵得狗血淋頭,到底還有很大一批讀書人的。 榮桀見她事事都打點好了,不由笑道:“你想好了就去辦,我是一向支持你的,你給書局想好了名字嗎?” 顏青畫笑道:“鳴春江縱橫溪嶺,有一條分支途經(jīng)瑯琊府,名曰晉江?!?/br> “不如我們便叫晉江書局吧?!?/br> 榮桀一聽這名字就笑了,這名字若是叫瑯琊府布政使知道了,恐怕要緊張的睡不著覺呢。 第62章 李氏 顏青畫一旦想做什么事兒, 無論多難她都要做成。 為了晉江書局的事兒, 她幾乎把縣衙庫房里的存書都翻了一遍, 分門別類大致歸攏了一下。 李氏陪著她日日在庫房里蹲著,爬上爬下的找書,倒不嫌臟累,干得也是十分起勁。 榮桀和顏青畫這夫妻兩人都是心里十分有成算的主, 可能旁人還沒看清楚,但他們二人多少能明白一些。 老話里講愚民百姓, 可老百姓真的愚蠢嗎?并不是的。 許多人一輩子沒讀過書, 不識字, 卻有自己的處世道理,莊稼漢不懂書本上那些農(nóng)經(jīng),可地里的莊稼一樣侍弄得極好。 他們心里清楚國朝已經(jīng)日落西山,不能再給百姓安穩(wěn)盛世, 因此榮桀一路從雁蕩山到梧桐鎮(zhèn), 又從梧桐鎮(zhèn)來到懷遠縣, 百姓們都是坦坦蕩蕩的接受了。 因為眼中看見了他們對百姓的好, 耳中聽到了他們一項項的惠民政令, 碗里的飯變稠了,一家老小都不用再餓肚子, 這就已經(jīng)足夠了。 朝廷里眼中的愚民百姓就是這樣簡單,吃飽飯比什么都強。 他們不用被朝廷拉壯丁去前線, 不用忍受骨rou至親分離, 不用再擔驚受怕, 沒日沒夜的恐慌如狼狗一般的軍吏。 現(xiàn)在這樣不好嗎?現(xiàn)在這樣已經(jīng)很好了,那怕這幾年一晃而過,能有個短暫的喘息機會,百姓們也覺得滿足了。 顏青畫拍了拍衣裙上的灰塵,為了怕弄臟衣裳,她現(xiàn)在都是穿著舊衣在忙碌。 她見李氏笑瞇瞇看著自己,不由有些不好意思:“這活確實有些臟累,但我身邊也沒得用人,還好嬸娘您讀書識字,又見地頗豐,多虧有你幫我這忙?!?/br> 李氏到底有些見識,待字閨中時父親就用心教她,成親后夫君更是個明事理的人,她跟在師爺身邊十幾年,也跟著越發(fā)通透起來。 人總不能白活那么些歲數(shù),長到她這個年紀,見的事情多了,經(jīng)的事情也多了,便沒有什么好怕的了。 “夫人這點子是極好的,縣城里許多黃口小兒都沒讀過書,整日在田間地頭玩耍,這么下去是不行的?!?/br> 她頓了頓,繼續(xù)說:“家里沒那么多銀錢,必定是讀不起書的,我知道夫人想讓大家伙兒都能識得些簡單的字,抄書來抵束脩,可他們必定不能一學就會,再一個能過來上課的肯定都是年紀幼小的孩童,根本是不能成事?!?/br> 李氏到底年長些歲數(shù),想事情極為周全。 “夫人心里得有些底子,一開始來的人定是不多的??赡軄淼拇蠖嗍钦埐黄鹚秸壬男∩虘羧思?,他們家里多少有些盈余,又指望著孩子將來繼承家業(yè),能認識幾個字便就可以了?!?/br> 顏青畫笑道:“嬸娘說的在理,那不如這樣,我瞧咱們縣衙里倒是存了不少書,縣城里的儒生也大多跟師爺有些交情,我回頭同我當家的再商議商議,還是要請些有文采的先生們過來教教書,縣衙的書可由他們隨意借閱,再由縣衙出錢給他們束脩,百姓那里便能省點銀錢?!?/br> 這倒是個極好的方法,縣衙直接開辦學堂,銀錢都補貼給先生們,百姓們可以以極低的束脩過來讀書,又能有一個書局的書供他們讀,倒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李氏想了想,表情有些為難:“夫人興許是沒跟這些儒生們打過交道,他們都不是好講話的人,思忖著自己有那么一兩個字的見地,就誰都瞧不起呢?!?/br> “甭說請他們來教書,便是給錢叫他們寫幾個大字都是男難的。” 人人都罵臭老九,也不是沒道理。 顏青畫冷冷一笑:“他們家家戶戶都要吃不起飯了,抱著那些酸詩有什么用呢?我就不信咱們懷遠縣這么多儒生,一個個都是不知情知趣的?!?/br> “退一萬步說,”顏青畫笑容里有些別樣的神采,“我瞧嬸娘的學問是極好的,若是有百姓家中有女娃娃來讀書,嬸娘也可以教書育人,做一回教書先生呢?!?/br> 李氏這才真的有些驚著了,世人多瞧不起女子,哪怕她們這些讀過書識得字的,也被人說是多此一舉。 人人都講女子讀書無用,她同顏青畫是運氣好,家中夫君都尊重人得很,若是換一個腦子不靈光的蠢貨,怕是讀過一車書也沒用了。 “我哪里能去教書呢?要讓那些酸儒知道,怕不是要罵上天的。”李氏仍舊有些忐忑。 顏青畫倒是淡定極了,她指了指西北面的大營:“咱們?nèi)缃褚延幸魂犈?,女人既然能上?zhàn)場保家衛(wèi)國,為何不能教書呢?” 這么說著,她想的又有些深遠,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十幾年以后的光景。 顏青畫眼中滿滿都是洋溢的神采,她笑著對李氏說:“若是有一天,我們真的成了事,我一定要頒布一條新的政令?!?/br> 她說這話的口氣又堅定又果斷,仿佛她真的有能力決策未來。 李氏略有些驚慌,更多的卻是莫名的期待,她定定的看著這容光煥發(fā)的女子,心里沒由來覺得這事兒一定能成。 顏青畫認真說道:“未來的一天,女人可以當兵,可以讀書,可以為官,可以出仕,可以經(jīng)商,我不覺得女人比男人差?!?/br> 李氏苦笑出聲:“我們沒人這樣覺得,世事就是這樣。” 顏青畫道:“所以我才要開這學堂,開這書局,孩子們從小教起來,幾年以后就不同了?!?/br> 李氏沒有說話,他們有沒有十幾年后都不好說,可又忍不住有些期待。 她一年到頭在家里打轉(zhuǎn),打理的不過是內(nèi)宅里的那些事兒,如今兒女漸漸長大,不需要她太過cao心,有時她也覺得日子太長,無所事事。 最近這段時間她跟在顏青畫身邊忙碌,是她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 她想了想,自己就做了主。 “若是夫人這書局能立起來,我第一個支持你,若是需要人抄書,我家姑娘也能抄,就算是我家?guī)ь^捐給書局的。若是夫人需要女先生,我就厚臉皮應下來,一定不給您丟臉?!?/br> 李氏是很通透的人,家中兒女都會讀書,女兒的字寫得還要更好一些,所以她才這般說。 顏青畫知道她兒子如今也就十七八的年紀,最近都在家里悶頭讀書,女兒年紀還要更小一些,因為不愛做秀活,師爺便說讓她也跟著讀讀書養(yǎng)養(yǎng)性子,他們這種人家,倒也不需要女兒去做什么繡活來難為自己。 說起兒女來,李氏話就多了,她們在庫房里一呆就是一天,倒也不覺得悶。 顏青畫從小沒了母親,父兄又去的早,這些家宅事從沒人教過她。 兩個人難得脾氣相投,也算是忘年交,有些話李氏是很肯跟她講的。 “我瞧你跟大當家還沒孩子,其實也不算太著急,我在縣城里見的人多了,原本自覺我們家老爺是極好的,可如今見識了榮大人,便知道人是不能比的?!?/br> “他對你的心疼愛護都讓大家有目共睹,你能跟我說身體身子不是太好,還得再將養(yǎng)一陣子,我就想說孩子的事一時半會兒也不用太急。” “男人對女人心疼愛護有許多原因,可能因為你年輕漂亮,也可能因為你知情知理,但他不可能因為這些表面的原因就對你尊敬敬愛,事事都以你為先。我瞧著大當家是真把您記到心里去了,若將來你們真的有大造化,他也不能舍了你去就他人。” 李氏是真的很喜歡她,才這樣推心置腹說起來。 “他說真舍了你去找他人,那你有沒有孩子又有什么關系呢?當他不愛你的時候,所有的好都成了不好,你的孩子他也不會放進心里去,那時候苦的就是娃娃了?!?/br> 顏青畫沒想到能從她這聽到勸解,頓時有些感動,小聲說道:“我們當家的人是極好的,當年若沒有他,我都要餓死在村子里,我的命是他救的,在我心里他是最好的人?!?/br> “我不怕跟著他吃苦,也不怕跟著他勞累,更不怕我們兩個死在外面,沒個好下場。我很相信他,我們一起走到今天,我從未放棄過對他的信任?!?/br> 她頓了頓,語氣是那么篤定。 “我知道他不會背叛我,也不會去喜歡別人,所以才急著想生個娃娃,不至于將來……” 她話沒說完就被李氏打斷了:“有些話咱自己不要說,都能好好的?;仡^請老大夫給您調(diào)理調(diào)理,以后總能有的。你如今身子還沒養(yǎng)好,對孩子也是不好的,等以后你身體康健,保準能生出個健健康康的娃娃來,否則不是對孩子不負責嗎?” 李氏見的場面多,也十分會講話,兩個人說的都有些激動,確實是發(fā)自肺腑了。 顏青畫眼圈兒都紅了,卻沒有落下淚來。 因為知道榮桀為她做的點點滴滴,知道榮桀對她千百般好,她心底里才這般著急。 李氏笑著去捏她的臉,語氣里有些慣孩子一般的寵溺:“夫人多大的人了,平日里見你是極穩(wěn)重的,居然也會著急這樣的事兒。” 顏青畫沒吭聲,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 這事說完就過去了,兩個人心里也沒太過糾結(jié),說了一會兒就去忙別的了。 倒是榮桀跟在門外聽了一會兒,緊緊攥住拳頭。 有些話顏青畫從來不當他面說,可是打心底里卻事事都為他著想,他要是將來對不起顏青畫,那他就不配做個人了。 第63章 傾訴 不過兩三天的工夫, 顏青畫和李氏兩個人就把藏書都收拾干凈利落, 縣衙一共存了二百多本書,大約有五六種的樣子。 這里面有農(nóng)經(jīng)、游記、經(jīng)史子集、話本小說,還有些雜書。 書雖然是現(xiàn)成的,卻不能立時就擺在書局里販賣,總要多抄刻幾本出來才好。 國朝書本都由皇家書局掌控,坊間流傳的讀本盡出于此, 不能叫百姓看的書國朝是不會刊發(fā)的。 因此市面上流通的書本其實并不算很多,像之前孟老先生那樣把家里的藏書拿出來開書店供人借閱, 才那么多儒生趨之若鶩,書刊再貴也要咬牙租來抄讀。 顏青畫想開設書局, 就是要要打破這個弊端。 等把書都挑好整整齊齊碼放進書柜里, 顏青畫便同李氏一起逐一甄別內(nèi)容。 這是個很細致又繁瑣的活, 但不做是不行的, 所幸縣衙里讀過書的官吏不少,大家伙兒閑暇時都來一起幫忙,很快就挑出不少精品來。 懷遠縣原無書局, 也無書館,沒有辦法私自制版印書,如今便只能手抄了。 原本李氏還說叫她女兒過來抄書,只她兒子聽講這差事, 也非要跟著一起做, 總也好補貼些家用。 顏青畫見她兩個孩子都養(yǎng)得這般好, 不由有些羨慕:“嬸娘這輩子真是極順心的, 家里外面事事如意,真是叫羨慕你?!?/br> 李氏輕輕淡淡一笑,透過窗棱往屋里看去,見孩子們正認真的在那抄書,心里也覺得有些暢快。 “我小時候也是貪玩耍賴的臭德性,我爹那會兒就教我,說我要是不知理就甭長大了,他也沒打罵我,只取了些書來一本本給我講。” “多讀些書總是好的,我也漸漸愛上了讀書,哪怕是看些光怪陸離的話本子,也覺得有趣呢。她們兩個從小就被我和我家老爺教導著要好好讀書,性子都還算沉穩(wěn),尤其是小子,從來都很懂事?!?/br> 顏青畫也發(fā)現(xiàn)她一雙兒女都不是咋咋呼呼的性子,坐在那抄書一抄就是很久,也不見煩躁。 李氏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也笑著說:“我們家老爺那點俸祿真沒多少,也好歹算是衙門里的官兒,可我們家大兒子這些年在書院里讀書,也從不去與同窗攀比吃穿,這一點就隨了他爹?!?/br> 懷遠縣沒有書院,學子們只能到瑯琊府讀書,路途遙遠,離家在外,年紀輕輕的孩子最容易學壞,也是她家孩子真的根子底正。 近來國朝戰(zhàn)亂,侯師爺唯恐瑯琊府不能自保,年節(jié)時就把兒子從書院叫了回來,叫他在家里頭讀書,反正他也是可以教一教的。 顏青畫倒也有些好奇,問李氏:“這兩年國朝也沒說開恩科,再挨幾年不就耽誤了嗎?” 李氏長子已有童生的功名在身,也算是天生聰慧,可恩科不開他就不能再往上走一步,只蹉跎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