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jié)
“為什么?沒東西可弄了?” “是市場飽和了。” “市場飽和?”柴永岱快嘴一接,“我看城門外的市集還能朝外再擺個一里嘛。” “不是實指市、場,而是六安對人力、物資的需求到位了。六安在籍一萬一千多人,除幼童和學童及老弱不堪者外,人人除農(nóng)忙外都有活做,秋后還需要臨時招一批短工。若再弄出新東西來,現(xiàn)在的人手便不夠了,人力上漲會使糧食、布帛所有的一切價格上漲,得不償失。再有新人進來,六安城里也住不下了,六安能種出的糧食也供不了這么多人,再從外地調糧,容易出事。”崔瑛將最簡單的宏觀經(jīng)濟學的內容用最易懂的方式向兩位帝國未來的主人解釋,“臣測算過,以六安目前的糧食產(chǎn)量,差不多到城市極限了,非是州治、京畿這幾個作坊也就夠用了?!?/br> 柴宗訓與柴榮來之前設想過種種情況,還真沒想過有一種是城市本身約束了崔瑛的發(fā)揮,他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便與崔瑛約了明天一早到六安四處看一看,順便說說修補橋梁的事,將崔瑛打發(fā)走后,便與葉知秋、趙匡胤商量,該怎么寫這封信給柴榮,自己又應該表達什么意見。 而崔瑛可不知道自己可能又要換地方,他正滿心盤算著明天怎么和喻皓交流,將物理理論與建筑實際結合到一處去,不知道能不能將這個建筑大師帶歪成物理學家。 第56章 建橋 柴宗訓與崔瑛約好了,他們第二天早餐過后在城南門下碰面,去看要修的橋和六安鄉(xiāng)村的情況。 六安的深秋不是特別寒,但瀕臨淮水,濕氣重,很有些陰冷的感覺。柴宗訓他們一伙子昨天晚上睡的是已經(jīng)燒起地暖的房間,在房間里只穿一件綢衣就行了,然而出門之后他們便被凍得縮頭跺腳,只好大清早敲開成衣鋪的門,現(xiàn)買了大棉袍裹在身上。 第二天一早,崔瑛穿了一件修身絮棉的錦袍走到南門口的時候,便看到四大一小五個人,一水兒的深藍麻面厚棉袍,有點像現(xiàn)代那種軍大衣的款式,只袖口稍收一點,領子略高一些,坐在一個朝食攤子上,正笑呵呵地朝他招手。 崔瑛見他們這姿態(tài),差點兒沒樂出來,葉知秋嘴角抽了一下,使勁地抿一下嘴角,眼睛往下一垂,看左看右看行人,就是不看他們。 “阿瑛快來,阿爹替你們倆也點了?!辈裼泪窔g快地朝崔瑛喚道。 崔瑛不得不慶幸,他除了剛來的時候到處跑之外,其他時候都是縮在某一個固定的地點,認識他的人實在不多,要不然,縣里的百姓還不知道要想什么呢。 “你倆這一身錦袍挺精神,”趙匡胤笑得爽朗,“這大棉袍實在不錯,要價也不高,又暖又軟又輕,我看少東家可以帶些回去,東家想必也會高興?!彼贿呎f一邊雙手朝汴梁方向拱一拱。 “排云、德華,來嘗嘗,這家婆婆的豆花兒可真香甜。” “來來來,兩位郎君,快請坐?!崩掀牌哦酥鴥赏攵够▎柕?,“小店里有一文一份的咸味兒小菜,有蜀黍熬的飴糖,三文一份,您二位要什么口味?” “照常。”葉知秋看起來相當?shù)氖扉T熟路,從荷包里抓了三文錢往錢匣子里一丟,等那老婆婆打了半勺稠稠的飴糖倒進雪白的豆花上,他便接過來,用自己的勺子一攪,讓金色的糖漿慢慢滲到雪白的豆花里,才心滿意足地慢慢舀了吃,這架式一看就是常客。 “我吃咸菜的就好?!贝掮α诵φf道。 “哎,給您?!蹦抢掀牌艔牟烁桌锾袅艘淮髩K咸菜端給崔瑛,“小公子這是頭一回來六安吧,要我說咱六安的豆花還是飴糖的最地道,小店的飴糖還是城門口那糖畫劉幫著熬的那?!币磺逶绯情T還沒開,來往的人也不多,老婆婆好像起了談興,“據(jù)聽說啊,這糖畫劉的飴糖還是咱們小縣尊地里的蜀黍熬的,味兒比麥芽甜,小郎君吃啦,準保像咱們縣尊一個聰明。咱家今年開春就求求小神農(nóng),看能不能領幾兩種子回來種種看,到時候這飴糖就能和咸菜一個價了,小郎君到時候可要多吃點?!?/br> 全桌人都眼神復雜地看了崔瑛一眼,崔瑛只得當沒看到,低頭將豆花扒進嘴里,一聲也不吭。 等一桌人喝完了熱豆花,城門也正好開了,一群就在城墻根兒搭了幾間水泥棚的漢子吵嚷著很快分成了組,這是服役的百姓要上工了。 “德華,你在這六安可真是無處不在?!贝┲簧砗衩抟?,完全不見風姿的柴宗訓笑著打趣崔瑛。 “百姓見識少,有點稀罕事兒便傳得到處都是?!贝掮鴮擂我恍?,連忙轉移話題道,“這條道兒就是六安渠的規(guī)劃點了,”他領著一行人站得離分工的衙役遠遠的一座小坡上,指著坡腳的龍骨水車道,“將淮水引到渠里,由粗而細分傳至各處,整個工期大約再有三四天就能完工了?!?/br> “孤王聽說,你要修一萬尺的水渠?有這么快?” “殿下,這個工作量真不大?!贝掮p聲給他算了一筆帳,“此次修渠征壯丁八百人,大約是可抽丁員四成,其中一百五十人負責燒制水泥,由陳柱子盯著就行,一百五十人負責澆鑄和運輸,五百人分散在全縣各處修理水渠。一萬尺也就是一人二十尺而已,寬渠少挖幾尺,窄渠多挖幾尺,二三丈罷了,劃算下來,一人一天上午鋪一塊,下午鋪一塊也盡夠了?!?/br> 說話間,今天各人的活計應該是分配好了,丁壯分了十隊,每隊的領頭人身邊跟了一個明顯是蒙童打扮的小孩子。 “走,看看去?!辈褡谟柡闷嫘钠穑闫鹨庖讶タ纯丛趺葱耷?。 “那咱們往這邊走吧?!彼械墓こ桃?guī)劃都是崔瑛自己安排的,每天做多少活計他心里有數(shù),便指了一個方向道,“這邊看完修渠就正好能去看橋,然后晚上去竹山村我的宅子里,正經(jīng)吃頓野味?!?/br> 柴宗訓點頭,一行人便跟著那隊人向前走,前面柴宗訓、葉知秋兩人不知交流些什么東西,趙匡胤和幾個侍衛(wèi)圍著柴永岱周圍,崔瑛越走越慢,然后開始跟喻皓搭話。 “喻都監(jiān),您是怎么確實要用多大的料子才能撐起屋里的大梁的?” “跟著師父做的久了,自然就熟悉了,沒有什么好法子。”喻皓有些拘緊,他的弟子在身后更是連呼吸都放輕了。 崔瑛開始笑著與喻皓顯擺他僅有的一點初高中力學基礎,講力的分解之類的東西,只知曉一點點勾股定理的喻皓兩眼像點燃的蚊香——知道是好東西,聽得兩眼放光,然而因為聽不懂,所以蚊香眼里冒出的是癡光。 崔瑛停了嘴,抱歉地看了喻皓一眼,“這個,大師不必放在心上。” “縣尊能將不傳之秘授于皓,皓感激不盡,可惜皓資質愚鈍,一時想不明白,還請給皓一點時間?!庇黟┥裆Ь戳?,如果說之前對崔瑛行禮還有些勉強的話,這時他便有些師禮侍之的味道了。 崔瑛毫不懷疑喻皓能將自己那點粗淺的力學知識弄明白,畢竟這可是歷史上難得有明文記載的有能耐的木匠了,而且是一位以善于思考而聞名的人。 走在前面的柴宗訓、葉知秋在崔瑛和喻皓講力學的時候就收了聲,仔細聽他的話,“千里傳音他會不會不好說,跟在喻皓后頭幾天,讓他獨立建橋架屋肯定沒問題?!?/br> “可恨他與喻皓講這些,卻不與你我透露半句。” “他便是說,你聽得懂?”葉知秋哼了一聲,“那個什么千里傳音,他給我解釋過,什么真動假動,什么聲波傳播速度還是術度?反正我有聽沒懂?!?/br> “這真能實現(xiàn)?” “能啊,拿紙糊兩個喇叭口,底部用絲線一扣,只要絲線繃直,低聲傳話沒問題。他還給我出了一個主意,能聽到某些特定房間里的說話聲,我一樣也沒聽懂?!?/br> 說著話,便到了工地,那個蒙童把盤在腰上的麻繩解開,從一個定標開始拉線,然后開始擺弄規(guī)、矩,不一會兒便在繩上刻出了一條痕跡,然后一邊用石塊標出地界來,一邊仰頭和旁邊的大人說話。 壯丁們一個個站到兩塊石頭中央的位置,拿起鐵锨就開始干活了。這一段是窄渠,一個成年人一跨步就能過去的寬度,只挖到成人的小腿深,然后運送預制板了的人到了,幾人搭手將板子一塊塊拼好,有沒有挖平的再補一補,一切有條不紊,沒有衙役監(jiān)工,沒有精疲力竭食不果腹,半日的工程量提前了快半個時辰便完成了。 “這些預制板,好像一樣大?”喻皓接到柴宗訓的暗示,猶豫著問道。 “嗯,板子我定了三種規(guī)格,寬渠板得用板車拉,窄渠就這種,還有一種轉彎用的,三種深度一樣,長度一樣,就是寬度不一樣,這樣做的多,每一個就更便宜,也能多存些在各村,若哪一處壞了,將它起出來換上就好了,省事。” “這……不知木料加工上能不能用?”喻皓眼睛一亮,“陛下近日想重修金明池旁的園子,需要不要小部件。” “當然可以啦。”崔瑛笑笑,“你就叫你手下的小徒弟把木頭劈成差不多大小的木塊,然后讓手穩(wěn)的弟子一人專做一樣,肯定快?!?/br> “嗯,那我每個給他們打出個樣兒來,就叫他們照著尺寸做就是了?!庇黟┊吘怪鞒纸ㄔ爝^許多大型建筑,管理經(jīng)驗極豐富,竟然從崔瑛的模塊化思路里一下子明白了標準化構件的作用,這也足以讓崔瑛下定決心將喻皓拐到物理學的廣闊天地里去,來大干一番。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當他們看需要修補和重建的橋梁的時候,崔瑛便將自己殘存的那點子力學知識又拿來賣弄了一番,什么水的密度啦,水面寬度與沖擊力啦,什么橋礅承重力啦,有實物在面前,這些東西更好理解一些,喻皓不再兩眼點蚊香,反而頻頻點起頭來。 “那三座橋是需要修補的,都有橋礅,只是橋的梁或柱有些問題了,本來這樣也就夠了,但既然是大師來了,瑛便有一個不情之請了,能不能麻煩大師在六安建一座長橋,從這里,”崔瑛點點腳下,再指指對岸,“到那里,大概有三十來丈。往常這兩處百姓只能往上下游走十多里才能有橋,要么就像我們這樣乘船,實在不方便?!?/br> 喻皓的眉頭皺了起來,他看了看兩岸,猶豫地問道,“不知縣尊你要建一座什么樣的橋?” “橋拱要高些、寬些,方便下面行船?!贝掮肫鹪诂F(xiàn)代時不知誰說起過,關于長江大橋高度的事來,便先定下調子,不要礙了上游行船,“橋面要平些,寬些,最好是能走馬車的?!睒虻倪\輸能力很重要。 喻皓在拇指上沾點唾沫,迎著風立起拇指感受一下,又從袖子里摸出一個小木片丟到水中,看那木片晃晃悠悠漂到下游去了,才轉頭問崔瑛,“這里夏季風雨大么?” “這個么,”崔瑛猶豫了一下,“我來此地不過三年,一直風調雨順,不太清楚氣候的情況,等回城尋個濟慈院的長者來問問吧?!?/br> 喻皓點點頭,“但恐怕會比較難,而且比較花工夫?!?/br>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總要留些東西給后人?!贝掮纯从黟?,“大師愿不愿意與瑛一起,起一座如送別之灞橋,洛陽之津橋一般名傳后世石橋?瑛愿傾盡所學,為六安留下一條通途?!?/br> “愿與大令攜手起一座千年不倒的長橋?!庇黟┖鋈徽归_了自見面起一直拘謹?shù)纳裆笮χS諾,這一次,他沒有再回頭去看別人的眼色,眼眸點亮了屬于匠師的驕傲。 第57章 崔宅 定下了修橋的計劃,船正行到竹山之下,正好離舟上岸,前往竹山村。 “今日德華可要一盡地主之誼啊,老夫可早就聽說你這里好東西多,可沒藏私?!壁w匡胤的笑聲很爽朗,一副標準的軍漢作派。 “寒舍蔽陋,若有一二處可入趙將軍的眼,也是下縣小地的榮幸?!贝掮χ騻€哈哈,引著一行人拾級而上。 竹山村最近非常熱鬧,崔瑛的杜仲田在陳石頭的關照下擴大了不少,到今年杜仲籽已經(jīng)可以收上不少,還有許多枝葉也可以進行修剪了。六安縣的丁壯如今修渠的修渠,備修橋料子的備料,在村里做活的大多是周邊縣里來找活計的。 “怎么你這里小的小,老的老啊?”趙匡胤見那一個個背著簍的雇工皺眉道,“德華,不是老夫說你,你當個縣令愛民如子是應該的,但當家做主可不能隨便發(fā)善心,就你那點小家底子可不是鄉(xiāng)紳士族的對手?!?/br> “趙將軍此言在理,”崔瑛用哀怨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若是您能幫瑛和您那兄弟說一聲,讓他勻我一些人手,那就更好了?!?/br> 此地的趙家與趙匡胤有點子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但多少還是有些走動的,趙匡胤也曉得有這一門親戚在,他一聽這話,立即閉了嘴。 崔瑛笑了笑,雇老人孩子不全是發(fā)善心,他這里的活不用力氣,也不難做,就是需要仔細地熬工夫,老人孩子價格低,也更珍惜機會,比雇青壯合算多了。 日暮時分,竹山村的青壯完成了今天的活計漸漸回了村,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飄起了絲絲縷縷的炊煙。 “竹山村的青壯不用服徭役?”柴宗訓問。 “活計是按離家遠近綜合規(guī)劃的,”崔瑛知道柴宗訓問他是不是在維護鄉(xiāng)里,他坦然的回答,“每隊人會輪流到人少處服役,全村一起出錢使人頂了遠處的活,青壯做完當天的活計是有時間回來的?!?/br> “這村里人很富裕?” “陛下與您賞賜給我的產(chǎn)業(yè),除了宅子是在縣里之外,其他的都在竹山村,我都雇了村人幫我打理?!?/br> 柴宗訓點點頭,剛想說什么,又聽到遠處有稚嫩的聲音在讀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山野之中,聽到書聲瑯瑯,可見民風淳厚?!辈褡谟栞p輕點點頭,循著聲音向前走去。 兩棵五人才可環(huán)抱的大樹下,一群孩子端端正正地跪坐在小蒲團上,手里抱著一塊黑乎乎的小木板,樹身上則掛著一塊大木板,兩棵大樹后面是一戶人家,刷的粉白的墻上寫著整整齊齊的文字,小孩子正背對著那面墻背書,一個戴著逍遙巾的少年手握書卷,一邊走動一邊聽小孩子的聲音。 “樹后便是下臣的家了,殿下,請?!贝掮p聲說。 直到走進院子,柴永岱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來,“呼,阿瑛,村里的孩子都是在這里念書的?沒有學堂?” “最近農(nóng)忙,這些孩子還小,不到能自己去學塾的年紀,便讓縣學生們來幫他們啟個蒙?!?/br> “這六安的縣學生可真倒霉,”安德裕半是打趣半是提醒地說,“這又要刻蠟紙揀活字,幫你印書掙錢,又要到村里去教人認字,這下直接讓這群讀書人幫農(nóng)人看孩子,若來年發(fā)解試過的人太少,本官可是要問你個失職的?!?/br> 這個時代的文教政績可不是消滅了多少文盲,而是中了幾個發(fā)解試、中了幾個進士,就是六安全縣都認得字了,若是發(fā)解試通過的人太少,考評上也是要得一個大大的“下”字的。 “下官府里還有全縣生員的月考試卷,府君要不要檢視一下下官與成教諭的教學水平?”崔瑛滿不在乎,開玩笑,縣學生平時快被成寅那股子高三班主任的盯盤補搞得快瘋了好么?如今一個個看著小娃娃笑得跟花似的,就怕教得不好,成寅不許他們出來帶學生,失去唯一可以喘口氣的機會。 “那本官到是要看看,殿下,您?” “一起,我瞧瞧兩個不及弱冠的先生教出的學生水平如何?!辈褡谟栆残Φ?。 “請這邊來,卷宗只有一部分在這里,給我這兩天批閱的,其它的還在縣學里。”崔瑛解釋了一下,走到東偏廳,“太子殿下,齊國公殿下,府君,請進?!?/br> 東偏廳明顯是書房擺設,正對門是一張條案,上面擺著香爐與一對一尺高的細頸琉璃梅瓶,墻上懸著一幅立軸的山水畫,向陽的窗下擺了書案和幾把椅子,其余的兩面墻則擺了一排書架。 “殿下請坐,”崔瑛不好意思地從外間拎了兩個小馬扎進來,“這個,寒舍簡陋,招待不周?!?/br> 葉知秋輕哼一聲,自己熟門熟路的也拎了一個馬扎坐下,趙匡胤與安德裕也跟著座到了馬扎上,至于喻皓師徒,他們根本就沒進門,只在外面呆著。 崔瑛從書架下面抽出一個匣子擺到書案上,“還請殿下與府君為這些學子指教一二?!?/br> 柴宗訓才將一卷策論展開,突然抬頭向窗外看去,輕輕伸出手一點,遲疑地問,“你這屋里,裝了玻璃窗?” “嗯,殿下也聽娘娘說起過嗎?” “娘說過,有一種窗子,跟墻一樣大,像冰一樣清澈,卻日照不化,冬日里坐在這窗下看書就像坐在春日的暖陽里一樣?!辈褡谟柎藭r的語調柔和而甜蜜,讓柴永岱和趙匡胤都聽住了。 “這就是玻璃窗,與琉璃器的材料是一樣的,制法上有點不同,臣這里的方子還不是太好,目前只能制出一尺見方的玻璃片來?!彼袁F(xiàn)在崔瑛書房的窗戶有些像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那種格子窗,橫平豎直的窗欞影子投在策論上,讓人的心都靜了下來。 其實這種玻璃還是帶著點綠色的,不過問題不大,采光效果不論怎么說也比紙或者紗要強一些。 趁他們看策論的功夫,崔瑛出去找了陳柱子,讓他幫忙打理出客房來,崔瑛長期在城里,十天里也就一兩天住竹山村,村里的事務都委托給了陳柱子。 “你的院子都是兩天一打掃的,最近外面人來的多,我怕有人趁亂手腳不干凈,就沒開院門,一會兒找張姨她們拾掇一下,很快就好。”陳柱子如今越發(fā)的干練了,做事有條不紊,再沒有當年做流民時那種萬事小心翼翼,生怕沖撞了人的畏縮,但依然眼神清正,用心經(jīng)營著自己的生活。 “那我去陪客了,拜托你了?!贝掮凳玖艘幌驴腿松矸荼容^尊貴,飯菜什么要經(jīng)心,又把喻皓師徒介紹給陳柱子,就趕快回屋去了。 回到書房,縣學生的策論早早被他們丟在一邊,他們一人抱著一只邢窯的瓷杯,品著崔瑛炒出來的六安瓜片,你一句我一句地在聯(lián)詩稱贊琉璃梅瓶和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