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陳府
晚來暮云薄,招招點點,伴人向夜。似烈又偷涼,別有風(fēng)情。 一片青瓦木檐,一扇黑紅高門,兩名七八小童,再有兩名壯年漢子,就是陳之晉家門前的景象了。 那兩個小童是專門遞送消息進后院的娃娃。畢竟后院是敏感的,不好叫那兩漢子進去,若要中間托個女婢傳話又嫌麻煩,所以就從仆人家里挑了孩童來做這活計。這事不累,還有錢拿,仆人也愿意,于是便這樣成了規(guī)矩。 兩名童子里有個性子歡的叫做小促,與陳之晉等人關(guān)系要好。他正等著日邊那殘陽徹底落了好換班。盯著天邊看會兒然后挪開眼睛,隔幾秒又不滿意地繼續(xù)盯,可暮日就像較勁似的落得慢極了。 又一次抱怨地挪開目光,小促歡喜了。 “是晉少爺回來了!”小促彈起來驚聲道。 另一個小童應(yīng)聲看去,確是自家的二少爺。他扭頭去看身后站著的漢子,那是他父親。 “去迎迎吧?!睗h子沖自己兒子咧嘴一笑,鼓勵小童去迎接陳之晉。 小促看那童子扭扭捏捏,不滿地哼了一聲,自個跑了出去迎上陳之晉。 陳之晉騎馬到門前,跳下馬把韁繩交到一個門仆手里就問小促道:“大公子回來沒有?” “早回來了,老爺也在家里,就等著晉少爺了。”小促反應(yīng)很快,立馬答了話。 “我去房里換身衣服,你們遣個人去通報吧?!标愔畷x心情不好,沒有與小促玩鬧的意思,吩咐后就進了門里。 往常陳之晉進出都會和小促說笑好一會兒,有時還會帶上小促一起去游玩。今日陳之晉態(tài)度這么冷淡,弄得小促心里也不太快活了,小促蹲在地上又開始盯著天邊的殘陽,沒有要做事的意思。 兩個門仆不敢指使小促,只能任由他蹲著張望天邊。 “阿爹,小寶去通報了?!绷硗庖粋€門童看小促那樣子,懂事地攬活到自己身上。 漢子寵溺地撫摸小寶的頭,溫柔道:“去吧,隔不久咱也能回家了,等會兒讓你阿娘給你弄餅吃。” 小寶聽了猛一點頭就進了門里。他直奔后院去,東尋西找終于看到了府里的女管家。 “閱姨娘,晉少爺回來了?!毙毜綍r,閱姨正盯著一群廚娘料理食材。小寶混在一群人里,離得近了才惹起閱姨的注意。 “又是小寶來啊,小促越來越不像話了,找著機會我非得教訓(xùn)他一次?!遍喴炭吹叫?,心里清楚得如同眼見了一般,知道定是另一個童子仗著得人喜歡又不肯辦事了。 “閱姨娘,不是哩。是小寶爭著來的,小寶喜歡閱姨娘的?!毙毩ⅠR辯道。 “小寶又替他說話,就凈讓他欺負著?!遍喴毯扌氒浫?,又喜歡小寶那份乖巧,于是從自己的閑食里拿了一塊小麻餅遞給小寶,囑咐道,“自個吃了,別讓小促看到。去吧?!?/br> 等小寶走了,閱姨一轉(zhuǎn)面就發(fā)令道:“都聽著了,下鍋吧,時候正好?!?/br> 本來慢吞吞切理食材的廚房隨聲開始忙碌起來,用細火燒水溫好的鍋灶被倒入了油、菜、調(diào)味香辛料。 這一幕倒是天天都有的,閱姨也放心,便不再盯了。她進了院子里一處二層閣樓,提紗簾、進香房,面見這處府宅的女主人。 “起鍋了?”朱蕙問道。 “剛下鍋了,還需等一會兒。是小晉回來了。”閱姨行禮后答道。 “晉兒性子太野了,竟然這時才回來。”朱蕙忍不住說起自己兒子的不好來,“也不曉得是不是前幾年讓他做那捕員的害處,性子總收不回來。眼下去舟又要走,老爺每日和我說起,都是愁?!?/br> 閱姨是朱蕙陪嫁的婢女,名面上可算是陳寧修的妾,只是陳寧修不做這些分心事罷了。所以對于家里的事,她也是曉得根底的。 當(dāng)下聽到朱蕙抱怨,他就安慰道:“這頭頂還有去舟,所以晉兒野就野了。等二月后去舟歸了嫡脈,小晉沒了伴,自然就曉得努力了,jiejie不用愁的?!?/br> “唉,但愿吧。當(dāng)初他做捕員,人家上門道謝我還高興呢,現(xiàn)在反又怨起來。不過晉兒聰穎,寧修說他不喜歡族務(wù)也不算大事,日后憑著一手好劍術(shù)也能當(dāng)個軍司馬?!敝燹フf著,就淺笑起來。 陳之晉接手族務(wù)頂多是承接陳寧修的職務(wù),當(dāng)個族老而已。如果當(dāng)了軍司馬可就不同了。那時陳之晉就是相亭陳氏新的靠山,哪里是一個族老能比的。其實朱蕙面上說愁,心里一直是不愁的。 再說后院另一處小院,是陳之晉住所。 陳之晉回來后進房里取出行禮布袋,就開始滿屋子理東西,挑挑撿撿把東西全堆在床上。然后又開始一件件地丟開,最后床上就剩下來一把劍和一些銀塊。 他這是在為遠行做準(zhǔn)備呢。遠行最重要的就是銀錢了,可他數(shù)了后發(fā)現(xiàn)自己把多年積蓄全拿了也才九十六兩銀,壓根不夠他花銷。 按他估計,要制造出悔婚的樣子,起碼得離家三四個月才行,若再加上陳束娶朱菇要用的時間,怕是一年總是要的。 而那不到一百的銀錢,不論陳之晉如何省都撐不過兩個月。 靠積蓄不成,陳之晉又開始默點自己會的技藝,想看看能不能找個活計賺錢。算來算去,他長到如今,會的竟然都是些玩樂的事,最有用的還算劍術(shù)了。 但總不能去從軍啊,因為是離家出走,他沒有家門貼,投不了軍名。 思來想去,陳之晉想起了老辦法。陳氏雖是小族,可也是一方貴族。陳寧修每月發(fā)給自己兩個兒子的銀錢可不算少。 陳之晉是由于日日用得多,所以積蓄少。可他長兄陳去舟就不同了,陳去舟沒多少開支,省下來的錢多得幾次讓陳之晉暗生想法。 陳之晉每到佳節(jié),要去與人賭斗都是先來找陳去舟借錢,實在借不到才動用自己的銀錢。來來回回這么多年,陳之晉也學(xué)會了一門借錢的手藝。 所以現(xiàn)在又一次缺錢,陳之晉又有了借錢的想法。至于這次能不能還上,他不想考慮。等一年后他回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