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jié)
說到底,這些政令只不過是動手刮一刮大夏膿包上的皮而已,始終只是治標(biāo)不治本,想要讓整個大夏煥然一新,僅僅做這些是肯定不夠的。 卜兇心里清楚地知道這一切,他卻并不著急著動,有句話說得好,來日方長,現(xiàn)在朝廷的運轉(zhuǎn)還需要這些大臣,他打算一邊解決外患,一邊給朝廷注入新鮮的血液,一點點取代朝中世襲大臣的影響力,最后一舉拿下。 正所謂物以類聚,卜兇是這么想的,坐在帝位上的華懷允其實也是這么想的。 朝廷的不少大臣還在為自己謊報財產(chǎn)而得意的同時,他們不知道自己早就被大夏最有權(quán)勢與名聲的兩個人給盯上了。 第21章 帝王之師 蒼翠欲滴的山林之間,還彌漫著沒有散去的霧氣,隱約間可以看到有一條青石小道蜿蜒直上,林子里到處是鳥雀清脆的叫聲。 吳常侍由人扶著慢慢往上走,終于爬到了一半,他停下來稍作歇息。接過旁邊人遞過來的帕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他喘氣地抱怨道:“這湯逸怎么盡喜歡住在這種偏僻的地方?” 旁邊跟著吳常侍的兩個侍者都是他的親信,對于他的抱怨,只是笑道:“湯先生境界和我們這些普通人自然不一樣,他住的地方當(dāng)然也與眾不同了。” 另一個附和道:“是啊,要是湯先生也和別人一樣了,那他還是我們的湯先生嗎,吳大人,您就別抱怨了,等會兒要是讓湯先生聽到了,您招安的計劃可就不那么容易實現(xiàn)了。 吳常侍嘖了聲,道:“這里離他住的地方還遠著呢,他肯定聽不到的,等會兒我說話的時候,你們兩個可機靈點,今天就算是綁,也要把湯逸這人給帶到陛下面前去?!?/br> 跟著吳常侍的兩個侍者對視了一眼,一同回答:“我們曉得了?!?/br> 休息了一下,三人很快又繼續(xù)趕路。吳常侍出京城的時候,對外說的是回老家探親,倒也沒有什么人關(guān)注他這個老家伙,他這么說的目的主要是不想讓卜兇知道湯逸和陛下有關(guān)系罷了。 他們趕了三天的路才到這個湯先生現(xiàn)在隱居的地方來。 湯逸原是京城有名的氏家大族之一,他們的先祖曾跟著大夏的開國皇帝立下過汗馬功勞,于是他家族獲得了世襲的爵位和榮譽,同時世代擁有在朝為官的權(quán)利,可以自行選擇。 湯家一門傳承下來,幾乎都是十分有名望的忠臣,所以在民間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天下百姓提起湯家一門,幾乎就沒有不夸的,更加惹人注目的是,湯家傳到湯逸這里,更是讓他家族一度成為人們心中的圣地。 他少年以文成名,十五便在儒學(xué)上小有所成,二十就辯倒天下無敵手,對于治國治民更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連先帝都經(jīng)常去詢問他如何治國,朝臣們?nèi)羰怯袉栴}去問他,那么就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同時這個人對于官場有十分敏銳的目光。 他成名之后沒多久,還沒來得及入朝為官,先皇就暴斃,鮑鴻軒當(dāng)上丞相,那時鮑鴻軒還沒有只手遮天,但是湯逸就已經(jīng)感覺到事態(tài)已經(jīng)不對勁了。 在面對鮑鴻軒的招攬,他巧妙地以志在云游隱居這個理由拒絕了,他舉家搬離京城之前,曾經(jīng)秘密去過皇宮見過太后娘娘一次,他對太后說出了他對以后局勢的預(yù)測,太后也同樣感覺到了朝廷危險的局勢,于是求他給一個化解的方法,那時候的他說:“我雖然沒有法子,但是我能教出一個有法子的徒弟?!?/br> 就這樣,他收了華懷允做親傳弟子,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在暗中教華懷允治國之道。 他與華懷允其實從來沒有見過面,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傳授知識的呢? 原來就是通過吳常侍。吳常侍每年都會以回家探親的名義請幾次假,然后去湯逸那里,先報告華懷允上一階段的學(xué)習(xí)情況,然后再安排之后要學(xué)的東西,如此下來,倒也真的讓華懷允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 明面上,華懷允是由一個鮑鴻軒派去的十分不負責(zé)任的先生教著,頂多就學(xué)會了認字,但實際上,華懷允在私下卻是博覽群書的,也好在鮑鴻軒根本就不在乎他看書學(xué)習(xí)這件事,所以他吳常侍才能順利從宮中的書庫里將書帶去給華懷允觀看學(xué)習(xí)。 如果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遇到他不能理解的問題,他的那個不負責(zé)任的先生自然是派不上用場的,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吳常侍討論,別看吳常侍曾經(jīng)大字不認識一個,但自從下定決心一定要教育好華懷允之后,他除了負責(zé)監(jiān)督陛下學(xué)習(xí)之外,自己也跟著一同學(xué)習(xí),遇到不認識的東西時,他與陛下就只能費盡心機,百般想辦法去從其他人的口中得知,只等到實在無法知道時,他們才會將問題留著去問湯逸,這其中的艱辛可以窺見一斑。 不管怎么樣,華懷允還是在這種磕磕絆絆中長大了,而湯逸自從兩年前開始,就再也沒有教華懷允新的東西了,他說能教的他已經(jīng)教了,剩下的就只能看陛下自己了。 他在臨別之前,只留了一句話,大夏的希望就只寄托在一個人身上,卜兇,他對華懷允說,若是能夠爭取到這個人,那么陛下的就能安然無恙,反之則大夏必亡,陛下則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他自從華懷允五歲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整整教了華懷允十三年,兩年前說走就走,毫不猶豫,想必也是覺得此事的可能性不大了。 那時候也是因為他的話,才讓華懷允下定決心一定要去爭取卜兇的,最后坐到了他的天才老師都認為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吳常侍想起這么多年來陛下做到的種種事情,便不由地心生驕傲,這樣的陛下,就是他一手帶大,甚至可以說是一手教出來的。 所以陛下是個好孩子,他決不能讓卜兇毀去這一切,今日來這里,他賭上了大夏的未來,就不信憑著這個理由,湯逸還能拒絕他。 臨近晌午,吳常侍終于到了他的目的地——湯逸現(xiàn)在隱居的地方。 吳常侍看著他眼前的木屋四周環(huán)繞著竹子,有裊裊炊煙升起,全然一副山里有人家的愜意景象。 吳常侍對跟著自己的兩個侍者大聲說道:“這湯先生倒是越發(fā)會找地方享受了?!?/br> 過了一會兒,里面出來一個穿著粗布衣衫的儒雅中年男子,黑色的胡子直留到胸前,見到吳常侍便露出了笑意,他道:“原來是貴客上門,有失遠迎,不如進寒舍一坐?”說完就側(cè)開身子做出了里邊請的動作。 吳常侍也不客氣,帶著兩人就隨著他進去了。入門一看,里面到處擺滿了書籍,顯得雜亂不堪,用竹子做的墻面上寫滿了不少字,吳常侍湊近一看,原來是關(guān)于治國的策論。 見他看得認真,湯逸也不說話,他收拾出三張小竹凳和一張竹桌,讓受寵若驚的兩人坐下,他拿出了茶就要去廚房燒水,跟著吳常侍的兩人想要上前幫忙,卻偏偏被他阻止了。 他謙謙有禮地說道:“這里是我住的地方,你們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我自然要好好招待你們?!?/br> 其中一個侍者頗不好意思地說:“圣人說君子遠庖廚,先生是讀書人,還是讓我們來罷?!?/br> 湯逸笑著反問兩人:“何為君子?” 見兩人面色困惑,他便又道:“兩位不如先仔細想想我這個問題,等我泡茶回來再回答我不遲?!?/br> 于是兩人倒也真的坐在原地思考起來。 吳常侍挑眉看著湯逸的背影,心中有些好笑地想,他莫不是這十多年來當(dāng)老師當(dāng)習(xí)慣了?這么喜歡提出問題讓別人思考。 不過……吳常侍回頭看著他在竹面上滿滿當(dāng)當(dāng)寫著的策論,苦學(xué)了十多年的他,就算才能淺薄,但是也能識貨,湯逸不愧是湯家人,上面寫著的東西字字珠璣,只要識字的人,任誰來看了,都能知道這絕對是能名流千古的東西。 通過這篇東西,他可以看出來,湯逸絕對是想要回去朝堂的,并且他已經(jīng)在為此準(zhǔn)備很久了。 想到這里,吳常侍覺得有些心驚,他想,難道這個人早就預(yù)測好卜兇會幫著陛下除掉鮑鴻軒的情景了嗎? 越想他就越覺得坐不住,便頻頻往外探頭,盼著湯逸快點出來跟他解釋。 沒一會兒,湯逸手中左手抱著四個茶碗,右手拎著幾個茶壺,信步走來,臉上帶著淡然的笑容,與四周的竹林形成了一副融洽的景象,從這里他又能看出來,湯逸是真的很喜歡這般自在隱居的生活。 湯逸給三個人倒了茶,正想要問兩個侍者方才的問題時,吳常侍卻已經(jīng)等不及,直拉著人準(zhǔn)備去僻靜處問話。 湯逸不僅沒有拒絕他,反而帶著他到竹林中央的一個小亭子中,他還是十分好心情地跟吳常侍解釋這里的用途。 “這里幽靜清涼,太陽高照時,我最喜歡在這里乘涼。” 吳常侍懶得跟他拉扯這些家常,他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柕溃骸皽壬?,您是否早就已?jīng)決定好要回朝廷了?” 湯逸毫不掩飾地點點頭。 吳常侍眼睛一亮,道:“難道你早就猜到卜兇后來突然倒戈的舉動了嗎?” 湯逸答:“是,也不是?!?/br> “此話怎講?” 他想了想回道:“卜兇此人以孝出名,即便富貴了,也從來沒有改變過他孝順這一點,對待曾經(jīng)欺負過他家的人也從來沒有惡意報復(fù),反而是將人收到自己賬下做了手下,在他還沒有去朝廷當(dāng)鮑鴻軒義子之前,他就已經(jīng)有了不小的權(quán)勢,早年他就從一無所有的貧窮小子到地方軍隊的統(tǒng)領(lǐng),對他來說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讓他發(fā)生任何改變,你說這樣的人,可能會為了鮑鴻軒區(qū)區(qū)一個義子的身份地位,而去做違背自己本性之事?” 吳常侍反駁道:“我曾也是像你這樣認為的,若他真是個好人,可為何這么多年來百般討好鮑賊那廝,我可是看的明明白白,他也做了不少傷天害民之事!我實在看不透卜兇這人,他究竟想要什么?在我和陛下都以為沒有希望的時候,他卻突然倒戈了?” 他想起卜兇與陛下種種親密的跡象,一個可能性冒出他的腦子,難道卜兇做這些,僅僅就是為了得到陛下?可若真是這樣,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權(quán)勢來逼迫陛下臣服,然后靠著自己的軍權(quán),成為第二個鮑鴻軒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湯逸頓了一下,道:“我恐怕知道他做這些的理由。” 吳常侍覺得有些詫異:“這你也能預(yù)測到?” 湯逸搖搖頭:“算不得什么預(yù)測,不過是一些普通的推斷而已,你說,一個人他完全不受權(quán)勢的誘惑,但是卻又一直在一步步往上爬,不僅如此,他還在民間有很好的名望,他還求賢若渴,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即使是曾經(jīng)的仇人他也絲毫不介意,然后他還處心積慮地除掉了jian臣,他的心中仿佛裝著天下,你說這樣的人,他想要什么?” 吳常侍兀地睜大眼睛,猛地站起身來,失聲大叫道:“你說他竟然……” 湯逸將食指放到嘴邊,阻止了他想要吼出來的話:“這只是我的猜測,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千萬不要到處亂說,否則若是傳到卜兇耳中,指不定就將他逼反了?!?/br> 吳常侍的腦子依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他皺著眉,小聲地再次詢問道:“你的意思是,卜兇此人有稱帝的狼子野心?” 湯逸點頭,然后又有些否認地說道:“對這個猜測,我只有一半的把握,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他真的是個圣人,做這一切,真的就只是為了天下的百姓?!?/br> 吳常侍冷笑一聲道:“恐怕他不是個圣人,而是除了帝位之外,還另有所圖?!?/br> 湯逸確定吳常侍肯定知道些什么他不知道的信息,他道:“愿聞其詳?!?/br> 吳常侍張嘴欲言又止,臉上的表情糾結(jié)萬分,最后他嘆息一聲,走進湯逸的耳邊,對著他悄悄說了幾句話。 湯逸的表情一開始還是十分淡定,然而當(dāng)他聽到完吳常侍的話之后,就妥妥地變成了震驚。 吳常侍說完就垂頭喪氣地坐到他對面的位置,等待湯逸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過了好半響,湯逸突然右手握拳‘啪’地一聲砸到左手心:“這可如何是好,他對陛下如此專情,自己又為了陛下不娶妻,又怎么可能容忍陛下娶妻生子?” 等等!這位老師,你首要想的難道不應(yīng)該是怎么分開這兩個人嗎?? 吳常侍苦惱扶額:“湯先生,你的思維實在是跳躍,不過就其結(jié)果來說,我們是想到一處去了,陛下是大夏天子,決不能沒有個繼承人,總之我來這里就是奉了陛下的命令,想要招你入朝為丞相,咱們一定要想辦法阻止卜兇覬覦咱們陛下,賭上大夏的未來,也絕對不能讓他們在一起??!” 湯逸瞥了他一眼說:“我倒是覺得如果陛下能夠抑制卜兇的狼子野心是一件好事,一定要阻止也說得太過絕對,正所謂堵不如疏,想辦法讓卜兇不妨礙陛下的后嗣之事才是我們的重點,至于絕掉卜兇的心思嘛,我們還不如來想想怎么討好他得了,他現(xiàn)在不造反我們都可以偷著笑了?!?/br> 吳常侍見他還有心情調(diào)笑,便惡狠狠地道:“我管他到底要怎么樣,反正咱們就不能這么坐以待斃,要是陛下與他的斷袖之好傳了出去,陛下現(xiàn)在沒有子嗣,天下肯定會再起禍亂,就算是為了天下百姓,咱們也要阻止,湯先生,你準(zhǔn)備什么時候回去?” 湯逸挑眉:“你就這么確定我會跟你回去?” “得了吧,您若是不想回去,那你墻上寫的那些策論是什么?難不成先生你就真的準(zhǔn)備在這里養(yǎng)老了?陛下對我說,您心里可是裝著天下的人,怎么可能就甘心蝸居于此?難道您就不想去跟隨陛下,去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像您的先祖那樣千古留名么?” 吳常侍將華懷允告訴他的話說了出來,果然很有效果,湯逸坦白承認他確實早就有要回朝廷的打算。 “太好了,那我們現(xiàn)在就走吧!”吳常侍興奮地站起來,就要準(zhǔn)備動身回朝。 湯逸被他的著急性子給逗笑了:“難道你就打算這么帶著我回朝堂上,光明正大告訴所有人,我就是陛下的師父,現(xiàn)在回來就是來當(dāng)丞相的? 吳常侍立馬被他點醒,他又做回原來的位置上,苦惱地道:“對啊,我怎么把這件事給忘了,這樣直接回去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們要怎么做?” 湯逸搖了搖頭,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道:“你放心吧,山人自有妙計,此行你們先回去,隨后我會以我自己的方式重回朝堂,到時候我會讓卜兇親自來接我去做丞相,至于其他的,你們就假裝我和陛下不認識就好了,這樣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嗎?” 吳常侍興奮地看著他,連連道好。 當(dāng)天他們?nèi)司蜏?zhǔn)備原路返回,臨走前,湯逸再次問其他兩個侍者,究竟何為君子。 一個道:“博學(xué)多才的人就是君子?!?/br> 另一個道:“行事光明磊落之人才是君子?!?/br> 湯逸贊同地點點頭:“你們說的都沒錯,每個人都在心中有自己的一套君子標(biāo)準(zhǔn),每個人的都是對的?!?/br> 吳常侍問:“那么你心中的君子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湯逸看著遠方的天空,聲音爽朗豁達:“在我看來,心中裝著天下蒼生之人,就是君子?!?/br> “說得好,我等與陛下在朝中就等著湯先生你了?!?/br> 吳常侍說罷,幾人拱手道別。 第22章 入v三章合一 時間回到吳常侍剛剛離開皇宮后, 華懷允一下朝就以商議要事的借口將卜兇召到了書房中。 對于陛下這種幾乎每天都要召見一下太尉大人的行為,朝中眾臣早已經(jīng)見怪不怪,并且從來沒有往奇怪的方向想過。 一些人想的是:看吧, 卜兇果然就是另一個鮑鴻軒, 陛下現(xiàn)在干啥都要去聽一聽他的指示。 另一部分人想的人:這兩個人果然早就是勾結(jié)好的,以前卜兇這家伙這么討好鮑鴻軒果然是在做戲, 他們當(dāng)時居然沒有一個人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