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jié)
曜王為了曾經的貴妃娘娘,不愿碰其他的女人。而安帝更絕,只能碰曾經的貴妃娘娘。 兩位皇帝一點都不將軒轅的未來放在心上??! 說完了希兒以及寵幸其他女人的事情,安帝又道:“暗部查到,曜王這些時日一直在調兵遣將,看著陣勢邊關恐怕要起戰(zhàn)事了,你去派人傳旨讓曜王進宮。” 皇子的事情可以先放在一邊,但這事卻不能耽擱。 福喜躬身出了御書房,親自去往曜王府傳旨。 可是圣旨到了曜王府之后,曜王連見都沒有見他,便讓管家將他給打發(fā)了:曜王爺現在沒有時間。 福喜苦著臉將圣旨又帶回了皇宮,誰讓安帝看似是皇帝,可這皇帝當的,還不如曜王呢! 也幸虧曜王爺不留戀皇位,不然鐵定安帝就是傀儡,而曜王爺就是攝政王。 福喜回到御書房給安帝稟報,最后真心實意的道:“皇上,若您想指使的動曜王,必須將軒轅的權力都收到自己的手中。” 安帝又摔了筆,問福喜:“朕為什么要那么做?朕不會有孩子,收了權力到最后也不是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朕為什么廢這些事收攏權力?朕還想著怎么說服曜王,重新做回皇帝呢!” 沒有當上皇帝之前,他為了自己的屬下不被曜王清洗,不得不表現出謀反的樣子。 當安王的時候,看著曜王整天金鑾殿勤政殿御書房幾個地方打轉,他便斷定這皇帝是不好當的。 等自己被趕鴨子上架之后,果然確定這皇帝確實不是人當的,整天被政務所困,活的連狗都不如。 福喜相信,這一代的皇帝,是他見過的最有謙讓素質的皇帝了。 “皇上,您就死了這份心吧!對于曜王爺來說,既能不當皇帝,兒子還能接著做皇帝,自己卻不用辛苦了,您簡直就是曜王爺的免費勞動力,他老人家怎么可能在重新做回皇位!” 安帝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所以還要將朕寫的第一個圣旨拿出來,圣旨上早就寫好了,若是曜王的眼睛好了,朕就會將皇位還給他,明天就在朝上提一提吧,順便讓滿朝文武有個換皇帝的準備。” 福喜不可控制的嘴角抽了抽,您真的以為這皇位是挑白菜呢,想要的時候就要,不想要的時候便隨手一扔? 他敢肯定,不僅曜王本人不會同意,就連滿朝文武也不會允許軒轅這樣隨便換皇帝的。 到了第二天,果然如福喜所想,安帝剛開了一個頭,滿朝文武就跪了下來。 年老的老臣砰砰地磕頭,烈性的大臣直接對著龍柱要撞過去,要不是侍衛(wèi)攔的快,恐怕就要血濺當場了。 安帝下了朝之后臉色便不好看了,他沒好氣的對福喜問道:“曜王還是不進宮?” 福喜立刻又派人去問了問,得到的答案還是和以前一樣。 又過了兩天,曜王一直不進宮,安帝憋著氣,只能自己親自去曜王府。 “帶上軒轅安一起去曜王府?!卑驳鄣?。 于是盡管安兒不愿意,也被強行帶上了龍攆,和皇上一起去曜王府。 這幾天,沈倚洛依然對安兒很好,她想哄著安兒說出他的煩惱,然后她好順理成章的給安兒出主意。 可惜安兒身邊有小段子和妙凝,兩人這些天一直不斷的給安兒灌輸,他是貴妃娘娘救回來的,他不能做傷害貴妃娘娘和希兒的事情。 安兒雖然討厭希兒,卻也沒有想過害希兒,再加上對于自己是沒爹沒娘的孩子惶恐不安,安兒便聽了小段子和妙凝的話,沒有將任何事告訴皇后娘娘。 此時要跟著安帝去曜王府,安兒徹底的慌亂起來。 可是沒有人安慰他,安帝自從猜到安兒不是皇子之后,便對安兒沒有了興趣。 安兒就這樣,在極大的恐懼之中到了曜王府。 小段子將安兒抱下龍攆的時候,發(fā)現了他小手冰涼冰涼的,臉色也比平時更差了。 小段子道:“安兒不要害怕,相信我的話,曜王不會不要安兒的,就算安兒不是曜王的親生孩子,也是王爺帶大的,您會成為王爺的義子,除了身份變了,和以前沒有區(qū)別。” 小段子早就和主子通了信,在主子那里知道了安兒的以后。 安兒得到小段子的安慰,小小的點了點頭,“我知道了?!?/br> 小段子和妙凝帶著安兒進了王府,皇上去了書房,顯然是有正事,這時候安兒不適合去書房給王爺請安,所以兩人便帶著安兒進了內院。 在路過一處涼亭的時候,小段子看到了希兒正在里面,便帶著安兒走了過去。 “希兒公子,怎么在這里玩耍呢?” 知道了希兒就是主子的孩子,小段子便對希兒更喜愛了。 希兒歪頭看了看幾人,他自然先看到了安兒依然不喜歡的好感值,也看到了小段子和妙凝的好感值。 “娘親說要中午在這里吃烤rou,我先來探探路?!?/br> 希兒這些天直接和娘親膩歪在一起,兩人就像是連體嬰兒一般,走到哪都不分開,就連六娘上茅房,希兒也要跟著。 要不是曜王發(fā)了一通脾氣,堅決不許希兒一同進茅房只能在外面等著,估計希兒也會跟進去。 茅房都不能進,一起洗澡就更不可能了。 不過這依然讓曜王很不滿,感覺自己見到希兒之后,他的地位就下降了。 本來六娘還沒有徹底的愛上他,現在有出來一個擋路的,那還了得? 今天早晨一睜眼,希兒便被曜王拎著進了書房,曜王讓一個幕僚教希兒念啟蒙書,并告訴他什么時候他能完全的念下來,什么時候才能去找娘親。 然而讓曜王沒想到的,希兒果然智多近妖,幕僚不過是念了幾遍,他就完全背下來了。 所以在安帝還沒有到曜王府的時候,希兒已經憑著自己的本事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