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99度愛戀:陸少的掌中寶妻、紅樓之降服賈璉、我把你當貓你卻、盛世寵妃(作者:花青雪)、重生六零空間紀事、重生玩轉(zhuǎn)八零年代、初初見你、最強寵婚:老公放肆寵、你肯定是喜歡我、論我如何渣掉你們[快穿]
“不如從名字延伸?”孟毓曉提議道。 孟毓嫻微微一頓,隨即問:“怎么個延伸法?” 孟毓曉一笑,伸手從孟毓嫻手里接了筆,直接倚在她身旁,在紙上寫了兩個成語,一個是“閑庭花落”,一個是“曉風(fēng)殘月”。 “雖然都哀婉了些,倒也不失意境!”孟毓曉落了筆,微微提了提嘴角。 “好,很好!”孟毓嫻兩眼放光,就差拍手叫好了,連忙撿了桌上的紙張去同旁人道。 其他人也陸續(xù)寫好了,最后頤和郡主叫“化千蝶”,唐婉玲叫“宛如君”。 焦芙蓉甚是簡單,只取了自己名諱,名“芙蓉”。 何雪的化名也從名字出發(fā),叫了“踏雪尋梅”。 王蕓取了“臨淵一夢”,劉釧取了“琉璃月”。 泰和營參將陸知良的meimei陸芬茹取了“了然”,京州鹽運使曹鴻達之女曹芊芊取“青青衿”。 再加上孟毓曉和孟毓嫻的“曉風(fēng)殘月”和“閑庭花落”,這詩社的十人便是齊了。 正當眾人相互熟悉之時,從外面走進來一太監(jiān)。 *v本文*/來自 . . ]更s新更q快無彈*窗** 正文 第七十五章作詩 “給郡主和各位姑娘請安!”那太監(jiān)一進來便跪地行了禮。 屋里的眾人只當是駙馬府的太監(jiān),便也沒有作聲,紛紛看向頤和郡主。 頤和郡主瞧了一眼那太監(jiān),竟勾起嘴角笑了。 “你怎么來了?難不成是王爺過來了?” 眾人一愣,紛紛看向跪在地上的太監(jiān),暗想王爺是誰?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王爺定是位男,難不成這位王爺要進來不成? “我家王爺今日應(yīng)了世爺?shù)难堖^來,聽聞郡主帶了各位姑娘在這邊組建詩社,特意打發(fā)奴才來問問情況,若是詩社組建起來了,便也該露兩手才是。”太監(jiān)跪在地上,利索地將自己此行的目的出來。 “詩社倒是組建好了,倒是還未來得及命題,不知王爺是不是有所命題?”頤和郡主的很是認真,雖然眼前只是個傳話的太監(jiān),她卻答的好似正同王爺話一般。 “王爺今兒元宵燈會,也不限字限韻,各位做一首應(yīng)景的七言送過去,若是作的好,王爺必然有賞!”太監(jiān)機靈地回答。 “好了,我知道了,你且回去給王爺回話吧,一會兒作好了,我讓人送過去?!鳖U和郡主端了端身形。 “喳,奴才告退?!碧O(jiān)又是低頭一拜,然后才起身,彎著腰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郡主,這位王爺可是才回京不久的靜西王?”焦芙蓉看著那太監(jiān)退出去之后,便趕緊朝頤和郡主問道。 “嗯,正是!”頤和郡主輕輕點了點頭,絲毫沒有因為焦芙蓉的冒然提問而生氣,反倒是顯得很是隨和,“倒是幸運,今日正好碰到王爺來府,若論文采,這京城怕是難找到可以與王爺一比高低的人了,今兒既然王爺要求大家作詩,大家便好好展現(xiàn)一番,一來,這是咱們詩社的第一首詩,不能失了水準叫王爺看了笑話,二來,方才王爺了有賞,經(jīng)他手出來的定不會是什么隨意的玩意兒,大家可要努力了?!?/br> 眾人紛紛點頭,便兩兩一桌,前后錯開,各自開始了思考。 孟毓曉并不慌張,畢竟作詩這種事對她來簡直就是一竅不通,要想做得好,不過是記憶好罷了。 七言,還要應(yīng)了這景,孟毓曉在腦里開始搜索起來。 古人寫月,寫元宵,寫佳節(jié),寫燈會的詩詞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大多以景抒情,述的都是大志,自己倒是未必都能用上。 “三姐可是胸有成竹了,竟如此安逸地飲茶?”劉釧最先落了筆,轉(zhuǎn)身看到孟毓曉正在飲茶,忍不住搭了言。 孟毓曉瞥了一眼她手里的紙,七言,已經(jīng)整整齊齊地寫好了。 孟毓曉放了手里的茶碗笑著起了身,“比不得劉姐飽讀詩書,提筆就能有詩,我得好好想想?!?/br> “那就不打擾三姐了?!眲⑩A輕輕一笑,隨即邁著輕緩的步朝一旁走去,將手里寫好的詩句輕緩地放進宮女手中的托盤里。 方才唐婉玲了,今日既然有王爺給大家做評判,大家便不相互傳看,先送去給王爺瞧,所以命一宮女端著托盤在一旁候著,誰先寫好了,便將紙放入托盤中。 看著劉釧走過之后,孟毓曉便沒有再坐下,因為發(fā)現(xiàn)大家都已經(jīng)動了筆。 雖然有些驚嘆大家這作詩的速度,但是孟毓曉也猜到了,今兒是元宵佳節(jié),大家又都知道是來作詩的,多少會提前有些準備,就連孟毓嫻這個平日最不喜歡跟詩詞打交道的丫頭都拉著自己準備了好幾日,旁人自不會比她還不上心。 孟毓曉不想做出頭鳥,倒也不愿意做吊車尾,看大家都動了筆,便也挪步到桌邊,鋪上一張紙,拿了毛筆,將腦中的詩句默了下來: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fēng)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一首詩寫完,孟毓曉便停了筆,又細細掃了一眼,并未紕漏,才在左下角落下自己的名號:曉風(fēng)殘月。 放下手中的筆,孟毓曉撿起桌上的紙張,輕輕吹干墨跡,淺淺一笑,走到一旁,放入托盤之中。 托盤里已經(jīng)有了四五張,繼孟毓曉之后,大家陸陸續(xù)續(xù)地過來交了詩作。 孟毓曉安靜地退到一旁,對于自己默寫的這首《元夕》還是很有信心的,這是自己記憶里唯一一首單純地抒發(fā)賞燈的愉悅之情的,不帶男兒雄心壯志,不抒壯志未酬之悲哀。 “郡主,各位姑娘的都作好了?!迸踔斜P的宮女輕輕開了口。 頤和郡主早就作好了,正同唐婉玲在聲著話,聽了宮女的聲音,便抬起頭來,“嗯,收齊了便給王爺送過去,你也不用急著過來回話,且聽聽王爺都是如何評價的,等王爺評出個好壞一二三等,你再過來回話?!?/br> “是?!睂m女答應(yīng)著,捧了托盤心翼翼地退出去,一旁又有兩名宮女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