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書迷正在閱讀:學(xué)長,聽說你要撩我、影帝,來戰(zhàn)![娛樂圈]、青蠻、[名柯同人] 琴酒的母親是酒廠boss、暴君如此多嬌、帶著幾畝地,穿越到饑荒戰(zhàn)亂年代、一見到你呀、[劍三+三國]名士萬花、每天都被自己辣哭[未來]、紅樓之邢夫人
溫瑾禾移開目光,“來之前派人搜羅的,沒有署名?!?/br> 費逸湊近書本,鼻尖微動,“墨味這么重,怎么感覺是新寫的?” “咳……時間緊迫,你趕緊下去想?!睖罔炭人詢陕?,用手帕捂住口鼻。 費逸拿著東西興高采烈地離開了。 王知府會在年底前離開南城,剩下的兩個多月,他會和穆鳴謙一起,在任三年,他對南城非常了解。 費逸連續(xù)三個晚上熬到半夜,好不容易將越河大壩的修建設(shè)計圖畫了個大概。 和宋致遠(yuǎn)他們合計后,幾人來向溫瑾禾匯報。 “招五千個勞工,從十月初開始,一天不停歇,預(yù)計需要一年半時間。” “工期太長,一年到頭一天都不休息,下暴雨下雪怎么辦,北方寒冬在外面待一天都能凍死人?!钡搅耸辉鲁?,屋子里就該燒炭了。 “南城人不夠,就從周邊城池招,虎躍城不是也顆粒無收么,人數(shù)翻一倍,直接一萬。” 宋致遠(yuǎn)一臉為難地說道:“人數(shù)太多,不方便管理,而且每日光是伙食就是一大筆錢?!?/br> 皇帝讓溫瑾禾一下子拿出一千萬兩她是拿不出來的,越河大壩修建期間,都城鋪子的利潤會不間斷的送過來,補(bǔ)這邊的缺銀。 戶部撥下的兩百萬兩在溫瑾禾從都城離開的時候,一半就火速送往朔南城給蘇淮之買糧食去了,現(xiàn)在糧食都放在鋪子的庫房里。 “銀錢的事情你不用管,那是本王妃該擔(dān)心的事情,只要每一文錢都用在刀刃上,不是進(jìn)了貪官污吏的口袋,我樂意出。至于秩序管理,從都城帶過來的一千土兵也不是吃干飯的,讓呂決和呂齊配合?!?/br> “娘,官府門口貼出公告,徹王妃要修建越河大壩,要招工,包早飯和午飯,每天還有20文工錢,一斗米,七天結(jié)算一次工錢?!绷嘀婆f竹籃的青年像是發(fā)了瘋一樣推開裂了的木門,跪趴在床邊握住年邁老母親的手。 躺在床上的老婆婆硬著拖著虛弱的身體抬起手,“真的嗎,什么時候去上工?” “兒子已經(jīng)報好名,明日就去。” “好……好……你婆娘肚子里的孩子終于有的吃的?!闭f著,老婆婆就激動的哭了起來。 南城和虎躍城的官府貼出告示,可以在府衙報名,也可以去徹王妃名下的鋪子里報名。 被洪水沖上岸的淤泥需要清理運到田地里,制作水泥需要的材料也需要工人去挖。 溫瑾禾披著大氅,地上的灰塵特別重,白色的鞋面此刻已經(jīng)變臟. 費逸臉上灰撲撲的,帶著溫瑾禾走進(jìn)土窯。 “第一次失敗后燒了好些次,終于有了王妃說的模樣。” 溫瑾禾望著地上堆成火山狀的水泥,看著像,氣味也對,“用起來的效果如何?” 費逸的眉毛一根根豎起來,一只手拿著鐵鍬,另一只手激動地在空中揮舞著,“干了之后特別堅固,比起石磚效果好太多?!?/br> 當(dāng)時徹王妃把原料配比交給他的時候,他還挺疑惑的,從沒聽說什么水泥,造出來能好用嗎? 沒想到效果這么好,想弄成什么形狀就弄成什么形狀。 徹王妃說的那種石灰石,鐵礦石和黏土,北方十三城多得是。 “記住,建造越河大壩的時候,中間要用長鐵搭建出骨架,然后再澆筑水泥。”這樣能起到傳力桿和加固的作用。 費逸贊同地直點頭。 站在一旁的宋致遠(yuǎn)和穆鳴謙對視一眼,相互努了努眉毛。 宋致遠(yuǎn)只好開口勸說,“王妃,生鐵的價格太貴,若是在水泥里面填充生鐵,這建造成本至少得翻一倍?!?/br> 雖然這越河大壩的費用是溫瑾禾出,但他們可不想建到一半沒銀子。 當(dāng)初戶部核算的一千萬兩有水分,可那是在原來的建造基礎(chǔ)上,現(xiàn)在又是水泥,又是生鐵的,而且王妃給工人的工錢還不低。 早飯午飯兩頓,頓頓要吃飽,還得有葷有素,這伙食也太好了。 溫瑾禾當(dāng)然知道一旦用到生鐵,成本就會大幅度增加??墒枪庥盟?,在經(jīng)受常年累積河水的拍打之后,大壩很快就會出現(xiàn)裂痕,撐不了多少年。 “必須用生鐵,越河大壩將會耗費龐大的人力和物力,既然要做,就要力求最好,否則十幾年后還得重建,又是一筆錢?!?/br> 朔南城蘇府。 蘇淮之剛剛準(zhǔn)備躺下睡覺,一道黑影出現(xiàn)在房間里盯著他。 他被嚇得拿起床上的被子就裹在身上。 “蘇公子,這是王妃的信。”暗衛(wèi)走到床邊,從懷里拿出一封信封遞給他。 蘇淮之忿忿不平地掀開棉被,“你每次來能不能在外面敲一下門,我魂都被你嚇飛了。” 暗衛(wèi)將信往前遞了遞,“王妃還在等您的回信。” 蘇淮之站起身,邁著沉重地步伐走到書桌前坐下,撕開封口,眉頭皺得都能夾死一只蒼蠅。 “怎么又要糧食,之前北方旱災(zāi)那一次,朔南城的糧食就被我給搜刮得差不多,一個月前,又讓我買糧食送到北方十三城,包括朔南城在內(nèi)周邊幾座城池秋收后那一批糧食已經(jīng)都送過去了,現(xiàn)在讓我弄這么多小麥,我去哪兒弄?” 和溫瑾禾合作這段時間,蘇淮之是掙了不少錢,但跑腿也跑了不少次。 次次都是大買賣,難度卻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