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jié)
感覺到方才這么一口茶就讓嘴里起了幾個大泡,他再看魏珠笑嘻嘻的臉就滿是恨意了。 小子,等著罷,想把老子擠走自己做御前太監(jiān)大總管,你且有的熬! 師徒兩心照不宣的互相看了一眼,魏珠回去繼續(xù)幫蘇景吹著奏折上未干的墨跡。 梁九功則屏氣凝神等著回話。 “瑞貝勒如何?” 梁九功緩了緩舌頭上的痛楚,面不改色道:“回萬歲,御醫(yī)道瑞貝勒年齡尚幼,園子里太過陰涼,夏日還好,冬日里怕是不太合宜?!?/br> 所謂瑞貝勒,正是康熙的遺腹子。 庶妃穆氏在康熙駕崩后才診出已有身孕,次年生下胤祕,蘇景當即冊封還在襁褓中的叔叔為多羅貝勒,賜封號瑞,庶妃穆氏尊為圣祖太嬪。 蘇景按了按眉心,有些煩躁。 瑞貝勒是先帝的遺腹子,平時不起眼,但若有個閃失,卻很容易導致流言蜚語。 只是此子天生體弱,他擔心有人想對胤祕動手來攪亂朝野,才將人安排到暢春園去住,令太醫(yī)精心照料。 如今已過周歲,看情形,應該另找一個住處,不能再將人放在園子,否則就是不能容人。 只是東西六宮,兩位先帝的妃嬪,算上自己這個當今,還有馬上要冊封安置的秀女們…… 看樣子,只能提前將榮太妃她們放出宮交給親生兒子奉養(yǎng)了。 要給人奉養(yǎng),還要先把尊號升一升。 蘇景略一思量,讓人立即把在內閣當值的王詡傳進來,令他寫了幾道冊封榮太妃等人為太皇太妃的旨意。 見王詡擬完圣旨坐在那里一臉臣有話要奏的模樣,蘇景笑道:“師兄可是有事要稟奏?” 王詡心一橫,從袖里取出早就寫好的奏折呈上去。 蘇景從梁九功手上接過奏折看完,臉色漸漸變了。 察覺到蘇景的不悅,御書房變的落針可聞,七八座冰山都沒法抵擋那種熱炎蒸騰的感覺。 數息之后,蘇景丟掉手里的奏折,靠在椅背上神色寡淡道:“你想要朕廢剃發(fā)易服令?” 王詡跪在地上道:“萬歲,自順治二年朝廷頒剃發(fā)令,順治四年,又頒易服令,順治九年,世宗令天下遵從服色肩輿永例。 為這剃發(fā)易服令,江南被殺的人頭滾滾,嘉定更是人煙滅絕。 此令前無古人,無例可依。 且,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 后宮妃嬪自盡尚是不敬君父,須獲重罪。 萬歲當年在書院時,曾對微臣說過,您不僅要做滿人的皇帝,更要做華夏山河的皇帝。 今萬歲已登基兩載,天下承平,社稷漸穩(wěn),臣請萬歲為天下,為百姓,廢剃發(fā)易服令,使天下人不用妄擔不孝之責?!?/br> 王詡慷慨激昂的一番話說完,重重一磕頭,擺出一副死諫的架勢。 蘇景卻有些失望。 他對王詡等人,原本寄予厚望。 這些人,是他親自從江南名聲鼎盛,家學淵源的士人中挑選出來的。 他希望他們做到的是在朝廷上和滿蒙大臣分庭抗禮,讓他這個天子能夠從容的一步步實現謀劃。 但眼下看來,別人尚且不提,王詡這個所謂的青年漢臣之首,尚須打磨。 或許,過早將他提拔到內閣學士的位置上,是他失策了。 蘇景在心里將王詡從將設立的軍機處人員名單上劃下去,方態(tài)度溫和的開口道:“王卿可知這剃發(fā)易服令的由來?” 王詡愣了愣,隨即語氣有些不自然道:“是太傅金之俊所奏?!?/br> 金之俊何人,乃前明萬歷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先降李自成后又降清。 降清后受多爾袞與順治重用,官運亨通,一路加封至太子太保,太傅,在大清為官十八載,為清初朝廷穩(wěn)定立下汗馬功勞,是世宗倚重的重臣。 然而,大清的忠臣,卻是江南民間百姓最為痛恨的jian賊! 因為,正是金之俊,向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獻上‘十從十不從’之策! 所謂“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釋道不從、娼從而優(yōu)伶不從、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稅役從而語言文字不從”。 正是這十從十不從的頭一條男從女不從,掀開了剃發(fā)易服令的開端,自此男子必須照著滿人剃頭,女人卻可以不按照滿人的習俗,依舊纏腳。 “不錯,正是世宗時的太傅金之俊所奏,他為漢人,卻獻上此策,你可明白是出自何意?” 何意,此乃漢族之jian賊! 好在王詡仍有理智,沒在蘇景面前將心里話說出來,不甘不愿的道了一句,“微臣愚鈍?!?/br> 只怕不是愚鈍。 蘇景哂笑,倒沒有逼著王詡繼續(xù)開口的意思,他雖有心民族融合,卻終究是滿人。 他又問道:“王卿覺得,若無十從十不從,當初江南會否消災去劫?” 不可能。 腦子瞬間浮現這三字,王詡登時呆住。 看到他的表情,蘇景會心一笑,“王卿看樣子也明白,當年多爾袞若不用金之俊,男人,女人,孩子,老人,都會丟掉性命。 金之俊,不是一個好人,但在世宗時,他卻仍把自己當成一個漢人?!?/br> 話到這里,蘇景沒有再往下說,他身為滿清的皇帝,說這些,在此時,已足夠露骨。 當然以后他會說的更露骨,甚至不是在御書房,而是在朝會上,可現在,還沒到時候。 王詡腦子一片混亂,顯然方才聽到的,想到的,超出了他一貫以來的認知,以致他心神受到巨大的沖擊,在御前走神了。 不過王詡畢竟非不是草包,很快回過神,與蘇景辯了一句,“萬歲,此時已非大清才入關時?!?/br> 那時候大清一定要下剃發(fā)易服令,是因初初入關,統(tǒng)治不穩(wěn),面對數倍于滿人的漢人,才不顧民間抗議四起也要殺的狼煙滾滾,樹立權威。 但如今大清已坐擁天下數十載,休養(yǎng)生息,百姓過慣了安樂日子。 習慣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從開始清初滿人跑馬圈地,民間遍地詛咒到現在的漢人都習慣比滿人矮一截,習慣讓無數漢人都變成了順民,良民。 就算是他這樣的江南士子,不是也早就明白反清復明是空談,甘愿為愛新覺羅效力了? 廢除剃發(fā)易服令的奏折,是王詡自當今登基那日起就開始籌謀的,好不容易今天呈上去,他絕不甘心就此鎩羽而歸。 “萬歲,如今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果真天下太平了?”蘇景打斷他的話,丟了一封奏折過去,“你仔細看看,自圣祖駕崩,準噶爾就一直蠢蠢欲動,數次興兵試探,朕若此時下旨廢剃發(fā)易服令,會有甚么后果,你可知道?” 王詡接過奏折看了看,立時滿面頹然之色。 策妄阿拉布坦盤踞準噶爾,暗中支持天地會,對西藏新疆乃至內藩蒙古虎視眈眈,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 若不是朝廷前些年騰不出人手,先帝早就要興兵了。 而當今磨刀兩載,還新建長槍營,火炮營,囤積糧草輜重無數,定是打算一舉拿下策妄阿拉布坦,除掉所謂的準噶爾汗國。 要打準噶爾,就需要朝野齊心,不至后院失火,最重要的,就是蒙古各部的配合。 現在看來,萬歲立蒙古出身的貴女為皇后,未必不是因此之故。 連皇后之位都給了,萬歲又如何會允許廢除剃發(fā)易服令,那是必然會引起滿族重臣勛貴激烈反對的。 不對,萬歲說此時…… 腦子靈光一閃,王詡似乎明白了甚么,神色變得有幾分激動。 還算沒有蠢到底。 蘇景端起茶喝了一口,緩緩道:“剃發(fā)易服令乃祖制不可輕動,這放腳令,朕倒以為,可以列為國策。” 王詡一怔,隨即有幾分不情愿道:“萬歲,這女子纏腳,乃是漢人舊例,若強行廢除,只怕引起民間嘩然?!?/br> 這時候,王詡又成了捍衛(wèi)者。 蘇景冷笑道:“王卿,你告訴朕,這漢人女子纏腳,到底是為了甚么?” “這……”王詡頗有幾分猶豫,他不是答不上來,只是答案十分不光彩,有損士人先祖的顏面。 蘇景帶著幾分諷刺問道:“王卿是不知道,還是不想說?!?/br> 王詡只覺臉上像是被火燒了一樣,再沒有之前的底氣十足,聲如蚊蚋道:“纏足自宋時而起,一為姿容儀態(tài),蓮步芊芊。 二為,二為女子守貞?!?/br> 說到最后,聲音已漸不可聞。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啊。” 蘇景手指輕輕敲打著桌案,哂道:“自纏足之風,先不論是否起于宋時,興盛于江南富庶之地卻斷然無錯。 此纏足,原本起自娼妓優(yōu)伶,她們纏足,是以奇巧來吸引恩客,維持生計。 然而士人公子獵奇之后,將所思所好傳揚開來。 到了后來,你們這些儒家子發(fā)現女人纏了足,整日痛楚不堪以致出行不便,反而可以讓女子守貞,契合理學之念,于是大肆宣揚。 民間素來仰慕士子,從此皆以纏足為美,富庶之家競相纏足,將女子腳骨生生折斷。 他們以為如此是美,誰又知道讀書人,也會騙人?” 或者應當說,讀書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實最會騙人! 若是大字不識的愚民,又或是只認得幾個字的滿臣,王詡覺得自己有一肚子的話駁斥回去。 但說這些的是天子,諷刺儒學虛偽的是飽讀詩書文壓江南的同門師弟。 王詡實在做不到振振有詞的說瞎話,只能漲紅著臉站在原地手足無措。 蘇景見他模樣,話鋒一轉道:“這纏足之風盛行到如今連貧民百姓都追捧不已的地步,倒也不能全怪你們這些人。 說起來,還是男從女不從之故。” 王詡不明所以的看向蘇景? 男從女不從,若說男從的剃頭令讓人恨之入骨,這女不從,倒還曾讓他們這些人長出了一口氣,覺得保留了最后一絲顏面。 可萬歲先說男從女不從是祖制不能輕動,現在又說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