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jié)
上面給的名字,不能不用,上面給趙如意的東西,不能不給,還不能分給別的人,就是趙如意長期生活在別院,也是飽受議論的,幸而這么多年,趙如意長大了,她的子孫們也長大了,孩子們雖然各有各的一點兒小心思,但總算都還是正常的成長的,趙家平穩(wěn)的度過了這十幾年。 到了明年五月初八,趙如意就不再是趙家的責(zé)任了,趙老夫人想到這里,心里除了如釋重負,卻意外的有些舍不得,趙如意雖然不是親近的孫女,那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叫了她十幾年祖母。 而且這個孩子又宅心仁厚,有的人這樣被放在外頭獨居十幾年,心里多少會有些怨恨,可趙如意心境明亮,是真的把自己當(dāng)了這個家的孩子。 這是個實實在在可人疼的孩子。 趙如意不知道趙老夫人心中的想法,她只是坐在那里沒走,老太太也慣例的不攆她,二夫人、四夫人看慣了老太太對趙如意的溺愛,沒什么意外的,大夫人也沒輕易說什么,倒是大嫂子二嫂子第一回見這樣的姑娘,看了好幾眼。 趙老夫人心里想著這些事,聽了幾句趙二夫人在說宮里說起婚期的來龍去脈,才裝聾作啞的問趙二夫人:“先前你說的是哪一家來著?” 趙二夫人有一點意外,看了趙九姑娘一眼,見她不說走,反而睜大了眼睛好奇狀,又見老太太特意說起,她也是在老太太跟前伺候了十幾年的人了,知道老太太不僅是明白事理,甚至一舉一動都頗有深意,便琢磨,這是有意要讓九姑娘知道? 她如今也是侯夫人了,成了宗婦,跟以前總是不同,九姑娘不僅僅是九姑娘,還是準郡王妃,這代表的不僅是姻親,更涉朝局,而結(jié)親之事,是結(jié)兩姓之好,并不是單純嫁女娶婦,所以,現(xiàn)在不僅僅是趙家自己的事,大約也要顧及安郡王的意思吧? 這樣一想,趙二夫人就知道說什么了,她說:“袁大將軍的太太托人來問十姑娘,是說他們家五公子,我問了一下,哥兒不是大太太養(yǎng)的,姨娘也還在,至于哥兒是個什么情形,不好只聽人說,便也沒細問,老太太覺得要打聽的話,那就再打聽去?!?/br> 袁家大老爺是德妃娘娘的嫡親兄弟,這兒子雖是庶出,那也是三殿下的表弟,要論以前,趙家是攀不上這樣的親事的,不過如今趙家出了個傳臚,又出了個郡王妃,是以連這樣的人家都問來了。 趙二夫人留了心,果然見這樣一說,趙老夫人就看了趙如意一眼,趙如意卻誤會了,笑道:“老太太吩咐郡王爺打聽去,他認得人多。” 趙老夫人說:“哪里好麻煩郡王爺,而且這樣的人家也不合我們家,秀姐兒性子要強,脾氣也犟些,這樣的人家,又是姨娘養(yǎng)的哥兒,難免夾板氣,是難過的,還不如給她挑個門第低些的人家,反松泛些?!?/br> 她這樣說著,看著趙四夫人:“若是七丫頭,我就不這樣說了?!?/br> 兩個都是自己養(yǎng)的姑娘,趙四夫人想一想,不由的也佩服老太太的眼睛會看人,便起身笑道:“老太太說的是,秀姐兒養(yǎng)的嬌,比不得她jiejie?!?/br> “其實就是七丫頭,我也覺得犯不著嫁那些貴重人家去,那些人家,哪家是輕與的?何苦來去過那樣不省心的日子呢?不過到底是你養(yǎng)的,七丫頭也是個掌得住的,我也便不想多說話了?!壁w老夫人道。 趙如意在一邊笑道:“老太太偏心,懂事的孩子怎么還要多吃虧了呢?” 趙如意原本在家里就是最沒人管的那個,如今地位不同了,更沒人說她了,趙四夫人還趕著忙笑著道:“老太太說的是,我也想著,女孩子不必掙前程,只要自己日子好過才要緊?!?/br> 趙大夫人坐在趙老夫人下首,就輕輕挪動了一下,有一點不安的跡象,她的長子中了傳臚,那是意想不到的喜事,她這些日子經(jīng)歷的多了,連侯夫人的頭銜都沒了,眼見得沒了指望,沒想到卻絕處逢生,叫她看到了希望。 轉(zhuǎn)頭趙九姑娘又得了皇后青睞,收了做義女,還賜婚郡王爺,越發(fā)叫她心里活動起來,一個傳臚,雖然叫人看重,但真要成氣候,且不說行不行,就是真的行,沒有個一二十年功夫那也是不成的,可若是有姻親提攜,定然就要好的多了。 不過她跟前只有一個庶女,雖然養(yǎng)在她跟前,到底也只是庶女,倒是四房還有兩個嫡女,都被人退了親,正是適齡的時候,這些日子趙大夫人跟趙四夫人走的近,很是相看了些人家。 所謂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趙大夫人自然是指望著這兩個姑娘也能嫁入高門,多些姻親助力。 趙大夫人此時便道:“琴姐兒的親事,我也相看了幾家了,只我瞧著,都不大好,雖說人家是好的,只都如老太太說的,或是孩子不很好,或是家里幾層婆婆,性情不一,日后只怕不輕省,便都沒應(yīng)?!?/br> 趙大夫人笑道:“琴姐兒姨娘不在了,從小兒養(yǎng)在我這里,越發(fā)要給她挑個好的,我才舍得她呢?!?/br> 趙如意笑吟吟的聽著,她看出了趙大夫人的那一點兒被揭穿了心事的尷尬。 所以過兩日,安郡王又來她這里喝茶的時候,趙如意就跟他說起來:“大哥哥中了個傳臚,大伯娘就心思活動的很了,自己家姑娘嫌少,就琢磨上了七jiejie和十meimei,真是,哪里犯得著。” 她覺得這位大伯娘心不小,自己今后是郡王妃,她還嫌不足性呢。 趙如意說:“虧的我們家老太太掌得住?!?/br> 安郡王喝一口茶,說:“大伯娘大概還不知道,趙高起是怎么中的這個傳臚,若是叫她知道了,擔(dān)保她不敢再打這樣主意?!?/br> 趙如意就好奇。 安郡王把那一日點秋闈的御前奏對揀要緊的說給趙如意聽,當(dāng)日安郡王雖然沒在跟前,但他倒也知道的明白:“皇上說的明白的很,把田才哲放到三甲去,是德行有虧,不堪大用,把趙高起放到傳臚是家風(fēng)清正,先重德再重才,這才是趙高起的立身之本。” 趙如意還挺護短的:“這也只是大伯娘的一點兒想頭,大哥哥只怕不知道。而且有老太太在,大伯娘也就只能想想也罷了?!?/br> 安郡王說:“趙高起倒也罷了,我看還算明白,到底是大伯父教導(dǎo)出來的,性子倒是一樣的。” 趙如意道:“皇上怎么會突然想到說咱們家家風(fēng)清正,給個這樣的臉面呢?” 這可不是尋常的臉面,三甲的同進士,比起傳臚,那今后的前程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田公子那事兒就罷了,趙如意也不關(guān)心,可皇上對趙家的評價,趙如意就關(guān)心了。 安郡王說:“大伯父因為謀逆案入獄的事,你不知道里頭情形吧?” 直說了這么多話,趙如意才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安郡王口口聲聲的大伯父大伯娘,真是把自己當(dāng)了趙家女婿了,趙如意只是笑了一笑,才說:“那時候我還沒在錦城呢,就是有了這個事兒,才回去的,家里那一陣子那樣兒,消息來的也亂,說什么的都有,連底下人都跑了十七八個,我倒是真不知道究竟是涉了什么事?!?/br> “其實就是一封信?!卑部ね跽f:“大伯父當(dāng)年在慶州府做同知的時候,與在寧王府當(dāng)差的同窗有信件來往,其中語涉寧王,我后來看過那信,是回答寧王某件差事上的問話。” 這些事情趙如意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睜大了眼睛聽,安郡王心里卻知道趙如意做了郡王妃,今后就是不直接接觸這些事,心里也要明白才好,便仔細給她解說:“寧王是先帝嫡親弟弟,做了二十幾年皇弟,十幾年皇叔,領(lǐng)過許多差事,他有問話,又事關(guān)民生,大伯父特地寫信去答話,仔細分說百姓和當(dāng)?shù)厍樾?,其實也是為著?dāng)差仔細的緣故。只是一點兒疏忽了,因著說他的同窗在信中提及,而不是寧王直接問話,大伯父便也就在信上直接答了,沒有用公文回話,就成了把柄,被治了個與逆王私下聯(lián)絡(luò)的罪來?!?/br> 趙如意雖然沒有接觸過這些,但到底聰明,便問:“那皇上怎么又說家風(fēng)清正呢?!?/br> 安郡王說:“寧王被捕后,那些信并沒有抄出來?!?/br> “被人拿走了?”趙如意明白了,這樣的信,不止自己伯父那一封,寧王在朝幾十年,積累起來的東西不少,寫信這些人,有些大約已經(jīng)去職,甚或去世,有些卻依然在朝,甚至可能從小官變成了大官,不管是誰拿走了這信,可以做的文章也太多了。 安郡王說:“沒有從寧王府抄到這些信,但大伯父這一封卻在卷宗里頭,因此獲罪,這顯然是有人脅迫了大伯父無果,拿大伯父殺雞儆猴,皇上若是不清楚這里頭的關(guān)節(jié),怎么會在后來讓大伯父免職開釋,卻讓永寧侯平級襲爵呢?所以皇上這一句家風(fēng)清正的評判,其實是這個意思?!?/br> 趙如意這才徹底明白,大哥哥其實已經(jīng)有了最好的考語了,只是大伯娘不知道,還想鉆營。 安郡王道:“我懷疑這些信是被太后娘娘的人拿走了?!?/br> 趙如意福至心靈,問道:“莫不是這一回,有些人原本不應(yīng)該說話的人,都站了出來為太后辯駁?” 安郡王笑,又忍不住摸摸她的頭:“哎呀你怎么就這么聰明呢!” 趙如意雖然不上朝,可她只憑有限的幾件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太后與皇帝有黨爭,皇帝不想做受制于太后的皇帝,太后同樣也希望大權(quán)在握,不想事事都仰仗皇帝,這是難以避免的,別說這不是親母子,便是親母子,在有機會的時候,也是一樣的。 太后有多年積累,皇帝借賜側(cè)妃一事,沉重的打擊了太后的威信和勢力,現(xiàn)在局面占優(yōu),可是太后顯然是不會就此認輸?shù)模揪陀懈?,再用這些信做做文章,今后局勢會怎么樣也很難說了。 趙如意幾乎是出于本能的替皇帝憂心起來:“這些信會藏在哪里呢?” “這我哪里知道去?”安郡王說:“其實就是這些信,我也是才確定了確實存在,已經(jīng)被人拿走了的,以前都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