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jié)
明天就能睡炕了,嗯…她家還缺鋪炕席。 炕席是用高粱秸稈或是蘆葦秸稈的篾條編的,鋪在炕上干凈還好看。 葉冰娘喜歡蘆葦的,因為更平滑些。 她老公別看干活不成,除了臉俊手也巧,看過幾遍別人編筐,他就會了,不知道會不會編炕席。 炕席顯然不是一兩天能做好的,所以他們在炕干了后只能睡在稻草上,鋪上被子,也不覺得硌了。 這頭叔祖爺爺回來了,給了葉冰一百四十塊錢。 葉冰很上道的拿出五十準備交場地費。 叔祖爺爺擺擺手,“你們聽我說,這頭鹿凈重八十二斤,我給算了八十斤,二塊錢一斤賣的,得了一百六十塊錢,我收了二十,以后咱村里也是這規(guī)矩,每次在村里獵場打獵,不管打到啥,最多收二十塊封頂?!?/br> 葉冰心下感動,可這事會不會讓叔祖爺爺難做,“叔祖爺爺,要不從下次在這么算,這次我們家該給多少是多少?!?/br> 最后叔祖爺爺拍桌子發(fā)了火,葉冰被姑奶奶拉走了,這事才算完。 當天下午,葉冰將錢交給了爹娘。 以前最多十幾塊,這次一下子一百多,以前兩人都沒攢過這么多錢。 葉冰娘一興奮把煤油燈點上了,打開她的嫁妝箱子,掏出個小木盒子,再打開是一個布卷。 葉冰娘豪氣的將布卷打開,“咱數數家底多少了。” 布卷里面額最大的是十塊的,也有五塊的、兩塊一塊的,還有五毛、兩毛、一毛、五分、二分、一分的。 各色各樣的紙幣,厚厚一沓子。 不過可以看出所有人比較精心,每樣紙幣都被擺放在一起,連個卷邊都沒有。 葉小哥哥伸手挨個錢摸了一遍,葉冰都能感受他的高興。 葉冰娘將十塊、五塊的都交給老公,剩下的自己來數。 看到兒子眼巴巴的,她就把一分錢的土黃錢幣給了兒子,“你會數數么,啥都眼熱,閨女數不數?” 葉冰搖搖頭,她好像還是文盲呢,這里的文字和寧朝是比較相像的,所以一些字她都是連蒙帶猜的,但也能看懂些。 可是這沒過明路啊,更沒人教她數數,所以她只能“不會”。 那邊葉小哥哥學著爹娘的樣子往手指頭上吐了口吐沫,開數,“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葉冰差點噴了,原來就會數一二三啊。 家里還是葉爹數學最好,最后加在一起有了二百二十六塊八毛三分。 這是他們全家的存款,外邊已經沒有外賬了,欠林大舅的葉冰已經用平時打獵的收入還了。 葉冰娘將錢又細心的裹上,囑咐兒子,“大兒子,咱家的錢數誰問你也別說,就說不知道,回頭讓你爹給你買糖塊吃。要是別人知道咱家有錢就該借了,借沒了,你就買不了糖了。” 葉小哥哥聞言趕緊點頭保證,“我誰也不告訴。” 至于大閨女,葉爹娘都不擔心,這孩子是個心里有數的。 等兩個孩子都睡著了,葉爹娘激動的躲在被窩里恩愛了一回,然后又聊起了這錢。 “老公,照這么攢下去,明年咱家的青磚瓦房就有了。”算算青磚瓦片的價格,蓋個東西屋的,怎么也得三四百塊錢吧。 以前這么多錢想都不敢想的,現在手里已經有二百多了。 “不著急,咱把木屋好好收拾收拾,多住兩年再說?!比~爹有自己的考量。 如果是之前設想的土坯房,明年蓋完全沒問題,可是青磚瓦房太顯眼了,這不是明白告訴別人他家有來錢道么。 他可知道財不露白的道理。 葉冰娘一想也明白了,“那等圍墻弄好了,咱們把房頂加厚些,到不然冬天雪大可能會壓塌房頂的?!?/br> “都弄,房頂要弄,墻也圍一層,不好看就不好看,暖和就成?!彼麄冎灰昧藢嵒菥秃?。 之后兩人又商量買小豬、小雞的事。 豬窩、雞圈都有了,可不得養(yǎng)起來了。 實際現在養(yǎng)豬有些晚,他們這十月份天氣就會變冷了,動物就會長的慢。 還有就是草都枯黃了,豬吃著就費勁了,所以這時候要給豬專門煮豬食。 豬食種類繁多,可以是糠,苞米秧子碾碎了,也有好的,比如說榨完油的豆餅。 其實早幾年挨餓的時候,糠和豆餅都是人吃的,所以那個年頭沒人養(yǎng)豬,人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 現在隊里條件好點了,人們分的粗糧可以吃飽了,隊上才鼓勵養(yǎng)官豬,秋收后可以用工分換豬糧。 也可以去山上采摘橡子、松子之類的,隊上也收,用來換稻糠皮子。 “家里還缺幾口缸,要個中不溜的醬缸,還要一個大缸積酸菜,要是打不了井還得弄個缸當水池子?!币幌胨覗|西差的有點多啊。 “我讓陸三幫我打聽了,周邊有沒有會打井的,能打井還是把井打了,哪怕晚幾年蓋房子呢?!比~爹看到每天媳婦去橋那頭挑水,很是心疼。 “嗯。我大哥和我說他那有干松木,讓咱們打個桌子幾把凳子。”葉冰娘嘆口氣,屋里空間太小了,她還想打個箱子呢,可是沒地方啊。 葉爹還真認識幾個手藝人,“回頭去一大隊找老洪去,他是家傳手藝,手可巧了,還會雕花呢。我看咱別打圓桌了,打個長方形的,順著窗臺放,不占地方,過兩年孩子上學,還能趴上去寫字?!彼氲亩嘀艿健?/br> “那就再加個炕桌,大冬天咱就在炕上吃飯,舒坦?!倍挤旨伊耍约胰诉^日子當然怎么舒服怎么來。 兩人越說越精神,后來一算,家里別看錢多,要把需要的都買齊了,估計還不一定夠呢。 “沒事,等兔子養(yǎng)起來了,這些東西咱都買?!比~爹對于兔子養(yǎng)殖很有信心。 “我養(yǎng)豬養(yǎng)雞也能賺錢。”一頭大肥豬弄好了,可是能賣百十塊錢呢(這里含有成本)。 葉冰聽了一耳朵需要買的東西,翻了個身睡了,明天還是繼續(xù)努力打獵吧,她現在可是家里的頂梁柱!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 第三十一章 綠綠蔥蔥的半山腰, 有一處高高土墻圍起的院子。 這土墻真夠高的,連房頂都看不著了。 上面還插著尖銳的石頭塊, 看著就嚇人。 推開大木門走進去,是塊青磚鋪成的小道,里面有兩棵樹,一顆是桃樹一顆是棗樹。 都是葉冰讓他爹從村里要的樹苗栽的, 而且不是誰便要的,事先打聽好, 誰家桃好吃,又甜又水靈,哪家杏好吃,甜絲絲的, 既然種當然要種好吃的。 桃樹這邊有口井,上面用青磚壘著, 還有個蓋, 旁邊有搖井打水的轱轆。 為了打這口井還真是不容易, 因為葉爹一直惦記打井這事,就托了很多朋友幫忙打聽有這個能力的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還真讓他問著了,是鄒家溝子的, 早年據說和軍隊在大西北做工程的,就打過水井,后來受傷腿折了,就回了村里。 不過老頭子有點特性, 葉爹沒當回事,拿著一只野雞就上門了,沒想到一說來意,老頭死活不答應,直接把他攆走了。 后來葉爹八顧茅廬才把人請來,他自己說是把老頭感動了,葉冰覺得是把老頭煩著了,人家為了過點安穩(wěn)日子,不得不答應幫忙。 鄒老頭是個有能耐的,在半山腰轉了一圈,這踩踩那跺跺,捏捏土壤的濕度,就問葉爹想給哪打井。 葉爹說這片都成,當然最好是在院子里,這樣吃水洗衣裳都方便。 后來真的在院子里打的井。 他們手上沒有啥工具器械,只能用最古老的方法打井,就是用人挖,將挖到的泥土和石塊運上來倒在一邊,為了防止塌方,要用木頭一圈圈加固,直到滲水量差不多為止,最后用青磚壘內壁,拆除木頭。 打井這個活還真是有技術含量的,要不是有鄒老頭指揮,就是請再多的人也白扯。 這次木頭是從黑牛屯買的,青磚從縣城那邊的磚廠拉回來的,為此還找的隊長專門開的介紹信,要不人家磚廠你就是有錢也買不來一塊磚。 人工就是葉爹、林大舅和二舅,不是不舍得花錢雇人,只是井口就那么大,一回也只能一個人下去,三人輪班干也累不著。 葉冰娘陪著葉冰去打獵,人家老鄒頭說了不要工錢,每天能吃上rou就成,誰讓葉爹為了打井嘴上生花,說出許多好話,好在鄒老頭還比較有分寸,只提了這么個要求。 足足花了一個星期井才弄好,鄒老頭拿著葉爹給的兩只野雞拍拍屁股走了。 后來葉爹娘一算賬,這口井只花了四十多塊錢,比預想的省了不少,滿以為沒有二三百打不下來呢。 這四十塊主要是木頭和青磚錢,人工就不算了。 不過木頭經過晾曬還能用,最起碼冬天能當柴火燒,不虧。 這井打的悄無聲息的,村里的人是都不知道的。 就是隊長(求他開介紹信)有些嘀咕,鋪成小路要那么多青磚么,不過要說蓋房子,又差了太多,搞不明白這葉老二到底想干啥。 有了水井是方便多了,葉冰洗澡次數明顯上升。 以前打一天獵,出了很多汗,渾身難受,也不過是擦擦了事。 好在她以前在戰(zhàn)場上吃過苦,所以還是能忍的。 不過有了條件她就不想忍了,她還和他爹撒嬌要了個大木盆,這是她的專屬洗臉洗澡盆。 其實她更想要浴桶,可是家里地方實在太小了,反正她人小用木盆也方便。 不著急慢慢來,浴桶早晚會有的。 小木屋也是大變樣,基本變成了土坯房,外頭圍了一圈土坯不說,就是房頂,換了更結實保暖的松木板,上面蓋了一層蘆葦,又用泥和草段涂抹了兩層,防雨防雪還保溫。 屋后頭東西更多,有豬圈、雞圈、兔子籠子還有廁所。 因為動物比較多,所以這個味道比較濃郁,這還是葉爹娘勤快的結果。 不過肥料多了,葉冰看過自留地的白菜長的特別水靈還壯實。 今年的酸菜可以多積些,不過大缸還沒買著。 供銷社就有半大的小缸,用來腌雞蛋還成,就是下醬都有些嫌小。 空余的地界也被收拾出來了,種了些小蔥和菠菜還,也因為肥厚,長的都不賴。 葉冰對于農業(yè)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她在寧朝可是特權階級,在大冬天吃過菠菜的,當時好奇問了幾句,好像這菜比較抗凍,等下霜了,可以用草蓋上,還能生長一段時間呢。 她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想試試。 不行的話就浪費點種子罷了。 成功了的話,冬天也能吃幾口綠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