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jié)
由于他們邀請電視臺新聞組采訪剪彩現(xiàn)場的消息,現(xiàn)在還沒有得到回復,檢查學校進度也就不好再請他們了,許昕華只讓公關部聯(lián)系晚報和另外幾家關系不錯的報社,請這些記者朋友同行也夠了,倒沒有想到老油條的趙主任,因為決定要跟他們增進友誼,便主動在這其中出了大力。 趙主任雖然不負責新聞中心的工作,但他是自己人,跟外面的人說話又不一樣了,所以最后許昕華和郁白文出發(fā)的那天,電視臺的“老朋友”也抗著家伙過來了。 這一次,許昕華知道她的“戲份”不會少了,所以新聞播出前很自覺通知了她哥,許大哥和許二哥也就沒有錯過她的“英姿”。 不過一本滿足的許家兄弟,很快又有新的煩惱了,比如為什么是羊城臺而不是東省臺,他們老家收不到羊城臺;而且新聞居然不能刻成碟片,meimei公司的年會都有光碟,他們家還收藏了一張呢! 許昕華把他們的煩惱定義成甜蜜的負擔,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從山區(qū)回來便抽時間跟趙主任碰了個頭,當然是為了感謝對方的“仗義執(zhí)言”。 有來有往,關系才能相處好,趙主任跟他們吃過幾次飯,就更加“推心置腹”了,這次給欣榮推薦了一個“好本子”。 前兩年有個電視劇很火,主要圍繞著雜志編輯的工作展開,故事情節(jié)有歡笑也有警示,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歡,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給了演藝工作者一個新的視覺,這種工作日常的電視劇原來也可能倍受歡迎,然后就有了各種“部的故事”。 趙主任給許昕華和郁白文介紹的劇本,也是一個新的視點,主角是一群追逐夢想的服裝設計師。 在這個服裝設計行業(yè)都是新事物的時代,居然有人想拍服裝設計師的故事,許昕華和郁白文不得不佩服編劇和導演膽氣。但是要不要投拍,卻不是吃個頓飯就能決定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承擔著巨大的風險,主要是這個劇本不適合單純的投資,如果參與這個項目,欣榮就一定是獨家或是最大的投資商,能夠決定整個劇組——說白了出這筆錢的目的不是投資,而是為了打廣告,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果。 這么大的事,就算許昕華和郁白文意見一致,肯定還要成立小組,負責去研究和評估這個劇本的價值和廣告潛力,用數(shù)據(jù)說話吧。 新項目調研組的成員也不用頭疼,由設計部總監(jiān)eric和公關部林經(jīng)理帶隊。本來讓王真真來更適合的,而且公益項目宣傳工作已經(jīng)沒有問題了,她也能抽得開身,但調研組成立的前兩天,欣榮剛好得到一個不錯的機會。 這事同樣要感謝趙主任,是他給郁白文指了條明路,然后郁白文找人使了勁,公司的公益項目就得到了上面的關心和重視,領導重視,宣傳工作就不用愁了,有人牽頭把省電臺的人介紹給了郁白文,基本敲定了省電臺新聞組去剪彩現(xiàn)場采訪的行程,郁白文也投桃報李,決定在省電臺買廣告了。 就像許大哥他們想的一樣,市電視臺出了羊城就幾乎沒人看了,而羊城本市欣榮的名氣已經(jīng)夠大,公司當然不會再浪費廣告經(jīng)費,但省電臺是全國各地都能收到的,或許影響力不夠大,但至少不像羊城電視臺一樣,基本毫無效果。 再說,一個地方臺的廣告,誰也沒指望它能紅遍大江南北,郁白文做這個決定,還能得到全公司的支持,是因為他們都把這當成“敲門磚”,既然跟省電臺有了接觸,肯定要把這份友誼繼續(xù)下去,先不說別的,假如馬上要開始評估的這個本子確定有投資價值,以后拍出來,省電臺會不會成為他們的合作對象? 基于這方面的考慮,王真真便代表公司出面,和省電臺商談合作的具體事宜。 所以林經(jīng)理就負責評估劇本了。 第104章 變美麗的第一百零四章 欣榮的第一個電視廣告很快就談妥了,廣告片還沒影兒,跟省電視臺的廣告合同卻已經(jīng)簽下了。 合同簽完,欣榮便立即支付了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因為廣告片最快也要兩三個月才能準備出來,欣榮就算財大氣粗,也不會片子都沒有就急吼吼的付全款。 不過收到定金,省電視臺和欣榮的“感情”也迅速升溫,派新聞組去欣榮希望小學剪彩的事也毫無懸念了,趁著現(xiàn)在“感情甜蜜”,王真真還讓廣告部的熟人牽線,請那幾位將要與他們同行的新聞朋友吃了個飯。 跟省電視臺的感情聯(lián)絡到位,公司也沒有拋下市電視臺,尤其是趙主任那么個好朋友,許昕華還指望著他和港臺娛樂圈那份密切的聯(lián)系,以后多給他們介紹些一起賺錢的朋友,過了河就拆橋未免太涼薄了點。 許昕華一早就把趙主任的聯(lián)系方式給了王真真,叮囑她跟省電視臺洽談的期間,也別忘了跟趙主任聯(lián)系。現(xiàn)在不像信息發(fā)達互聯(lián)時代,足不出戶都可以談業(yè)務,這會兒要涉足不熟悉的領域,沒有中間人是不行的,趙主任就是一位很不錯的引路人,所以公司找拍廣告的導演和團隊,許昕華也讓王真真去請教趙主任了。 只是導演好找,演員卻有點為難,主要是廣告講究實效性,而許昕華只知道未來哪些明星會很火,她的“先知”技能毫無作用,那公司又是第一次選角,大家難免有點抓瞎。 趙主任“一語驚醒夢中人”,當然他是半認真,也半開玩笑的建議,他說除非找那些大明星來拍,那個價格就高了,除非放到國家臺去播,放省電臺這樣的是大材小用了;若是為了經(jīng)費考慮,請一般的小明星,可能效果還沒有他們許總親自上來得大。 很多人看到許昕華這張臉,幾乎第一反應就是“她不去當明星太可惜了”,不過這兩年,隨著欣榮越做越大,許昕華的職位和能力越來越凸顯,已經(jīng)很少有人為她不去當明星而可惜了。 因為外貌天注定,能力才能真正贏得人們的認可和敬重。 就連許昕華自己,現(xiàn)在也不覺得再有人建議她去混娛樂圈,是在表達對她的贊美了,心態(tài)都改變了,更不會考慮自己上場拍廣告。 但這也不耽誤許昕華采納趙主任的建議——可以讓自己人上,卻不一定要是她。 不是許昕華自夸,欣榮真的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小jiejie。大概跟他們從事的行業(yè)有關系,畢竟跟時尚沾邊的,從欣榮第一家門店起,許昕華和郁白文就有意識的找那種五官姣好的店員。 后來欣榮發(fā)展成羊城最有名的企業(yè)之一,員工個個成為令人羨慕的白領,可門店選拔員工的標準依然沒怎么變,還是從自己工廠找漂亮又會來事的小姑娘。這就導致很多工人回老家,看到家里有青春靚麗、沾親帶故的小姑娘,總會勸她們來欣榮上班,在廠里待兩年進門店甚至進公司,那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本身欣榮工廠的待遇就不差,而自從小郁總發(fā)狠買了地皮,要給他們建最大最好的工廠后,廠里就更加熱鬧了。后來又聽說老工人按工齡分配宿舍,五年以上就可以分到二居室,能帶上媳婦和孩子來羊城住,一開始全車間幾乎人人嘩然,都不相信,可是這傳言有鼻子有眼,后來有人跟小郁總去新廠參觀,回來告訴大家里面真的建了間幼兒園,郁總還說不僅會請專業(yè)的老師,還會從工人家屬中選一批認真負責的阿姨在幼兒園工作,讓他們都能放心的把孩子放在自家的幼兒園里! 打工居然也有這么好的待遇?自從建新廠的消息得到確認后興奮過一陣的工人們,這次是直接沸騰了,不說死心塌地在欣榮干一輩子,但至少這兩年里欣榮常年招人,都是因為業(yè)務量太大,而不是員工流失導致的。 欣榮給員工的待遇越來越好,老員工們也就更沒有壓力,紛紛把老家的小姑娘都介紹過來,就算她們最后不能去門店,在工廠干也不吃虧。 許昕華有時候去門店和工廠,都有種“后宮佳麗三千人”的滿足感。欣榮長得水靈的小jiejie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不是她黃世仁,請一個明星的費用,可以用來獎勵幾十個員工了! 試想一下,從自家集團選上二十來個風情各異的小仙女,讓她們化上妝,換上不同風格的新款,然后站在鏡頭前跳一支舞,是不是非常耳目一新、不同凡響?讓自家的員工去代表品牌的形象,可以在員工心里刷一波好感度,又豐富了企業(yè)文化。 許昕華對這個天才的主意信心滿滿,開了個會讓大家投票決定,結果是全票通過,不過出鏡人數(shù)直接減半了,現(xiàn)在電視屏幕不大,要是像許昕華想的那樣選二十多個人,估計屏幕里都放不下。 所以大家投票決定的是八個人,八字代表發(fā)財,這個數(shù)字也很吉利。 然后人選也不能全公司挑,公平起見,總部和分公司各挑兩個,剩下的四個分別從門店和工廠選,公關部為此專門跑了趟廠里,又引起了車間一陣sao動。 后面的事許昕華就沒關注了,她要準備欣榮希望小學的開學典禮。 有了省電視臺的加入,欣榮希望小學的剪彩,就不只一點點的熱鬧了。 剪彩現(xiàn)場,省電視臺漂亮的女記者拿著話筒,熱情洋溢采訪了一圈圍觀的村民。 欣榮希望小學建在全縣最窮的鄉(xiāng),這個鄉(xiāng)里只有一所小學,全鄉(xiāng)最偏遠的村子叫三家村,這里的孩子去上學得步行一個多小時,條件艱苦,再加上當?shù)乇旧砭捅容^愚昧落后,所以三家村的失學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風氣都是被帶起來的,周邊幾個村子的就學率,也沒比三家村好多少。 幫助就要給最需要的人。之前項目組的人過來考察,鄉(xiāng)政府還希望他們能直接捐助鄉(xiāng)中心小學,比如教室經(jīng)年失修,還有他們能捐錢擴大校面積的話,學校也能接納更多的學生,當時項目組有幾個小姑娘還動了惻隱之心。在看過三家村和周邊的情況,大家一致拒絕了鄉(xiāng)政府的請求。 不過校址也沒定在三家村,他們是建希望小學,而不是三家村小學,位置在中間地帶,才能目的最大化。 最后大家決定在深橋村建校,周圍七八個村子來這兒最多二十分鐘,剩下再遠的村子則離鄉(xiāng)中心小學近,也影響不到中心小學的生源。 自家隔壁村子建小學了,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上學了,周圍幾個村子跟深橋村是一樣的激動興奮,所以剪彩的這天,附近十里八村,男女老少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趕到學校這邊。 女記者采訪的時候,鄉(xiāng)親們聽不大懂普通話,卻不妨礙他們用方言表達對欣榮集團的感謝,攝像老師也緊緊配合,用相機記錄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們臉上的感激和興奮。 或許是受群眾的情緒感染,采訪了一圈的女記者最后上臺,走向準備要開始剪彩的郁白文和許昕華,感情飽滿的采訪郁白文:“我剛剛采訪了很多群眾,他們都是臨時得到剪彩的消息,放下地里的活,自發(fā)從外村趕來參加剪彩典禮的。對鄉(xiāng)親們來說,欣榮希望小學的開學,甚至比過年還重要!只是郁總你這么年輕有為,聽說也沒生孩子,是怎么想到要支持教育事業(yè)的呢?” “國家一直堅持教育為本,我想就算自己沒有小孩,支持基本國策也是應該的吧?!庇舭孜囊呀?jīng)不是第一次面對鏡頭了,早已應對自如。他今天穿著整齊的西裝,頭發(fā)抹上了發(fā)膠,在一群赤膊光腳鄉(xiāng)親的襯托下,簡直是閃閃發(fā)光。 “不過建設希望小學的想法,是因為我旁邊的許總,由于她個人資助了一所搖搖欲墜的農(nóng)村小學,我才知道我們的身邊還有這么多失學兒童。個人的力量總是渺茫的,欣榮能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離不開社會的支持,我們也想盡自己所能的回饋社會,所以就有了‘欣榮希望小學’的誕生?!?/br> 做好事的時候,許昕華就不低調了,她跟郁白文并排站在主席臺上剪彩,記者順著郁白文的話把話筒對準她的時候,她也落落大方的接過了話筒開始背書:“就像郁總剛才講的,欣榮的發(fā)展離不開國家和群眾的支持,現(xiàn)在做這些……” 剪彩圓滿落幕。 許昕華一行人當天就回了羊城。 電視臺還要剪輯一下,播出時間便定在了下周,報社動作就快了,第二天就把寫好的稿子送到了,說是沒問題的話,他們盡快刊登。 只是誰也沒料到,晚報的這篇報道刊登后,竟然被“業(yè)界大佬”翻拍了。欣榮有訂報的習慣,不只晚報和都市報,權威級的日報也訂了,許昕華這天剛到公司,就看到小伙伴激動的捧著報紙,一副難以置信、激動到昏闕的模樣:“許總,日……日報……” “日報怎么了?”許昕華走近,就看到了他們剪彩的合照出現(xiàn)在了日報上面。 第105章 變美麗的第一百零五章 晚報不像電視臺,新聞組拍了那么長的視頻,回去隨便剪剪都能留下很多精彩瞬間。而日報的宋記者,同樣在剪彩當天拿著相機不停的咔嚓咔嚓,換了好幾卷膠卷,最后卻是百里挑一,只能從眾多素材中挑選一張刊登。 那天從現(xiàn)場返回羊城的路上,跟宋記者同去的兩個學生,就為這篇報道的主題討論了很久。 宋記者是老前輩,以他的風評和資歷,熬個幾年說不定也能升副主編了,因此像他這樣的地位,很少需要親自撰稿了。不過體制內都講究“尊老愛幼”,晚報這種省級報社也不例外,老前輩不親自動筆,是因為要好好“指導”后輩,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青年骨干。 當然,也不是所有老前輩都會用心“指導”后輩,宋記者算是他們當中比較愛提攜年輕人的前輩了,每次跟欣榮打交道他都帶上了自己的學生,像年會那種一看就知道是去拿好處的活動都沒落下學生。每次報道也讓真正撰稿的學生在背后署了名,拿到的潤筆費也有分給徒弟——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本分,畢竟真正干活的是他學生。 可是在社會上,并不是你付出了就有收獲,宋記者資歷深人脈廣,他就算昧下了學生的好處,學生又能拿他如何?說不定最后還要感謝他,至少他給了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 不過許昕華愿意跟宋記者保持來往,就是因為發(fā)現(xiàn)他有所堅持的原則,否則公司第一次年會,晚報的林副主編向他們遞了橄欖枝的那次,她完全可以拋下宋記者,直接跟林主編來往,人家是副主編,肯定比宋記者的權限大。 這幾年里,欣榮和晚報的關系日漸親密,宋記者帶的這兩名學生跟欣榮自然也相當熟悉,欣榮財大氣粗,每次請他們出席活動,都少不了各種辛苦費潤筆費,拿人錢財當然要好好做事,針對欣榮希望小學報道的主題,兩個年輕記者也是認真思考過,各抒己見。 女學生覺得省電視臺先采訪現(xiàn)場村民的這個角度就很不錯,見微知著,從小人物入手,反而更能體現(xiàn)欣榮希望小學這個工程的偉大性;男學生則從政治角度入手,認為欣榮希望小學的重點,應該放在欣榮集團緊跟dang和政府的號召,支持教育事業(yè),努力回饋社會,國家需要更多像欣榮一樣負責任的企業(yè),這也符合領導人對于“先富帶動后富”的思想。 宋記者最后選擇了男學生提議的主題,一個原因是省電視臺已經(jīng)從群眾入手了,晚報就該有自己的特色;其次,則是因為他們是欣榮邀請的幾家報社中,最有份量的一家,欣榮應該會保留他們的報道作為成績和履歷的證明,那他們就需要為欣榮歌功頌德。 確定了主題,配圖也就很好選了,宋記者選定了剪彩的合影。當時主席臺上四個人共同剪彩,許昕華和郁白文,剩下兩位是縣教育局的領導和小學校長。 不管在哪個年代,能往鄉(xiāng)村跑的年輕教師大都是靠情懷,但是能堅持留守在鄉(xiāng)村的,一定是那群上了年紀的教師,他們或許學歷不算很好,教學能力也不是最強,卻能夠矜矜業(yè)業(yè)、踏踏實實的在一個崗位上干一輩子。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初挑選教職人員的時候,欣榮也在他們能力和責任中間猶豫過,最后還是選擇了更穩(wěn)定的教師,因為小學的升學壓力還不算很大,加上農(nóng)村小學當前要做的是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就學環(huán)境,不要再出現(xiàn)無學可上的狀況,所以教師團隊的穩(wěn)定性才是最重要的。 欣榮希望小學的校長,就是一位年過半百的鄉(xiāng)村教師,教育局來的人也跟他年紀差不多,雖然他們也很鄭重的打扮過,可分別往許昕華和郁白文身邊一站,立刻把兩個年輕老總襯托得超凡脫俗了,像素模糊的黑白照片都無損他們的絲毫氣質,尤其是唯一一個女性的許昕華——這張照片把許昕華拍得有多出色,從許大哥和許二哥昨天買了數(shù)十份報紙,小心翼翼剪下照片保存起來,簡直是當作“傳家寶”的架勢,就能看出來了。 有關自己的照片和報道能登上晚報頭條,許昕華當然也很自豪,甚至充滿了成就感,能做一個有點影響力的人物,誰又甘愿一輩子默默無聞呢。 只是,許昕華也有自知之明,他們能被省級報紙和電視臺報道,已經(jīng)是運作后的結果,她哥甚至稱這是光宗耀祖,短短一天通知到了所有認識的人,要不是他們不在老家,她哥估計還想擺流水宴慶祝。奢望登上國家級報刊?許昕華自己做夢都沒想過。 而且日報速度也太快了吧,晚報昨天才刊登,他們今天就點評了,給人的感覺就像關注已久。 可是日報如果真的早就有這個意思,晚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聽不到,因為日報轉載晚報的新聞,不只對欣榮有巨大的影響,名義上的撰稿人宋記者也絕對是直接受益者,憑他跟許昕華的交情,他要是提前知曉,許昕華也能知道。 排除前面兩個可能,那么最大的可能是…… 許昕華眼神復雜的看著日報上面四個標志性的在字跡,耳邊回蕩著小伙伴們難以置信又難耐激動的聲音。 “要不是沒人敢偽冒日報,我都要懷疑這份報紙到底是不是真的了!” “唉,你們說咱們公司上了日報,那國家臺會不會……” “想得美呢,能上日報就是祖上冒青煙了,你還想上國家臺?” 正在大家熱烈討論的時候,電話鈴聲突然響起,耳朵尖的同事立刻道:“許總,是你辦公室的電話?!?/br> “好?!痹S昕華便告別了激動的小伙伴們,匆匆回了辦公室。 剛放下話筒,門被人敲響了,許昕華揚聲道:“請進?!?/br> “小許。”郁白文推門進來。他在人前都是叫許昕華“許總”,不過私底下還是比較習慣叫她小許。當然許昕華也更習慣他喊自己小許,因為她現(xiàn)在出去,幾乎人人都客氣又尊敬的稱呼她“許總”“許小姐”,反而讓她有點懷念“小許”這個稱呼。 畢竟在她還不是許昕華的時候,她也當了快三十年的“小許”。 “郁哥?!痹S昕華站起來打招呼,“不是說今天要先去工廠嗎,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 “晚點去也沒關系?!庇舭孜某龘P了揚手里的報紙,“今天的日報你看了嗎?” 郁白文到公司的時候,員工們已經(jīng)討論完一輪八卦,自覺的回到桌上,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再加上郁白文一進來就直奔里面的辦公室,看起來風風火火的樣子,外面的同事也沒來得及跟他說這大件事,他也就不確定許昕華現(xiàn)在知不知情。 “看到了?!?/br> “這也太突然了吧,晚報那邊也沒打個招呼……”郁白文和外面那些完全激動興奮的同事不一樣。 自家的公司被日報“贊揚”了,這件事意味著什么,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益和機會,郁白文當然比誰都清楚,只是萬事都有個緣由,他們找上晚報和省電視臺,都費了不少關系和錢,日報難道會比省級報社的門檻低嗎? 郁白文皺眉問:“會不會跟上次來的那幾位有關?” “我也不確定?!痹S昕華雖然心里是這么猜測,但她還沒有跟穆少確認,也就沒有把話說太滿。 “那你覺得他們有能力辦到嗎?” 許昕華誠實的點頭,秦城和陸子淇的能量多大她不知道,但是在穆少嘴里,國家臺都是她想上就上,日報……可能也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