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節(jié)
哪怕付王后是她的兒媳,榮娘也得說,活著的人,還得好好的活著。那樣的話,死去的親人,才真?zhèn)€安心。 七月初二日。王太子劉宗賜的周歲生辰。拭兒禮沒舉辦??删醯馁p賜,卻是流水的到了。 若說這些賞賜里,最最引人在意的。 還是那一方的蟠龍私印。那是君王的私印,賞給了如今的儲君。這未嘗不是在表明了,君王在意了王后,同樣,亦是在意了太子。 這一天。 君王親自抱了女兒劉愛宗,兒子劉宗賜,去了付王后過逝后,就是封鎖起來的王后寢宮。 在那里,君王讓兩個孩子給一幅畫卷上了香。 哪怕兒子劉宗賜年歲小,也是君王劉長石手把手的給握著,也是磕拜了。 那一幅畫像,就是付王后的畫像。 畫像之上,付王后還是那般的美麗溫婉,她依然的端莊賢惠。在劉長石心中,是最好的妻子,是最好的王后。 同時,亦是為他生了一雙兒女。 “……” 望著畫像時,劉長石沒說什么。他不知道,你應(yīng)該多講了些什么。只是默默的,想讓孩子們給他心中的妻子,上一柱香。 次日。 七月初三日。 明面上宣布的王后去逝的日期。 也是這一日過了,便是國孝要結(jié)束了。 劉長石繼續(xù)了他的君王生涯。長壽小公主劉愛宗,太子劉宗賜自然還是由得太上王、太上王后一起撫養(yǎng)。 君王劉長石只是偶爾里,去看了孩子們。 他更多的精力,已經(jīng)全部的用在了朝堂之上。忙碌起來的君王,自然就想得更多的是正事,是家國天下。 那些兒女私事,他累壞了后,倒頭就能睡。自然就能遺忘了。 宣文九年,秋。 秋,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南韓國的各方勢力動了起來。那一旦動起來,想再收手自然不可能的。其實(shí),彼此多方心頭都明白,這水混了。 想摸魚的人,就是更多了。 在知道了南韓國動起來時,亂起來時,劉長石難得的喝了酒。 他醉了,醉得高興。 雖然,他醉了后,卻又是莫名的落淚一場。只是醒來后,君王是記不得他自己哭過的。 男兒流血不流淚。 若是清醒的君王,哪會落淚? 淚,在男子漢的眼中,那是懦弱的象征。哪怕明明到了傷心處,總也要忍一忍的。 也是這時,劉長石才發(fā)現(xiàn),若大一座王宮,他有些心底像誰述說?曾經(jīng),有妻子的陪伴,如今,他是獨(dú)利就寢。 那冰冷的榻,涼的是人心。 若以前,一人獨(dú)睡前,劉長石覺得靜醒與自由。 如今更多的讓劉長石覺得孤寂了。不是身體上的,而且心靈上的。那個跟他合拍的女子,已經(jīng)不在了啊。 午夜夢回里,政事煩忙結(jié)束后。 劉長石才是遲頓的發(fā)現(xiàn)這個事實(shí)。他也許,也許早就在不知不覺中,其實(shí)已經(jīng)愛上了他的嫡妻。 只是曾經(jīng)不說愛,以為是心悅與歡喜。 如今才懂得那是愛,愛入骨髓與靈魂中,愛成為了習(xí)慣。到失去了,才懂得,有些人不存在了,就是永遠(yuǎn)。 “王后……” 劉長石喚一聲。 爾后,他的寢宮里,全然是一室的孤寂。 劉長石明白著,他的心軟弱了下來。這真不是一件好事情。君王豈能如此? 思緒至這,劉長石就是準(zhǔn)備在今后的日子里,花費(fèi)更多的時間去忙碌了國事。他想,給他的太子留下一個太平盛世,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度。 第192章 宣文九年,秋。 靜國公主劉玉娘出嫁了。 這一場婚禮自然引得了整個漢京城的關(guān)注。王室的所有人,都是祝福了這一位公主殿下未來的婚姻生活。 公主下嫁,哪怕出嫁的日期一波三折,已經(jīng)擔(dān)擱了四年的光陰。 到底還是一樁美事,至少,有情人終成眷侶。 榮娘也是高興的,女兒出嫁了。哪怕她舍不得呢,可還是盼著女兒玉娘和女婿付奇勇能恩愛一生。 這算是一個親娘心底,最大的祈求。 不求孩子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 出嫁了。 于靜國公主劉玉娘而言,也是人生踏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她不在是曾經(jīng)的小女兒,能在父王、母后的面前撒嬌了。至少,她認(rèn)為,她真正的長大了。 將來會與夫君組成了家庭,他們會有了屬于他們的孩子。 公主下嫁,于付氏一族而言,算得一些安慰。畢竟,付王后的過逝,真是付氏一族心頭的一道傷口。 王太子劉宗賜的年紀(jì)尚小,真心需要了長輩的護(hù)持。 可這些東西,在這一日里,人人都更關(guān)注了靜國公主的婚事。 公主的喜轎從王宮離開。那等喜慶的樂章已經(jīng)然奏響了。王宮內(nèi),榮娘瞧著迎親的駙馬,瞧著那新郎官的模樣,心頭滿意著。 當(dāng)然,這一日。 靜國公主的花轎,是從王宮抬進(jìn)了公主府。 駙馬與公主成婚后,這居住的地方,自然也是公主府。當(dāng)然,這是公主樂意的情況下,畢竟,公主府是完全屬于了公主殿下的。 所以,駙馬爺也有“尚”字一說。 在女兒離開后。 榮娘就是與夫君劉之燁十指相扣,兩人默然無言。彼此之間,還是會心一笑。 “盼他們能百年好合,恩愛一生。” 榮娘說了她的祝福。 劉之燁笑說道:“會的?!?/br> “咱們的玉娘是一個聰慧的孩子,奇勇也是一個本心不錯的兒郎。他們是一對璧侶。”劉之燁這般講了,榮娘也是笑了。 至于公主府內(nèi)的婚宴,這時候,才是剛剛開始。 那一對新人,在這大婚之日,自然是歡歡喜喜。 王宮里。 這一晚。榮娘一思考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三朝回門。當(dāng)然,女兒玉娘其實(shí)想進(jìn)宮,那隨時都行的。 堂堂的靜國公主肯定是身份超然的,自然不比了這個時代里,那些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們。這也是榮娘能踏實(shí)放心了女兒大婚的原由。 到底女兒站的位置好,那注定了,只要自己立身正,就沒誰給她能難受了。 而劉玉娘的脾氣嘛? 那還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一個委屈了自己的。那等懦弱的小性子,自然不可能出現(xiàn)在了榮娘的女兒身上。 第三日。 果不然。 在靜國公主進(jìn)宮里,與駙馬一起給長輩們請安時。 榮娘瞧著女兒那等開心的模樣,也是笑得開心。倒如她跟親娘奉國老夫人說的一般樣。這孩子在婚后的生活,倒真真的會過得自在。 “女兒給父王、母后請安?!?/br> “小婿給父王、母后請安?!?/br> 這一對璧人來請安,榮娘自然是歡喜。還是留了二人用膳。 倒是用膳后,長子伯玉才來了。 對于在君王面前,付奇勇還是守了君臣禮節(jié)的??蓻]敢著,因?yàn)槊梅虻纳矸?,有所的改變。顯然,付奇勇是一個能看懂自己位置的男人。 劉長石留了妹夫談話,劉之燁這位太上王自然是當(dāng)了一聽眾。 至于榮娘自然是拉了女兒去后殿里詳談。 “他待你可好?” 榮娘笑問。 劉玉娘微紅了臉,回道:“駙馬待女兒挺好的。母后放心,女兒往后自然會好好待駙馬。以真心換真心?!?/br> “嗯,那就好?!?/br> 榮娘笑了,拍拍女兒的手,說道:“你們能好好過日子,天天開心著,母后就放心了。”榮娘覺得,她可不敢再多叮囑了。 不然,就真成了老媽子。 當(dāng)然,在這一回女兒女婿請安后,榮娘還提點(diǎn)了一句。讓兩個晚輩去蓬萊行宮,也去一趟。 太王太后這一回沒進(jìn)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