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jié)
“圣上先是得罪了士族,如今連桓氏也不放過。手伸得太長了,我謝氏一族是士族中的一員,總不能自絕于士族之列?!?/br> 謝族長有些感嘆。 “爹,既然下了決斷,為何不加了籌碼?”謝桉問了一句。 “不了,我謝氏一族總要敬了皇權三分。”謝族長說了這一句后,又是撫了胡須,再說道:“桉兒,你瞧這世間,只有百年不滅的皇朝,卻有千年傳世的世家?!?/br> “咱們世家要懂一個道理,上善若水?!敝x族長講了一句道。 “兒子謹記父親教誨?!敝x桉起身,行一禮,恭敬回道。 至于從謝氏府第中離開的客人,得了明確的答案,自然就是開始了一場風波。一場士族與桓氏聯(lián)合的朝堂斗爭。 夜。 漸深。 建業(yè)城的外城西區(qū)。 在桓小將軍遇刺的第五天晚,在太醫(yī)都宣布了,桓小將軍這一位桓大將軍的兒子危險時。這位被朝廷正式冊封為鎮(zhèn)西將軍的桓將軍。 卻是在一晚上,出現(xiàn)了建業(yè)城的外城西區(qū)的城門口。 “打出信號?!?/br> 鎮(zhèn)西將軍一聲令下,自然有親信去處理。 等城門打開后。 早是埋伏的軍隊進了城。有士族的幫忙,桓家軍的大軍沒全數回了老剿,倒是有一部分來到了建業(yè)城。 在太和帝的眼皮子底下,隱藏了起來。 夜,偶有月光灑落。 那城門里,有好些的尸體。那是城門的守門兵卒的尸體。當然,這些人只能是這一場即將到來的兵變中的小小犧牲品。 因為,還有更多的人,在這一場的兵變中,將要被淹沒。 皇宮。 太和帝這一晚,睡得不安穩(wěn)。 他總被驚醒。 其實,不光太和帝睡得不安穩(wěn)。還有一個人,同樣沒睡安穩(wěn)。那便是如今的小皇孫司馬元曜。這一位知道了,將要發(fā)生什么事情的預知者。 “殺……” “殺……” 喊殺聲起時,皇城有火光沖天。 內城時的方向,皇城的火光,連外城的百姓也是驚醒了許多。 這一夜,注定不平靜。 太和帝死了。 死在了當晚的兵變中。桓將軍這位鎮(zhèn)西將軍挺郁悶的。他沒想要太和帝死啊,他只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 奈何…… 有人混水摸魚。 桓將軍成了背鍋俠。 最后,桓將軍干脆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太和帝死后,立了當今太子司馬仁為帝。 沒錯,就是這般的霸道無雙。 至于太子妃謝蘊自然是順勢成為了皇后娘娘。 東宮里。 太子妃謝蘊是哭成了淚人兒。她是真的害怕。昨晚的動靜,以及被兵卒圍了東宮后,那等心慌慌的感覺。 太子妃謝蘊哪怕是士族之女,也是害怕的。 一旦遇上了兵變,對于女眷而言,真是生死由人手啊。那等無助,謝蘊如今哪怕在知道了,她的夫君司馬仁當了帝王又如何? 這還不是一個傀儡? 東宮的正殿中,太子妃與自己的親信陪嫁嬤嬤正在私語。二人都非常的小聲。 “父親可來信兒了?” 太子妃在等待了家族的消息。她不相信,桓氏就真能權傾天下?哼,這一個白天過去了,哪怕冊封皇后的大典,要晚一點舉行呢。 其實,太子妃謝蘊也能被尊稱一聲皇后娘娘。 可太子妃謝蘊拒絕了。 沒正式冊封的皇后,那是皇后嗎? “大人已經來信了?!迸慵迡邒吣贸隽艘粡埥伵痢L渝x蘊接了過去,爾后,她又從梳妝臺里,拿出了一盒子的胭脂。 這是一盒子淺色帶香的胭脂。當這胭脂用水溶了后,再是將空白的絹帕子是擱進去后。接著,那絹帕上就是顯了字跡。 太子妃謝蘊拿著濕的絹帕,仔細的看了起來。 片刻后。 太子妃謝蘊是把絹帕子給燒了。燒了后,她才是坐了小榻上,滿面的舒了一口氣。她笑道:“嬤嬤,看來本宮的皇后之位是穩(wěn)穩(wěn)當當了?!?/br> “倒也不無在意了,一時的挫折?!碧渝x蘊似乎從父親謝族長那兒,得到了無數的勇氣。這時候,她的態(tài)度越發(fā)的從容。 “……” 就是這一對主仆說完了話,也是彼此心中有底兒時。有小宮人來稟報,說是小皇孫醒了,一直在尋了太子妃。 這時候,太子妃自然有心情去瞧了,她這個白得的兒子司馬元曜了。畢竟,要做穩(wěn)了皇后的寶座,一個兒子非有必要的。 在太子妃謝蘊的眼中,培養(yǎng)了一個親近她的小皇孫,不,應該是小皇子司馬元曜。于她,于謝氏一族都是大大的美事兒。 建業(yè)城。 整座城的百姓,都知道變天了。 太和帝沒了,新的天子登基了。 詔告天下的,便是改年號,以及大赫天下。這一年是太和四年,同樣的,亦是咸安元年。 建業(yè)城,外城的北區(qū),三榕巷子口。 榮娘和夫君劉之燁一天的生意結束后。自然就是又去給女兒、兒子講了一些小故事。玉娘是樂意聽的,至于小伯玉? 小伯玉雖然沒什么反映。可榮娘是知子莫若母,她總有一種直覺,其實小伯玉沒反映,也是認真聽了的。 在哄了小孩兒們后,一天的時間就是慢慢的過去了。 夕食后。 又是忙碌了一些雜活。忙碌完后,還得給孩子們沐浴洗漱一翻,接著,就是歇息了。 一天過去了。 次日。 榮娘夫妻早早起來做豆腐,趙春花也是有幫忙了,早早也起來了。 一家人俱是忙碌的。 朝食時。榮娘家的小鋪子生意好,一直在忙碌,這朝食自然是對付著就填飽了肚子。 等朝食后,辰時過了。 劉王氏坐了馬車,從內城來到外城北區(qū)的三榕巷子口,來看望了兒子三郎。當然,也是來看望了孫女孫兒。 第61章 “叩叩”敲著院門的聲音響起。 眾人奇怪呢。 這會兒,劉王氏剛是進了院子,榮娘家的前院也是落到了門栓子。若說尋人,往榮娘家小鋪面那兒去,保準兒的正忙碌呢。 怎么趕來敲了前院的大門? “我去開門。” 榮娘笑著說了一句。 這會兒,劉之燁就是引了親娘劉王氏準備進堂屋坐坐。劉王氏拒絕了,顯然也想瞧一瞧來人是誰? 榮娘剛打開了院門。 只見院外站著一個老道士,他挺是有一派高人的氣勢。 為何如此講呢? 榮娘說不上來,就是這種感覺。 “無量天尊?!崩系朗恳粋€道家禮后,又自我介紹道:“貧道法號明陽,見過居士。” “道長客氣了。”榮娘眉頭動了動。她怎么都想不到,這個給伯玉批了命數的老道士,居然又找上了門來。 事實上,伯玉打從發(fā)了一回高燒后,已經是讓榮娘心疼的緊。 如今…… “不知道道長來尋來我家,可有什么事兒嗎?”榮娘客套的問道。 “無量天尊?!?/br> 老道士又是一個道家禮。 這時候,劉之燁跟著劉王氏已經來了大門邊。劉王氏一見到那個老道士,就問道:“你說,你的法號叫明陽?” 劉王氏對于這個法號,那叫記憶深刻的。 “正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