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婦貴金醫(yī)、他掌心的小燈盞、反派要抱抱[快穿]、我可能是個假炮灰[快穿]、異界霸主在都市、每個式神都是我[綜漫]、非人類懷孕指南/非人類孵蛋指南、詭事纏身,老公不是人、[超人]頭號冤家、你回來時風華正茂[電競]
小元豐被他派出了京辦事,眼下還不知道他母親出了事,若是知道,恐怕會做出什么事來。 思及此,完顏玉召來忽魯,叫他立即出城把元豐安置好,不得四處走動,甚至他有心想把元豐送去大理。 小彤彤只是襁褓中的女兒,而元豐不同,已經(jīng)長大了,他的血脈里還流著前朝陳國的血,還好元豐不在京城,還好他前幾日便把孩子送出了京。 忽魯?shù)昧睿氉砸蝗顺隽顺?,走之前,文祥給了忽魯一個錦囊,這是留待途中遇上危險的時候用的。 完顏玉便這樣抱著小彤彤坐在長榻上,不吃不喝也不睡,就這樣望著懷中的孩子發(fā)呆,女兒尚小,以后或是沒有娘親在身邊陪伴,不知道孩子要多么的遺憾,孤單著長大。 就這樣坐了一日一夜,中途陪伴著小彤彤,完顏玉哪兒也不去,也不處理政務(wù),并不愿意見文祥,不只是文祥,府中家臣一個不見,也不過問府中的情況,更不問宮里的情況。 完顏玉抱著小彤彤,自我意識里似乎沒有了旁的。 陪著孩子吃飯,陪著孩子睡覺,忽然發(fā)現(xiàn)帶一個孩子竟然如此之辛苦,想起每次自己起來給孩子把屎把尿的,便想起平時小女人也是這樣起來的,也是這樣對著照顧著孩子的。 他知道了做為母親的艱辛,他想以后代替著宋青宛好好的照顧著孩子。 就這樣轉(zhuǎn)眼過去了六日,這日早朝,完顏玉站在朝堂上,聽到梁帝下旨,揭示宋青宛乃前朝帝姬之身份,并賜下府邸,以表梁帝仁慈大度,并為了招攬前朝遣臣才子之心,封宋青宛為梁國公主,享梁帝親生公主之待遇。 旨意里雖沒有明言說她與完顏玉的婚事作廢,卻說前程往事不再提,以后以公主之名住在京城的公主府中。 朝堂上不少百官向完顏玉頻頻駐目,完顏玉卻站在那兒無動于衷,似乎一切都與之無關(guān),似乎旨意上說的前朝帝姬與他沒有半點關(guān)系,似乎他曾娶的太子妃與這事也沒有半點關(guān)系。 他就這樣默默地站著,直到出了朝陽門,那些大臣的議論散了,完顏玉翻身上馬,直接往回趕,接著也沒有在外停留,便入了府中。 他回到府上便去了側(cè)院,也不處理政務(wù),抱著小彤彤,陪著孩子吃飯,陪著孩子玩耍,似乎一切事都不曾發(fā)生。 文祥得知早朝上傳出來的消息后,便帶著一幫家臣來了側(cè)院,然而人卻被擋在了垂花門外,金甲衛(wèi)的意思是主上下了令,誰都不可以靠近這座側(cè)院,儼然這座側(cè)院成了圣地似的。 文祥幾位家臣便站在烈烈太陽之下,這么一站便是一天,途中有三位文臣因此而脫水暈厥了過去。 文祥叫人把三位家臣抬走,其他人依然等在院外。 完顏玉得下人稟報,知道了家臣的情況,但他沒有動,也沒有傳令,就這樣令幾位家臣等了三日,文祥沒辦法,便把眾人給遣散了。 夜里,文祥穿上一身黑衣飛檐走壁的跳進側(cè)院,直接來到了主廳外,后內(nèi)室里頭,完顏玉帶著孩子睡得正香,文祥站在門外的花園處沒動,他知道依著主上的功夫,又豈會不知道他偷偷潛了進來。 但是屋內(nèi)的父女兩卻是沒有半點聲音,一盞油燈在室內(nèi)燃著,里頭的人沒有動靜,外頭的人卻一直等著。 又是這般等了四五日,完顏玉終于半夜起身出門。 兩人在小花園里對著月光,面對而的站著,文祥看到完顏玉,老淚都要出來了,終于把他給等了出來。 文祥說道:“八月十五是個好日子,臣有一計,可使徒單氏一族與榮王因此而生了間隙,不知主上意下如何?” 要是以前的完顏玉自然很開心,但此時他聽到這話,卻依然提不起半點心情,他說道:“文先生做事一向謹慎,便按著文先生的意思行事吧,以后這些事文先生便不要問我了,直接安排就是,這府中上下的政務(wù)我便一并交給文先生打理,你們也不要再來打擾我?!?/br> “我已經(jīng)向皇上遞上了請辭,因家中孩子尚小,為了照顧孩子,以后每日早朝的事也一并免了,皇上已經(jīng)準許,我以后呆在這側(cè)院,你們讓我舒心幾年,這些年我實在太過疲憊,大事小事包攬在身上,我也累了?!?/br> 第419章歸義公主 完顏玉說完轉(zhuǎn)身便走,文祥聽到這話臉都急紅了,“主上,你怎可以遞上請辭,你如今可是太子?!?/br> 然而完顏玉卻是擺了擺手,進了內(nèi)室。 文祥站在風中一臉凌亂,他再回想,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梁帝也錯了,文武百官們都錯了,壽王便是壽王,他無心于朝政,無心于江山社稷,他真正要的只是一份寧靜。 即使他的存在便是威脅,即使他護不住自己的妻兒,但是他沒有野心,眼下的打擊,恐怕連平安的回封地都不敢奢想了。 文祥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錯得離譜,是的,他對梁國的江山是抱著希望的,得知梁帝立了壽王為太子之時起,他就抱了這種希望,這種希望帶給他無窮的欲望,卻不知主上根本就沒有這想法,他不該這樣對主上的,也不該這般逼迫主上。 文祥訕訕的出了側(cè)院。 前朝帝姬的事發(fā)生的太快,朝中大臣下了早朝后便把這事傳回各自的家族,京城里開始有不少人要睡不著覺了,一戒農(nóng)女忽然成了前朝的帝姬,皇上不但沒有殺了她,還把她留下了。 賞了府邸,封了公主,享梁國公主之待遇,這一切的一切發(fā)生的這么不可思議,卻讓這些人也百思不得其解。 是的,誰能想到太子身邊的太子妃是前朝的帝姬,但還是有不少聰明的,他們立即想到了完顏元豐的身世,他身上可是流著前朝的血,如今皇上又立了完顏玉為太子,將來繼承大統(tǒng),那元豐做為完顏玉的大子,將來也是太子,豈不把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又還回給了陳國么? 世家們想到了,勛貴們也想到了,世家們想到了卻是不說,靜觀其變,對新封的歸義公主敬而遠之,并沒像普通的朝臣看不明局勢的還給歸義公主府遞了帖子,雖然遭公主拒絕參宴,但這舉動可是太過曖昧了。 而勛貴們想到這事就不干了,他們辛苦打下的江山,豈能拱手送人,立即有人向梁帝寫了折子,掌理宗室大小事務(wù)的完顏家還開了個小會,并以此要求梁帝下令將完顏元豐處死或是流放,再不濟貶為庶民,只要將來不繼承大統(tǒng),不防礙梁國的江山社稷就行。 梁帝自然也有這意思的,完顏元豐是留不得的,但他新封了歸義公主,為何叫歸義,他就是要告誡前朝舊部及老臣,連唯一留下的皇室都向九黎人誠服,并歸附正義。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他不能立即殺了完顏元豐以絕后患,否則激怒了前朝的舊部,那就弄巧成拙了,他之本意是挽留前朝的人才。 梁國新立,朝中正缺這些人才,他讓這些前朝的舊部消除舊怨,不要在各地作亂,或蠱惑百姓,這也是梁帝思慮了幾日后做下的決定。 不就一個女人,他完顏景可不曾忌諱過,殺了她還是不殺,這留與不留之間當取其利,哪個有利便向著哪個,于是思忖一番后,決定不殺宋青宛,不但不殺,還要大張旗鼓的把她送出宮去,封為公主,養(yǎng)在京城里眼皮子底下,連讓她接近舊部都不能。 相當于軟禁了她的同時還以能俘獲天下有才之士的心,由此梁帝還留下了美名,在讀書郎中的評價一夜之間高了起來。 原本九黎人進軍中原,在中原人的眼中,他們只會馬術(shù),只會戰(zhàn)術(shù),只會打仗,粗俗不堪,雖然這些年梁帝幾次三番的改動,改動稅制,改動科舉制,得到了不少人心,但還是有不少對九黎人懷著敵意的,他們九黎人還是很難融入中原。 所以梁帝為了盡早一統(tǒng)中原,便鼓勵九黎中不是核心的族人以及九黎的將士與中原人結(jié)親成婚,按著他的計劃,最多不過十年,這種族之間的戒備就會慢慢消除。 但也得十年之功,或是因為歸義公主的稱號而在這幾年迅速完成十年的事,那豈不又是一樁美事。 京城里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議論紛紛的卻并不影響大家伙過中秋,轉(zhuǎn)眼迎來中秋之際,京城里的百姓被節(jié)日氣氛的影響,對這歸義公主的熱洛話題淡了下去。 此時京城里發(fā)生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從幽州回京過中秋的榮王忽然半路遭人理伏,失蹤了。 這下把梁帝給急壞了,得知消息后,梁帝發(fā)了好一通火,派出了朝中大將帶著十萬兵馬往幽州而去。 中秋這日,宮里本是舉了中秋宴席,卻因梁帝病倒而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