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為龍2
“你來了。”辛戟見到辛戡,也并不意外。 畢竟,梁王進京本就是一件大事,辛戡又不遮遮掩掩,只是大張旗鼓地回長安,讓人不知道也難。 “崔筠卿,她怎么樣了?”辛戡仍是問這一句。 “她是朕的皇后!”辛戟強調(diào)道,“朕可以容忍你無詔入京,可以容忍你在綏宮來去自如,甚至可以容忍你在朕面前不講一點規(guī)矩。但是,朕就是不能容忍你時至今日還在惦念著朕的妻子?!?/br> “妻子?”辛戡反問道,“陛下眼中原來還把崔氏當妻子。那臣今日便要問問陛下了,陛下若真把崔氏當做至寶,為何還要寵這樣一個外族之女?” “為何你們眼中都非黑即白?你們一個個的都覺著,朕寵著阿顏,便是棄筠卿于不顧?!?/br> “難道陛下不是?” “阿兄,”辛戟突然喊道,就像幼時他對他一聲聲的稱呼,“很多事,真的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樣的。” 辛戡聽到辛戟這樣一聲久違的稱呼,心中也有些動容,他嘆了一口氣,說道:“我何嘗不知她是你的妻子,可是我只求她能過得好些。她這樣一個要強的人,怎么容忍得了你沉迷于其他女子?” “筠卿這幾年,性子變了……”辛戟說道。 “變?我覺得她就算變了性子,也不至于連這種事情都不在意?!?/br> 辛戟也嘆氣:“阿兄,你不明白筠卿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女人,你也不會明白她渴望的是什么?!?/br> “我確實不明白,不然也不至于當年明明我先遇見了她,她最后卻選擇了你……罷了,舊事,提了傷和氣……” “阿兄,你能與顧氏夫妻和睦,朕也寬心了許多?!毙陵f道,“朕知道你是覺著朕荒唐,才火急火燎地來長安。放心吧,朕已與筠卿承諾,若我們大綏愿以宗室女與胡人和親而他們不接受的話,那朕便出兵?!?/br> 辛戡聽了卻皺皺眉,問道:“這么說,陛下還是想為那外族女子再拖上一拖?” “梁王,”辛戟又恢復了帝王的威嚴,“這是朕最大的讓步,你不要再逼著朕了。” “你說崔筠卿同意了你的承諾,你怎知她聽到你這些話時到底失不失望!” 終究是忍不住,辛戡質(zhì)問道。他心中只想著,若自己是盧氏的親生兒那該多好。至少自己不會因為一個蠻夷女子而傷害了崔筠卿。 辛戟沉默了一會,說道:“梁王,朕最后再同你說兩點。第一,崔筠卿是朕的皇后,你最好把所有妄念都打消,恭恭敬敬地稱呼她為皇后。第二,朕說了,崔筠卿是個怎么樣的人你根本不了解,所以不要把你的情感加諸在她身上?!?/br> “父皇在時,曾告誡臣。臣名戡,是為戡夷所生。若來日陛下無法同胡人化干戈為玉帛,臣必請旨征戰(zhàn)大漠?!?/br> 辛戡說完,沒有等辛戟說什么,便一個人走出了宣室殿。 顧啟玨同辛戡一邊喝著舊年的陳酒,一邊勸慰著他:“大王,凡事要放寬心,陛下一直就是這樣的性子。” “本王自幼同陛下一起長大,比你更懂他。畢竟我大綏還未內(nèi)憂外患,你們也不要步步緊逼他。” “大王,”顧啟玨喊道,“大王明明文韜武略皆不輸陛下,為何總要這般委曲求全?臣不明白,龍生九子,為何還要瘋個高低貴賤?” “高低貴賤?”辛戡問道,“你是覺得本王今日之地位卑微?還是覺得本王權(quán)勢不夠滔天?” “臣不敢。只是臣覺得,大王此次肯無詔進京,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臣只是提點大王一句,您與陛下皆是盧皇后的兒子,沒有什么不同的。” “你醉了,”辛戡心頭一陣悸動,“陛下是君,本王是臣,從來都是不一樣的?!?/br> 顧啟玨意味深長地瞧了辛戡一眼,說道:“臣的意思是什么,大王心中也有計較。臣未醉,臣還在等著大王縱橫捭闔這大綏的風雨呢?!?/br> 辛戡聽著這話,明顯不悅,說道:“若你不是王后的親兄弟,本王此刻便讓你丟了官。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可是做臣子的可以說的?” 顧啟玨對辛戡的指責不以為意,只是笑笑說道:“大王教訓得極是,是臣酒后胡言,妄議了君臣之道?!?/br> “別提這個了,繼續(xù)喝酒吧?!毙陵矝]有繼續(xù)追究,只是簡單地說道。 顧啟玨自然也閉口不談剛才的話題,嘴角的笑意卻沒有退下。 有的話要么不提,一提便會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來日肆虐地長成瘋狂的欲望。 而他,看出了辛戡的野心。他要推波助瀾。 因為他和辛戡一樣,有著不滿足如今地位權(quán)勢的野心。 “大王,若明日得空,您該請旨去瞧瞧世子了。”沉默了良久,顧啟玨說道。 辛戡點點頭,說:“是了,是該去瞧瞧鴻兒。王后一路上都在同本王商與這件事,說心中惦念著鴻兒,想瞧一面。明日,便帶上王后和阿柔去瞧瞧本王的鴻兒吧?!?/br> “鴻兒今年,也要十二歲了。他三歲的時候就一個人在綏宮里生活,如今第九個年頭了。就算平日里再養(yǎng)尊處優(yōu),也是可憐的孩子?!?/br> 辛戡聽著顧啟玨的話,也覺得很是慚愧。 畢竟辛鴻走路還蹣跚的時候,他為了讓盧氏外戚放心,才把辛鴻留在了長安,自己和顧啟瑤一起去了封地。 他在梁地,其余姬妾也替他生了兒女,但是,辛鴻畢竟是他第一個孩子,更是嫡子。辛鴻在他心中的分量,自然是重的。 辛戡嘆了一口氣,說道:“好歹阿柔還是王后親自帶大的,鴻兒便不一樣了。鴻兒自小身邊也沒個體己的,只有一眾侍女內(nèi)侍算是慰藉?!?/br> “阿柔,確實是虧了大王和王后的照料。”顧啟玨說道,“臣也見了阿柔,果然養(yǎng)成了知書達理的性子。臣粗鄙,若是臣教養(yǎng),這孩子怕也毀了?!?/br> “本就是你們?nèi)掏醋屚鹾髱チ旱匚恳约帕鹊模@份父女天倫是本王夫婦虧欠你們的?!?/br> “大王萬萬不能這樣講?!鳖檰k忙說道,“臣今日也是要與大王商與一事,小女長大了,也該留在長安,將來好議親?!?/br> 相比長安,梁地確實清貧了些。顧啟玨也不是沒有盤算過,若辛戡真的太心軟,女兒終究還是留在自己身邊的好。 畢竟自他第一眼看到長成的女兒,就知道她日后必定會出落成才貌雙全的閨秀。 掙功名本就是為了兒女,顧啟玨此刻也是真心實意為了顧錦書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