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jié)
桃蕊是帶慣了徒弟的,兩個小丫頭就是她手把手帶會的,此刻領(lǐng)著付巧言學(xué)鎖邊繡,更是十分熟練。 而付巧言本就有些功底,學(xué)起來也快,倒是讓桃蕊省心不少。 因著次日要穿,桃蕊也沒催著付巧言趕緊熄燈安置,她幫著付巧言縫好了后片,又做好兩只胳膊,付巧言自己才剛做好前面交領(lǐng)。 付巧言看了看桃蕊的手藝,臉上不由一紅:“桃姐,我自己做的太難看了。” 桃蕊笑笑,聲音似摻了蜜:“多練練,明年這時候你也行的?!?/br> 有高手從旁相助,這件夾襖做的很快,不過一個時辰便做完了。付巧言穿在身上試了試,確實柔軟又暖和,頓時就覺得日子有盼頭得很。 人這一輩子,不過就求個吃飽穿暖,如今全都有了,旁的也沒什么好求。 上衣做完,下裳就更簡單了些。她拆了兩條裙子,把舊壞的棉花都挑了去,選了最軟的一條重新填棉,最后又細(xì)細(xì)密密蹦上針腳,這樣貼身穿便不會顯得臃腫。 她這邊剛一忙完,那邊雙生子里的雙蓮便放下手里的撐子:“好了,明日還得趕早,安置吧?!?/br> 付巧言忙把衣裳疊好放到一旁,低聲說:“勞煩jiejie們等我?!?/br> 桃蕊沒講話,她正細(xì)細(xì)往手上擦桃花霜,雙蓮倒是爽快道:“一屋的姐妹,不興講那外道話,無妨的?!?/br> 付巧言沖她笑笑,跟著吹熄了宮燈。 一夜好眠。 辰時初,付巧言不用旁人叫便醒了。她們不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奴婢們,大多都是這個時候起身,半個時辰洗漱用飯,大約辰時正的時候便可以上工了。 付巧言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于是跟著屋里三位jiejie吃過飯,便跟她們一起留在了屋里。 桃蕊正在披斗篷,道:“要開春了,繡屋也得打掃出來,這是咱屋的鑰匙,回頭你出去記得鎖門?!?/br> 付巧言雙手接過那把小鑰匙,仔細(xì)放入腰間的香囊里。 桃蕊說罷,便帶著雙生子走了,留付巧言坐在屋里,也不知道做些什么。 不過寒煙也沒叫她等太久,一盞茶的功夫便推門而入:“走了,娘娘應(yīng)快用完早膳了,正好有空見你?!?/br> 付巧言趕緊撫了撫衣裳,跟著她出了屋。 景玉宮地方不大,前后兩個院子,前面的正殿以及兩側(cè)偏殿,正殿后面左側(cè)一排偏殿都是屬于淑妃的,后面的后殿和偏殿則是兩個小主居住。 她們住的位置是后面的一排偏殿,穿過垂花門,便到了前頭。 正殿分東西兩室,東邊是淑妃的起居室,西邊則是書房。正當(dāng)間是個小廳,昨天付巧言來過了,對這里也不算陌生。 這會兒淑妃正在小廳里用早膳,付巧言這是第一次伺候主位妃,也是第一次見到她們的早膳是何種樣子。 大越宮制,二品主位妃的早膳為八碟四碗兩屜,八碟有四涼四熱小菜,四碗為兩蒸兩煮,兩屜一般是細(xì)點,大多是主子娘娘愛吃的小玩意。 比如今天的就是糯米紅糖糍杷和桃花千層酥。 淑妃愛吃甜口,她的粥一般是八寶粥或者南瓜粥,但一旬里也不會重樣。 付巧言雖說心里好奇,也是悄悄看了一眼就不再敢打量了。 這會兒淑妃正好用完,見一碟子豌豆黃一口未動,便對寒煙說:“你愛吃,待會兒忙完了用吧。” 寒煙笑嘻嘻應(yīng)了一聲,轉(zhuǎn)頭說起正事:“小付奴婢領(lǐng)來了,原奴婢晌午是領(lǐng)著小丫頭們打掃正殿,這會兒既然讓她陪娘娘讀書,不如就讓知畫領(lǐng)她打掃書房,給娘娘歸置筆墨?” 淑妃接過沈福遞過來的溫?zé)崤磷?,仔?xì)擦手:“也可,知畫到底識不了幾個字,書房的書老是要讓阿福歸置,倒也勞累她?!?/br> 沈福忙笑道:“娘娘哪里的話,能摸到娘娘看過的書,這得是多大福氣,還得感謝我爹娘給我起的這名呢。” “你啊,調(diào)皮?!笔珏馈?/br> 沈福在外人面前一貫低調(diào)沉穩(wěn),輕易不會多說一句,到了淑妃這里卻是什么俏皮話都說得,可見是淑妃的知心人了。 寒煙見這事定了,伸手扯了扯付巧言的袖子:“還不快謝過娘娘大恩?” 付巧言這才反應(yīng)過來,她以后就是正殿的宮女了,日日都能跟在娘娘身邊伺候,心里自然十分歡喜。她趕緊跪下,給淑妃行了個大禮:“多謝娘娘賞識?!?/br> 淑妃也笑了,沖沈福說:“你瞧瞧,這用詞都挺講究,倒是個懂事的。” 若不是付巧言下午要伺候淑妃讀書,她這么一個小宮人是萬萬領(lǐng)不到娘娘跟前布置活計的,管事的大宮女隨便分派一下便完事,哪有那么多過場。 淑妃一般上午要在起居室里做些繡活,看看兒女近日的功課或者叫來他們身邊的大宮人或黃門問問近況,有兒有女的,忙活起來過得也快。 這會兒書房里只有那個叫知畫的小宮人,她看起來跟雙胞胎們差不多大小,想來是同一年進(jìn)宮的。 知畫雖叫了這個文雅名字,卻是沈福后來給起的,她家里小名叫二丫,實在是難聽了些才改過。 像付巧言這種名字原本就好聽的,倒也省了管事姑姑的事。 從坤和宮到永巷,又從永巷到景玉宮,也沒哪個管事姑姑嫌棄她名字不好聽要改的。 淑妃這里不像王皇后的書房那樣嚴(yán)密,她這里大多都是話本和百事書,倒也放心讓新來的付巧言打掃。 知畫是個高瘦個子,長得倒是普普通通,偏巧眉心一點朱砂痣,讓她整個人的氣質(zhì)都變得溫婉起來。 她見寒煙領(lǐng)了付巧言進(jìn)來,先同寒煙問了好,這才沖付巧言點了點頭。 寒煙同她講了講付巧言的差事,讓她們好好相處,轉(zhuǎn)身便匆匆走了。 剩下付巧言忙跟知畫打招呼:“知畫jiejie好,我叫付巧言,jiejie叫我小付便是了?!?/br> 知畫說起話來慢條斯理,語氣很是緩和:“恩,你好,那我們開始忙吧?!?/br> 她領(lǐng)著付巧言看了看淑妃那一整屋的藏書,又領(lǐng)著她熟悉了一下黃花梨大桌上的筆具。 雖來淑妃這里時候不多,隆慶帝到底知道淑妃喜好,給她御賜大多是文房四寶或者著名典籍,倒也顯出幾分不同尋常來。 這幾分不同尋常,在宮里卻難能可貴。 書房里的筆墨大多是御賜之物,金貴得很。知畫給她講的時候付巧言聽得格外認(rèn)真,也一一記下了要點。 因為單獨隔出了一間書室,書房這邊就顯得沒那么寬敞了,不過只在左側(cè)擺了黃花梨書桌和一個小書柜,右側(cè)靠窗位置布置了一條小茶案,倒也不十分擁擠。 付巧言用半濕不干的帕子擦拭書桌,微微一抬眼便能看到桌上青花瓷瓶里立著一束紅梅。 瓷瓶下面,壓著一張灑金紙箋,寫得卻是王安石的梅。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那字筆鋒銳利,遠(yuǎn)看似有磅礴氣勢,近了卻覺內(nèi)斂含蓄,倒是一手好字。 “那是咱們八殿下特地給娘娘做的詩箋?!?/br> 付巧言轉(zhuǎn)過頭來,卻見知畫沖她淺笑,眉心一點朱砂痣,好似比紅梅更艷。 第26章 命好 能在主子跟前伺候的,無一不是人精。 知畫看上去溫婉和煦,卻一眼便看清了付巧言心中所想。 付巧言沖知畫笑笑,低聲道:“殿下的字端是好看。” 知畫點點頭,道:“那黃花梨的小書柜里有個紫玉盒,上面雕了雪中梅,以后你在書桌上看到八殿下做的詩箋,都收到那盒子里便是了,記得千萬別弄壞了?!?/br> 付巧言趕緊記下,邊聽她講邊取出盒子。 那盒子很沉,雕工精細(xì),配著淺淡的藕荷色,端是美麗。 付巧言取下盒蓋,見里面已經(jīng)整整齊齊擺放了數(shù)十張詩箋,無一例外均是灑金三行箋,大小顏色都無甚區(qū)別,只上面的詩詞不同。 她不敢多看,把桌上那張收好,轉(zhuǎn)身又放回書柜中。 知畫見她手腳麻利,面上也帶了點笑:“以前書房就我一個,打掃起來頗為費事,我幼時就讀過幾個月的幼學(xué),后來都忘了個干凈,一直都是勞煩福姑姑過來整理書本?!?/br> 付巧言忙說:“以后有什么累活,jiejie吩咐我做就是了?!?/br> 她沒因為自己讀過書而高高在上,也沒躲懶只想著做輕省活計,總歸晌午時間充裕,少說多做才是要緊。 知畫更是滿意,她指了指角落里的木盆道:“等書柜都擦完了,桌面也整理干凈,我們再一塊把地擦兩遍。” 她說罷,又走到窗邊往外指:“瞧見那梅樹了嗎?娘娘喜梅,以后你三日折單枝進(jìn)來,記得別毀了那樹的型?!?/br> 付巧言認(rèn)真點頭,口里稱諾。 “冬日里梅花開倒還好,春夏秋日可如何?”她問。 “每日早膳時當(dāng)值的姐妹會取了新枝來,大抵不太重樣,咱們這棵是晚梅,早兩月時也是外面送來的。” 付巧言這邊聽著知畫講,那邊手里也不停下。 黃花梨大桌上擺放了許多文房筆具,光紫檀筆架上就掛了六支筆,其余翡翠蓮藕鎮(zhèn)紙、荷塘月色端硯、三層八寶漆盒不一而足,甚至還有個憨態(tài)可掬的兔子茶寵,端是講究。 付巧言雖讀過書,到底沒見識過這些好東西,光打眼一看便知這些擺件精巧絕倫,應(yīng)都是御賜。 聯(lián)想到知畫剛才言辭,她到底對淑妃不受寵這事產(chǎn)生了些許懷疑。 進(jìn)宮年余,她對宮里扒高踩低最是清楚不過。哪怕淑妃的家世位分?jǐn)[在這里,就憑陛下一年半載來不了兩回,尚宮局那些人精未必會對對淑妃畢恭畢敬。 然這兩日她所見所聞,卻發(fā)現(xiàn)淑妃衣食住行具是頂好,就連她書房桌上的一枝花,尚宮局都給想到了,甚至沒讓她們宮里單獨去取,而是跟著早膳一并歸置好了送來。 付巧言入宮年淺,對往日許多事都一知半解,管事姑姑們教過她們許多事都不能說不能問,卻沒提為何。 到了淑妃這里,付巧言心里有些疑惑,卻沒同任何人講起。 午膳時她回了屋用過后,搶著洗了一屋的碗筷,這才躺在炕上假寐。 忙碌一上午,她是有點累了,可景玉宮的活計就那么點,比之之前輕省不知凡幾,此刻躺在炕上頓覺渾身舒服。 吃飽穿暖,她又開始思索景玉宮的事。她不是個刨根問底的人,只是跟在淑妃身邊,將來總會遇到各宮宮人和各位娘娘,有些事鬧不清楚很容易出亂子。 思來想去,她也只能歸結(jié)為淑妃是元后顯慶皇后堂妹這一身份了。 隆慶帝對元后情深義重,她薨后甚至親自扶靈至永寧寺停靈。隆慶二十年秋,他的平陵剛一建成,他就立刻下旨讓顯慶皇后先于他安葬至平陵地宮正殿。 當(dāng)時送葬,他也親自去了。 一并建成的還有皇子陵園,那位沒出生便薨了的小皇子被他追封為明崇皇太子,安葬在陵寢主宮,而后于他薨的大皇子和五皇子,則陪葬在陵寢副宮,可見親疏遠(yuǎn)近。 這些事不光宮里小宮人們知道,外面酒肆茶樓也多有說書先生講談。 這里面沒什么皇家隱私,也能彰顯隆慶帝是個重情重義的好人,因此也從未限制過民間流傳,如今看來竟是當(dāng)成佳話來講。 付巧言不知道王皇后對這事如何作想,如換成她設(shè)身處地,怕是心都會跟著涼了。 四十年陪伴,抵不過少年夫妻的兩小無猜,細(xì)心慈和撫育的皇嗣,比不過未出生的那個嬰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