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懷疑之芽
濮州與京城畢竟有些距離,雖說是快馬加鞭地來回趕,當(dāng)四皇子拿到張允恒的信時,也已經(jīng)是半月之后了。 秋初的濮州,夜間有了一絲涼意,可等四皇子哆哆嗦嗦看完手中的信,額上背上卻已是布滿了細(xì)密的汗珠。 他撫著額頭,不停喘著氣。 張允恒給四皇子的信里,說了三件事,一是叮囑他將盤龍巨石供奉起來,到時候帶著回京獻(xiàn)給陛下。 二是此事有詐,顯然有人在背后推動,讓四皇子接下來務(wù)必小心行事。 三是以后再有這般的事情,一定要坦然應(yīng)對,越著急越易讓陛下生疑。 本是十分尋常的信件,甚至帶了一絲安撫。 之所以四皇子會嚇成這樣,是因為他手頭看到的信中,說的可不是這些。 四皇子手里的信,也說了三件事。 一是皇帝聽說了他挖出巨龍之事,甚是有興趣,但是聽到百姓只磕頭感恩四皇子,便已是十分不快。 二是皇帝已經(jīng)知道了百姓對著四皇子高呼萬歲,雖然沒有明說什么,但是臉色十分差勁。 三是讓他將盤龍巨石藏起來,就當(dāng)此事沒有發(fā)生過,掩飾一段日子,便也就會過去了。 信是張允恒親筆,上面有他的私章,四皇子早已是了熟于心,所以沒有絲毫懷疑。 信中的內(nèi)容,可當(dāng)真是將四皇子嚇得方寸大亂。 四皇子最怕的就是皇帝因此事而誤會自己有不軌之心,此刻看了張允恒的信,更是六神無主起來。 “張睿!張睿!”四皇子定了定神,著急地喊著自己的謀士。 那個名叫張睿的謀士聽到了,也是忙忙趕到四皇子跟前來。 “殿下?”張睿行了禮,見四皇子面色不對,也是趕緊開口問道。 “你看看這個?!彼幕首用碱^緊皺,將張允恒的信丟到了他面前。 張睿忙上前撿了起來,快速讀完,臉色亦是一變。 “殿下,這……” 四皇子陰沉著臉,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道:“自然是先按照外祖父的意思,將巨石藏起來,再便是加快筑壩的工程,早些將此事掩蓋過去,早些離開此地吧!” 四皇子自然是信張允恒說的,這是個陰謀。 因為這件事從一開始便是充滿了不尋常的氣息。 先是五皇子明明已經(jīng)離此次賑災(zāi)之權(quán)僅一步之遙,竟會如此巧合地遇刺而不能成行。 隨后自己這一路來順利無阻,正當(dāng)放下些防備的時候,竟是玄乎其玄地挖出了一塊龍形巨石。 偏偏百姓又是那般激動,硬生生將功勞歸到了自己頭上。 如今皇帝生了自己的氣,而且法不責(zé)眾,更何況老百姓也沒有做錯什么,四皇子便也不宜殺雞儆猴,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 面對自己這個騎虎難下的境地,四皇子當(dāng)真是急得不行。 張睿聽了四皇子的話,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片刻便開口道:“張相既然有了主意,我們自然要遵循。畢竟他人在京中,又了解陛下,所安排的,定是有他的道理?!?/br> 四皇子還是緊皺著眉,問道:“只是父皇如今已然不悅,該如何應(yīng)對?” 張睿思索了片刻,回答道:“陛下不喜此事,無非是原本應(yīng)是陛下給的恩賜,百姓卻謝到了殿下的頭上。如若殿下不放心,大可上書將百姓的感激之情告知陛下,這樣一來,陛下自然心寬,便也不會怪罪殿下了?!?/br> 四皇子嘆了一口氣,眉頭稍微放松了些。 張睿自然是仔仔細(xì)細(xì)看到了四皇子神色的變化,心中拿捏著分寸,輕聲開口道:“哎,只是殿下這一路奔波勞累,又吃了那么多的苦,到頭來連百姓的一句謝都……” 四皇子盯了他一眼,張睿趕忙閉了嘴。 屋中的氣氛有些微妙,張睿耐心低頭等著。 四皇子沉吟了片刻,語氣有著一絲無奈地開了口:“我倒是不在乎百姓謝誰,只是希望父皇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而責(zé)怪我罷了?!?/br> 張睿忙點頭稱是,心中也有了計較。 “你下去吧,早些將事情安排好?!彼幕首訐嶂夹?,不想再多言。 “屬下領(lǐng)命?!睆堫5皖^行禮,立刻便下去了。 濮州這邊的事加快了進(jìn)程,有條不紊地進(jìn)行著。 那塊盤龍巨石被小心地藏好,四皇子也不許自己的人再提一句這個巨石。 不多日后,四皇子的小宅子總算是造好了。 雖說這宅子若是放在京中,只怕四皇子連看都不會看一眼,可如今這般艱苦的條件下,有個像樣的房子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 四皇子住了進(jìn)去,這心里總算是舒快了幾分,再也不用夜夜睡不安枕,嫌這嫌那。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皆是有人在暗中細(xì)細(xì)觀察著。 一封一封的密函,也在不停地往皇帝的手里送。 這頭張允恒在皇帝那兒替四皇子說完好話,不過一月,便有一封密函遞到了皇帝手中。 密函中說的是,四皇子將盤龍巨石藏了起來,并且控制當(dāng)?shù)匮哉摬辉S人再提此事。 至于賑災(zāi),四皇子沒有著急賑濟災(zāi)民,只急著修壩,更是大壩還沒修出個樣子來,先動用了賑災(zāi)的銀兩給自己造了個宅子,好讓修壩的日子過得舒心一些。 皇帝的拳微微握緊,眼中寒光畢現(xiàn)。 若不是沒有人手,他當(dāng)初也沒有打算讓四皇子前去賑災(zāi)。 誰曾想在關(guān)鍵的時刻,五皇子竟然不幸遇刺重傷,不得已,皇帝才讓四皇子領(lǐng)事。 本來皇帝已經(jīng)懷疑五皇子的遇刺與四皇子有關(guān)了,只是事急從權(quán),賑災(zāi)更為要緊,況且也沒有查出此事與四皇子的直接關(guān)系,皇帝便也就讓他去了。 可如今這個兒子做的事情,樁樁件件都沒有落得皇帝的看好。 這個密函是皇帝安排去盯著四皇子的密探發(fā)回來的,皇帝自然深信不疑。 看完密函之后,皇帝沉思了片刻,開口喚道:“周正!” 周正聽見皇帝叫自己,便低著頭進(jìn)了殿。 “奴才在。” “擬旨,召四皇子祁佳回京,然后把五皇子給朕叫來。” 周正聞言一驚,但片刻也是低下頭去,恭敬道:“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