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節(jié)
姜大叔一拍大腿,非常支持,只是也不能隨隨便便領個半大小子,不是親生的,怕養(yǎng)不住,最好找個年紀小不懂事的。 瀘州本地就有慈善堂,衛(wèi)知府的夫人是那里的???,因為辦得有聲有色,所以里面幾乎沒有孩子,剩下的都是無人養(yǎng)老的孤寡老人。 姜老五和馮氏不敢麻煩衙門,卻也有死了沒有人埋的恐慌,年紀越大,這樣的心思,反而重了。 “大妹子來了!吃了嗎?一起吃點!” 姜嬸和馮氏同村,她從灶間端出來炒的兩樣小菜,把昨天沒吃完的rou,放在菜里熱一下,招呼顧崢和莫小荷一起吃飯。 “不用了,你們趕緊吃,我們昨天尋思這事,一晚上沒睡。” 馮氏擺擺手,偷偷打量顧崢和莫小荷夫妻,暗自點點頭,男人什么都讓著他娘子,看起來就是個不錯的,有責任心的人,他們也能放心跟著走貨。 “那我們先吃,一會兒人都過來了?!?/br> 約定好上午,出門走貨的人到姜家,讓顧崢認認,也好做到心里有數(shù),下晌姜大叔和馮大春一起,跟著夫妻倆去看運貨的馬車,已經(jīng)在車馬行預定好了。 眾人剛吃上飯,馮大春匆匆忙忙趕來,進門之后擦了一把汗,咕咚咚喝了一大碗粥,悶頭不吭地又給姜家劈了不少柴禾。 家里天天要生火,鐵牛過幾天要回到主家那上工,只留下姜嬸和小丫,要喂雞喂鴨,忙活家務和地里的活計,所以趁著現(xiàn)在沒走之前,多攢點柴禾。 “大春啊,我在廚房給你留了一碗面條?!?/br> 姜嬸公然給自己的弟弟留了點小灶,也是知道他那個脾氣,沒吃飯,肯定說自己吃飯了,不肯在家里用。 村里人陸續(xù)而來,眾人草草吃了早飯,姜大叔開始給眾人分工。 出門在外,要準備一些東西,這些顧崢提前給了銀子,他一會就去置辦,帳篷都得買防雨的,還有厚厚的油氈布,蚊香,治療痢疾等應急的草藥。 “你們還有啥需要的?咱們六天之后出發(fā),走這一趟,多帶兩套換洗的衣服和鞋?!?/br> 姜大叔有經(jīng)驗,往南走,日頭曬,農(nóng)家人,家家戶戶都有那草帽,這次離開,東家管飯,他們不需要帶啥干糧,走的時候,一家?guī)c菜就行了。夏天,菜也放不住,一兩天就失去水分,蔫巴了,基本上帶夠第一天,第二天吃的就行。 “干糧你們不用帶,咱們一天三頓飯?!?/br> 趕路其實比干體力活還要辛苦,按照大越一天兩頓飯的標準,晚上這些人就得饑腸轆轆,多吃一頓飯,浪費不了多少銀子,何苦讓這些出門在外的人為難,莫小荷很會收買人心,她想,只要這些人能盡心一些,比什么都好,那些吃飯的銀子,在減小的耗損上,就找補回來了。 “一路走官道,早上周圍有人家,就買點饅頭咸菜和稀粥,或者餅子,一天必須有一頓rou?!?/br> 莫小荷無rou不歡,總不好自己偷偷在馬車上吃獨食,她把待遇一說,眾人都驚呆了,走這一趟,不是吃苦,而是享福去了,沒聽說誰家商隊待遇那么好。 顧崢默默地算,十幾個男人,每天至少要做個兩三斤rou,關鍵是,路上找不到屠戶,這rou在哪里買??磥?,一切只能靠他解決,多虧他有打獵的本事。 “謝謝東家,咱們一定不偷懶。” 十來個人,除了姜大叔和姜老五年長一些,剩下的都是二十來歲到三十來歲之間的漢子,一家里出一個代表,對能有這分差事,充滿感激。 開始姜大叔說給二十兩銀子,他們還不能相信,但是姜大叔為人,他們還是信得過的,根本不會信口開河,而且昨天簽訂工契,每個人都給了五兩銀子作為安家費。還沒去,就得了銀子,還有啥不信的? 眾人商議過后,又補充了一些,看著沒問題,按下手印后,等著回家準備。 “爹啊,你好狠的心啊,你咋胳膊肘往外拐啊,好事全便宜別人了!” 門口有人哭爹喊娘,眾人定睛一看,紛紛搖頭,來人正是金氏,身后跟著縮頭縮腦,一臉沒有主意的姜鐵柱。 姜大叔看到兒子畏畏縮縮的模樣,就氣不打一出來! “爹啊,不是說要找兩個做飯的嗎?我不是現(xiàn)成的嗎?” 金氏一大早得到了風聲,顧不得睡懶覺,把床上翻滾的姜鐵柱拉起來,要回婆家說理! 難怪呢,家里有馬車來,這么美的事,她和姜鐵柱都去,回來就是四十兩銀子,再把她公公的錢也弄到手,六十兩,干什么不好? 斷絕關系,才給二十兩,太不劃算了,要斷絕,也是走一趟之后,他們家里賺到銀子再說! “你給我閉嘴!” 姜大叔被金氏氣得臉紅氣喘,用手不停地拍著前胸,說不出話來,這么無恥的人,讓他又在村里人面前,丟了個大臉! 第135章 對簿公堂 這個時代,沒有電話,沒有手機,沒有網(wǎng)絡,可人與人這種傳播速度,能達到恐怖的速度。金氏家就在鄰村,家里開個雜貨鋪子,來買東西的人喜歡閑磕牙,傳到她耳朵里,在莫小荷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這么快。 昨天晚上剛剛定下,金氏一大早就蓬頭垢面找上門來,進門后就是一頓撒潑,形象一點都不要了。 四十兩銀子啊,那可是雪花白銀,雜貨鋪也就賣個油鹽醬醋等物,一年能賺個三五兩,金氏做夢都能笑醒,這一趟走一個來月,得到的銀錢,再購得新鮮廉價的小玩意,回來倒個手,可不止四十兩。 “姜老五一家出兩個人,憑什么啊?” 別人都一家出一個,而且,這活計是自家公公接來的,他應該在中間抽成,一個人抽五兩銀子,十五個人,天啊,六十五兩! 金氏的腦袋轉得飛快,算盤打得噼里啪啦地,給他們介紹活兒,就得感恩戴德,十五兩走一個月,路上花銷都是東家出,上哪找這么好的差事去?寫個布告貼在鬧市,應征的人大把的。 “閉嘴,滾出去!” 姜大叔臉上掛不住,顧家夫妻讓他找人,那就是他說的算,找靠譜的,金氏又懶又饞,帶著她上路,無疑是個大麻煩,他們是走貨,又不是欣賞風景去! 村里人很尷尬,心里感激姜大叔,的確,他這邊就出一個人,馮大春不算,如果帶上姜鐵柱和姜鐵牛,眾人也不能說什么,金氏有一句話說的對,活計是姜大叔找的。 “爹,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呢?你是老糊涂了吧?” 金氏見公公倔強的脾氣上來了,瞇了瞇眼,把躲在她身后的姜鐵柱拉出來,示意他說幾句。 “媳婦,我看爹是怕咱們吃苦頭?!?/br> 姜鐵柱是個沒主意的人,如果他爹有二十兩銀子,他去討要不好嗎?為啥一定要跟著一起去?往南走,一路風吹日曬不說,還要水土不服,那官道旁邊草棵子里有蚊子和毒蟲,哪有在家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