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jié)
“你這么說也對,咱家閨女不知道給女婿找了多少麻煩了?!?/br> 莫景山沖著顧崢點點頭,表示肯定,他的好,作為岳父岳母,他們心中清楚。趕路這么熬人,莫小荷不僅沒瘦,還胖了一小圈,全靠顧崢貼心照顧。 母慈子孝沒表演成,因為莫景山和李氏先看了她一眼之后,都忙著對顧崢噓寒問暖問情況,她在一旁,尷尬地用腳尖點地畫圈圈,腦中不停閃爍幾個大字,她真是親生的嗎? “爹,娘!” 被忽視一刻鐘的莫小荷表示強烈不滿,只能主動叫人,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好了,咱們到樓上說?!?/br> 李氏這才反應過來,捏了捏莫小荷的臉頰,看顧崢手中提溜一串油紙包,八成又是給閨女買的小零嘴兒,都這么大人了,還和沒長大一樣。 汴州的仙客來多次修繕,一共有三層,每個房間都是小套間的模式,外面還帶著大露臺,陽光正好,打開通往露臺的門,滿室花香。 李氏給倒了兩杯花果茶,突然想起來,問一句,“小荷,你是在街上看到你大哥了?” “是啊,大哥告訴我,你們都在仙客來,所以我和夫君就直接過來了?!?/br> 莫小荷抓著李氏的胳膊撒嬌,要求得到重視。 “好了好了,都嫁人了。” 李氏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顧崢,是她一直把閨女捧在手心,慣得太厲害,還沒準備好,就讓她嫁人了。 事后,李氏也沒少埋怨莫家老太太,非要弄一出,但是兩個人已經成親,說什么都無濟于事。 “那你大哥怎么不跟著一起回來?” 李氏忽然想到這個問題,沒看到莫懷遠,估計一頭扎在書鋪子去了。 “娘,大哥暫時回不來,正在被人追趕之中?!?/br> 莫小荷把前因后果說了一遍,正好莫家老太太聽說孫女到了汴州,走到門口,把一切都聽在耳朵里。 “這位小姐太沒規(guī)矩,當街追男子,沒個體統(tǒng),好歹我們莫家也是耕讀傳家,不能讓這樣的媳婦進門。” 莫家太太拄著拐杖,紅光滿面,坐在椅子上,先是打量顧崢和莫小荷,頻頻點頭,然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奶,其實那位小姐或許也不是故意的,汴州就有這習俗,習俗……” 每個地方都有風土民情,應當尊重,何況莫小荷收了對方十兩銀子,她覺得那位小姐脾氣直爽,人很大方,挺不錯。 “那也不行,再說,懷遠不是定親了嗎?” 莫家老太太念念有詞,總之聽說寶貝孫子被追得狼狽逃竄,對那個小姐的印象很差。 “定親?” 莫小荷看向自家爹娘,難道說分開這兩三個月,發(fā)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 “就是邊境城池的徐小姐。” 莫家老太太繃著臉開口,她開始并不喜歡徐雁回,但是后來發(fā)覺,如果有一個第一美人的孫媳婦,會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她格外有面子,而后也就在心里認同。 莫小荷攤攤手,很無語,徐雁回再美,也是公的,不能和大哥傳宗接代啊,自家可以斷了香火嗎? 而且那廝太愛招蜂引蝶,又有做賊的小癖好,人品堪憂。 話題翻篇,家人聚在一起,莫景山和李氏主要問起歷城的情況,怎么回答,路上莫小荷和顧崢商議過,報喜不報憂,那些宅門陰私,烏七八糟的腌臜事暫且不提。 “這么說,你的公婆還算可以,顧家的老太君身子怎么樣了?” 莫家老太太對和他同樣裝病騙人的顧家老太君很關心,特地問了一下情況。 “不太好?!?/br> 莫小荷斟酌良久,用三個字代替。 莫家老太太甩了白眼,這丫頭是嫌棄她裝病了! “爹娘,我回來了!” 莫懷遠氣喘吁吁地跑進房間,衣衫凌亂,袖口刮了好幾個口子,鞋也跑丟了一只,可見極其狼狽。 他被追的走投無路,跑到一路人家家里,那戶人家養(yǎng)狗,于是,他就被狗追丟了鞋。 回來的時候,鬧市的公告欄已經貼上關于他的懸賞令,上面沒寫出具體賞銀,只寫到,有重謝。 “住在知府后衙,難道是知府千金?” 李氏很疑惑,如果是知府千金,應該不用自己上街選夫君吧?大家族規(guī)矩嚴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哼,我看是哪里來的野丫頭吧,或者是知府家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br> 莫家老太太對徐雁回念念不忘,堅持只有那種相貌的美人,才能配得上自家才高八斗的孫子。 總之就算對方懸賞也沒有用,他們馬上進京,他們從大吳而來,不懂當地的規(guī)矩,當然不可能認賬。 家人商議一番之后,就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晚膳后,莫小荷坐在仙客來大堂中,見人不多,就起了和掌柜攀談的興致,打聽汴州的風俗。 “是啊,每年這個時候,都有很多窮書生不遠千里來汴州,他們想趕考,缺銀子,沒銀子自然沒人脈?!?/br> 掌柜打了一遍算盤,對賬后,繼續(xù)道,“咱們汴州繁華,有錢的員外也不少,總有員外家的小姐帶著丫鬟出門,如果有中意的相貌好的書生,就會主動送出荷包?!?/br> 那些書生早就打著吃軟飯的主意,也難怪那位小姐身后的丫鬟婆子面無表情,肯定把自家大哥當成欲擒故縱的軟飯男,這真是天大的誤會。